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宮頸錐切影響下的婦女妊娠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資料與方法
1.1觀察指標觀察宮頸錐切手術后的妊娠狀態、妊娠結局、分娩方式等。
1.2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實驗組39例患者妊娠例數達31例(79.5%),對照組40例妊娠37例(92.5%),兩組數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949,P>0.05)。8例未孕患者中,有3例患者接受LEEP手術,5例患者接受CKC切除手術。31例妊娠患者中,存在1例孕期為7周但由于胚胎中斷發育進而接受清宮手術的患者,于清宮手術后5個月再1次發生異位妊娠現象;錐切時間間隔<6個月的現象出現2例患者發生早產,時間間隔>12個月的現象并沒有產生早產現象。在陰道分娩成功的6例患者中,CKC切割手術的宮頸錐切高度約為2.1~2.6cm,寬度值為1.6cm;LEEP宮頸切割高度約為1.6~2.1cm,錐切寬度值是0.6~0.9cm。實驗組部宮產率84.6%(33/39)高于對照組35.0%(14/4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3.1錐切手術對受孕的影響宮頸錐切手術對局部宮頸組織以及分泌黏液的腺體實施切除措施,容易出現宮頸狹窄的現象,阻礙了精子的通過。但是另一方面切除分泌黏液的腺體能夠保護宮頸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降低其受損系數[3]。本文所研究的39例患者,其妊娠率達79.5%,低于常規組妊娠率92.5%,經統計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8例未孕患者中,經復診檢查并未出現宮頸粘連現象,有待進一步觀察研究。
3.2錐切手術對妊娠結局的影響經過CKC切割手術后可能由于宮頸構造不全、功能存在缺陷、宮頸錐切的高度等因素可能與不良妊娠結局存在一定的關系。本文的LEEP錐切高度約為1.6~2.1cm、CKC切割手術的切割高度約為2.1~2.6cm。其中2例患者出現胎膜早破,分析其原因可能因宮頸長度受錐切長度的影響或是由于LEEP手術致宮頸熱損傷進而造成宮頸狹窄現象。實驗組發生2例早產孕婦,其受孕發生于錐切手術的6個月內,其余患者的受孕現象均發生于錐切手術完成的12個月以上未出現早產現象。可能與宮頸組織再生修復未完成有關,一般認為宮頸組織再生修復完成于錐切手術完成的4~12個月內[5],為了降低早產風險,患者要十分注意避免于此時間段內妊娠。提醒患者在>12個月以上懷孕胎兒處于相對安全狀態。
3.3錐切手術對分娩方式的影響在本調查研究中實驗組剖宮產84.6%(33/39),剖宮產率與對照組35.0%(14/40)相比偏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影響因素存在多個方面,如患者心理、社會、醫護人員的技術水平和觀念等密切相關。本文中存在6例患者于陰道分娩時未出現難產現象,由于陰道分娩的現象出現次數較少,所以難以估量以及確定宮頸性難產的發生率,有待于進一步加大樣本進一步研究。
作者:王秋香單位:河南偃師市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