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探索對設計用心 對學生用情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結合部分浙派語文名師的教學經(jīng)驗,從“問題引領,注重教育感情管理”“相信學生,重視空白的預設與生成”“授之以漁,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等三個方面探討了新課改背景下實現(xiàn)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浙派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
新課程改革的理念給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帶來了活力,它把課堂教學從單純的傳授知識,轉變?yōu)橐龑W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自主探究。但是筆者當下的課堂教學存在著許多誤區(qū):盲目追求創(chuàng)新,追求文本解讀的新意;自主學習流于形式,有自主課,大部分學生形成不了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探究變成了學生的閑聊談心。此外,不少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大量的常規(guī)性練習而很少有問題的解決;對學生的評價往往局限于賞識而缺少真誠性;單純的讓學生多說多講,而缺少教師精辟的講解、適時的引領、恰當?shù)闹笇У取D敲丛谛抡n程背景下語文課堂教學怎樣能讓學生實現(xiàn)有效學習,能讓大多數(shù)甚至讓每個學生都能在相當程度上實現(xiàn)有效學習呢?筆者根據(jù)自身教學感悟,結合部分浙派語文名師的課堂教學實踐,談談實現(xiàn)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的幾點想法。
一、問題引領,注重教育感情管理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每一個年輕的心靈里,都有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焰,只有教師的思想才有可能去點燃它。”可見,教學中的情感因素不容忽視。如果我們在教學中忽視了情感因素,學生的學習將變得索然無味,課堂上學生的有效學習也無從談起。在新課改背景下的語文課堂,教師“合理”的問題引領與適度的教育情感管理對提高課堂實效性至關重要。浙江省特教肖培東老師在《山羊茲拉特》教學中睿智的設計了“拯救山羊茲拉特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這一問題,讓學生交流對話,深入感悟文本中生命個體的情感。肖老師引導學生對山羊茲拉特的最后一聲“咩——”的品味也耐人咀嚼,男女生分角色朗讀、師生分角色朗讀,一個簡簡單單的“咩”字被師生共同演繹出了很豐富很深刻的情感。師生雙邊的活動把文本蘊含的情感和教育情感推向了高潮。
倡導“自然分材教學”的熊川武教授指出教育感情是“教育世界的活動者對教育人事的好惡體驗”。在這里,“教育世界”特指學校教育環(huán)境;“活動者”是教師與學生的總稱。“教育人事”是教育中“人”與“事”的統(tǒng)一體。“好惡體驗”是師生獲得的肯定的或否定的的感受。在肖老師的課上,學生“好”老師之所“好”。肖老師正是憑著自己無窮的教育智慧,不斷地感染學生,引領學生對語言“真情觸摸”,讓學生目光含情,讓學生聲音與心靈投向文本的深處,達到認知與情意的和諧統(tǒng)一。浙江省特教王耀君執(zhí)教的《老王》剛開始上課就拋出“把題目老王換成王老是否貼切”的問題,一下子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思維,通過“老王”與“王老”的換位比較,引領出文章底層人們悲慘命運的感情基調(diào),為全文的閱讀感悟打下了良好基礎,使得師生在步入特定教育世界。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學習者個體在特有的情境中,在一定的“先有、先見和先把握”的基礎上,接受教學者的有效引導,按照自己特有的視度、方式和文本對話交流,自主進行意義建構而生成的過程。由此可見,要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須在教師的有效引領下,進行教育情感管理,從而營造出和諧的課堂,使學生真正有效的去完成意義建構與生成。
二、相信學生,重視空白的預設與生成
“接受美學”理論認為,在對作品的閱讀中,讀者是中心;作品的意義只有在讀者的閱讀過程中才能產(chǎn)生;強調(diào)讀者的參與性和能動作用;注重接受主體性的建立。新課標中也指出:“要注重學生個體的差異,滿足不同程度學生對科學學習的需求,開發(fā)他們學習的潛能,發(fā)展個性。”由此可見,新課標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生從教師的指揮棒下解放出來,把讀書的權利還給學生,把思考的權利還給學生,從而真正實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達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浙江省語文特級教師趙群筠老師在教《背影》一課時就“欲擒故縱”,在“身體平安”與“唯膀子疼痛厲害”“大去之期不遠矣”的矛盾中給學生預留空白,讓學生去生發(fā),去思考。浙江省語文特級教師王耀君老師執(zhí)教《老王》時也預留空白:“我”這一家處境和遭遇并不好,卻為何在文章中以“幸運者”來稱呼呢?“我”的一家對“老王”如此關愛照顧,為什么對“老王”還覺得“愧怍”呢?這樣的安排都有異曲同工之妙,那就是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相信學生,讓學生思考、質(zhì)疑、釋疑。這樣的課堂無疑是有效而合理的。
新課程強調(diào)的是以接受者——學生為主體,關注主體的期待視野、審美體驗和創(chuàng)新感悟。浙江省特級教師童洪兵老師認為,語文課的核心問題在于“引導”,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不必太過“勤奮”,不一定要講深講透,有時可以來點“偷懶”,把時間留給學生,調(diào)動起學生的思維興奮點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就是課堂的效率。可見,相信學生,引導學生去創(chuàng)新感悟是新課程的一個重要理念。因而,課堂上留白的藝術與有效的預設能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們要相信學生,給學生表演的空間,才能使課堂成為真正有效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