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委副主任做好當家人先進事跡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這位“好當家人”名叫**,現任州農委副主任、農機管理總站站長,**年被授予“十五”全國農機化管理工作先進個人。**從事農機工作30多年,從一名普通員工一路走上領導崗位,**年挑起全州農機工作的重擔。諳熟農機行業的**舉起“創新”大旗,大刀闊斧地深化改革農機管理機制,以創新的發展思路,理順了農機管理、科研、推廣、培訓、監理、供應、維修、制造、信息、服務等10條戰線的農機工作,提出了“234”農機化工程、“88366”工作發展計劃和“農機人精神”,明晰了8個縣市的發展戰略和目標。全州八縣市農機局如同8個紡線錘,紡出的10條線迅速擰成了一股繩。就是用這根堅韌粗壯的繩索,拉動了我州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全州農機化管理水平、裝備水平、科技水平、作業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
“十五”期間,全州拖拉機保有量增加到54609臺,同比增長了60%;農業機械總動力達100萬千瓦,同比增長了40%;農業機械原值達到7.93億元,同比增長32%;農機總收入達到5.8億元,同比增長40%。“十一五”開局之年,全州大中小型拖拉機保有量發展到58100臺,比上年增加3491臺;農業機械總動力達105萬千瓦,比上年增加7.4萬千瓦;農業機械原值達到8.5億元,比上年增長7%;農機經營總收入6.14億元,比上年增長6%;農機服務組織發展到50113個,全州農業機械化綜合水平達到66%。農機化的快速發展,為**經濟發展和解決“三農”問題做出了重大貢獻,促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
在**的辦公室,記者看到一個感謝匾,上面寫著“無私伸援手共建新農村”,落款是勤勞村全體村民。**年以前,**市**川鎮勤勞村還是個省級貧困村,**年,該村人均純收入卻實現了12200元,全村農業生產總值達到2732萬元。村民們告訴記者,是鐵牛讓他們過上了好日子。村黨支部書記衣風民說,勤勞村勞動力短缺,耕作模式落后制約了農村經濟發展。**年,**為勤勞村設計了一條符合村情的農機發展道路:走集體化與個體化相結合的農機發展道路,村集體重點發展大中型和科技含量高的農機,農民個體發展小型農機,使農機管理便捷,服務形成互補,提高機械作業效率和經濟效益。在州、市農機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村民們的努力下,如今的勤勞村農業生產基本實現了全程機械化。在**心中,有一個不變的標尺:“只要是有利于農村經濟發展、有利于農機化事業、有利于農機職工利益的事,困難再大,也要努力去做。”**年,中央出臺農機補貼政策,在**積極努力和多方爭取下,我州農機補貼金額連年攀升,至今農機補貼已從最初的50萬元增加至**年的680萬元,居全省9個地區中之首。**年和**年又爭取國家和省財政項目資金近**萬元,建立了五個農機化示范區。
如今,**大地上的農機轟鳴聲已經越來越響,但**并不滿足,在黑土地上傾注了30多年情感的他,又把目光瞄準了現代農業:“要通過農機人的不懈努力,早日實現**農業機械化,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