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案例教學法在兒科護理教學中的創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案例教學法在兒科護理教學中的創新應用及其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4級護理專業學生130人,并按照隨機原則,將其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對照組65名學生采用傳統教學,實驗組65名學生采用案例教學,課程結束后對兩組學生教學效果進行比較。結果:經過比較發現,實驗組學生在經過案例教學法之后考試成績、護士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均高于對照組學生,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案例教學法應用于兒科護理教學中可使得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有利于教學治療提高,對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也進行了提高,教學效果顯著,值得在教學中應用推廣。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兒科護理教學;創新應用
兒科護理是護理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實踐性及理論性都較強。而傳統教學方法多注重對學生理論知識的教導,而忽略對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及創新能力進行提高[1]。案例教學法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教學方法,它將理論學習與案例教學進行融合,使學生理解理論知識在實際情況中的應用,對原有教學方式的弊端進行了有效改善,教學效果明顯[2]。本文選取2014級護理專業學生130人,并按照隨機原則,將其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對照組65名學生采用傳統教學,實驗組65名學生采用案例教學,發現案例教學法應用于兒科護理教學中可使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有利于教學治療提高,對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也進行了提高,教學效果顯著,值得在教學中應用推廣。現報道如下。
一、一般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選取2014級護理專業學生130人,并按照隨機原則,將其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對照組65名學生,年齡18~22歲,平均年齡(19.05±1.03)歲,實驗組65名學生,年齡18~21歲,平均年齡(19.61±1.02)歲。所有學生為同一授課老師,學生年紀無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二)方法
對照組學生行傳統教學,即老師在課堂上授課,學生主要任務是聽課。實驗組學生行案例教學法,具體方法如下:(1)利用多媒體技術,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老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提前收集病例,病例要求具有實用性與典型性[3]。收集得到的病例經處理后成為案例,案例難易度要保持適中,且與患者教學目標相一致,與教學任務、教學重點相聯系。在新課程中以案例導入,并利用多媒體技術對案例進行展示,結合視頻、動畫等,使得理論內容表現更為直觀生動。(2)選擇典型案例,貫穿課程全程。在進行授課時,要選取一個典型案例,在授課全過程中貫穿。利用案例對課上的不同知識點進行說明,方便學生更好地理解及記憶。(3)案例教學過程中要融合護士職業資格考試內容與試題。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是護理人員進入該行業的門檻,在授課中融入試題內容是每一位護理專業學生的需求[4]。護士職業資格考試是以選擇題為主的客觀性試題,共有4種題型,即病歷組型最佳選擇題、單句型最佳選擇題、病歷摘要型最佳選擇題、病歷串型最佳選擇題,教師在上課時,應以考題為主要內容,幫助學生對其中的疑難知識點進行掌握,并提高學生對病例的分析能力。(4)分組討論。討論環節體現了學生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講課時,學生應重新回到案例中,對需要討論的問題深入討論。
(三)評價方法
課程結束后,對兩組學生考試成績、護士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進行比較。考試成績采取百分制,分數越高,說明成績越好。(四)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P<0.05,提示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由下表可知,實驗組學生考試成績及護理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均高于對照組學生,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三、討論
案例教學法彌補了傳統教學法用于兒科護理教學中的不足,使學生學習的興趣被激發,更加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另外,案例教學法在教學中融入大量典型案例,通過對案例的分析,讓學生更加深入理解理論知識,實現兒科護理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增強了護理知識在臨床上的應用。同時,案例教學法在兒科護理教學中應用時,在日常教學中涉及的案例,每位學生對其看法及其討論結果都不同,根據自己討論的內容及結果作出決定,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及溝通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駱海燕,李美珍,馬腹嬋.“對分課堂”模式在高職兒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與效果評價[J].護理學報,2017,24(5):10-14.
[2]張曉梅.情景教學法在兒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4):36-38.
[3]吳岸晶.微課在中職兒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17,14(2):102-105.
[4]段慧琴.在兒科護理教學中實施以情優教手段的實踐[J].職業,2017(4):67-68.
作者:許茜 單位:安徽省淮南衛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