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生理學下舞蹈教育的意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隨著經濟的發展,舞蹈教育已經開始成為提高全民素質的重要手段,它的目標和要求就是促進人們身心健康發展。本文采用了文獻資料法為主要研究方法,旨在探究舞蹈藝術美感的同時從科學的角度闡述它的生理學意義,揭示舞蹈對人體的益處,以此對舞蹈教育的發展提出更明確的建議和方向。并且通過對舞蹈生理學意義的探究,使更多的人懂舞、愛舞。
關鍵詞:
生理學;舞蹈教育
舞蹈是一種肢體語言,可以表現人類用言語的無法表達的內在情感,舞蹈用象征性,韻律性動作展現內在情感。舞蹈不僅僅是藝術,呈現藝術的美感,并且兼具調節人體機能的作用。
1舞蹈對心血管的幫助
“諸多的藝術和科學門類中,舞蹈可能是與心理、身體關系最密切的一門藝術。”在繁榮發展的21世紀,舞蹈不僅僅停留在藝術審美功能上,健身修身功能更被重視。首先,舞蹈可以改善亞健康人群的身體狀況,通過音樂和舞蹈韻律調節壓力,舞蹈動作可以加快血液循環,建立和諧的身心關系。實驗表明,舞蹈會使人體的“血管清道夫”——高密度脂蛋白的數量提高,這主要是因為舞蹈訓練可使心臟的重量和體積增大,動脈管壁中膜增厚,彈性纖維和平滑肌增厚,血管壁的彈性增強,搏動有力。舞蹈訓練可以將血液中多余的膽固醇、甘油三酯排出體外。同時,在優美的音樂伴奏下舞蹈能使人體分泌出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和乙酰膽堿,這些物質能把人體的血流量、神經細胞興奮度調節到最佳狀態,從而改善和提高機體內的功能。舞蹈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可以增強人的心肺功能,可以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長期的舞蹈運動可以改善心肺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同時提高心肺系統對運動的適應水平。舞蹈也可以對心血管疾病的預防起到輔助治療作用。冠心病和心絞痛是由于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急劇缺氧缺血所引發,由于冠狀動脈急劇閉塞所致血流中斷就是心肌梗塞。在運動科學中,預防運動造成的心臟損傷有兩大關鍵詞:缺血預適應和運動預適應。缺血預適應簡單來說就是經常對人體進行反復的、短暫的、無創傷、無危害的缺血預適應訓練。可以有效地避免腦梗死、心臟猝死等心腦血管疾病的意外發生。運動預適應可誘導機體產生內源性保護物質,目前大量的研究表明,運動預適應的機制與運動誘導心肌細胞適應性保護有關。這種適應性心肌細胞保護可能與抗氧化酶活性提高、熱休克蛋白產生、一氧化氮的作用、心肌細胞凋亡的抑制以及與運動導致冠狀動脈解剖、生理適應和心肌肌漿網Ca2+-ATP酶活性提高有關。激烈運動作為一種應激,可極大提高心肌耗氧量,造成暫時的心肌相對缺血或絕對缺血,反復的運動則造成反復的短暫缺血,這種通過運動誘導機體產生內源性保護物質,從而提高機體耐受缺血缺氧的能力。舞蹈是藝術,但也是一種運動,而且由于運動方式的獨特性,它對于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有其獨到之處。根據體育舞蹈對心血管系統影響的研究表明,體育舞蹈訓練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對植物性神經系統的調整與心功能儲備的改善方面,對心室肌厚度沒有什么明顯影響。且一般性的體育舞蹈練習,只能對心血管系統產生輕微的影響與作用。所以一般的體育舞蹈練習,對于練習者來說是比較安全的。體育舞蹈的練習與量,在決定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方面是至關重要的。英國一項研究對48,000名健康人觀察了十多年,結果發現,與很少或從不跳舞的人相比,常跳舞的人心血管死亡風險要低46%。研究中,相對于快走,跳舞使心血管病的風險進一步降低了21%。美國另一項研究佐證了跳舞的功效。這項研究選擇了110名慢性心臟病患者,研究者將這些人分成三組。一組進行傳統的有氧運動,比如慢跑、騎腳踏車等,第二組選擇跳華爾茲,另外一組隨其所愿,作為對照。結果顯示,選擇傳統有氧運動和跳舞的兩組病人心臟功能都有較好的改善。但傳統有氧運動組中,19人曾發生過頭暈、頭痛、心慌、惡心、嘔吐等不適癥狀,15人表示不再堅持;而選擇跳舞的所有人都對跳舞產生了興趣,沒有人有不良反應,心理狀況和情緒明顯好于其他兩組。對照組身體狀況沒有出現大的變化,但有4人發生了心梗。研究者發現,相比其他一些運動來說,跳舞更適合心臟病人,不但能改善心臟病人的心肌供血,改善血脂代謝,提高心功能,而且安全、方便,還能提高心臟病人對生活的激情。除了鍛煉身體,跳舞還有社交的屬性,不但有緩解壓力的功效,讓業余活動更加豐富多彩。此外,舞蹈作為一種運動,可以降低體脂,對體型的塑造有很大幫助。眾所周知,肥胖對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尤以心血管系統損傷對生命的威脅最為嚴重。因此,保持一個良好的體型無論對個人發展還是身心健康都非常重要。我們可以看到舞蹈演員的優美身段,除了日常飲食外,規律性的運動功不可沒。舞蹈訓練主要是通過伸拉肌肉、韌帶及其他軟組織的方法提高肌肉、韌帶的伸展性和彈性,提高關節的靈活性,增加肌肉的橫斷面,減少肌肉上覆蓋的脂肪。許多因為舞蹈減肥成功的案例也證明了其良好的效果。
2舞蹈對神經系統的幫助
神經系統是人體內起主導作用的功能調節系統。體內各器官、系統的功能和各種生理過程都不是各自孤立地進行,而是在神經系統的直接或間接調節控制下,互相聯系、相互影響、密切配合,使人體成為一個完整統一的有機體,實現和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中樞神經系統(centralnervoussystem=CNS)是神經系統的主要部分,同時,大腦皮層是神經系統的最高中樞,其不同部位具有不同功能:中央前回的運動區、顳葉的聽區、枕葉的視區等。大腦皮質通過兩條下行路徑管理軀體運動,即錐體系與錐體外系。前者發動肢體運動,后者協調肢體運動。此外,大腦皮質邊緣葉為調節內臟活動的主要部位。在高等動物中,條件反射主要是大腦皮質的功能。小腦與低位腦干有雙向纖維聯系,因此,小腦可以調節軀體運動,并與前庭核、紅核等共同調節肌緊張,調節軀體反射活動。小腦與大腦皮質也有雙向纖維聯系,因而小腦對隨意動作起著調節作用,使動作的力量、快慢與方向得到精準的控制。腦干是脊髓與大腦間的上下通路。腦干中存在許多反射中樞。延髓內有調節呼吸、循環等活動的基本生命活動中樞,還有調節軀體運動反射的重要中樞。由此可見,人在進行肢體活動時,神經系統不僅支配著肌肉活動,同時也調整著內臟活動來適應肌肉活動的需要。舞蹈作為一種肢體活動,需要視力采集動態圖像,聽覺采集聲音信息,經大腦皮層的反應處理,最終支配自身行為的活動。這種全方位的調動能有效改善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提高神經系統對人體活動時錯綜復雜的變化的判斷能力,并及時做出協調、準確、迅速的反應。堅持舞蹈訓練的人不僅肌肉線條優美,其血液循環、呼吸等方面的機能也有提高,表現為精力充沛,體質增強,適應環境的能力較強。此外,舞蹈對神經系統的良好影響,主要在于它是一種積極的休息。當經過較長時間的腦力勞動,感到疲勞時,通過舞蹈以及舞動時的配樂,可以轉移大腦皮層的興奮中心,使原來高度興奮的神經細胞得到良好的休息,同時又補充了氧氣和營養物質。而腦組織所需氧氣和營養物質的供給又完全依賴于血液循環、呼吸和消化系統,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這些系統的功能,提高了它們的工作效率,從而促進了腦血液循環,改善了腦組織的氧氣和營養物質供應,使腦組織的工作效率有了顯著提高。神經系統在機體其他系統的配合下,構成了神經——體液調節系統,它是人體全自動控制系統的中樞,主要負責維持人體的穩定狀態。規律性的舞蹈訓練,可以使這一系統得到鍛煉和加強,使中樞神經系統對興奮和抑制的調節能力更趨完善,從而進一步活躍全身各個系統和器官的功能,使它們的活動更加協調,工作效率提高,對外界刺激的反應迅速、靈敏,以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并增強抵抗各種疾病因素的能力。經常進行舞蹈訓練還可以促進中樞神經及其主導部分大腦皮層的興奮程度增強,主要是通過提高神經傳導速度,增加神經傳遞介質,提高條件反射的速度與靈活性,使反應時間更短。美國斯坦福大學舞蹈系研究人員研究顯示,在跳舞、打網球、游泳、猜字謎等休閑運動中,跳舞的人精神敏銳度最高,患認知障礙癥的風險下降了76%。跳舞同時需要大腦、肌肉和情感協作,這對增強神經系統功能很有幫助。
3舞蹈對于身體成分構造的作用
身體組成是由水、蛋白質、脂肪、無機質四種成分構成的,其正常比例是:水(Bodywater)占55%,蛋白質(Protein)占20%,體脂肪(BodyFat)占20%,無機物(Mineral)占5%。人體成分的均衡是維持健康狀態的最基本的條件。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方式趨于靜態,飲食結構偏于油膩,使身體中脂肪的比重也逐步提升,隨之而來的亞健康狀態也成為一種社會通病。在最近的幾年,人們參與很多不同類型的舞蹈來保持健康和減脂。事實上有大量的研究指出,參與特定的舞蹈并保持一定的時間,可以減脂并改善身體組成,達到合適的體脂水平。有文獻數據記載,Maffullietal(2001)總結了不同運動員的體重和體脂比例。男性舞者的體脂為10%,女性為17%。現代舞男性體脂為12%,女性為20%。盡管這個數值相對其他運動員不是最低的,但是也屬于較低的部分。除了芭蕾和現代舞以外,有些研究也涉及了有氧舞蹈。Grieretal在2002年的一個研究中召集了30名受試者用不同的節奏和踏板高度進行有氧舞蹈。結果顯示當踏板增高2英寸,心率每分鐘消耗的熱量和最大攝氧量都有顯著增長。從這個研究的數據得出,受試者平均每分鐘消耗熱量為6.8卡路里~8.2卡路里。因此,進行30分鐘踏板有氧舞蹈將消耗200卡路里~280卡路里(取決于高度和體重)。因此,如果運動的時間合適,那么踏板有氧舞蹈可以有效地改善身體組成。此外,運動生理學研究表明,心率在110次/min以下,健身價值不大;心率在130/min時,每搏輸出量開始出現接近或達到一般人的最佳狀態,健身效果明顯;心率在150次/min時,每搏輸出量開始出現緩慢的下降。通常舞蹈可以把一般人健身效果的心率保持在最佳區間120次/min~140次/min,是一種輕度有氧運動,身體各組織能得到充分的血液供應,代謝狀態最好,充分發揮出減脂作用。
4結語
舞蹈是一個將相互關聯的不同動作結合的藝術,精神和身體都是其元素。同時還依賴很多技巧、環境、醫學、心理、營養和生理因素。鑒于舞蹈的諸多生理學優勢,在舞蹈教學中應該有的放矢,要進行針對性訓練,使舞蹈能夠在強身健體、心理干預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賈超.淺談呼吸在舞蹈中的重要性[J].群文天地,2012(22):49-50.
[2]陳利英.從生理學和心理學角度分析大眾健美操對大學女生身心的影響[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9(3):138-140.
[3]趙莉.試論“舞蹈是文化”[J].大眾文藝,2013(12):169-170.
[4]冮毅,盧慶澤.從心理學角度研究西方現代舞蹈風格[J].藝術研究,2014(2):16-17.
[5]王文紅.論舞蹈演員的呼吸訓練[J].戲劇之家,2013(2):38.
作者:施珈玥 單位:上海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