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道路舊路修復改造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14年第十一期
1路面檢測
《高新西路檢測報告》主要從路面狀況指數PCI、路面彎沉值、上基層水穩強度3個方面對道路進行檢測、評價.1)路面狀況指數(pavementconditionin-dex,PCI)路面狀況指數PCI指路面結構保持完好的程度.是路面破損狀況物理性能最直接的表現和反映.在現行《公路養護技術規范》中用路面狀況指數PCI來表示,其計算公式為:PCI=100-15DR0.412為路面綜合破損率.其中:DR為路面綜合破損率.根據路面破損情況,可將路面質量分為優、良、中、次、差五個等級,對應的養護措施見表1.根據舊路的破損形態、彎沉值、破損原因將高新西路劃分為若干段,分別統計各段路面綜合破損率,計算道路南北側路面狀況指數PCI,見表2.2)路面彎沉值路面結構承載能力會在使用過程中逐漸下降.反映在彎沉值變化上,則表現為路段的代表彎沉值隨時間(軸載作用次數)的增加而逐漸增長.路面損壞的的臨界狀態所對應的彎沉值即為容許彎沉值.因此,可根據檢測代表彎沉值、臨界容許彎沉值來判斷現有路面結構承載力.根據計算,一般道路對應臨界彎沉值為60(0.01mm).對高新西路各路段的路面進行彎沉檢測,剔除較為離散的彎沉值,按下式計算各路段彎沉代表值,結果見表3.3)基層強度基層強度可在一定程度反應路面的整體剛度.基層的強度隨水泥劑量的增大而相應提高,但脆性也相應增大,易出現收縮開裂,因此水泥的劑量宜控制在3%~6%之間.根據現場檢測,高新西路基層強度檢測結果見表4.
2結構計算
根據舊路面的綜合評價、道路等級、交通量,考慮與周圍環境相協調,結合縱、橫斷面調坡設計等因素,選用直接加鋪或開挖舊路至某一結構層位,采取加鋪一層或多層瀝青補強層,或加鋪半剛性基層等結構層設計方案.由檢測報告知,道路南幅路況等級為中及以上,按規范要求,應采用中修罩面措施;道路北幅路況等級為次及以上,應采取大修補強措施以提高其承載力.隨著道路使用年限的增長,道路實際彎沉值呈逐年上升趨勢,最終達到容許彎沉值(一般為0.6mm)而瀕臨破壞.按設計年限15a考慮,目前高新西路已使用7a,路面維修后的設計彎沉值標準宜適當降低,保證道路能夠繼續使用5~8a即可.文章取路表回彈彎沉為30(0.01mm),并以此路標回彈彎沉為設計指標,根據各路段實測彎沉代表值,計算各路段當量回彈模量,采用彈性層狀理論設計程序計算各加鋪層的厚度.各路段的當量回彈模量應根據各路段的實測彎沉代表值按下式計算。分別計算不同彎沉代表值時舊路面當量回彈模量,根據不同路面彎沉值采用彈性層狀理論設計程序HPDS2011計算加鋪厚度,計算結果見表5.
3.1路面破損成因分析1)橫向裂縫橫向裂縫近垂直于道路中線,因此其出現與荷載作用無關,通過調查研究,橫向裂縫分布呈一定的規律性,推測其產生因素可能為:(1)瀝青面層的低溫收縮;(2)原道路半剛性基層(水泥穩定碎石)收縮裂縫反射至瀝青路面[5].2)縱向裂縫縱向裂縫主要出現在車道分界線附近,且分布位置相對一致,究其原因主要有:(1)混合料攤鋪時縱向施工搭接質量不好;(2)高新西路是在原葛華公路兩側各拓寬一個車道而建成,基層分幅攤鋪搭接處壓實不足而形成薄弱部位,且在車輛輪跡的反復作用下造成開裂,從而反射到瀝青路面.3)塊狀裂縫伴有翻漿道路北側出現大量塊狀裂縫并伴有翻漿,同時坑槽較多,主要原因為初期裂縫產生后,未及時采取養護修補措施,造成雨水滲入,對基層和路基造成破壞,使路面的承載能力下降.4)道路北側破損嚴重道路北幅路面比南側破損較為嚴重,主要原因在于道路北側開發較快,交通流量大,同時重載車、超載車通行較多,對道路造成的損傷較大.
3.2路面修復改造措施1)基層檢測報告中基層強度分布在4.5~18.4MPa之間,上基層強度平均值11.28MPa,下基層強度平均值7.24MPa,大部分檢測數值處于比較合理的區間,因此基層質量基本滿足本次修復改造要求,對局部翻漿唧泥破損嚴重路段,挖除全部結構層,重新鋪設.2)面層通過理論計算分析可知,對于路面整體強度基本符合要求(彎沉值為0.35mm以下),輕度裂縫時,采用直接加鋪罩面,恢復表面的使用功能.當路面代表彎沉值大于0.4mm時,加鋪厚度為4+6+8三層瀝青面層,相關資料顯示,加鋪層厚度宜為8~12cm,加鋪厚度過大易產生車轍.當然從經濟的角度而言,一味地加厚面層并不經濟,因此加鋪厚度大于12cm時,或對中度、重度裂縫可視具體情況銑刨面層,并清除干凈,設粘層瀝青后加鋪瀝青面層.因此,對于高新西路根據不同的路況采用不同的處理措施,具體方案見表。
4結束語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原有市政道路的修復改造項目將越來越普遍.路面破損類型多樣,針對不同的破損類型,要充分利用現有道路結構,擬定經濟合理修復改造方案,促進綠色環保節能道路的建設.文章通過對高新西路的修復改造研究,對市政道路病害調查流程及方法和道路檢測內容作了系統介紹,采用彈性層狀體系理論進行理論分析計算,針對路面破損程度的不同,并從經濟角度出發,采取不同的修復改造措施,對類似市政道路舊路修復改造項目具有借鑒意義.
作者:卜天楊名超單位:中國市政工程中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