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音樂文化在藝術素質教育中的價值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藝術教育者需“充電”,創新突破教育成果
為了把現今藝術素質教育拓展開來,藝術教育者仍需“充電”。因現行藝術素質教育過于單調、簡單而乏味,缺乏與學生更廣、更適當的交流,如現今大學音樂鑒賞等選修課程的設置沒有很好地實現藝術層面的學習,而在于這是獲得學分的一個途徑,經了解,大部分學生選擇該門選修課程是為了完成一個學分。由此講到較為重要的一方面,音樂與文學并沒有得到很好的結合,特別是在學術高度融合的當代,音樂能夠啟發人的心靈,文學亦同,僅就音樂論音樂、文學論文學的教育方式是不能得到長久發展的。由此,音樂文學課程的設置正為了結合這兩者的發展,這將是未來發展的趨勢,突破創新對教育者進行創新培訓,促進音樂品質提升的同時,補習文學知識,進而傳道、解惑、授業。
二、當今素質教育中音樂與文學結合的重要性及地位
藝術素質教育的發展離不開音樂文學課程的設置,而音樂文學是介于音樂和文學之間的一種課程,該課程的設置有利于學生在習得音樂的過程中補充相關的文學精神及品質修養。歌德曾對著名音樂家貝多芬說,“我文字所不能表達的東西,請用音樂表現出來。”筆者認為,這就是音樂與文學結合的最佳詮釋。下面,筆者從四個方面介紹音樂文學的重要性。
1.音樂屬于藝術,可以促進精神潛力的開發對于非藝術專業的大學生而言,其有著自身的特殊性及差異性。首先,音樂教學的目的性不是很明確;此外,不同學生對于音樂教學的愛好程度決定著整個教學對象的差異。但作為非藝術專業的大學生,他們也有著比較活躍的思維和強烈的求知欲望,他們對音樂學習的動力比較充足,此時如果能把音樂教學創新化,加入新的元素,把音樂與文學結合起來,是明智之舉。
2.文學也是一種藝術,能夠促進學生陶冶情操、修身養性一般來講,文學的藝術性能夠很好地陶冶一個人的情操,促進其健康快樂地成長。那么,對于文學的學習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從另一個角度講,現今廣大師生對于文學的認識都起源于孔子的《論語》,就連剛讀小學,甚至幼兒園的小朋友都能哼上幾句《論語》中的精華語句,雖然當時不能讀懂其中的意思,但他們可以慢慢理解和體會,可見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與深入人心。不難發現,現今學生多數較為浮躁,對于處理一些較為棘手的事情的態度總帶有一些偏激,倘若我們能開設這樣一門課程,講授文學知識、精神與情操,但又不單單以“乏味”的詩歌、文章的形式展現出來,而是賦予一種音樂的表達方式,那樣應該更好。
3.音樂、文學需要點面結合、融會貫通任何事物都需要一條引線,來貫穿事物發展的初始、過程與最終。“一個人只有通過音樂才能真正完善自身,成為一個真正成熟的人”,不難理解,音樂正是一種能夠讓人成長的引導線,在人生成長的軌跡上有著龐雜的知識結構與知識點,這就如同網絡信息發達的今天,過于繁多的信息量,如果能夠專注一條線索進行深入挖掘,所發現的會遠遠超越他人。音樂文學在藝術素質教育中起著一條引線的作用,如果能夠把這條引線抓好,學生所習得的不僅僅是音樂,也不只是文學,而是獲得音樂與文學的升華感知。那么,在高校,應包括開設限定性藝術選修課程和任意性藝術選修課程,而不是單一地用學分制的要求束縛教師或學生對音樂文學的學習與鉆研。
4.音樂文學需具備強大的師資力量,開設試點,開創佳績音樂文學屬于高校公共藝術課程的一部分,特別是融合音樂與文學兩大載體,所以,對于師資隊伍的要求難免要高于應試教育下的音樂課程,這就要求新的師資隊伍具有一專多能的特點。由此,高校可以創新激勵政策,激勵有志之士建言獻策,舉辦短期培訓班,組織師生隊伍參與觀摩活動以及開設試點,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機制和方法。
三、新時期發展音樂文學的作用
新時期,也就是在素質教育全面開展的現階段,發展音樂文學的重要性和作用是顯而易見的,當代大學生(包括藝術專業的學生)接觸了太多新穎的事物、想法與實踐,他們的內心有時過于復雜,受制于浮躁,缺乏平靜。所以,筆者將就此問題從三個方面闡述音樂文學在藝術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1.拓寬學生藝術視野,提高藝術內涵實踐證明,音樂文學能夠很好地促進高校非藝術專業學生拓展視野。筆者在上文對現行的音樂教育進行了質疑,就其能否使廣大師生既習得音樂知識,又改善和提高自己的思維及精神品質提出了疑問,音樂文學就是這樣一種既能提高其藝術內涵,又能學習音樂知識的選擇。
2.音樂文學是終身學習的需要古人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說法,也就是,只有先處理好自己的問題,才能處理家庭乃至于國家的問題。學習依舊如此,不能很好地處理浮躁心理,怎能希望獲得更多輝煌的成績?
3.發展音樂文學是時代的進步、課程改革發展的必然結果科學家愛因斯坦說,“我的科學成就很多是從音樂啟發而來的。”筆者認為,這句話告訴人們,藝術素質教育的方向就是把音樂與文學甚至科學等其他學科聯系起來,只有多方融合與吸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促進發展指日可待。
四、結語
音樂與文學是這樣一個共同體,它們受制于當前文化,但又能很好地促進文化的發展。當今的音樂教育不單單是一種審美教育和德育教育,更是一種為文化奠定精神品質、促進交流、和諧共處的關系學,也是促進個人、鍛煉“修身”的良好品德與培養集體主義精神相結合的正確選擇。
作者:許春蓉單位: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