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電子技能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以往的中職教育教學模式是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分別進行,并且由教務、實訓兩個科各自計劃、考核和管理,這就出現了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脫節。也就是說,理論教學內容與實踐教學內容往往不能聯系起來,導致理論知識不能及時消化,操作訓練不能連續,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不能有機融合。
2技能大賽對課堂教學方法改革的啟示
2.1技能大賽促進了教學觀念的革新中等職業學校受傳統教育思想影響的原因,往往會發現教師重視理論教學、輕視實訓教學,學生重視理論考試、輕視實訓技能,這種現象導致學生實踐能力和理論知識不能很好的提高,導致學校培養出的人才很難適應公司需求和社會需要。職業教育倡導以技能競賽促課堂教學,注重教學改革和創新實踐教育,注重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不斷探究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職業教育應該以技能大賽為載體,進而推進教師教學理念的改革,實現了以知識為本位的教學理念向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理念轉變,逐漸建立起以實踐技能培養為重點的教學體系和以技能考試為重點的評價體系,確實讓學生學以致用。
2.2技能大賽促進了課程內容的革新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主要內容和標準由行業專家或學科、技能帶頭人來制定的,技能競賽試題不僅要切合國家最新職業技能標準,還要切合生產實踐;既能涵蓋新內容、又能真正反映學生的技能水平,突出中職教育教學內容改革的針對性、實用性、操作性要求,不僅能突顯專業特點,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應變能力,最大程度地開發了學生的潛能。如《電氣設備安裝與調試》項目就涉及到配電設備的安裝與調試、電機原理與驅動、通用變頻調速設備裝調與運行,PLC控制技術等相關內容。這就要求在課程體系的創建和教學內容的選擇過程中遵循實用的原則,從學科教育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強調理論聯系實踐。并且還要考慮各科教學內容間的交匯和融合,設計出多門課程相結合的知識內容以此來滿足生產崗位對理論和技能的需求。摒棄落伍的內容和抽象的推理知識,要敢于引入新技術和新內容,生產崗位需要什么知識就講什么知識,并且要以實用為主從而突顯實踐能力的培養。
2.3技能大賽改變了教師角色技能大賽是以學生完成一個項目的形式來實行的,其本身就是任務驅動、項目導向教學的很好呈現。項目教學法主要是教師和學生共同來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而進行的教學活動,主要是張顯學生和老師的雙向互動,要求一切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能積極熱情投入其中,教師要從知識的傳授者演變為教學的引導者,而學生要從知識的接納者演變為學習活動的主體。項目教學法與以往教學相比,其中教師的角色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2.4技能大賽改革考核評價方式現在的技能大賽考核方式是按職業崗位評價方式對參賽師生的競賽成績來評定,而且按照工作任務中的所有知識與技能評價點制定評分原則。技能大賽的目的是選拔具有創新能力、整體設計能力和熟練操作技能的人才,其競賽內容分為應知和應會兩個部分,主要是對本專業的綜合理論和綜合技能的考評,對參加大賽的學生要求是技術型和應用型,并不是學術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說不做的參賽學生根本不能適應大賽的要求。以往的學科型教學方式使得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脫節,盡管課程改革逐步深入,但是還是存在著某些學校的教師教學模式固定而不愿摒棄,但是技能大賽的人才選拔方式將會徹底擊垮他們的固守底線,必會使適應大賽要求以任務驅動為導向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方式成為主體,眾多學科綜合理論和實踐技能的模塊化教學成為導向。要通過定期開展技能比武、技能表演,展示學生綜合素質,用行動來代替語言充分展現自我。
實現教學方法轉變是關鍵。教師教學的方法是教與學有效銜接的重要中間環節,得當的教學方法能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并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前面分析電子技能課程特點時,強調該門課程集實踐性與理論性于一身,因而,教師在教學中要改變傳統的“理論是理論,實踐是實踐”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帶著學生在實驗室里上課,即邊教學理論,邊實現理論是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在有初步了解的前提下,對儀器、設備進行摸索、使用,加強理解和對知識的運用,不僅能有效節省枯燥的理論教學時間,抽出更多實踐讓學生進行實踐體驗,同時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教學參與度,實現教學的高效性。結合學生實際設置實驗,增強能力培養。
電子技能課程教學的最重要部分就是實驗,通過實驗不僅能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還能有效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因而,作為任課教師,要牢牢抓住實驗的重要性特點,設計實驗內容,有效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首先,要樹立學生的實驗觀念。中職階段,學生第一次實現從純理論教學向實踐教學的轉變,很多學生存在觀念上的不習慣,對實驗理解膚淺,認為實驗無用,作為教師,要有效利用實驗的趣味性和教學高效性的優點,向學生傳達實驗觀念。其次,實驗要由易到難。在應試教育中,我們教育學生做題要由易到難,作為實驗內容的設計者,我們也應該灌輸此項觀念,任何事做到循序漸進,才能逐漸完善。除此之外,實驗中要多讓學生動手操作。
學生的技能學習最主要的途徑莫過于自己親自操作過的實驗,在實驗設置中,要加強學生的動手操作,將課本中的演示實驗和一些小實驗,改編為學生自主探索操作的實驗,不僅能有效提高學生對課本內容的學習水平,還能有效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教學目標務必分階段實現,循序漸進。教學目標是指導教學的方向標,作為教學的組織者,教師一定要將教學目標階段化,才能有效實現學生學習的層層進步。首先,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其中包括一些儀器、器件的識別,設備損壞測試,實驗的基本方法,實驗規則;其次,引導學生按規范的基本操作要領完成基本的實驗,如電路安裝和電路測試,形成一定的基本能力;除此之外,對學生的實驗設置難度,如進行障礙教學等,以加強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實現學生綜合水平的提高。
據調查,目前各電商企業主要需要的電商人才有4類:
1.1電商運營人才
可分析商品銷售、市場競爭、店鋪運營等數據,并進行產品結構和店鋪經營策略的優化,評估運營計劃執行的效果,為企業下一步的行動提供決策依據,在被調查企業中約有37.68%急需該類人才。
1.2商務技術型人才
主要側重于美工和IT技術人員。美工人員是電商企業標準配置的人員,要求具備視覺營銷的思維,設計能力強,并熟悉圖片處理軟件和網頁設計技巧等。IT技術人員應具有企業內部各個環節的信息系統的設計和維護等企業的核心能力,企業需要的該類人才約占28.57%。
1.3推廣銷售人才
這類人才可進行企業、產品或網站的推廣銷售活動,可進行策劃、促銷或營銷活動,為企業帶來更高收益,企業需要的該類人才約占17.39%。
1.4綜合性高級人才
要求具有3-5年大型電子商務企業管理經驗,能夠獨立完成企業電商部門或店鋪的綜合管理。18.84%的企業急需此類人才,但因此類人才需若干年的工作管理經驗,因此高校在進行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時應側重于前3類人才的培養。
2.構建電子商務人才培養體系
本院在構建電子商務人才培養體系時本著“以就業為導向,理論知識夠用為度,強化實踐技能”為原則,以培養“懂設計、高技能、素質好”的高技能實用型人才為目標,構建了“2.5+0.5”的產學結合人才培養體系,即2年半的校內教學與半年的企業實踐相結合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
2.1培養目標定位
培養適應國家經濟建設和發展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好、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電子商務一線崗位需求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學生應在掌握計算機及網絡技術和經濟、管理、商務知識的基礎上,重點掌握商品、營銷、物流、談判、管理、電子商務營銷、網站運營管理、電子商務交易等活動的技術與技能,具有從事商務貿易活動的電子商務的應用型高級技術能力,能夠從事商務網站、企業或機構的網站規劃及管理、網絡基本維護、網站推廣、電子商務技術操作、網絡營銷、電商運營、營銷服務、網絡金融服務、移動商務等崗位工作,具備計算機科學、市場營銷學、管理學和現代物流于一體的交叉知識能力,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的復合型電子商務高級技術人才。
2.2課程體系設置
為了實現高技能型電子商務人才培養,課程體系由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以及集中周實訓課構成。公共基礎課程主要由計算機數學、政治思想課程、體育課程、基礎英語課程等構,主要開設在第1-2學期;專業基礎課程主要包括電子商務基礎、關系型數據庫、計算機應用基礎、C++程序設計基礎、網絡基礎、辦公軟件應用等課程,主要開設置在1-2學期;專業課程主要開設在2-5學期,主要有網站開發程序設計基礎、數據庫管理與維護、商務網站建設與維護、網頁設計與制作、圖形圖像處理、互聯網企業組織設計、市場營銷實務、EXCEL的高級應用、電子商務項目管理、網絡營銷與策劃、電子商務物流、網絡金融、基礎會計、企業財務管理、信息經濟學、客戶關系管理、移動電子商務、電子商務運營實務、電子商務系統分析與設計等;集中周實訓課一般安排在各學期末,根據各學期開設課程將所學內容進行綜合性實訓。
2.3實踐技能體系設置
實踐技能體系由課內實踐、單項實訓和綜合實訓構成。在課內實踐方面,為了強化學生的實踐技能,本專業面向商務技術相關課程的課內實踐學時平均達50%以上,并依據各程特點,分別采用2學時和4學時的教學組織形式,理論性較強的課程采用常規2學時授課形式,而實踐操作性強的課程則采用1次4學時的授課形式,這樣更有利于技能與能力的培養和形成。單項實訓主要在各學期末進行1-3周的集中實踐訓練,學生在教師的演示或指導下將相關課程的知識內容進行梳理和融合,進一步深入理解所學知識。主要設置有計算機組裝、計算機組網、辦公軟件應用、網上交易實訓、產品營銷實訓、互聯網企業組織設計實訓、商務網站開發實訓、網絡營銷實訓等。綜合實訓是在學生完成系列專業課程后進行的綜合性實踐訓練課程,一般設置的實訓時間為2-4周左右,主要包括企業網站管理實訓、電子商務運營綜合實訓、電子商務系統分析設計實訓、畢業實訓等,該類實訓能夠訓練學生靈活、綜合地應用所學知識完成相應項目,并在實訓中加強溝通和協作,具備化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為今后步入實際工作崗位奠定基礎。
3.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