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鄉村清潔行動試行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切實做好我縣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工作,有效改善農村面貌,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努力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快建設“生態、富裕”,使快速成為中心城市后花園。經縣政府研究,決定在全縣農村繼續開展“家園清潔行動”,現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目標
結合桃溪流域綜合治理“水清、堤固、園靚、岸綠、路暢、房美”的總體目標,圍繞全縣農村“集中收集垃圾、集中匯集污水、集中無害化處理”的要求,組織開展以垃圾污水治理為主要內容的農村“家園清潔行動”,全面清理公路沿線、水體流域、村莊集鎮、房前屋后的垃圾,完善村莊環境衛生基礎設施,健全農村垃圾清運和無害化處理長效機制,通過專項整治行動,達到無暴露垃圾,無亂排放污水,全縣城鄉環境衛生明顯改善。
二、遵循原則
一是堅持政府引導,依靠群眾的原則。鄉鎮政府要加強領導,履行職能,積極扶持建設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發動和引導農民建設家園;充分尊重農民的意愿和考慮農民的承受能力,依靠村民自治組織,調動廣大農民積極性,有序推進“家園清潔行動”工作。二是堅持分類指導,因地制宜的原則。結合地域、自然、經濟等條件,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客觀規律,因村制宜,合理確定村莊整治建設標準和方式,既要積極推進又要實事求是,防止“一刀切”,一哄而上,千村一面,盲目攀比。三是堅持示范引路,整村推進的原則。著力培育推廣不同類型、不同層面、不同特色的規劃建設典型,示范引路,沿線開展,整村推進,先易后難,提高效益。
三、工作任務
生活垃圾治理方面,完成全縣22個鄉鎮236個村垃圾治理任務,按照《省農村家園清潔行動垃圾治理驗收試行標準》進行考核驗收,全縣所有鄉鎮達到合格(80分)以上;污水治理方面,桃溪流域內11個鄉鎮必須在6月前完成1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示范工程,并逐步推廣,到2015年,全縣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要達70%。
四、主要措施
1、充分認識“家園清潔行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開展家園清潔行動,治理農村垃圾污水污染,事關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直接關系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各級各部門對此要引起高度重視,要從全局的高度來認識開展家園清潔行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這項工作擺上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認真研究,周密部署,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全面推進“家園清潔行動”。
2、抓好典型引路,實施分步推進。
“家園清潔行動”應實行因地制宜,分步推進。在垃圾處理運作模式上,縣城垃圾處理場有條件接收周邊鄉鎮村生活垃圾的,應采用“村收集、鄉鎮中轉、縣處理”模式;地理單元相對獨立且運輸成本高的山區,宜采用“村收集、鄉鎮處理”模式;邊遠山區交通不便的農村,以行政村為單元,可采用“統一收集,就地分類,綜合處理”模式。各鄉鎮要按照縣里要求,加快建立健全村莊保潔員隊伍,強化轉運、處理設施配套,使農村達到統一收集、定點存放、定時清運、科學處理的要求,讓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走上經常化、制度化、規范化軌道。
3、強化綜合治理,推進農村污水整治。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要綜合考慮當地排水現狀、自然地理條件、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按照集中和分散處理相結合的原則,采用成熟、簡易、投資運行成本低、管理方便的處理工藝,達到減量化排放的目的。污水處理廠合理范圍內的鄉鎮污水應納入污水處理廠處理。其他鄉鎮可采取三格化糞池、凈化沼氣池加氧化塘或人工濕地處理等工藝,利用自然生態系統就地處理;有條件的可將農村凈化沼氣池建設與改廁、改廚、改圈結合,逐步提高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縣環保局牽頭,縣農辦、財政局、住建局、農業局等單位指導、監督、檢查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包括提供業務指導,督促項目建設,檢查項目質量,組織工程驗收,抓好運行監管,完善和落實長效管理辦法,提高設施利用績效。
4、凝聚統籌合力,加大資金投入。
各鄉鎮要安排專項資金用于家園清潔行動,采取政府補助、村級自籌、群眾集資、社會捐贈、征收衛生保潔及垃圾收集處理費等方式,多渠道解決環衛設施建設資金問題,完善配套環衛設施建設。村可結合實際,按照“誰污染、誰付費”的原則收取垃圾處理費,專款用于村垃圾收集、清運和保潔,征收標準由村民代表大會確定。納入桃溪流域綜合整治的鄉鎮、村,要把農村“家園清潔行動”與桃溪流域綜合整治項目掛鉤,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項目建設成效。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工程竣工通過驗收后,項目業主可向縣財政局、環保局提出補助資金申請要求。
5、加大宣傳力度,樹立衛生文明新風尚。
各鄉鎮要充分利用會議布置、有線電視、廣播、宣傳車、宣傳欄、分發宣傳材料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地宣傳開展農村“家園清潔行動”重大意義,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不斷提高全民的村容整潔意識,規范農村日常行為。通過廣泛發動群眾積極參與,制定村規民約,形成人人“愛衛生、愛家園”的良好氛圍,樹立社會主義農村新風尚。
6、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
各鄉鎮要負責落實完成本轄區“家園清潔行動”治理任務,建設垃圾中轉站或垃圾無害化處理場,配備環衛作業隊伍,建立鄉鎮垃圾清運保潔制度。村民委員會負責組織村民開展區域內“家園清潔行動”,制定實施垃圾污水治理的村規民約,配備保潔員,設置垃圾收集點,建立村莊垃圾清運保潔制度。
7、嚴格考評考核,加強動態管理。
各鄉鎮要建立檢查考評機制,成立相應的工作機構,開展環境衛生檢查考評,主要內容包括衛生保潔、垃圾收集及轉運處理、環衛設施運行以及制度落實等,每月組織一次檢查考評,每季度實施一次工作小結,每半年進行一次初評,每年年底進行一次總評。
縣農村家園清潔行動領導小組將設評比中心,組織成員單位進行定期不定期檢查督導,加并以適當形式宣傳或曝光檢查督導情況;電視臺、桃源鄉訊等媒體要對各鄉鎮開展情況加強跟蹤報道;對年終檢查考評前三名的鄉鎮給與適當獎勵,對年終檢查考評不合格的鄉鎮、村責令限期整改,同時跟蹤檢查整改情況,確保目標任務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