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民營企業自主創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金融危機的環境下,民營企業面臨各種各樣的困難,而創新則是民營企業成長的嚴重障礙,如果沒有創新,民營企業很難發展,以下5個方面為民營企業創新提供了思路。
1以理念創新為先導
創新不是某一個企業家的專利,但是,創新的過程一定蘊涵一種健康、先進的價值觀。民營企業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自覺轉變發展理念,加快創新發展模式,加快從外延擴張的粗放式向內涵提高的集約發展模式轉變,走布局集中、企業集聚、用地集約、量質并舉的科學發展道路。民營企業在觀念上的創新應關注以下三個方面:
1.1從小業主意識向現代企業意識轉變目前的民營企業大多是在改革開放之初由小農經濟逐步萌芽發展起來的,因此其本身就帶著與生俱來的兩個致命弱點:一是家族化管理;二是獨裁決策。這兩大缺陷歸結起來就是民企管理者頭腦中的小業主意識。這種小業主意識非常不利于企業的自主創新,因此向現代企業意識的轉變十分重要。
1.2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制造”指研發在外國,加工制造在中國。而“中國創造”的核心目標是建立擁有中國自主產權和民族品牌的民族企業。民族品牌不僅代表著國家產業的高端水平,更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國際形象,承載著一個民族在世界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民營企業是中國的民族工業,在創造民族品牌的戰略中負有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目前許多民營企業的產品就其質量而言,并不亞于國外的產品,但就是由于牌子不響而大大影響了其市場占有率和經濟收益。民營企業的對策只能在進一步強化產品質量的過程中,逐步樹立起自己的品牌,真正擁有自己品牌的制造商,這樣才能做大做強,使民營企業的發展躍上新的更高檔次。
1.3培育自主產權意識一個企業,如果沒有自主產權,即使投入再多的人、財、物、力搞產品,終究無法形成持續競爭力。如今,自主產權成為了提升企業原始創新力、搶占產業制高點、拓展發展空間的關鍵。民營企業應主動建樹自主產權意識,從發之初就要著力培育,逐漸形成。
2以科技創新為動力
2.1通過集群式的生產創新來提高生產率,開發新產品集群式的生產創新主要是指在某一領域中,大量產業聯系密切的企業以及相關支撐機構在空間上的集聚,并形成強勁、持續競爭優勢的現象。民營企業也可通過集群式的生產創新,來提高生產率,開發新產品,獲取更多的超額利潤。
2.2積極參與各類工程研發中心建設,不斷強化企業創新孵化工作,民營企業可圍繞當地的產業需求和行業特點,積極參與各類工程研發中心建設,大力開展行業共性和關鍵性技術研發,加快運用高科技改造傳統產業的步伐,不斷強化企業創新孵化工作以實現產業優化和產品升級。
2.3加大“產學研技術合作”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工作產學研結合是目前我國自主創新中一個關鍵環節,是加速科技成果轉化,迅速提高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的有效途徑。民營企業通過與科研院所和高等學校進行技術研制與開發的合作,可以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充分利用各方資源,大力促進技術創新所需各種生產要素的有效組合,以實現高新技術企業的孵化,推動創新創業人才的培育,促進高新技術成果的開發與輻射。民營企業應充分利用國家對外開放的有利條件,在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切實抓好消化、吸收、再創新工作,爭取在更高的起點上促進本企業的自主創新。
3以文化創新為基礎
3.1創建企業文化,優化企業發展的內外環境企業文化的創建可以為企業決策提供正確的指導思想和健康的精神氛圍。無論是家喻戶曉的海爾集團還是一夜之間被世界所知的尚德太陽能,凡企業宣傳無一不著墨于企業文化的獨特性,凡企業家談成功之道無一不談企業文化的塑造魅力。民營企業通過創建企業文化,可以優化企業發展的內外環境。
3.2打造品牌文化,贏取消費者的認同與共鳴廠房再漂亮,消費者不會在購買產品之前先去參觀工廠;技術再先進,沒有多少消費者會花時間深入探究。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做出,最主要的是憑著對產品的認同,對品牌的感受。品牌文化是企業整體社會形象的外在表現形式,民營企業打造品牌文化的目的是要使消費者產生對于企業產品認識的共鳴,進而促進產品銷售和企業發展。
4以制度創新為背景
4.1激勵機制創新,所謂激勵機制是通過一套理性化的制度來反映激勵主體與激勵客體相互作用的方式。通過激勵機制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與創造性是民營企業制度創新的一項重要任務。通過激勵機制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與創造性是民營企業制度創新的一項重要任務。面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挑戰,我省民營企業要想在全球經濟舞臺上扮演重要角色,就要不斷對目前的激勵機制進行完善和創新。
4.2人才機制創新,在目前大多數民營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中,突出的家族制體制是個不可回避的話題。時到如今,民營企業原有的人才機制已經成為現代化、國際化、科技化發展的絆腳石。因此民營企業需要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基礎上改革人才機制。可從人才招聘市場化。民營企業對人才的招聘應打破傳統的家族觀念,面向市場,加快各層次緊缺型人才的聚集,不斷調整和提升民營企業的人才結構和質量。還要積極營造適應人才發展的企業環境。引進人才重要,留住人才更重要。人才的發展受到環境、待遇、工作、制度、情感等諸多因素制約。企業要給員工提供一個能夠展示自我能力的環境平臺,為人才的最佳發展提供足夠的空間,努力營造尊重人才的物質和精神雙重氛圍。
5以管理創新為支撐
5.1創建自主的營銷渠道和網絡,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與完善,市場已越來越顯示出它作為一只“看不見的手”的作用,企業的生死存亡也越來越由“市場說了算”。在這樣的形式下,營銷創新一企業前進的另一個輪子的作用就更加明顯。民營企業營銷模式的關鍵就是要緊貼產品賣點,創建企業自己的營銷渠道和營銷網絡。
5.2提高危機管理意識,我國目前的市場競爭,已經初步進入了產品同質化嚴重,消費者日趨成熟理性的新階段。由此傳統的一些營銷手段,往往不能奏效。因此企業平常就要有危機管理意識與措施,要隨時主動出擊,走進攻型的道路,在危急中求發展。
5.3培育職業經理人,職業經理人是專門從事企業高層管理的中堅人才。他的職責定位是以其良好的職業境界、道德修養、專業管理能力,合理利用企業的資源,幫助企業獲取最大利潤。目前我省的民營企業普遍缺乏這種職業經理人,而這恰恰是阻礙民營企業向高檔次發展的嚴重障礙。今后加快培育職業經理人應是民營企業管理創新的一個重點。
6結語
眾所周知,企業家要有一種異乎尋常的創新精神,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但是精神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不斷地學習和培養。總起來說,民營企業家一定沖破“小富即安、小成即滿”等傳統思想觀念,樹立富而思進的新觀念,增強干大事、創大業、做大貢獻的膽識和氣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