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私募股權基金投資礦產勘查的可能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私募股權基金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私募股權投資包含風險投資,可劃分為創業投資、發展資本、并購基金、夾層資本、重振資本、Pre-IPO資本,以及其他如上市后私募投資、不良債權和不動產投資等等。狹義的私募股權投資主要指對已經形成一定規模并產生穩定現金流的較成熟這個階段。可見,私募股權基金伴隨企業不同的成長階段和發展過程培育公開上市的企業資源,在企業的種子期、成長期和擴張期都發揮了較大的作用。本文主要論述的是廣義的私募股權基金。私募股權基金起源于美國,1946年,美國研究發展公司(ARD)的成立,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個私募股權投資公司。經過60多年的發展,私募股權基金在國外已經成為僅次于銀行貸款和IPO的重要融資手段。國外私募股權基金規模龐大,投資領域廣泛,資金來源廣泛,參與機構多樣化。目前,西方國家的私募股權投資占其GDP的份額已達到4%~5%[3]。在實務中,私募股權基金也并不是絕對地只投資于非上市公司,也有少部分私募股權基金投資已上市公司的股權,如在一些已上市公司的定向增發中,也會有私募股權基金參與其中。
從私募股權基金的定義看,私募股權基金由于采用的是股權投資的盈利模式,故從投資于被投資企業直至退出需要較長的時間,少則2-3年,多則5-7年。國際成熟的私募股權基金一般把投資周期設定為5-7年,即便是這樣,一些經典的成功案例里面投資周期也達到了8-10年,有的甚至超過了10年[4]。私募股權基金的特征如下表所示,主要體現在弱流動性、高風險性及高回報性等方面。
1私募股權基金適合于商業性地質勘查
在資本市場上,資本的基本形態有股權資本和債務資本兩種,資本募集的基本方式有公募和私募兩種,將其兩兩結合,就形成資本市場的四種基本融資模式,如下圖所示。在資本市場的四個組成部分中,公開發行股票及公開發行企業債券門檻高,目前我國礦業勘查企業的發展狀況遠達不到公開發行的條件,而銀行貸款對于礦業企業而言往往多用于探明礦產儲量并已進行可行性研究以后的礦產開采與經營階段,商業性礦產勘查階段由于風險相對高,難以得到銀行的貸款。如此可見,礦業勘查開發與經營階段風險依次減小,從融資渠道上看,礦業產業上游企業的融資渠道狹窄,而下游企業融資渠道逐漸拓寬。只有私募股權基金投資于商業性礦產勘查具有最大的可能性,私募股權基金產生之初主要是風險投資,其對企業的要求最低。商業性地質勘查工作又稱經營性地質工作,是以市場為導向,以技術經濟評價為基礎,實行有償服務和成果有償轉讓的地質工作。是與企業本身利益緊密結合,最終以贏利為目的,由企業投資,為企業自身發展服務的工作。與公益性地質工作不同的是,商業性地質勘查工作由市場做主,投資主體呈多元化趨勢。商業性地質勘查工作中,財政資金已讓位于市場,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吸收來自于金融企業及民間資本各種渠道的投資。這一原則的確定,使私募股權基金投資于礦業成為可能。目前世界上大多數礦業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如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商業性地質工作(主要是礦產勘查)投資所需資金主要是通過資本市場籌集來的民間資金,資金來源多元化。商業性地質勘查工作的地質成果具有私人物品的特性,其產權歸屬于投資者,法律保護其合法權益,這也是商業性礦產勘查工作能夠吸引私募股權基金的一個重要方面。
2商業性地質勘查的高風險與高回報特征能夠吸引私募股權基金
由于廣義的私募股權基金包括投資于企業種子期的風險投資,相對于其他產業而言,投資商業性礦產勘查業的私募股權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風險投資的特性。礦產勘查在整個礦業鏈條中處于前端,屬于采礦、選礦、冶煉及礦產品加工之前的基礎性工作,從勘查工作開始到結束,再到可行性研究,進而到建設礦山,最后到產出礦產品,整個過程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因此礦產勘查具有極大的風險。高投入是指單個礦產勘查項目的資金投入量相當高。據統計,澳大利亞1955年至1979年間單個金屬礦床的勘查投入平均為3800萬美元(1980年美元市值);美國1951年至1983年單個經濟礦床(不包括煤、鐵、鈾)的勘查成本平均為9000萬美元(1983年美元市值)。有些礦床的勘查成本高達數億美元,如1979年發現的澳大利亞阿蓋爾特大型金剛石礦(當時證實儲量4.15億克拉,概略儲量8500萬克拉),其勘查到開發共耗資4億美元。高回報是指礦產勘查活動一旦獲得成功,其投資的增值率非常高,有的可達數百倍。如美國1955年至1982年間發現的105個金屬礦產,其總勘查投資為61億美元,而形成的總價值為3510億美元。智利1969年至1998年銅、金礦產勘查總投資18.18億美元,發現礦床40個,總價值2368億美元。商業性礦產勘查成功后的高回報率是私募股權愿意投資于礦業勘查企業的最主要動力。二者的結合,對商業性礦產勘查企業來說可以解決勘查資金不足的瓶頸問題,分散礦產勘查風險,進而推動國民經濟的發展;對私募股權投資者而言可以實現其資產的保值增值,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
3私募股權基金的運作方式有助于改善地質勘查企業內部管理
商業性地質勘查工作以市場為導向,而企業是市場中經濟活動的主體,這就要求商業性地質勘查必須通過企業來進行運作,自主經營,自負盈虧。通常在市場經濟國家,商業性地質勘查工作主要由獨立的礦產勘查公司和大型礦業公司中的勘查子公司來進行的,以這些公司為勘查主體及融資主體。商業性地質勘查工作實行有償服務和成果有償轉讓,以盈利為主要目的,因此其為特定的企業單位進行專屬性服務。私募股權融資作為一種新型融資方式,不僅能為企業提供資金支持,解決企業資本不足的問題,而且更具有專家理財優勢,能為中小民營企業引進現代公司治理機制,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在創新中小企業組織結構、財務管理等提供智力支持,為以后順利進入證券市場融資打下堅實的基礎[5]。在上圖所示的四種基本融資方式中,從投資人對公司治理的參與程度與治理效果上看,私募股權基金與公司的聯系最為緊密,對公司經營的參與程度最高,發揮治理作用最強。私募投資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動礦產勘查企業改革,幫助其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成長并成熟起來,并不斷改善企業內部管理,最終帶來企業業績及股東價值的提升。關于私募股權基金的作用,科羅拉多大學的ThompsonRichardCharles認為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不僅將股本資金注入企業家的公司,而且將自己的專家技術也注入其中,即為企業提供了服務,這樣做有助于保護自己的投資高于平均水平的投資回報[6]。由以上分析可知,商業性礦產勘查具有吸引私募股權基金的特征,私募股權基金也有投資于商業性礦產勘查的意愿,兩者的結合將使雙方受益。但是真正要發揮私募股權基金在解決商業性礦產勘查企業的融資問題、推動企業發展方面的作用,還需要完善很多的配套措施。
促進私募股權基金投資我國商業性礦產勘查的對策
1建立合格市場主體
資本市場融資的首要條件是市場主體要合格,商業性礦產勘查融資的主體是礦業企業,雖已經過十多年的改革,但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由國家主導的思維長期存在,為了達到吸引私募股權基金的目的,企業化改革步伐必須加快,其內部經營管理必須向公司化靠近,并逐漸達到完成企業化改革,成為合格市場主體。
2建立完善的風險勘查資本市場
私募股權基金由于承擔著較大的風險,故其在投資前往往對其退出形式深思熟慮。私募股權的退出方式主要有股票首次公開上市(IPO)、轉讓、管理層回購及清算等。其中IPO相對而言回報較其他方式高,是私募股權投資者最為理想的退出方式。而從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大多數以礦產勘查為主業的企業規模較小達不到上市的基本條件,這主要是因為我國的資本市場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私募股權的發展。國外私募股權投資的日趨完善,主要得益于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發展。從全球范圍看,礦業公司股票上市的證券交易市場,主要有紐約證券交易所、倫敦證券交易所、多倫多證券交易所集團、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和約翰內斯堡證券交易所等[7]。其中,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和約翰內斯堡證券交易所的建立,都與礦產資源的重大發現有聯系[8]。為礦業企業融資最多的是多倫多證券交易所集團的主板市場和創業板市場,當年新上市礦業公司60家,融資41.69億美元;其次是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礦業融資13.17億美元。此外,倫敦證券交易所二板市場是9.88億美元,約翰內斯堡證券交易所是9.33億美元[9]。礦產資源是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無可替代的自然資源和戰略性資源,是工農業生產的命脈[10]。由國際礦業發達國家發展的經驗可以看出,地質勘查乃至整個礦業的發展離不開完善的資本市場的支持,不斷完善我國的資本市場,特別是風險勘查資本市場,拓寬地質勘查企業的融資渠道,促進私募股權基金投資商業性地質勘查是當務之急。
3完善相關法規
我國私募股權投資最早出現在1995年,我國政府通過了《設立境外中國產業基金管理辦法》,鼓勵國外風險投資來華投資,大批風險投資基金紛紛涌入我國。2006年我國出臺《創業投資企業管理暫行辦法》、《合伙企業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規,催生了中國政府、企業和民間資本紛紛涌入私募股權投資領域,我國本土的私募股權投資產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2009年10月23日,我國證券市場的創業板正式啟動,為私募股權投資打通了重要的通道,對私募股權基金行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是,目前我國尚未制定出一部直接規范私募股權投資的法律?!秳摌I投資企業管理暫行辦法》只是一個框架性的法規,缺乏可操作性。因此,我國應盡快制定出有利于促進私募股權發展的專門性法律法規,充分發揮其在促進我國商業性礦產勘查工作發展中的積極作用。(本文作者:蘇亞莉單位:東華理工大學地質資源與管理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