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醫運動醫療才能培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趙彬單位: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國外對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非常重視。美國的醫學教育培養目標是專業技術性教育,非常重視教學方式和教材的選擇,同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安排、豐富的教學資源、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考評機制。英國醫學教育強調重視培養創造精神和實踐技能,注重醫學人才的思想品質、醫學科學知識和實踐技能三大核心任務的完成。而法國的醫學教育則通過早期接觸臨床,強化人文教育,調整課程內容和嚴格實施優勝劣汰等做法培養醫學人才。
高職高專應該借鑒發達國家的醫學教育經驗,對原有辦學理念和發展路徑進行反思和改革,進一步更新教育理念,重視能力培養,適應科學發展觀的指導要求,真正實現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目的。
教學模式的改革高職高專應該重視學生操作技能的訓練,實踐教學比重應達到總學時的一半以上,將課程見習和畢業實習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充分考慮學生的培養定位,加強實訓實習基地的建設,實習臨床科室的安排應該兼顧中西醫,尤其是對于具有鮮明中醫特色、能發揮中醫優勢的可在基層推廣應用的中醫適宜技術應注意適當加強。因為高職高專教育學制短,在教學中應重視啟發式教育,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注意誘導、督促學生畢業后的繼續教育。為突出人才培養的針對性、靈活性和開放性,增強學生參與競爭的能力,應按照生源特點,系統設計人才培養過程,可嘗試與行業或企業共同制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實現專業與行業或企業崗位對接,推行“雙證書”制度,積極開展保健按摩師、足療師、刮痧師、營養師等培訓,將行業服務規范引入教學內容,實現專業教學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試行多學期、分段式的教學組織形式。
課程設置體系的改革課程設置是人才培養體系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中心環節。現行的高職高專中醫骨傷專業的課程設置除去英語、計算機、體育、思想政治等公共課程外,中醫與西醫的課程設置比重幾乎各占一半,各臨床課程安排較為全面均衡。為加強運動醫學方向學生的運動醫學專業能力培養,應在原有的課程體系中增加或整合一些課程。如增加《運動解剖學》、《運動創傷學》、《運動營養學》、《運動訓練學概論》,將具有鮮明中醫特色的《中醫養生保健學》和《中醫康復學》合為一門,在講授《針灸推拿學》時納入《社區中醫適宜技術》。考慮到學制短、課時不足的實際情況,可靈活采用增設選修課、興趣小組、專題講座、學生自學等形式,也可補充部分相關課程放到學生畢業后的繼續教育培訓中。
考核評價體系的改革高職高專教育的考試方式應向多樣化轉變,考試內容向注重綜合能力考核轉變,成績評定向綜合性轉變。可采用隨堂考試、床邊考試、實驗報告考試、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的評價等形成性評價與期末考試、計算機考試、學習報告等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多種考核手段,畢業實習期間、各科實習輪轉結束時,必須進行出科成績考核,重點考核學生的臨床思維及實踐操作技能,畢業實習后期應撰寫畢業論文。
在培養過程中可以通過組織中西醫基礎知識、針灸推拿技能、病案分析以及模擬執業醫師三站式考核等多種形式的知識或技能競賽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豐富考核評價體系的內涵。總之,本研究在近幾年的教育實踐中雖然探索出了一套適合自身特點的中醫骨傷專業運動醫學方向的人才培養模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起步較晚、積累不足,同時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又是一項系統而復雜的工程,需要學校、醫院、政府和社會的共同努力,勇于創新,不斷改進,才能突出高等職業教育的自身特色,完成技能型、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