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學舞蹈教學途徑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內容摘要】德育是中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舞蹈是一種情感藝術,鮮明的舞蹈形象生動地反映和影響著人的思想意識形態,給予人巨大的行為力量。文章介紹了舞蹈教學在德育工作中的地位,然后結合中學生德育素質發展現狀,提出了德育視野下中學舞蹈教學原則與教學途徑。
【關鍵詞】德育;中學素質教育;中學舞蹈;舞蹈教學
德育是教師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與心理品質教育等。德育是中學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與智育、體育、美育等相互聯系,密切協調,共同促進中學生的健康發展。中學生是我國未來發展的重要儲備力量,他們的德育素質直接影響著民族的振興與國家的繁榮富強。在新時期,中學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需要將德育放在首要地位。舞蹈教育是中學教育的組成部分,與其他學科一樣,都需要堅持社會主義教育方向,注重德育教育,以培養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優秀人才為根本目標。舞蹈教育是全面貫徹落實德育教育、美育教育、體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1]。當前,隨著中學審美教育與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舞蹈已經受到越來越多中學生的喜愛,成為他們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優秀的舞蹈作品,無論是其本身的主題與內涵,還是舞蹈家的道德品質,都能給予中學生德育影響,直接或間接地促進中學生的德育素質提高。
一、中學生德育素質現狀
進入網絡時代以來,計算機與智能手機將種類繁多的思想與文化帶入中學校園,對中學生的思想意識形態產生了重大影響。在網絡中,他們的學習領域不再閉塞,思維也更加活躍,接受新思想與文化的能力增強。但是,中學生在享受優秀思想與文化的推動作用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不良思想與文化的污染。就目前來看,中學生的德育素質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思想觀念方面。當代中學生的自尊、自強精神日益凸顯,他們要求自主與自立,表現出人格的自主化。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中學生存在自暴自棄、沒有主見、依賴性強的問題。尤其是一些文化課成績差的中學生,他們認為教師與家長都放棄了自己,自己沒有希望與未來。二是政治思想方面。當代中學生的政治思想是健康與穩定的,他們認同社會主義建設基本路線,渴望民族團結與國家繁榮昌盛,希望將來為祖國發展貢獻力量。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中學生政治素養較低,政治心態存在不成熟的問題,政治思想認識不到位。三是道德觀方面。當代中學生對互幫互助、遵紀守法、誠實守信、團結友愛等持肯定態度,并在校園學習與校外生活中積極實踐。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中學生受電視、廣播或社會中一些不良文化的影響,存在拜金、以權謀私、弄虛作假、損人利己等現象。一些中學生甚至將一些不良現象視為當今社會普遍認可且無法改變的道德行為。四是心理品質方面。積極、樂觀、勇敢、堅持、熱情、寬容、感恩等是當代中學生的主流品質。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中學生遇到挫折與困難時經常出現消極心態,且沒有長久堅持的毅力;對很多利于自身發展的教學活動,參與性不強,害怕失敗;對教師、同學、朋友的幫助,沒有感恩心。可見,當代中學生的德育素質從整體上看雖然是良好的,但也有相當一部分中學生存在德育素質低的問題。因此,從文化自信的高度、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舞蹈事業藝術的深度來積極探討德育視野下的中學舞蹈教學就有很大現實意義[2]。
二、德育視野下中學舞蹈教學原則
(一)人本原則
舞蹈教學中的德育工作,既要遵循舞蹈教學特點與德育特點,又要結合學生思想水平、政治素養、道德品質、法律素質等發展特點來有針對性地進行。在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意愿,將全體學生的德育素質提高作為根本目標。要肯定學生在思想水平、政治素養、道德品質、法律素質等方面存在的差異,然后因材施教。
(二)實踐原則
德育雖然是做學生思想與意識形態的工作,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只需要通過大量、反復的講解就能完成德育工作。很多中學德育工作實踐證明,“填鴨式”的德育策略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中學生處在人生發展的黃金時期,在這個階段,他們不僅要從課堂上學習德育,而且要從社會實踐中體驗德育。相比課堂德育,社會實踐德育能夠讓學生體會到德育的真實感,而這種真實感能夠極大調動他們參與德育工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三)融合原則
在舞蹈教學中開展德育工作,并不是簡單地在舞蹈教學過程中直接開展德育工作。目前,一些舞蹈教師為了響應學校號召,在教學過程中直接給學生上思想政治課或道德教育課等,然而效果并不好。究其原因,就是因為這些舞蹈教師將舞蹈教學與德育工作割裂開來。因此,在舞蹈教學中,舞蹈教師要把德育滲透到舞蹈教學中,找到二者的契合點,讓學生肯定舞蹈教學本身就具有很強的德育功能。
(四)長期原則
在舞蹈教學中開展德育工作,是一個長期而繁復的過程,需要舞蹈教師制定明確的計劃。中學生,尤其是自制能力弱、學習能力弱的中學生,他們在此期間往往會出現很大的波動性,若教師的德育工作不深入,就無法切實保證德育工作質量。
三、德育視野下中學舞蹈教學途徑
新時期,文化多元化的發展對于中學生的思想意識形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良莠不齊的文化大環境下,如何提高德育工作質量已經成為廣大中學教育者共同關注的問題。舞蹈課程是很多中學生非常喜愛的課程,并且隨著我國中學審美教育與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學習舞蹈的學生人數逐年遞增。在此背景下,中學應當以舞蹈教學為切入點,積極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思路。筆者根據自己多年中學舞蹈教學經驗,結合我國中學德育工作實際情況,認為中學舞蹈教學可以從課內與課外兩個領域開展德育工作。
(一)課內德育
課內德育,即舞蹈教師在舞蹈課堂教學中開展德育工作。課內德育的載體有二:一是中國舞蹈文化知識;二是舞蹈專業知識。首先,中國數千年的舞蹈文化來自一代代中國人改造自然和社會的偉大實踐。中國舞蹈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無數經典舞蹈作品都能給學生以思想的啟迪與精神的熏陶。尤其是新中國成立至今的舞蹈文化,眾多舞蹈家用深厚的舞蹈創作功底與精湛的舞蹈藝術表現力從不同層面深刻詮釋了我國各個領域蓬勃發展取得的卓越成就。中學生積極學習中國舞蹈文化知識,能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馬克思主義理論、構建和諧社會等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與認知,從而提高自身的德育素質。其次,舞蹈專業知識是舞蹈教師開展德育工作的重要載體。舞蹈教學實踐中的德育靠舞蹈教師傳授給舞蹈生,其實就是掌握德育取決于教師自身的德育程度[3]。舞蹈專業知識教學能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舞蹈專業知識是千百年來眾多舞蹈研究者經驗的歸納與總結,不僅包含著舞蹈專業知識,還包含著舞蹈研究者自身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可以說,舞蹈專業知識對學生的德育作用是非常明顯的。但是,舞蹈教師通過舞蹈專業知識開展德育工作的難度是比較大的。這主要是因為,舞蹈專業知識在教材中的呈現方式都比較客觀、直白,從表面上看不到與德育的關系,但事實上很多知識蘊含著非常豐富的德育因素。目前,很多中學舞蹈教師已經在專業知識教學中開展德育工作,最常見的途徑是通過專業技能訓練培養學生謙遜好學、吃苦耐勞、互幫互助、誠實守信的良好品質。
(二)課外德育
課外德育,即舞蹈教師在舞蹈課堂教學外開展德育工作。課外德育的載體有二:一是舞蹈藝術實踐;二是舞蹈社會實踐。舞蹈藝術實踐,即舞蹈教師組織學生參加學校舉辦的舞蹈演出與競賽活動。通常,學校組織的舞蹈演出與競賽都有一定的主題,如“愛國”“愛黨”“愛校園”與“講文明”等,這些主題能對學生的思想水平、政治素養、道德品質等產生影響。舞蹈演出與競賽活動中的名次排列、觀眾反響、評委意見、演出分工等也能給學生的思想水平、政治素養、道德品質等產生影響。可以說,舞蹈教師通過藝術實踐開展德育工作是可行的。就目前來看,我國絕大多數中學只有在每年的重要節日才舉辦舞蹈演出與競賽活動,且這些活動大多是全校性的。對于這些活動,學生參與的機會非常少。鑒于此,舞蹈教師應多開展一些以班級為單位的舞蹈演出與競賽活動。值得注意的是,該活動應由班級內全體學生參加。這樣的藝術實踐能夠顯著提高德育工作質量。舞蹈及舞蹈教育是社會文化和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拋開其純粹藝術方面的外在形式,還蘊含更深層的哲學內涵[4]。舞蹈社會實踐,主要是重大政治性的社會實踐與社會公益實踐。其中,重大政治性的社會實踐,如地區舉辦的大型國慶活動、重要會議慶祝活動、大型體育賽事慶祝活動等,此類活動能從政治高度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修養,對舞蹈教師的德育工作起到十分重要的升華作用。社會公益實踐,如到敬老院、孤兒院慰問演出,到受災地區慰問演出等。受中考與高考壓力的影響,很多學生都長期專注于文化課學習,“兩耳不聞窗外事”。然而,傳統的德育教育遠遠不能滿足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必須把德育教育的范圍擴大開來[5]。根據此目標,中學生應當時刻牢記自己是社會的一分子,應當時刻關注社會大事,尤其是社會中涉及民生的事件[6]。舞蹈社會實踐搭建了中學生與社會溝通的橋梁,給了中學生一雙關注社會的眼睛,讓他們在社會實踐中潛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德育素質。結語雖然“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學理念已經在中學教育中提倡許多年,但還沒有得到較好的貫徹[7]。在此背景下,作為素質教育一部分的舞蹈教學有著突出的作用,對中學生德育素質的提升有著非常顯著的效果。鑒于此,中學教育工作者應積極探索德育視野下的舞蹈教學工作途徑。
參考文獻:
[1]李金玲.論中小學舞蹈教育對推動素質教育發展的價值[J].藝術評鑒,2018(2).
[2]劉嵐.新時代舞蹈特色德育資源開發利用的實踐與思考[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8(5).
[3]常俊勇,劉洋.探究德育在舞蹈教學中的重要作用[J].北方音樂,2018(1).
[4]宋冀萍.舞蹈教育與德育滲透的優化[D].浙江財經大學,2018.
[5]徐帆.淺析中學舞蹈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藝術評鑒,2018(3).
[6]李婧杰.關于提升民族民間舞蹈教學質量的反思[J].中國民族博覽,2018(3).
[7]黃娟莉.試探推動中小學舞蹈教育之路[J].美育學刊,2019(1).
作者:吳迪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