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學校安檢情況報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縣住建局把學習貫徹落實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講話精神,作為當前首要的政治任務,采取多種形式,積極學習貫徹講話精神,迅速在全局掀起學精神、鼓干勁、促發展為主題的學習熱潮,用講話精神激發廣大黨員干部獻身崗位的昂揚斗志,進一步弘揚共產黨好、偉大祖國好、各族人民大團結好的時代主旋律。
一、思想抓統一,緊緊圍繞中心部署
對照講話精神,迅速在全系統掀起“白加黑,五加二,力促大變樣”項目推進活動,并將此項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做到親自安排、親自督導、親自部署、現場調度,將各項工程細化分解,精心部署,密切配合,抓出成效。
形式多樣抓學習。7月1日下午,迅速召開會議,對開展學習貫徹活動作出部署,開展了以集體學習為主、各科室群體學習與自學相結合的多樣貫徹落實活動,專題學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并注重理論學習與思想、工作實際相結合,切實把學習講話精神抓實抓好,深刻領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
黨員示范亮身份。面對當前新形勢,該局著力轉變干部隊伍中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引導廣大黨員干部重點增強“三種意識”:進一步增強服務發展的大局意識,進一步增強克難攻堅的創新意識,進一步增強自我加壓的責任意識。以創先爭優活動為契機,圍繞“黨員怎么干?”,開展“讓黨徽在崗位上閃光”主題實踐活動,要求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立足本職,爭做八個模范。一做努力學習的模范;二做勤奮工作的模范;三做善于團結的模范;四做聯系群眾的模范;五做開拓創新的模范;六做遵紀守法的模范;七做艱苦奮斗的模范;八做求實務實的模范。同時,為進一步發揮黨員模范作用,該局以“黨員示范工程”為載體,廣泛開展黨員樣板工程爭創活動,認真抓好保障性住房、城市路網等重點工程建設,為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打造城市平臺。在改進工作作風方面,該局著力找準解決黨員干部隊伍在黨性黨風黨紀方面存在的問題,著力解決服務意識不強、服務水平不高的問題,重點實現“四個提升”:進一步提升機關工作效率;進一步提升工作的主動性;進一步提升廉潔勤政的自覺性;進一步提升黨員干部的綜合素質。
聯系實際促成效。一是將學習貫徹講話精神與推動科學發展相結合。把學習貫徹講話精神轉化為進位趕超的動力,組織黨員、干部在服務項目建設上創先進、爭優秀,繼續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確保完成2011重點上水平項目建設。二是將學習貫徹講話精神與推動城鎮面貌三年上水平相結合。按照“構筑框架、打通斷頭、改善路況”的要求,實施建設路北延、光明街整修改造、富強路、華安街、興源路以及小街小巷整修等新建改建任務,通過一系列道路建設,打通中心區干道與環城路網的斷頭,構建起城內成網、城外成環的路網格局,縣城框架持續拉大、完善,提升縣城的吸納力和承載力。三是將學習貫徹講話精神與為民辦實事相結合。組織建設領域專家、工程師深入各施工現場專題調建筑領域發展縣情,把解決好“發展、拆遷、民生”辯證問題作為工作的著力點,統籌城鄉發展,進一步拓寬城市建設投融資渠道,為建設起經濟支撐有力、基礎設施完善、服務功能健全、人居環境優美、發展協調有序的現代城鎮體系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項目抓推進,緊緊圍繞工程建設
住房保障工程穩步推進。年內新建保障性住房985套。其中:廉租住房230套,經濟使用住房85套,公共租賃住房440套,限價商品住房230套,新增發放廉租住房租賃補貼130戶,不斷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到年底完成總工作量的60%,不斷滿足城鎮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使城鎮低收入家庭住房做到應保盡保,實現民有所居。
兩河工程高效展開。為進一步提升縣城品位,按照《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縣城鎮建設三年上水平重點工程明細表的通知》的總體部署,將牛尾河、飲馬河建成為綠色、生態、宜居為一體的觀光帶,著力打造集觀光、采摘、垂釣、旅游為一體的萬畝特色農業產業園區,延伸產業鏈條,吸引周邊縣市居民到我縣投資興業、居住消費,構筑農業帶動城市建設、城市促進農業互促雙贏格局。目前,牛尾河綜合治理工程已完成河道2.5公里和涵洞2.4公里以及3座橋梁的開工建設;飲馬河工程目前已開河槽3公里,并完成一步防滲灰土,人行3米便道已做二步灰土。
住宅小區建設快速。為快速實現縣城市超常跨越發展,把縣城這塊“蛋糕”做大做強,新東方、書香園等規模以上住宅小區相繼拔地而起,價格低、戶型好、服務全的發展理念在滿足縣城購房需求的同時,吸引了周邊鄉村和邢臺近郊的購房群體。目前,以占地96畝建筑面積14萬平方米總投資1.9億元新東方為代表的精品住宅工程正在建設,楓林綠洲、上東名筑、御景園等住宅項目已開工建設,一批規模大、品味高、功能全、環境美的現代化住宅小區為城市發展增添了新的亮點。
城市路網不斷完善。以路網框架為突破口,狠抓街道路網的對接一體建設,全力打造宜居宜業、快速便捷“衛星名城”。今年,乃至“十二五”期間,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著眼服務全縣“經濟發展”這個大局,嚴部署、增投入、快推進。本著來拉大城市框架、貫通南北、提升城市化水平,改善宜居宜業環境的原則,重點實施打通斷頭路,實現城市道路南北貫通,并結合15平方公里的工業聚集區項目完善配套市政設施建設,抓好和平街(排水)、澧洺路北延、人民街西延、興源路、華安街、福強路等6條道路施工任務,打通中心區干道與環城路網的斷頭,城市道路總里程較同期有較大提高,構建起內成網、外成環“9縱8橫”的路網格局,縣城面積形成30平方公里區域。上半年,啟動實施總長1.56萬米的澧洺路北延、建設路北延、興源路、富強路、華安街等工程,形成北為和平街、南為育才街、西為富強路、東為澧洺路的環城快速路網,著力構筑城市發展產業支撐,為城鄉一體化的良性互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措施抓落實,緊緊圍繞年度目標
在打造宜居宜業“衛星名城”的基礎上,以“生態造城、忠孝立縣”為理念,以經濟建設為核心,以促進社會全面發展為目標,大力度推進產業調整,到年底,全縣城市化水平達到40%以上,較2010年提高2個百分點,進一步深化文化城市戰略,吸引周邊縣市企業、大眾到我縣投資興業、居住消費,延伸產業鏈條,在與邢臺對接一體發展、提升城市載體能力、改善民生等方面應狠下功夫,工作中總的指導思想是加快以道路為重點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強以縣城中心區、新型工業聚集區、10公里牛尾河綜合治理與飲馬河項目建設為突破口的城市環境治理,實現區域、人居環境的進一步優化。具體來說,主要做好三個對接:
一是高揚規劃龍頭,全面推進城市規劃對接。用地不足、發展空間不夠一直是制約縣經濟社會和城市空間發展的“瓶頸”,拓展城市空間是促進縣發展的必要條件。為此,我們要乘邢臺“十二五”城市建設的東風,并根據縣新城市總體發展框架為遠景,樹立起發展經濟,城市化是總攬的理念,在修訂新的城市規劃中,以路網框架為突破口,狠抓街道路網的對接一體建設,拓展城市空間,增強城市功能。
二是加快建設步伐,全面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對接。促進區域經濟快速發展,必須加快與邢臺基礎設施的對接。按照“9縱8橫”新縣城構架,積極響應邢臺總體規劃和發展走勢,調整優化城鎮結構布局。啟動歷史文化綜合公園、牛尾河治理、飲馬河“一園兩河”及工業聚集區路網等重點上水平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已列入計劃的新興街西延、華安街、富強路等重點城市路網工程,提升城鎮中心、輻射周邊作用,構架分工有序、布局合理、協調發展的城鎮體系。
三是促進相互交流、全面推進城建工作機制對接。要按照資源共享、設施共建、信息互通的原則和要求,認真清理現行的地方性規章制度體系,保障城市之間在城市投資政策、產業發展政策以及人才、資源、資本流動和市場準入政策方面的協調統一,建立公開透明的政務平臺,促進各類資源在城市圈之間自由流動,保障城市間工作有序的市場競爭,互利協作,實現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