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談大學生創業素質培養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創業對于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和文化進步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創業教育不僅突破了傳統教育局限性,而且拓寬了素質教育的內容,是大學生就業指導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應從市場對人才需要出發,方位加大學生創業素質的培養。本文分析了創業素質的構成,從打造輿論氛圍,強化大學生創業意識,多角度強化實踐教學內容,提高大學生創業技能,以大學生創業園為訓練基地,健全創業心理品質幾方面,探索提升大學生創業素質的策略。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素質;培養;策略
引言:
創業對于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和文化建設都有著重要意義。高等院校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總體思路應該是以全新的教育教學模式替代傳統、僵化的模式,以培養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為宗旨,培育符合社會需要的創新型復合人才,也是滿足新時代賦予的使命的需要,即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需要。近年來,創新創業教育作為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已經進入高等院校的課堂,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熱情逐漸升高。有關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大學生創業成功率較低,僅為2%~3%,而美國和日本的比例分別是25%和15%。因此,探索大學生創業素質培養的有效對策,意義深遠。
1.創業與創業素質
創業是一項極其復雜又具挑戰的實踐活動,廣義的創業是圍繞事業成功的準備、積累和行動。狹義的創業是指創辦企業,通過一定的載體即組織機構,向社會提供新產品或服務,其過程就是價值創造的過程。創業素質是指能完成創業過程并能成功實現所創事業可持續發展的各種素質的集合元素。筆者認為創業素質是個體首先具備先天天賦,經過后天長期接受教育的影響、經歷創業實踐和學習逐漸完善并轉化而形成相對穩定的基本品質,可以說,創業素質是一個系統、完整的結構體系。
2.大學生創業素質的構成要素
與普通創業者相比大學生創業素質具有很強的群體性人格特質。主要包括創業意識、創業知識、創業能力和創業心理品質,四個要素都有其獨立性和相應的功能,任何一個要素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
2.1創業意識。
創業意識,是個體內心巨大的創業推動力,是激發創業行為產生的特質因素。創業動機是隨著創業意識的產生而隨之浮現的,創業動機促使人們內心充滿了強大的創業驅動力,創業實踐活動就是在這種力量的作用下開展的。因此,創業實踐是創業意識的具化表現,以創業意識為的養成教育為基礎,鼓勵大學生主動嘗試創業,并將創業視做一種全新、有著無限可能的開放式生存方式和狀態。
2.2創業知識。
創業知識,即創業者所需具備的相關理論知識,具有完整的知識體系框架。一般來說包括專業技術類知識、非專業類知識,這些知識是創業者必需具備的。創業者通常會以扎實的專業知識為基礎來發現、識別創業機會、選擇創業項目,是創業實踐活動的具化性知識。專業知識是創業者的創業實踐活動的專業、技術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創業活動的成敗。除了扎實的專業知識儲備外,寬泛廣博的非專業知識是創業實踐活動的通識性知識,也是創業成功的一個關鍵要素。寬泛廣博的管理知識、法律知識、財務知識、生活閱歷常識等對于創業時機、節點的掌控、商業模式的考慮、組織機構的架構、營銷策略的選擇等環節都是不可或缺的。
2.3創業能力。
創業能力是個體的各種能力,在創業活動中集中展現,創業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創業能力體現的,它外化的是創造力。創業能力包括開拓創新能力、學習能力、領導能力、組織管理能力、決策力、溝通交流能力等。創業能力的獲得是經過整合、升華后獲得的,平時的學習、生活和工作培養了個體的一般性能力,這些一般性的能力在創業過程中逐漸發展、轉化為創業能力。通常情況下,個體在從事社會實踐活動時,圍繞工作目標需求將能力進行綜合形成了不同的專業能力,這是我們所說的一般性能力,那么在創業實踐活動中,凸現個體的經營管理能力和綜合性能力,需要將一般性能力再次綜合形成創業能力。
2.4創業心理品質。
創業心理品質,指的是創業者在心境和毅力等情感方面的因素,它是創業者情緒的調節器。包括成就動機、創業激情、創業意志。強烈的成就動機催化個體尋找動機的成就途徑,加速創業意識的形成。創業者心中懷揣創業的夢想,在創業過程中始終應該保持最初的創業激情和穩定的工作狀態,“不為境擾,不為物役”,創業成功的概率就很大。任何事情都是有風險的,創業也如此,在創業過程中面對風險和壓力,是否有很強的抗風險、抗壓能力,檢驗的是創業者的意志品質,這也是很多創業者成功的法寶。
3.大學生創業素質培養的策略
要想在獲得創業成功,離不開基本的創業素質,因此高校要有針對性地培養大學生創業素質,從而提高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和水平。大學生創業素質的培養應從打造輿論氛圍,強化大學生創業意識,多角度強化實踐教學內容,提高大學生創業技能,以大學生創業園為訓練基地,健全創業心理品質等幾方面入手,不斷完善創業素質培養體系。
3.1打造輿論氛圍,強化大學生創業意識。
校園文化建設歷來都是引領高校意識形態的主陣地,高校應全面深入開展創業的輿論宣傳,從宏觀層面營造創業的意識的氛圍。首先,加強校園輿論宣傳,打造創業文化校園,使大學生在耳濡目染中自覺樹立創業的意識。廣泛宣傳國家、省市的各類創業政策、法規及創業知識,喚醒大學生的創業夢想,激發他們的創業熱情和動力。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通過組建創新、創業興趣小組,聘請專業課老師對活動進行專業技術指導,引導大學生樹立創業的信心,推動他們持續創業的信念。其次,深化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將“創新、創業”理念貫穿到人才培養方案中,以批判的精神、發散的思維方式將創新、創業的意識根植于專業知識的傳授中。再次,將創業教育同德育教育等有機結合,要培養大學生的創業興趣和創業理想,追求人生的挑戰性,促使他們將個人價值的實現與社會責任結合起來,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創業意識。
3.2多角度強化實踐教學內容,提高大學生創業技能。
創業能力完全可以從在一般性的實踐活動中運用相關理論知識而直接獲得嗎?顯然回答是否定的,只能說一些能力可以,而有些能力必須通過創業實踐活動來掌握、提升。所以,高校在培養大學生創業能力方面,要從傳統的單一理論教學中解放出來,從加大實踐環節教學內容,增加課外實踐活動兩方面著手,在實踐中有效運用理論知識,提升實踐技能。首先,引進成熟的創業演練教學項目。目前,我們國家比較權威和完整的創業培訓體系有人社部SIYB的項目、共青團中央的KAB項目,培訓模塊從創業意識的產生、商機評估、市場調研、風險評估到開辦自己的企業等一套完整的培訓體系,可以幫助大學生快速提升有關的創業技能;其次,多角度實戰鍛煉。創業活動必須根植于具體的載體,包括了解行業發展,分析市場競爭狀況,掌握企業基本運行規律等都是從全局出發立足創業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徑。高校為大學生提供的到企業實習、實訓機會,學校開展的校企對接合作基地的技能培訓、定期組織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等都能給大學生提供了解社會、了解行業、了解企業的機會,使其在實踐中提升相應的創業所必需具備的能力。
3.3以大學生創業園為訓練基地,健全創業心理品質。
大學生創業園完全模擬真實企業的形式,以在校大學生身份注冊企業在園區內實踐創業夢想的相對封閉的辦公場地,是高校創業教育的綜合性訓練基地,采取模擬創業項目的市場化運作,為創業企業提供一套完整的企業運行機制的模式孵化、培植創業項目。經過在創業園內成功孵化的項目,可以讓學生出園走向市場,在實際的創業活動中錘煉、健全創業心理品質。首先,項目管理規范化。每個入園的項目必須通過專家組的審核才有入園的資格,在申辦入園手續的流程上,與現實中企業成立、注冊、登記的流程是一致的,由此讓學生體會到創業的每一個環節,同時感受到創業的艱辛甚至直面成敗,磨礪他們的頑強的創業意志和堅韌的心理品質;其次,建立項目的過程指導和后續服務制。高校應聘請有豐富創業經驗的成功的企業家為園區的創業導師,向大學生講授自身的創業經歷、創業感悟,以及面對面傳授理論知識、手把手現場幫扶等更加直觀有效地指導大學生創業,以榜樣的力量感染和影響著大學生,從而推動他們完善創業心理品質。
4.結論
總之,創業教育不僅可以全面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而且對于他們走向社會充分實現人生價值,創造財富回饋社會都有著積極的作用。高校作為人才培養和輸送的基地,要積極構建創業教育模式,鼓勵大學生積極、主動創業,用發現的眼光創造未來。
【參考文獻】
[1]王婧,夏永林.模擬創業途徑下大學生創業素質培養問題研究[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2013(8)
[2]鄧國軍,費英秋.大學生創業素質培養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15(11)
[3]邵凌云.科大學生創業素質培養對策研究[J].科教文匯,2016(7下)
作者:滕遠杰 單位:吉林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