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企業信息企業變革產生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企業信息化的內容
企業信息化的基本內容是:廣泛應用信息技術,加快企業產品更新換代,提高市場競爭力。推廣計算機輔助設計和輔助制造技術,提高生產過程的自動化程度。建立管理信息系統和決策支持系統,促進企業生產技術和管理信息化,提高企業的整體素質。企業信息化的三個方面:第一是生產過程和產品設計的自動化;第二是信息傳遞、各部門協同工作及工作系統應用自動化;生產、流通或服務信息化及商務活動網絡化;第三是信息管理化,包括人、財、物、供、產、銷等管理全過程的信息化。
二、企業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的三個階段
企業信息化建設就是借助信息技術,將信息融入企業研究、設計、采購、生產、庫存、銷售等環節,采用更先進的管理思想管理企業,共分為三個階段:
1.財務管理信息化,企業辦公自動化,生產過程自動化。在此階段,企業引入一定的計算機輔助系統,建立基礎的信息技術應用平臺和設施,實現生產過程、企業辦公、財務管理的信息化。
2.管理信息化。它是對企業的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進行一體化和集成化管理,使企業內不同部門的信息能及時、有效的傳遞。軟件功能模塊包括財務管理、固定資產管理、采購管理、銷售管理、存貨管理集成本的控制和對人力資源的管理。還有的企業應用ERP來整合企業各環節的信息傳遞,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及時性、準確性。
3.電子商務。企業建立電子商務網站,積極參與整個供應鏈的合作,最大限度利用外部資源,利用不斷創新的商業模式實現最大的增殖。
在信息技術創新,市場變化稍縱即逝的現代社會,企業只有不斷變革才能在競爭中保持領先。在企業信息化過程中企業進行的根本性變革有企業組織扁平化、虛擬經營,企業電子商務網絡經濟。
三、組織管理信息化——扁平網絡企業組織
傳統企業層級復雜,管理人員多,在信息社會造成企業效率低下,信息溝通滯后、失真。在企業信息化管理后,使企業結構由金字塔型轉向森林式,擴大了最高決策層的管理幅度,減少了層級過多決策信息傳遞失真。實行組織結構的扁平化,首先是信息技術的采用,企業內部網對每個層級是平等的。其次是企業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因為只有充分尊重員工的創造精神,才能做到有效的信息溝通;反之,企業員工的獨立工作能力必須達到一定程度才能使扁平化得以實現其初衷??傊?,技術與文化是相輔相成的。網絡企業組織按照其功能可分為以下幾種。
1.企業內部網絡,是企業內部建立的網絡系統,可以把人、財、物所屬各個部門聯系起來,使人財物信息流能夠快速流動。企業內部不分等級、圍繞客戶需要,同心協力,爭取利潤最大化。內部網絡系統的決策層,其實不僅是決策的功能,主要是協調、管理各方面利益關系。事實上,內部網絡的利用頻率是極其頻繁的。企業員工利用內部網可以實現遠程辦公,超越時間和空間限制在遠程通過企業內部網絡將信息更及時,更準確的傳遞到決策層數據庫。
2.供應鏈網絡,是圍繞供應、采購、生產、銷售、宣傳等經濟實體連接的絡網,網中的中心節點應該是擁有稀缺資源的經濟實體,比如掌握關鍵專利或品牌的企業,有能力整合其他節點,帶動整個網絡。發達國家的某些大企業,就是掌握關鍵產品,在發展中國家生產部件或產品。我國的一些汽車業,其實都是西方發達國家汽車業生產鏈條中的一環,最大的受益者是擁有該品牌的原創企業。
3.專業化網絡,是指專門從事市場信息搜集、整理的企業之間組成的網絡,為生產、消費架起橋梁,是一種為網絡而網絡的企業群。比如電子商務平臺企業、商業中介服務公司等。
四、經營管理信息化——虛擬企業的出現
企業經濟組織一般包括人、財、物三種要素,人指具有專業技術知識和工作技能的員工,財是指維持企業運轉所須的資金,物是指企業生產所須的物資、能源。管理信息,是反映上述要素及其相互結合狀態與運行的各種信息流。
傳統企業管理一般針對人、財、物本身進行管理,而企業信息管理則是綜合反映人、財、物相互結合狀態的系統。
企業信息管理排除了物質能量因素,單純對人、財、物信息數量關系進行加工、處理、管理。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一些高科技企業信息管理更為科學,為了進一步提高效率,逐漸演化成虛擬企業形式。虛擬企業是指:為了實現利益最大化,依靠信息技術,將擁有所需資源的若干企業集結而成的一種網絡化的動態合作經濟實體。面對市場激烈的競爭,虛擬企業逐漸受到重視而被廣泛應用。
“虛擬”,一是因為它有信息技術支撐其各項功能,全部或部分排除物質實體的操作;二是因為企業內沒有執行采購、生產、行銷、設計、財務等功能的組織,企業僅保留關鍵的功能實體,其他功能在有限的資源下,無法兼顧達到足以競爭的要求,因此將之虛擬,以信息技術進行整合,進而創造企業本身的競爭優勢。而借助力量的對象可能是供應商,可能是競爭對手或客戶。無論形式如何變化,虛擬企業的精神在于突破企業有形界限。通過各種方式借助外力進行整合彌補,其目的是在競爭中最大效率地利用企業有限的資源。
虛擬企業有三種形式。最初的虛擬企業屬于外包加工的形式,中心專攻附加值高的設計及行銷,生產則由低人工成本的新興國家代為進行。在國外,如生產運動鞋的廠商耐克和銳步,一個工廠也沒有,而是集中公司資源、專攻附加值最高的設計和行銷,只從事營銷研究與開發活動,生產則委托由人工成本較低的國家代為加工生產。因此,企業可以很快地反饋市場上的變化,使企業專注于設計、行銷網的規劃,創造企業高彈性的競爭優勢。
第二種虛擬企業的形式是共生,如銀行業并不擅長信息管理,但銀行信息需要保密,不想外包,又不愿意獨自負擔培養專業人員的成本,于是可由幾家銀行成立專門處理電腦信息的部門或公司,主要負責這幾家銀行的信息業務。由于合并后的信息業務足以達到規模業務,就可以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
第三種虛擬的形式是“策略聯盟”,即幾家公司擁有不同的關鍵資源,而彼此的市場有一定程度的分割,為了彼此的利益,而進行策略聯盟,交換彼此資源以創造競爭優勢。如世界知名的康柏的軟、硬件公司,與微軟結成技術策略聯盟,再加上康柏電腦的大部分零件均采用處包,本身僅掌握快速的研究能力及行銷網絡,如此輕巧的高彈性組織,配合低價策略,成為全球個人電腦第一品牌。
第四種虛擬經營的形式是虛擬銷售網絡,即公司總部對下屬銷售網絡解放“產權”關系,使其成為獨立法人資格的銷售公司。
從以上分析可以總結出虛擬企業的管理原則:企業必須擁有關鍵性的資料,如專利權、行銷通路或研究能力,將資源集中在附加價值的功能上,而附加價值低的功能將之虛擬化,并且為了保持競爭優勢,須注意質量成本及周期等其他能力的平衡。而這一切的運作必須依賴企業信息化的技術支撐。
五、經營模式變革趨勢——網絡營銷
企業的經營模式將從以批量為核心的“產品中心”模式,逐漸轉為以“客戶關系”為主的營銷策略,企業關注的焦點也從關注產品轉移到關注個性化的客戶需求上。在信息社會,傳統的先批量生產再靠龐大銷售隊伍推銷產品的舊思路已不適用,取而代之的是設計個性化產品,以提供多樣化和更具個性化的商品和服務。在這種背景下,企業將顧客變為合伙人,讓顧客參與產品設計和生產,產品營銷也由此演變為“一對一”銷售,顧客滿意度最大化將成為產品定價的關鍵因素。
電子商務與網絡營銷,隨著企業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企業的銷售與采購可以通過企業建立的電子商務網站進行網絡營銷或原材料采購。網上產品社區也在電子商務環境下逐步建立,電子商務的充分普及影響著企業管理觀念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在組織結構上變得扁平化,人員安排打破了時空限制;更重要的是企業決策將面對的是全球性的采購和銷售戰略問題。電子商務的最終發展趨勢是商務決策智能化系統,該系統將徹底改變傳統經營模式,使現代化企業成為以全球化為戰略決策,以客戶為主導、用信息作載體、低庫存甚至零庫存、高產出、高效益的電子商務經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