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內河保潔工作計劃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一、高度重視、明確工作職責
成立了林草局河長制工作領導小組,由局長余浪擔任總河長,負責轄區范圍內河長制工作的安排部署。由副局長任片區河長,負責各自轄區內的河溝整治工作的安排。河長制工作督查由紀委牽頭,負責對開展的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督察。
二、全年工作的主要內容
為實現治水目標,按照“統一計劃、先近后遠、突出重點、分類分步”的思路開展工作,達到“水清、流暢、岸綠、景美”的治水效果。年初召開林草局環境保護工作專題會,進入汛期后,庚即召開林草局環境保護集體約談會。以正式文件形式印發林草局關于河長制工作貫徹落實的通知,協助加郡鄉建立河長制工作長效機制,制作河長制標識標牌6張,其中河流標識牌4張、水源地保護標識標牌2張,發放河長制宣傳資料350冊;縣林草局管理轄區范圍內共計組織18次整治河道、清潔河面的行動,參與人次多達200次。通過全體干部和村組干部共同努力,林草局河長制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存在的不足
一是工作經費不足,基礎設施建設跟不上。二是思想認識不到位,重視程度不夠,有些干部工作作風和態度存在一定問題。三是管理存在一定的缺位現象,政策措施落實不到位。四是發現問題,整改不力。
我鎮在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按照“環境就是民生,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的總體要求,以村莊環境衛生長效保潔工作為重點,全員發動,全力推進,攻堅克難,初步達到環境整治、秩序井然、機制完善、群眾滿意,鎮村環境面貌得到較大改觀。具體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以組織保障為基礎,強勢推進村莊環衛長效管理。
按照村莊環境衛生長效管理工作部署,我鎮把村莊環境衛生長效管理工作列入鎮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作為一項中心工作來抓。成立了以書記負總責、鎮長抓落實、市場化保潔推進的工作模式。根據工作推進表進行督查評比,及時發現問題、查找不足。通過強有力的工作機制推進長效管理工作成效顯著,各項工作任務及時完成,達到預期目標。
二、以整治標準為準繩,確保村莊環衛管理出成效。
我鎮對村莊環境衛生長效保潔管理中出現的頑癥,以主要干道、村外圍、河道進行集中整治作為抓好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的重點。組織城管、環衛等單位開展聯合執法行動,重拳出擊,綜合整治有效的改變了村莊環境衛生面貌。一是集中開展鎮域內河道環境衛生整治。對鎮域內河道進行拉網式排查,摸清垃圾死角1238處,全部打撈河道水面的漂浮垃圾,清理點的垃圾,對河岸進行綠化,達到了水清、岸綠的生態標準;而是集中進行公共空間整治。各村利用一個月的時間實施大清理、大清運,全鎮共清運垃圾11404噸。三是我鎮持續推進市場化保潔的工作模式,市場參與、政府監督、獎罰結合的方式督促長效保潔工作成效突出。
三、長效保潔與突出性工作相結合。
要求保潔員按照各自責任做好常年保潔工作以外,針對每季度特殊情況開展突擊行動,清理主干道兩側亂堆亂放及違章建筑60余處,清理亂涂亂畫100余處。結合人居環境示范村建設、公共空間治理兩項專項行動,將村莊環境衛生保潔工作的力度、覆蓋度、精細度整體提升到一個新臺階。
四、以隊伍建設為根本,完善村莊環衛長效管理機制。
在保持原有保潔隊伍不便的情況下,在全鎮各村實行低保戶保潔工制度,從各村低保戶中跳出部分有能力的人員充實到保潔隊伍,真正做到清潔行動有人做,庭院衛生有人查。我真指定村莊環境衛生長效管理考核機制,明確沒更干部的責任,制定相關獎罰措施,做到一人一元錢,垃圾全掃完。全真實性組保潔、村收集、鎮轉運的良性循環。全鎮平配備大垃圾桶1320個, 兩輛垃圾轉運車,做到垃圾日產日清。
2019年工作計劃如下:
一、抓好市場化保潔工作不放松,堅持環境衛生治理有序化、常態化運行。
一、工作目標
圍繞“經濟發展、生活富裕、保障健全、環境優美、管理民主、文明和諧”的總體要求,開展“百村整治、十村示范、村村達標”活動。通過整治,使每個村都能成為整潔、優美、文明的新村莊。
二、工作任務
1、百村整治:對目前環境問題比較突出的75個自然村莊進行重點整治,徹底解決村莊周圍臟、亂、差的現象。對整治未到位的100條河道開展綜合整治。
2、十村示范:在今年整治的村莊中,各街道選擇2個管理水平高、生態環境好的自然村,著力打造成江蘇最清潔城區的亮點。
3、村村達標:全區所有自然村圍繞“五面”創建要求全面達標,為打造江蘇最清潔城區、人民最滿意城區而努力。
三、工作計劃
1、2010年6月30日前,完成36個自然村莊整治,34條河道整治;
2、2010年9月30日前,完成12個自然村莊整治,10條河道整治;
3、2010年12月31日前,完成村莊綠化和環境美化的提升,打造10個小康家園示范亮點,完成27個自然村莊整治,56條河道整治。
四、創建標準
(一)三清一綠
1、清垃圾:因地制宜建立各類保潔隊伍和完善日常保潔機制,村內住宅四周、道路兩側、河塘河道岸邊無暴露垃圾,水面無漂污物,垃圾箱設施完好,無污水橫流。
2、清糞坑:集中居住點及自然村周圍、主干道路兩側、河道兩側無露天糞坑,居住區內無生活污水直排現象。
3、清河塘:重點村莊河塘全部清淤,村內河塘水質明顯改善,重點河道(塘)達到綠燈管理標準,一般河道(塘)要達到黃燈管理要求。
4、村莊綠化:做到應綠盡綠,花壇無雜草雜物、垃圾,無種植農作物現象。
(二)主攻五面
圍繞“地面、路面、水面、墻面、屋面”,切實解決村莊內亂搭、亂建、亂占、亂圍、亂堆、亂放、亂涂、亂畫、亂拉、亂接、亂設障、亂設攤、亂張貼、亂擺放、亂扔垃圾、亂種植等“十六”個方面的亂。
地面:地面整潔,無垃圾、無坑坑洼洼、無亂搭建、無亂占圍、無亂設攤、無亂堆放、無亂吊掛。
路面:路面整潔,村內道路通暢,無亂設障。
水面:村內河塘全面清淤,水質清澈;河塘無漂浮物、無生產、生活污水直排河道;岸坡整潔,無生產生活垃圾、無亂建亂堆亂放、無亂種植;河道暢通、無障礙物、無亂占河道、無亂填亂挖;河岸完好無塌陷,護欄完好無破損;每條河有管護公示牌。
墻面:墻面整潔,無殘墻斷壁、無亂搭掛、無亂涂亂畫、無亂張貼、無破損門窗等。
屋面:屋面整潔有序,無視線內的破損,無亂堆亂放和雜草。
五、保障措施
1、成立領導小組。區政府成立以金建勇區長為組長、周朝順副區長為副組長,區農業局、農工辦、建設局、城管局、衛生局、環保局、民政局等職能部門分管領導參加的“百村整治、十村示范、村村達標”創建活動工作班子,全面負責此項工作的領導組織和督查。
2、考評考核。區農業局每月按計劃進行抽查,組織每月點評,每季組織一次回頭看,區政府半年組織驗收,全年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