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藥物對醫學檢驗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引言
隨著檢驗技術的快速發展,醫學檢驗在日常的疾病診療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其不僅可以了解患者機體的基本情況,提供診斷依據,而且可以觀察疾病的進展情況及治療后的療效如何,進而調整治療方案。這就要求檢驗結果最大程度地接近真實值,但在檢驗過程中存在各種各樣客觀因素的影響,其中臨床用藥就是干擾其結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臨床用藥可對機體各系統引起一系列復雜的生理、生化、病理變化(體內影響),而藥物及其代謝產物也會干擾實驗室檢測過程(體外干擾),從而導致檢驗結果的失真。因此,本文通過收集、整理、分析藥物影響臨床檢驗結果的文獻和案例,對藥物影響檢驗結果機理和干擾的各方面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控制措施。
1藥物對檢驗結果的影響機理
1.1藥物對機體的生理、生化、病理的改變(體內影響)
藥物的體內影響包括藥物自身的藥理作用及副作用,藥物的生物親和作用[1],藥物及其代謝物和被檢物競爭排泄通道。①藥物的自身藥理作用及副作用是指藥物依靠其本身藥理作用起效治病的同時產生的副作用,間接影響患者的生理和病理。如非甾體類抗炎藥吲哚美辛在對患者進行抗風濕治療的同時,可損害肝腎功能,進而引起膽紅素、丙氨酸轉氨酶、尿素、肌酐的升高,尿酸的降低;紅霉素、異煙肼等因使肝細胞中毒,而導致膽固醇測定值下降[2]。②藥物的生物親和作用指藥物的理化性質和生物活性對人體特定組織有較強的親和力,引起檢查指標異常或失真[3]。例如,抗癌藥物對造血系統有很好的親和性,易損害造血系統引起血細胞減少;糖尿病藥物引起尿酮體增高,紅霉素使尿酸測定值升高,抗凝藥可使甘油三酯水平降低等,都是由于藥物對某些組織器官具有特定的親和力而造成結果異常。③藥物的代謝及代謝產物影響了待測物的排泄進而造成結果的升高。如青霉素、抗結核藥、左旋多巴及磺胺類降糖藥等與尿酸競爭排泄通道,減少尿酸的排出量而使尿酸增高;腫瘤化療藥物及其代謝產物因沉積在腎小管內,影響尿酸的排泄導致尿酸升高。
1.2干擾實驗的程序和方法(體外干擾)
每個實驗都有固定的原理和特定的反應條件,當這些條件發生改變時結果可能發生異常。藥物對檢驗結果影響的體外干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①藥物內含有與待檢物相似的結構,干擾某種成分的含量,比如甲基多巴干擾兒茶酚胺含量的測定。②藥物和分析物與試劑產生相似的呈色反應或者藥物本身的色素也可影響分光光度計的比色結果。如水楊酸鹽干擾尿酸的測定;利福平對TBiL、DBiL的正向干擾,對Cr、UA的負向干擾,而原因就是由于其與釩酸鹽產生特殊的顏色反應[4]。③維生素B2、青霉素、甲基多巴等可以產生熒光的藥物可干擾熒光分析法的測定結果。④藥物的賦形劑、包衣材料可以產生程度不同的濁度,所以可以影響所有濁度反應的光度法。⑤有些藥物的化學性質是很活躍的,其氧化-還原性質對檢驗結果就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如腎上腺素通過自身的氧化-還原反應對生化檢測的呈色反應產生不同程度的干擾[5],可對果糖胺產生正向干擾,而對肌酐、尿酸產生負向干擾;維生素C、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這些具有較強還原性的藥物,對尿酸、血糖、膽固醇、甘油三酯都有程度不同的負向干擾。⑥藥物中本身就含有待測物,如輸注葡萄糖引起血糖值的升高,肝素鈉中的鈉造成鈉離子水平的假性升高。
2藥物對檢驗結果的影響
2.1藥物對常見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
2.1.1藥物對生化酶類的影響反映
在肝臟酶譜上的藥物有以下幾類:氨基糖苷類、青霉素類、磺胺類、大環內酯類、解熱鎮痛藥、抗心律失常藥、抗甲狀腺藥等,這幾類藥物可引起ALT、AST、LDH升高或引起高膽紅素血癥[6,7];抗結核藥、氯丙嗪、奎寧、妥布霉素不僅升高ALT、AST、GGT,同時還可使心肌酶譜升高[8];茶堿和青霉素胺可降低ALP的活性。
2.1.2藥物對血脂的影響
腎上腺素、黃體酮、維生素D和A可升高血清總膽固醇,而紅霉素、異煙肼可降低總膽固醇;維生素B6,止血敏、氯貝丁酯、安乃近等都可降低血清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
2.1.3藥物對血糖測定的影響
咖啡因、煙堿、雌激素、吲哚美辛以及輸注葡萄糖都可使血糖水平升高,阿司匹林、胰島素、維生素C、利血平、胍乙啶等可使血糖降低。而其中VC在體內的血藥濃度對血糖的影響是很明顯的,有資料報道當VC的血藥濃度達到45mg/L時,在進行血糖水平測定時可被降低65%[9,10]。
2.1.4藥物對腎功能的影響
維生素C、甲基多巴、左旋多巴等藥物可引起肌酐增高,噻嗪類利尿藥,雄激素等可降低肌酐的測定值;利尿藥、阿司匹林(小劑量)、抗結核藥(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腫瘤化療藥、大劑量的維生素C、左旋多巴、降糖藥等都可使尿酸增高,而利福平、大劑量的阿司匹林、皮質類固醇等可引起尿酸降低。
2.2藥物對血液學的影響
常見的有腫瘤化療藥物可引起白細胞減少;頭孢類抗生素可導致血小板降低,白細胞減少,溶血等;而肝素鈉和阿司匹林作為抗凝藥則可使凝血酶原延長;磺胺類藥、氧哌嗪青霉素、喹諾酮類可使白細胞、中性粒細胞、血小板呈可逆性減少。
2.3藥物對尿檢結果的影響
可引起蛋白尿的藥物有吲哚美辛、卡馬西平、螺內酯以及大劑量使用青霉素類抗生素。大劑量的維生素C可引起尿隱血試驗呈假陰性,這也是為什么尿常規檢驗需檢尿中維生素C含量的原因。另外維生素B可使尿膽原呈假陽性;卡馬西平可使尿糖升高。
2.4藥物對大便隱血的影響
臨床常用的鐵劑和鉍劑都可導致大便隱血試驗呈假陽性。另外非甾體類抗炎藥易引起胃黏膜糜爛,使大便隱血呈陽性。從以上可以看出,藥物對醫學檢驗結果的影響是非常復雜的。一種藥物可能對多種檢測產生影響,而一種檢測指標也可受到多種藥物的影響[11]。如阿司匹林不僅引起尿酸的升高,還可降低血糖的結果;而血糖可以受到咖啡因、煙堿、雌激素、吲哚美辛的影響而增高,阿司匹林、胰島素、利血平、維生素C等卻可使其降低。甚至同一種藥物對于不同疾病的患者,同一項檢驗結果都會產生截然相反的影響。如消膽胺作為降酯藥可降低甘油三酯,但用于糖尿病患者時反而升高。同時劑量也可直接影響檢測結果,如阿司匹林小劑量使用時可使尿酸升高,但大劑量用時卻可增加尿酸的排泄使尿酸降低;別嘌呤醇小劑量使用時競爭尿酸排泄通道使尿酸升高,而大劑量使用時因減少尿酸生成而使尿酸降低。
3有效控制藥物對醫學檢驗結果影響的措施
為了減少藥物對檢驗結果造成影響,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①臨床檢驗人員要熟悉各個項目的檢驗操作流程,改用特異性實驗方法,避免藥物的干擾。②檢測前的質量控制,醫護人員在采血前應仔細詢問患者用藥情況,近期是否服用藥物,特別是易干擾檢測的藥物,如果服用應等過了藥物的半衰期(T1/2)后,在合適的時間再采取標本檢測。③患者應本著對自己負責的目的,如實地向醫護人員說明用藥史。④當檢驗結果與臨床癥狀不相符且患者又無其他并發癥,而實驗室質控合格的情況下,檢驗人員應考慮藥物的影響,及時與臨床醫師進行溝通,制定合理的解決方案。⑤檢驗人員和相關的醫護人員應加強用藥知識和檢驗常識的相關培訓,注重搜集新藥的信息,整理在冊,作為日常工作的積累,提高用藥準確性,明確藥物所產生的影響,并對其進行及時有效的控制。藥物對檢驗結果的影響屬于質量前控制,只有確保質量前控制才能確保后續的質量控制,保障結果的準確性和真實性。因此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保障各個流程的準確運行,才能為臨床診療提供可靠、有價值的依據。
參考文獻:
[1]汪璐,曲運青.藥物對醫學檢驗結果的影響分析[J].生物技術世界,2014,7(10):111-112.
[2]顏廷發.藥物對醫學檢驗結果的影響分析[J].中外醫療,2009,32(10):102.
[3]徐華.藥物對臨床檢驗結果的影響分析及處理對策[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3,9(18):36-37.
[4]賀勇,涂植光,仇義華,等.利福平對肝腎功能指標檢測的影響[J].重慶醫學,2005,34(1):103.
[5]邱曉清,毛艷軍,趙蓉蓉.藥物對臨床醫學檢驗結果的影響與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1,13(4):24.
[6]張瑞強.探究藥物對臨床檢驗結果的重大影響[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1,32(1):56.
[7]霍永華,于芳,邢毛毛.溶血標本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及對策探討[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5(10):654.
[8]魏建偉,邱群芳,李明靜,等.臨床用藥影響生化檢驗結果研究進展[J].當代醫學,2011,17(10):451.
[9]于義征.藥物因素對檢驗結果的影響[J].中外健康文摘,2010,7(26):89.
[10]朱斌,吳超,蔡映云,等.藥物對臨床診斷的干擾及對策[J].中國藥師,2011,27(2):210.
[11]葉小萍.患者服用藥物對檢驗結果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09,2(6):283.
作者:李玉萍 單位:臨猗縣第二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