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近期思想匯報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上海師范大學,中國 上海 200234)
【摘要】以來,近代西方的社會保險思想傳人中國。由于個人的經歷,社會和他人的影響,徐潤逐漸形成了他自己的近代保險思想,并把它付諸實踐,創立了中國近代中國人自己的第一家保險公司——仁和水險公司,開中國近代保險業之先河。
關鍵詞 徐潤;仁和水險公司;近代保險思想;實踐
作者簡介:陸文龍(1989—),男,安徽銅陵人,上海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代史。
以來,列強不斷對華進行經濟沖擊。西方的近代保險思想也伴隨著傳入中國,許多進步之士都提出自己對于社會保險的觀點和看法。但大多止于只言片語,更沒有付諸實踐。徐潤根據自己從事買辦的經歷逐漸形成自己的近代保險思想并付諸實踐,最終辦成了中國人自己的第一家保險公司——仁和水險公司,開中國近代保險業之先河。
就目前而言,學術界對徐潤的研究相對較少,對于徐潤和中國近代保險業的研究關注更少。①為此,本文試圖對徐潤和他的近代社會保險思想與實踐進行了嘗試性分析。
1開辦社會保險的背景
1.1中國傳統社會保險思想的發展
中華民族是有著憂患意識的民族。中國古代就有“積蓄備荒”“善藏其余”等社會保險思想的萌芽,也有設置常平倉、義倉等倉儲措施和開辦鏢局、船會等提供社會保險的組織的實踐。孔子的“老有所終,壯有所養”,墨子的“寒者得衣,勞者得息”,李悝的平糴法等無不蘊含著古代的社會保險思想。但真正意義上的社會保險思想無疑是伴隨以來,西方對中國的通商貿易和經濟侵略開始的。
1.2西方近代社會保險思想的傳入
西方近代社會保險思想起源很早,在海外殖民貿易和工業革命的推動下,保險事業蓬勃發展,部分國家國內甚至都形成了較大實力的保險市場。而當時的中國人沒有近代保險的思想和理念。因為近代保險思想的優點,很快傳播到各地。當時人謂之“西人保險之法為獨出冠時推行于五大洲無所阻滯②”。當西方的洋行在中國本土逐漸變多時,這些來華的西方人也將輪船和保險的概念帶入中國,西方的保險的優點很快受到當時國人的關注。
2徐潤的社會保險思想內容
徐潤在吸收中國傳統的保險思想基礎上,借鑒西方的近代保險模式,形成了他自己的近代社會保險思想,并且把它付諸實踐。
2.1打破壟斷,引入保險
1805年,隨著外國公司在華第一家保險機構的設立,當時中國的保險市場很大程度上為外國所把持。而外國的保險公司對中國的投保企業十分刁難,經常有拒保和趁機抬價的事情發生。而后更發生了因為某些輪船公司用中國廣東人做船長,而洋商不給提供保險的事情的發生。徐潤因此“集股五十萬兩,續創濟和水火險公司③36”。這就從某種程度上打破了外商對中國保險業的把持,有利于中國民族企業的發展和近代保險事業的起步。其成立也“深受國人和輿論界的贊許”[4]。
2.2籌集資金,補濟工業
徐潤在經過認真的市場分析后,認為意外事件的發生是不可預期。“每年每船保險費萬余兩,局中之船日多,保險因之亦多”,保險金額卻是非常可觀。以至于到1884年,“實存保險公積銀四十五萬余兩;商局事事順手,由此而起”③107。而在徐潤六十歲即光緒二十三年時候,“此項公積應有銀三四百萬兩矣”。無疑這起到了集合國人的資金,集中眾人之力量辦事的效果。而這種“以西法經營之,又得國人之信任”[3]74的保險事業也為徐潤和招商局帶來了客觀的利潤。仁濟和保險公司又是附于輪船招商局之中的,其很多資金都存入輪船招商局和投資開平礦物局。這無疑是一種類似于現代的融資,對中國工業的發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3中外合作,保障航運
1875年仁和水險公司成立初期,面臨經費不足的問題。輪船招商局的很多船只還是由外國的保險公司提供相關服務。因此,徐潤采取了先和洋商合作分保,等到經費籌集再全部自保船險。當時“每船先有保二萬兩至四萬兩,后再由洋商與仁和、濟和分保,以輕仔肩”,等到保船險項獲得公積銀二十余萬后,“遂全行自保船險③107”。在獲得充足的資金后,徐潤開始放棄與外國保險公司的合作,自行承保。三年后,徐潤又成立了濟和水火險公司,擴大了保險業務的覆蓋范圍。1886年,徐潤在之前成立的兩家基礎上創立仁濟和保險有限公司。這些無疑對民族企業起了保障作用,可以將投保的企業因為意外事故產生的損失減到最低。
3形成原因
3.1擔任買辦的經歷
徐潤最初對保險的接觸來自于他從事買辦的經歷。他在擔任寶順洋行和怡和洋行期間都涉及到了洋行的保險公司業務,尤其對輪船保險業的相關情況有了一定的了解,這為他開辦中國第一家社會保險公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2籌措資金
徐潤入主輪船招商局后,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招募商股,籌集資金。為此,倡議成立保險局,想要集股1500份,每股規銀100兩,加起來一共是本銀150萬兩。可以說創辦保險業的某部分動機是出于籌措資金考慮的,這也是從事商業的本能,無可厚非。
3.3福生輪等事件的影響
1875年2月17日。招商局的“福生”號輪船與怡和行澳順輪船相撞沉沒。當時因為此事遇難的人達到六十多人,也損失了很多船上的物資。 徐潤在自敘年譜中記載了此事。他“聞此警報,慘不忍言,一面派船探其存亡,一面具稟請恤,且與澳順涉訴”,“然澳順尚思狡辯冀圖翻案,幸理直在我,終歸無效”。③32無疑這件突發事件及其處理對徐潤影響和觸動很大。加上1875年4月19日,徐潤的好友唐廷樞乘船從天津回上海,中途遇險。徐潤聽說后“先是愕然,后又感慨” ⑤76。這使得他開始思考由中國人自己創辦保險事業,從而使因為意外事件造成的損失降低到最小。
3.4他人的影響
西方的保險思想傳到中國,很多人曾經想過辦保險業,但是大多無疾而終。魏源和王韜等中國的著名人士就曾提到對西方社會保險的看法。魏源認為保險公司的好處在于能保證遠洋航行的船只的利益。即使“全船沉溺”,“則會中即償其半”⑥。
而當時有名的早期維新派代表王韜曾對保險評價說:“于百中取二三,無事則公司得權微利,有失則商人有所藉手”⑦。王韜對保險的優點無疑是推崇有加,認為這是一個可行的好辦法。
4結語
馬克思指出:“一旦資本主義生產和與之相連的保險事業發展起來,風險對一切生產部門來說實際上都一樣了” 。在此馬克思清楚地看到了保險事業在資本主義化時代的不可或缺。而中國的保險事業的真正起步無疑是在徐潤等愛國實業家手中開始的。
徐潤是“一個由買辦向民族實業家轉變的典范”,盡管徐潤等開創的中國近代保險業仍然存在管理問題和制度建設的缺失等種種問題,但徐潤等近代的愛國官紳為了打破外國壟斷,篳路藍縷地創立了中國保險業,無論在主觀還是客觀方面都起到了抵御外國對華經濟侵略的作用,是值得稱道和研究的。
注釋:
①有關徐潤的研究,缺乏專著專論,零星的幾篇論文大多(下轉第260頁)(上接第221頁)涉及徐潤與近代航運業,徐潤的房地產投資于1883年金融風潮,以及徐潤的早期經濟活動.
②保險有益說[N].益聞報,1894(1344).
③徐潤.徐愚齋自敘年譜[M].梁文生,校注.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
④《中國保險史》編審委員會.中國保險史[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1998.
⑤劉志強,趙鳳蓮.徐潤年譜長編[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76.
⑥[清]魏源.[M].北京: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449-450.
關鍵詞:思想政治優勢 國有煤化工企業 武裝保衛工作
新時期國有煤化工企業武裝保衛工作由打擊防范轉變為預防打擊結合的形式。國有煤化工企業要充分的開展武裝保衛工作,調動工作人員積極性,強化思想政治建設影響,在根本上保證企業根本利益和職工生命安全。社會的復雜性使國有煤化工企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要在思想政治影響下加強武裝保衛工作,這樣才能夠保證國有煤化工企業順利的發展。
一、思想政治引導下國有煤化工企業武裝保衛工作重要性
市場經濟影響下企業不斷地追求經濟效益的提升。民兵組織、群防群治隊伍作為國有煤化工企業武裝保衛力量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將會影響到經濟效益增長。約束機制不健全以及涉及到眾多方面的影響,使國有煤化工企業武裝保衛工作水平較差,與國有煤化工企業發展的目標嚴重不符。武裝保衛工作組織難度相對較大,職工流動性明顯,不能夠保證武裝保衛工作開展的穩定性。這樣也就不能夠發揮出武裝保衛工作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為國有煤化工企業武裝保衛工作的發展發揮指導性作用。能夠使武裝保衛工作人員思想統一,明確武裝保衛工作的重要功能,以及對國有煤化工企業經濟發展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國有煤化工企業管理人員要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在武裝保衛工作開展過程中的影響。充分的認識到武裝保衛工作為構建和諧的國有煤化工企業環境的積極意義。提升企業管理安全思想,保證在多元化視角下武裝保衛工作管理工作的積極意義有效發揮。提升武裝保衛工作質量和效率。
二、以人為本正確價值觀的確立
武裝保衛工作是國有煤化工企業維持政治優勢,發揮優良傳統的重要措施。國有煤化工企業要明確職工的思想發展,在武裝保衛工作中堅持以人文本思想。保證工作隊伍建設的穩定性。這樣才能夠及時的發現國有煤化工企業管理存在的問題。職工是構成國有煤化工企業的重要基礎,也是武裝保衛工作的主要執行人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以人為本理念,將會充分的調動職工的工作積極性,能夠主動地參與到武裝保衛工作中,在根本上維護國有煤化工企業的基本利益。武裝保衛工作人員要充分的認識到自身的機制,樹立主體意識,這樣才能夠做好本職工作。要發揮出思想政治教育在武裝保衛工作中的導向優勢。根據國有煤化工企業實際情況對武裝保衛方式進行創新。以動員、宣傳、監督等多種形式開展武裝保衛工作。在新時期,國有煤化工企業武裝保衛工作要結合實際情況,建立起內部監控體系,實現動態化監管。特別是針對重點崗位進行監控。避免出現偷煤、破壞設施、擾亂公共安全等行為【1】。保證設備正常運轉。武裝保衛工作要在思想政治引導下不斷地樹立自身的形象。完善培訓投入建設,提升武裝保衛人員的專業水平。武裝保衛人員職業道德水平和政治修養的提升能夠培養出團隊協作意識。在新時期要充分的展現出國有煤化工企業武裝保衛人員的全新形象。為社會大眾樹立良好的榜樣。
三、國有煤化工企業武裝保衛思想政治工作優化措施
(一)工作思路
保證黨的核心領導是國有煤化工企業武裝保衛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前提條件。充分的發揮黨的核心領導作用,使黨員成為國有煤化工企業武裝保衛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聯系。及時的將黨的思想和政策傳達給職工。并且深入性的分析職工的思想特點。發揮思想政治引導作用保證武裝保衛人員意識統一。這是維護國有煤化工企業武裝保衛工作穩定性開展的重點。優化工作思路能夠及時的發現武裝保衛工作存在的問題。增強安全運行管理效果。確保職工人身安全和國有煤化工企業的經濟效益不受到損害。
(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
國有煤化工企業武裝保衛思想政治教育中要融入科學發展觀,保證國有煤化工企業職工能夠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取向。避免人生觀和世界觀受到影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發揮思想政治引導性作用的同時,保證國有煤化工企業武裝保衛工作全面開展【2】。武裝保衛工作要明確為廣大人民服務,要尊重不同階層的成果。武裝保衛直接面對基層工作,對于國家和集體的財產負有主要保護職責。要讓武裝保衛人員能夠明確自身的價值。樹立崇高的職業追求,這樣才能夠保證武裝保衛工作順利的進行。
(三)激勵功能
武裝保衛工作要實現換位思考,能夠設身處地的為不同部門的人進行考慮。這樣才能夠明確自身的職責。武裝保衛工作要與其他部門開展廣泛的交流。避免誤會的產生【3】。武裝保衛思想政治工作要貫穿黨的方針,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地引導職工思想意識,l揮激勵功能。通過豐富多彩的藝術形式對武裝保衛工作進行宣傳。體現出思想政治在武裝保衛工作的優勢。對武裝保衛人員年齡、心理素質、愛好等進行分析。重視開展教育工作,保證武裝保衛人員能夠接受專業的職業指導。
(四)政工管理機制
在國有煤化工企業發展的過程中武裝保衛工作要建立對應的政工管理機制。這樣能夠使國有煤化工企業適應社會市場經濟環境的發展。能夠不斷地對工作模式進行創新,明確國有煤化工企業主體發展目標。積極進行企業定位【4】。國有煤化工企業武裝保衛工作要結合全新的政策發揮,充分的了解到企業職工的思想變化。不斷地增強企業內部的凝聚力。在根本上促進武裝保衛工作效率,為煤化工企業武裝保衛工作水平的提升構建新的局面。新形勢下,國有煤化工企業受到的影響因素逐漸的增多。企業武裝保衛組織一定要發揮自身的作用,穩定思想,確保國有煤化工企業穩定和諧的發展。政工管理機制是發揮思想政治工作優勢的保障。
四、結束語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國有煤化工企業面臨的形勢更為嚴峻。特別是武裝保衛工作中思想政治建設已經成為發展的重點。武裝保衛工作應該順應煤化工企業發展需求,不斷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保衛中能夠體現出思想政治工作的先進性與優勢特點。構建專業的高素質武裝保衛隊伍。在根本上促進武裝保衛工作效率,為煤化工企業武裝保衛工作水平的提升構建新的局面。新形勢下,國有煤化工企業受到的影響因素逐漸的增多。企業武裝保衛組織一定要發揮自身的作用,穩定思想,確保國有煤化工企業穩定和諧的發展。思想政治工作是推動國有煤化工企業武裝保衛水平提升的關鍵影響。企業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能夠全面的認識到思想政治在武裝保衛工作中的重要性影響。積極轉變思維方式,創新工作方法。構建健康和諧的企業文化環境。這樣才能夠保證國有煤化工企業經濟效益的持續提升。
參考文獻:
[1]趙磊.發揮思想政治工作優勢推動技術學院武裝保衛工作[J].科技與企業, 2016(1):71-72.
[2]張震.發揮思想政治工作優勢推動煤炭企業保衛工作[J].東方企業文化, 2014(14).
【關鍵詞】思想政治工作;員工隊伍建設;企業文化建設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們黨保持基業常青的法寶,是我們企業發展的根基所在,也是一個公司發展壯大的有力保證。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在團結人、教育人、調動人的積極性上,最大限度發揮特有的作用,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
一、“以人為本”發揮思想政治工作中“人”的作用
(一)德才勤績“選人”。為了適應企業快速發展,培養和選拔一批德才兼備的員工是我們的先要任務。在選用人員過程中我們要把民主測評、個人素質評價、業務能力鑒定、工作態度表現、及工作成效等作為選用人才的基本條件,而把品德行為作為選用人才基本前提,堅持“以德為先,唯德適用”的選人用人的標準。特別對重點崗位的重要人才,不能要堅持“優能上劣能下”的考核標準,對不適合崗位要求的要及時調整,打通人才的上下行通道。
(二)知人善任“用人”。通過“崗位任職說明書”明確每一個崗位任用條件,并依此合理配置人員;結合員工自身性格條件、業務能力、工作經歷等因素揚長避短,發揮每一個員工作用;為每一名員工搭建一個展示自己的平臺,讓員工選擇自己適合的崗位;給有能力的員工以機會,讓每一名員工找到喜歡的工作,適合的崗位;讓每一個崗位找到適合的人才。
(三)獎優罰劣“樹人”。首先是獎優,在企業內部選樹和培養先進典型,在給他們榮譽的同時在待遇、晉升上都給予傾余,把優秀身上的光芒帶給身邊的人,讓每一名員工看到希望和努力的方向,以點帶面,以優促劣,通過宣傳和培養在公司內形成人人學典型,人人爭先進的氛圍。其次是罰劣,對不勝任工作或阻礙工作的也要作為反面典型,拒不改變的給予嚴格的懲罰,下崗或待崗乃至失去工作。一正一反兩種待遇兩個結果,讓每一名員工都知道自己應該怎么做,在企業內部形成一股“正能量”企業正氣上升,能量也會隨之上升。
(四)親情管理“留人”。用“親情管理”凝心聚力,引領全體員工,形成企業發展合力。就是要將親情融入管理之是,使管理親情化、制度化,在工作中關心員工,在思想上幫助員工使員工自覺參與經營、提高自我認識能力,讓我們的工作環境更加和諧和快樂。讓每一個人感受到公司的關懷,營造和諧快樂的工作氛圍,使企業用好人才,留住人才。
一是,思想上關注員工。隨著社會多元化發展的趨勢,企業員工的思想和行為方式也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特別是青年員工的自我實現需求越來越多,這就要求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時刻關注員工的思想動態,在保證他們個性化發展的前提下,確保他們的思想方向正確性,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的世界觀。
二是,生活上關愛員工。利用生日送禮、結婚送祝福、家屬生病慰問、困難職工幫扶等形式,讓員工感受到企業對他的關心和關愛,讓他們覺得被需要。另外,通過員工喜聞樂見的活動,如球類比賽、唱歌比賽、拓展等活動形式,讓員工融合在一起形成合力。
三是,工作上關懷員工。對每一個員工的職業生涯都有一個合理的規劃,給他們職工發展空間。對他們職業過程中遇到的困惑給創針對性的心理指導和幫助,讓他們找到自己職業發展之路,并使之與企業的發展相一致。
二、加強隊伍建設,提高隊伍綜合能力
(一)統一思想凝聚力量,打造團結的隊伍。發揮思想政治工作凝聚力,要培養各級領導干部的責任意識、學習意識、道德意識、團結意識、創新意識、公平意識、爭先意識為主要內容的“七個意識”。 要求我們把思想統一起來,圍繞經濟和政治工作目標,積極開展各項工作,確保各項指標順利完成的基礎上還要努力培養一支有能力、敢擔當的干部隊伍,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
(二)加強學習和培訓,提高隊伍素質。有針對性的對員工進行系統化、規模化的培訓,以內部培訓為主,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提高員工業務能力;引入先進的服務理念;提升企業綜合素質,全力打造一支業務能力強,思想素質優的員工隊伍,為將來企業升級轉型儲備力量。
(三)強化執行力,打造敬業的隊伍。一是,量化工作任務,明確目標、標準、和時限;二是,劃清工作界限,明確各崗位職責;三是,發揮部門領導業務帶頭作用,提高部門執行力;四是,利用公司和部門例會的溝通作用,解決執行不利的問題。
三、豐富企業文化內涵,提升企業形象
每個企業都應用適合本企業特色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不是幾句話、幾個展板、幾個文件形成的,而是根據企業行業特點、企業人員特點、企業發展歷程等因素,經過長年的積累和沉淀而形成的。有理念層面的,如“誠信、專業、優秀、高效”;有行為層面的“整潔、時尚、儒雅”;有視覺層面的有顏色、標識等等諸多因素。如何發揮企業文化的作用,為企業發展所用,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打造一個整潔、簡單、快樂的工作環境。改變辦公室布局、設立服務大廳,硬件方面改善公司的工作環境和服務環境,打造統一的視覺體系,從環境改變出發帶動人員素質的提高。
二是形成一種好學上進的學習氛圍。利用各種學習培訓、讀書交流方式,從業務能力、個人素質、心理狀態等幾個方面引導員工自主學習。好學才能上進,一個好學的企業才有發展的可能。
三是引導員工建立陽光正確的心態,使工作變得快樂,塑造積極向上的企業氣質。樹立“企興我榮、企衰我恥”的榮辱觀,一方面筑牢我們干部和相關人員的思想防線,另一方面用法律和制度規范我們的執業行為,形成共同創造公司和個人美好明天的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