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毒蕈中毒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毒蕈又稱毒蘑菇,俗稱野生蕈。農村地區自采新鮮野生蕈食用者較普遍。食用毒蕈可導致中毒,嚴重者可致多臟器損害,甚至死亡[1]。因毒蕈所含的毒素不同,引起中毒的臨床表現也不盡相同。對我院2003年1月~2007年9月收治因食用新鮮野生蕈而中毒的患者進行臨床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65例患者,其中,男36例,女29例,年齡14~68歲,平均(38.12±16.23)歲。所有患者均根據有食用野蕈史、用餐后多人發病且具有類似癥狀及流行病學調查而作出診斷。食用毒蕈種類不詳,均為新鮮蕈燒后食用,食用量難以準確估計。從食用毒蕈至就診時間1~5d。既往身體健康。
1.2臨床癥狀及體征
服藥后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癥狀。呼吸困難2例(3.08%),胸悶、心悸16例(24.61%),上腹部疼痛64例(98.46%)。體格檢查:體溫正常48例(73.85%),異常17例(26.15%,37.2~38.6℃);血壓正常29例(44.61%),異常36例(55.38%,145~180/90~110mmHg)。意識清楚,兩肺均未見異常。心臟:HR20~90次/min,早搏8例。腹部體征:多為中上腹部輕壓痛,無反跳痛。肝、脾均未觸及腫大,肝區叩痛15例(23.07%)。雙腎區無叩痛。未出現溶血、精神異常。
1.3實驗室檢查
1.3.1血常規紅細胞、血紅蛋白均正常,白細胞正常16例(24.61%),異常39例(60.00%,WBC11.2×109~24.6×109,N76.3%~92.6%),尿常規:正常44例(67.69%),異常21例[32.30%,尿蛋白(+)~(+++)、潛血(+)~(++)],大便常規均正常。腎功能正常58例(89.23%),異常7例(10.77%,BUN7.7~14.7μmol/L,Cr120~722μmol/L)。肝功能正常22例(33.85%),異常43例(66.15%,AST40~657U/L,ALT92~403U/L);血清心肌酶正常50例(76.92%),異常15例(23.08%,CK106~40000U/L、CK-MB84~875U/L,LDH1379~7186U/L,α-HBDH762~1349U/L)。其中肝、心、腎均有損害的20例(30.77%)。
1.3.2心電圖正常12例(18.46%),竇性心動過速45例(69.23%),ST-T段壓低6例(9.23%),頻發室性過早搏動8例(12.31%)。
1.4治療
1.4.1常規治療所有病例均給予催吐、洗胃,補液以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平衡失調,維生素C,同時積極施以對癥治療。
1.4.2解毒治療二巰基丙磺酸鈉0.125g肌注,2次/d,3~9d;生理鹽水250ml+谷光甘肽1.2g靜脈滴注,1次/d,3~9d。
1.4.3血液灌流+血液透析20例多臟器受損的患者都在入院后24h內行血液凈化治療,1次/d,每次根據病情治療2~4h,療程2~5d。有腎功能受損嚴重的同時進行血液透析治療。
1.4.4呼吸機治療2例呼吸困難,出現呼吸停止,行氣管插管,呼吸機控制通氣。
2結果
痊愈50例(76.92%),好轉11例(16.92%),自動出院3例(4.61%),死亡1例(1.54%),平均住院時間6d。出院時肝、腎功能和血清心肌酶恢復正常。
3討論
毒蕈種類繁多,我國有80多種,其毒素成分為含有數個氨基酸的多肽,屬中分子物質,主要毒素有毒蕈堿、類阿托品樣毒素、溶血毒素、神經毒素、肝毒素。由于每種毒蕈含一種或多種毒素,故臨床中毒癥狀比較復雜。根據臨床表現可分為胃腸炎型、神經精神型、溶血型、中毒性肝炎型(肝腎損害型),以中毒性肝炎型最為嚴重[2]。本文65例中毒者,均有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癥狀,表現為胃腸炎型;中毒性肝炎型43例(66.15%),腎損害型7例(10.77%),血清心肌酶異常15例(23.08%),而肝、心、腎均有損害者20例(30.77%)。從本文可以看出,食用毒蕈中毒多有胃腸道癥狀,表現為胃腸炎型;肝臟仍是受損的主要器官,與吳世林等[3]報道相符。本文有血清心肌酶異常15例(23.08%),與文獻[2]報道不同。65例中毒者未出現神經精神型和溶血型,與陳云兵等[4]報道一致。在這65例中毒者中,20例有肝、心、腎的損害,屬混合型,任成山等[5]早有這方面的臨床研究。本文有2例呼吸困難者出現了呼吸停止,用呼吸機控制呼吸,為呼吸肌麻痹所致,應為神經損害型。
血液灌流是血液借助體外循環,通過灌流器(吸附劑)清除外源或內源性毒物的方法。本組所采用的HA型樹脂灌流器以大孔高分子樹脂為吸附劑,主要吸附分子量為0.5~5ku的物質,特別對與蛋白質結合緊密或脂溶性強的物質吸附力強。蕈毒毒素多為中分子物質,在本吸附劑吸附范圍之內。患者入院后早期進行血流灌流,可使血液中毒素含量迅速降低,減輕對靶器官的損害[6]。結合本組病例的治療總結,血液灌流對毒蕈中毒早期患者有明顯的治療效果,一般要求在24h內接受治療,最好能在8h內進行血液凈化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