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孕婦學校健康教育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目的觀察孕婦學校健康教育對母嬰健康的影響。方法72例待產婦,根據簡單隨機分組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36例。對照組不接受孕婦學校健康教育,實驗組接受孕婦學校健康教育。比較兩組分娩方式、孕產期并發癥發生情況及新生兒狀況等。結果實驗組剖宮產率、孕產期并發癥發生率、不良新生兒結局比例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孕婦學校健康教育可更好地保證分娩期母嬰健康,降低剖宮產率,降低孕產期并發癥發生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學校健康教育;母嬰結局;并發癥
孕期健康教育是通過幫助孕婦及家屬了解母嬰健康相關知識,使產婦了解孕產醫學常識,減輕孕婦對分娩的過度擔心、恐懼等不良心理[1],避免可能導致影響母嬰健康活動的發生,從而保證孕婦及家屬在妊娠、分娩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生理狀態。加強對孕產婦的健康教育,對降低胎嬰病死率、降低孕產婦死亡率、保障母嬰健康意義重大[2]。本研究選擇本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72例待產孕產婦為研究對象,通過在孕婦學校開展孕產期健康教育,使孕產婦順利通過妊娠、分娩,臨床效果顯著,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本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72例待產婦,根據簡單隨機分組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36例。實驗組年齡20~34歲,平均年齡(28.4±2.4)歲;初產26例,經產10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16例,中專及以上20例。對照組年齡19~34歲,平均年齡(28.1±2.5)歲;初產25例,經產11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15例,中專及以上21例。兩組患者年齡、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不接受孕婦學校健康教育,僅接受常規檢查。實驗組接受孕婦學校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實施方法如下:通過在產科門診孕婦學校集中健康教育方式,于每周六上午授課1次,授課對象為孕婦及孕婦家屬。授課形式:發放健康教育課程書籍,課堂多媒體講解孕期保健知識,觀看孕期保健宣傳教育紀錄片等。授課內容:①孕期:使產婦了解影響嬰兒質量的相關因素、孕期注意事項,使產婦能開展孕期自我保健,不接觸放射性強物質,注意營養均衡。做好胎動監測工作及分娩前準備工作。②分娩期:授課老師詳細向產婦講授產程進展,使孕婦了解分娩過程,指導產婦運用助產法與壓迫止痛法,緩解分娩疼痛。向產婦講授分娩為正常生理過程,消除分娩時恐懼心理。比較正常分泌與剖宮產對母嬰雙方的利弊,產后使嬰兒盡早吸吮乳頭,促進產婦乳汁分泌。③產后:講授產婦孕產期正常飲食、休息方法,針對存在的具體問題進行健康指導。講授產褥期相關衛生知識,鼓勵產婦早期下床活動,指導新生兒洗澡及臍帶處理等。
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分娩方式,孕產期早產、貧血、妊娠期高血壓、妊娠期糖尿病、產后出血等并發癥發生情況,新生兒狀況等。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AS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孕產婦分娩方式比較實驗組經陰道分娩27例(75.0%),剖宮產9例(25.0%)。對照組經陰道分娩20例(55.6%),剖宮產16例(44.4%)。實驗組剖宮產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孕產期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實驗組孕產期出現貧血0例,產后出血1例,無死亡病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8%。對照組孕產期出現貧血3例,妊娠期高血壓3例,產后出血2例,無死亡病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2.2%。實驗組孕產期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3兩組新生兒結局比較實驗組出現新生兒窒息1例,低出生體重兒1例,不良新生兒結局比例達5.6%。對照組出現新生兒窒息3例,巨大兒3例,低出生體重兒3例,不良新生兒結局比例達25.0%。實驗組不良新生兒結局比例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隨著近年來人民生活水平、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母嬰安全保障的認識已逐漸由過去單純依靠醫務人員的救護,轉變為主動尋求自我預防保健,也給臨床護理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3]。但整體來講,孕產婦對孕期保健知識仍相對匱乏,常有擔心出血、疼痛及嬰兒健康等諸多心理問題,這些問題在影響分娩方式、產程及產后并發癥發生率的同時,也對嬰兒健康產生不利影響。故加強對孕產期孕婦的健康教育,提高孕產婦自我保健水平對母嬰結局意義重大。
孕婦學校是通過對孕婦的集中教育,使孕婦正確看待分娩過程,充分認識剖宮產術、自然分娩的利弊,在分娩過程中通過合理運用體位、深呼吸等技巧,應對分娩不適。通過孕婦學校健康教育使產婦了解陣痛與分娩之間的關系,從而利于增強自認分娩的信心。通過孕產婦加強自我保健,消除緊張、恐懼心理,保持積極心態,提高痛閾,減少心理因素導致的宮縮異常及產程延長,促進自然分娩[4]。本組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給予孕婦學校健康教育后,孕婦剖宮產率顯著下降,孕產期并發癥發生率顯著減輕,新生兒結局也顯著優于未給予健康教育的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對孕婦進行學校健康教育可更好地保證分娩期母嬰健康,降低剖宮產率,降低孕產期并發癥發生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邢俊香.孕產婦院前健康教育對母嬰健康的影響.齊魯護理雜志,2011,17(8):120-121.
[2]楊素勉,馬衛景,岳文芳,等.孕婦學校健康教育對母嬰健康的影響.中國婦幼保健,2010,25(15):2044-2045.
[3]余力,余敏.孕產婦院前健康教育對母嬰健康的影響分析.中國民康醫學,2013,25(24):134,144.
[4]任曉慧.產褥期實施母嬰健康教育的效果觀察.中醫臨床研究,2012,4(16):111-112.
作者:羅茜 單位:陜西省商洛市商南縣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