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工程質量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近年來,太原市大力推進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僅“十二五”(2011年—2013年)就實施了615萬m2改造。從2015年起,還將利用五年時間對4000萬m22007年10月1日以前建造的既有非節能居住建筑進行節能改造,這是一項規模宏大的改造計劃。根據多年來參與既有建筑節能改造質量管理的工作實踐,梳理出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工程施工中存在的質量問題,目的在于讓參建各方嚴格按照國家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工程技術標準進行施工,保證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工程質量。
1相關概念
1)圍護結構(buildingenvelope)。包括建筑物及房間各面的圍擋物,如墻體、屋頂、樓板、地面、門窗、建筑幕墻(采光頂)等。2)外墻外保溫系統(externalthermalinsulationsystem)。由保溫層、抹面層、固定材料(膠粘劑、錨固件等)和飾面層構成,并固定在外墻外表面的非承重保溫構造總稱,簡稱外保溫系統。3)圍護結構傳熱系數(overallheattransfercoefficientofbuild-ingenvelope)。圍護結構兩側空氣溫差為1K(℃),在單位時間通過單位面積圍護結構的傳熱熱量,W/(m2•K)。4)熱工缺陷(thermalirregularities)。當圍護結構中保溫材料缺失、分布不均、受潮或其中混入灰漿時或當圍護結構存在空氣滲透的部位時,則稱該圍護結構在此部位存在熱工缺陷。
2基本規定
1)建筑圍護結構節能工程使用的材料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對材料有害物質限量的規定GB50411建筑節能工程施工驗收規范。2)建筑圍護結構節能工程主要組成材料、構件的檢測項目、檢測方法、組批原則、取樣規定、檢測周期和性能指標等應符合要求(GB50411)。3)既有居住建筑外圍護結構節能改造應根據建筑自身特點,盡量應用原有材料、構造,減少擾民,方便施工,確定采用構造形式及相應的改造技術。保溫、隔熱、防水、裝飾改造應同時進行。對原有外立面的建筑造型、凸窗應用相應的保溫改造技術措施(DBJ04—243—2013既有采暖居住建筑節能改造設計標準)。4)當既有建筑外墻、屋面保溫性能不能滿足現行國家標準GB50176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的內表面溫度不結露要求時,應對外圍護結構進行節能改造(DBJ04—243—2013既有采暖居住建筑節能改造設計標準)。5)集中供暖的既有居住建筑進行節能改造時,室內供暖系統必須設置住戶分室(戶)溫度調節、控制裝置及分戶熱計量(分戶熱分攤)的裝置或設施(DBJ04—243—2013既有采暖居住建筑節能改造設計標準)。
3常見問題成因、危害及防控措施
3.1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問題1:外墻未經處理(鑿毛后刷界面劑)或處理不到位直接貼板。原因:1)設計未提出要求;2)施工單位簡化施工工藝;3)施工單位節省開支。危害:1)貼板后粘結強度不夠,容易出現空鼓、開裂、粘結不牢問題;2)拉拔檢驗不合格。防控措施:必須做好既有建筑墻面的基底處理、檢查,確保基底處理到位、堅實、整潔。問題2:外窗未與外墻外基面平齊安裝(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更換新窗大部分仍安裝在原窗位置)。原因:1)設計未提出要求;2)窗戶移位后與原裝修出現空擋,需進行修補,住戶不配合、怕麻煩。危害:窗戶密封不嚴實,窗框與保溫間隙過大,容易形成冷熱橋,影響節能效果。防控措施:1)為保證外墻窗洞收口質量,減少滲漏點,可以采用后塞口施工,以加強對洞口施工質量的檢查、控制;2)更換外窗時,應避免在窗框下口框體上直接打眼固定。問題3:外窗安裝間隙較大(既有建筑窗戶、窗洞都是經過多年的使用,有的住戶甚至自行進行改裝,擴大或縮小了原窗洞,或因常年風吹日曬、結露等造成原窗洞變形,既有建筑窗戶顯然無法像新建建筑一樣能夠保證統一的窗洞尺寸)。原因:施工單位操作簡單,未認真測量每個窗戶洞口尺寸,而是按照統一標準制作窗戶,造成安裝時尺寸過大或過小。危害:窗戶洞口尺寸偏差較大,窗框與保溫間隙過大,造成外窗傳熱系數大于3.2W/(m2•K),影響節能效果。防控措施:按照每個窗洞實際尺寸進行獨立測量。問題4:首層防護層厚度不達標(新的GB50016—2014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要求首層防護層15cm)。原因:施工單位未按照設計施工,偷工減料。危害:1)容易發生破損;2)容易造成車輛、居民生活器具(如自行車、電動車、搬東西)碰撞,形成安全隱患。防控措施:1)嚴格按照設計要求施工;2)首層防護還可采用粘貼蛭石、文化石等防碰撞措施。問題5:外墻保溫施工時,墻面附著物未進行拆除(外墻附著物主要包括護欄、住戶自行改裝的飄窗、網線、有線等弱電線纜、空調外機、雨水管等)。原因:1)施工單位怕麻煩,拆除附著物浪費人力、物力、財力;2)居民不同意,尤其是防盜網和自行改裝的飄窗,居民個人有投入拆除后一方面怕不安全,一方面使用空間縮小,影響到個人利益,所以極力阻撓。危害:1)形成大面積冷熱橋,特別是落水管后墻面、防盜網四周,無法實施保溫作業,造成驗收時圍護結構傳熱系數很難達到外墻或屋頂改造后的平均傳熱系數;2)影響外觀美觀;3)施工難度大。防控措施:應在外墻保溫施工期提前進行掛件拆除。問題6:女兒墻頂部保溫后,未進行有效保護(住建部《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指南》要求:女兒墻頂部在做完保溫施工完成后應加金屬壓頂板保護)。原因:1)設計未提出要求;2)施工單位未照圖施工;3)施工單位怕增加成本。危害:1)女兒墻頂部在建筑凸出部位,容易受到風、雨侵蝕,太陽曝曬而較早出現破損,影響保溫隔熱效果;2)雨水順墻流淌易在已經完成粉刷的墻面形成污漬,影響整體美觀。防控措施:在上述部位外保溫收口處建議做混凝土或使用保溫砂漿壓頂,然后加強網格布反包,抗裂砂漿抹面,或借鑒太原理工大學教職工宿舍節能改造做法,在女兒墻頂部加不銹鋼壓頂板以加強防護。問題7:錨栓單位面積數量不足,長度不夠,未使用斷橋錨栓。原因:1)施工單位未按錨栓設計數量施工;2)施工單位趕工期;3)陽臺錨栓孔深難以達到設計要求的25mm~50mm,打孔容易打透陽臺板而給住戶帶來麻煩。危害:1)拉拔試驗不合格;2)情況嚴重時(如強對流天氣、大風)容易造成保溫板脫落等重大事故;3)錨栓塑料圓盤壓不緊時容易凸出板面造成墻面不平整。防控措施:根據外保溫材料的厚度,選擇合適長度的錨栓,并在錨栓施工時保證錨栓帽能略低于保溫板2mm左右。問題8:抗裂抹面砂漿及網格布施工質量缺陷。原因:1)未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施工;2)施工單位未組織培訓施工人員掌握施工工藝。危害:1)外保溫表面空鼓裂縫、熱橋和節點處理不當影響節能效果和使用壽命;2)質量問題嚴重時可能導致保溫材料從墻體脫落等事故。防控措施:1)加強管理,通過對專業隊伍在建和已完工項目的工程進行調查走訪,并對其施工資質及上崗工人培訓情況進行嚴格審查;2)選擇施工質量管理體系完善、社會信譽及服務質量好的專業隊伍;3)加強原材料進場質量控制,做好進場材料的復式檢測。問題9:外墻保溫沒有做到全覆蓋(一棟樓局部外墻未做保溫,或一棟樓有一個單元或幾個單元外墻未做保溫)。原因:1)群眾工作未做到位,施工開始以后住戶阻撓;2)住戶抵制就是不讓進行保溫施工;3)一棟樓或一個小區住戶不是一個單位,產權單位出資沒有做到全覆蓋,自己單位的給出資,外單位或零散住戶不給出資,影響整體施工。危害:1)一棟樓或一個單元外墻形成冷熱橋;2)外墻保溫無法通過驗收;3)斷面、熱橋和節點處理不當影響節能效果和使用壽命,容易形成事故隱患。防控措施:1)施工、監理嚴格照圖施工;2)協調建設單位做好住戶改造配合工作。問題10:節能改造設計圖紙與實際情況有較大出入(既有建筑因建造年代久遠,人員變化大,造成原設計圖紙丟失或提供不全,特別是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建筑施工圖一般為手繪施工圖,這就給既有建筑節能改造設計造成相當困難)。在這種情況下設計單位一般選取其中一棟樓的技術參數進行設計,由于一個小區或一個項目往往有十幾或幾十棟樓,而且不是同一年代建成,設計標準、體型系數、結構形式都有所不同,一個項目一套圖紙很難滿足改造施工需要。原因:1)建設工期緊,建設單位要求盡快出圖;2)建設單位出于節省設計費用考慮。危害:1)施工單位操作困難,難以按圖施工,形成多批次設計變更;2)建設單位提供的設計圖紙與現場實際不符,施工組織困難;3)項目驗收資料不完整,影響項目驗收以及使用過程中的維修保養。防控措施:1)同一建造年代、同一類型的建筑可設計一份施工圖;2)設計單位現場測量相關數據;3)驗收時提供竣工圖。
3.2供熱計量改造工程存在的主要問題、原因、危害及防控措施問題1:單管系統加旁通管、溫控閥在同一戶內沒有徹底進行改造,只對起居室、臥室進行改造,廚房、衛生間沒有改造。原因:1)施工單位未照圖施工;2)老舊住宅衛生間、廚房空間狹窄,施工困難;3)住戶阻撓施工單位無法施工。危害:1)改造后室內供熱效果不平衡;2)衛生間、廚房無法實現分室控溫;3)未達到改造效果。防控措施:1)嚴格按照設計要求施工;2)統一改造標準,同一棟樓1層~頂層衛生間、廚房統一技術標準。問題2:部分項目室內供熱裝置改造,安裝自動溫控閥后無法供熱,又進行拆除。原因:1)設計不合理;2)安裝的三通閥沒有使用變異口徑;3)暖氣片(散熱器)被包裹在暖氣罩內,因暖氣罩內局部溫度過高,導致溫控閥自動關閉影響供熱。危害:1)嚴重影響供熱計量改造效果;2)造成人財物浪費;3)無法通過驗收。防控措施:1)設計充分考慮三通溫控閥安裝位置;2)采用變徑溫控閥;3)加大旁通管直徑。
作者:劉喜喜 單位: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建設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