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糧食工程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1.1施工企業缺乏質量意識
我國目前建設工程施工企業,極其缺乏工程質量控制意識,在人員管理,人員技術水平、個人素質、團隊配合等方面上有很多不足。一方面是施工質量管理人員缺乏質量控制意識,只講工程進度,不顧質量監管,有時甚至節省工程開支,偷工減料,造成建設工程施工質量得不到保障;再有一線的施工人員,他們大多是農民工,自身的安全、質量意識極差,造成施工過程中不按技術要求施工、不按工序施工、不按圖紙施工、不按操作規程施工等等,致使施工經常出現質量問題,這樣給工程的質量會帶來很大的隱患,嚴重時就會發生質量事故。
1.2施工中質量檢查工作不認真,沒有很好的控制工程的質量
(1)沒有對施工企業及施工人員進行資格認證;(2)工程質量管理人員沒有質量檢查資格證;(3)工程現場質量管理不到位,管理人員、。
1.3施工技術、工藝落后
城市建設進程在新時代歷史時期快速的向前發展,建設工程也隨之進入快速發展時代,在如此發展的形勢下,我國的工程施工在技術和工藝方面還是存在較大的缺陷,由于建設工程施工企業的施工人員還都是以農民工為主,他們施工技術基本都是老的、傳統的,師傅怎么教就干,再加上自身素質較低,又沒有得到系統的專業培訓,導致實際施工操作不規范、不科學,技術變形,嚴重的影響到工程質量。
1.4設計圖紙存在缺陷
設計圖紙的準確率是確保施工質量的先決條件,圖紙如果存在缺陷,就會直接影響到工程施工質量。建設工程在圖紙設計目前還是存在一些缺陷的,設計圖紙自身存在缺陷,設計人員有的能力不夠,有的責任心不強,經常馬虎大意,尺寸標注錯位、不標注,編碼錯誤,設計過于簡單不系統等等,導致施工人員無法正確的施工,模棱兩可不知如何下手,嚴重影響著施工進度和質量,設計圖紙的缺陷不單影響工程的質量,嚴重時還會影響到工程的實用性及安全性。
1.5缺乏有效的監管
由于建設工程施工大都是由外包企業完成的,導致建設工程部門的監督管理權利被削弱,使得施工質量控制受到影響,很容易引發建設工程施工質量問題。再有我們國家現在的建設工程監理部門,多數都是事業或企業編制,在有限的人力、財力和收費標準又低的情況下,無法把質量監督管理的作用充分體現出來,都是過重于形式走走過場。由于原材料質量的驗收,工程施工技術要求,施工安全要求等等的質量監督不到位,致使出現了許多‘豆腐渣’工程,每次都是出現重大問題后,才會去懲罰,太流于形式,而忘記了監理的職業操守。嚴重的還有為了個人的利益許多監管人員與施工單位進行勾結,出具虛假報告,導致建設工程施工質量受到影響。
2建設工程質量控制原則
(1)市政施工企業在工程施工前,“預防為主”的原則要先行,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工程質量管理體系,制定嚴謹的質量管理制度,并將質量管理責任制具體落實到位。(2)組織好施工設計圖紙會審,對施工組織、施工方案、施工工藝等嚴格審查把關;對施工的材料、設備、人員等按照相應的規定進行核查、確認。(3)工程施工過程中,“質量第一”的控制原則是必須堅持的,建立全面細致的工程質量跟蹤檔案,嚴謹的控制各項質量數據,確保施工質量達到設計標準。(4)工程施工完成后,要認真做好驗收記錄,對工程質量進行全面評定,對存在的質量問題要通知施工單位,并且要做出具體的整改方案,限期整改。
3加強建設工程質量控制的措施
3.1工程施工前的質量控制
(1)完善健全施工的各項質量管理制度;(2)建立施工各個崗位和崗位責任人崗位職責;(3)對施工所使用的所有設備進行施工前的維護保養,并做好設備故障的備選預案;(4)施工人員上崗前進行質量教育培訓,從個人素質到專業技術進行系統的培訓,讓施工人員都清楚的認識質量是施工好壞的重要保證;(5)施工前對工程的原材料從質量到數量要嚴格把關,任何施工的原材料都要有正規廠家的合格證、化驗單及質量檢測報告,這樣就可以把工程質量事故從源頭就遏制住。
3.2加強施工隊伍管理,提高施工隊伍的質量意識
在建設工程施工中,首先要對施工人員進行培訓,從個人素質、施工技術及施工質量,從個人管理到團隊配合等方面由淺到深、由易到難,提升施工人員的施工技藝及專業技能,增強他們的施工經驗,打造高素質、高技能的專業施工隊伍,逐步的把我國的施工隊伍建設成一個具有現代化的、高技術的、高素質、高質量意識的一流施工隊伍。
3.3建設工程技術管理質量控制
(1)施工前,技術人員應該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教育,同時把設計要求、技術標準、工藝操作規程等轉換成具體而明確的質量要求,做好標準具體化,認真仔細的做好技術交底工作。(2)工程施工過程中,設計人員要親臨現場進行指導,并對施工的重點部位要進行技術監督及跟蹤管理。(3)技術復核工作是工序完工后運用檢測工具對產品進行校核的一項技術工作,也可應用多級檢查及交叉檢查制度,盡可能減少質量隱患的漏查。(4)做好施工圖紙會審工作,由施工企業、工程設計單位、工程監理三方共同進行協商解決存在的問題。
3.4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控制
建設工程除了施工企業自己在工程中的各項質量控制管理外,為了確保工程質量萬無一失,還要加強施工過程的監督控制。通過具有良好專業素質的質量監理人員,在監理過程中對施工單位制定的施工方案、選擇的施工方法、選用的主要建筑材料構(配)件及設備等全方位監督,必須按照科學、系統的檢測方法對建設工程施工質量進行檢測,并給予客觀、真實的檢測報告,保證監督管理的透明化、真實化,對于促進質量管理提高工程質量,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4結語
1.1造成永久性缺陷工程的驗收
現行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中明確指出:經過翻修或加固處理的分項和分部工程,如果在外形以及尺寸上發生變化,但是依然能夠滿足施工安全和使用性能時,是允許按照技術處理和協商文件進行驗收。然而,這條標準存在著很大的問題,雖然許多存在質量問題或是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的建筑工程能夠通過加固技術來達到安全驗收標準,但是在實際使用功能上卻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嚴重時甚至出現安全事故;所以,這條標準在實質上是不符合現行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驗收標準,很多開發商利用這一漏洞進行施工建設,這對于我國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有著消極影響。所以,我國有關部門應當制定一套嚴密的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這是國家規范標準的一個最低限度,所有的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都必須達到這一最低限度,并且對于那些質量沒有達到相應標準的工程不予通過,而且不允許采用一些補救的方式使其工程質量達到標準。
1.2語言不一難以準確理解和掌握
現行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中存在許多由于語言不一使其在實施過程中很難理解和掌握的情況。這些情況大部分都是由于語言表述不明確,容易產生歧義,主要表現有以下幾點:a.在質量驗收標準中有這么一句話“滿足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與“滿足安全使用”這些語言不僅文字不同,所包含的含義也有所不同,前面一句話的意思是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都要滿足要求,而后面那句話的語意就不明確,這就使得施工人員容易摳字眼,使語句產生歧義。所以,語言的不一,將會影響標準實施中難以準確的理解和掌握。b.功能的主次。驗收標準中明確主要功能和次要功能,在驗收條文中有提出:一些永久性的缺陷,如改變建筑結構的外形尺寸,會影響一些次要的使用功能,為了防止對社會財富帶來的影響,在不影響安全和主要功能正常使用的條件下可以按照處理方案和協商文件對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進行驗收。然而,問題來了,如何對主次功能進行區分,在現行的驗收標準中,對主要功能和次要功能并沒有明確的區分;如房屋采光的功能,就只是采光功能,沒有什么主次之分;混凝土梁、柱的功能就是結構支撐,沒有什么主次功能之分;假如相關標準不明確這個問題,就會使本來有主次功能之分的變為沒有主次之分,反之也是。所以,在現行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中要明確主次之分,這有利于對工程質量的驗收。
1.3工程質量中對“缺陷”的理解
在不同的場合運用缺陷二字所表現出的含義也有所不同。在現行驗收標準中對“缺陷”術語的含義與質量管理體系標準中“缺陷”術語的含義是不同的。在現行驗收標準中,對于更為嚴重的缺陷還沒有明確的定義。然而,對缺陷處理的方法也不同,主要有以下處理方法:
a.在現行的驗收標準條文中有明確指出,對四種不同的缺陷分別提出了不同的處理方法。如對一般缺陷的處理方法是通過翻修或更換進行處理;對于嚴重缺陷應當是推倒重來,對于更為嚴重的缺陷必須按照相關的技術方案進行加固處理。
b.現行質量驗收標準中明文提出了一些不應該有的嚴重缺陷,也提出了對出現的嚴重缺陷,應該由施工單位提出相對應的技術解決方案,并且必須得經過監理單位認可后方可進行處理,對處理的地方必須重新檢查驗收。這與現行標準對嚴重缺陷的處理方式不一致。
c.在有的驗收條文中,僅僅提出了不應該存在的缺陷,但是沒有具體的列出是什么缺陷,也沒有提出對該缺陷的處理方法,僅僅只是在相關條文中提出如何防止這種缺陷的產生;然而,現行驗收標準與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對“缺陷”的理解是不一致的,要求也不一致,處理的方式也不一致。所以,在現行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中所出現的缺陷要準確把握,并分析缺陷的類型,正確讀取缺陷的含義。
2對現行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問題的相關建議
筆者根據多年的從業經驗,對現行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問題提出以下幾條建議:
a.堅持杜絕為不符合標準和設計要求的工程留有余地。我國推行的現行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相對于其他國家的標準來說已經很低,如果施工質量比這一標準還要低的話,這將會嚴重影響我國建筑工程質量的發展;所以,我國對那些不符合質量標準的建筑應當毫不留情,并且應當逐漸提升我國現行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驗收標準。
b.由于現行標準與規范之間是相互依存,相互匹配的,所以在標準和規范中使用的語言盡量做到一致,避免由于語言不一所帶來的問題。
c.現如今,我國現行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應當充分借鑒國外的質量驗收標準;然而,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我國應當提升現行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驗收標準,以達到與世界接軌。
3結論
1.1設計掛籃
掛籃按照結構形式的不同,可以分為4種:第一、桁架式,包括菱形、弓弦式、三角形、平弦式等;第二、斜拉式,包括預應力與三角斜拉兩種;第三、型鋼式;第四、混合式。而且還要根據整個橋梁的設計圖來進行掛籃設計,不能隨意更改方向。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工人在實際的施工中,與設計原圖存在出入,必須跟有關部門負責人對修改意見進行協商,達成一致后方可修改原圖,否則不可以修改。
1.2制作掛籃
設計者設計好了掛籃樣圖后,就要進行掛籃制作階段。在制作時要嚴格按照圖紙要求,對掛籃結構、材料、大小、質量等任何細節都不得隨意改變,除非出現特殊問題,可以與相關設計人員或負責人溝通,經同意后方可進行相應變動,如果不按照設計進行制作,輕者會影響施工效果,重者會因為質量問題而造成人員的傷亡與財務損失,所以必須要明白其重要性,并且在制作完成后,相關人員要通過多次的審核與實驗,保證掛籃各部件的準確性與穩定性,如果出現問題必須第一時間解決,確保沒有問題后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安裝。
1.3安裝掛籃
最后,依據水平中線的測量結果來鋪設軌道,并將安裝后的掛籃移動到0#塊處固定即可。需要注意的是首次使用掛籃時要進行試壓,可采用如水箱加載、千斤頂高強鋼筋加力等方法。
1.4校正與安裝模板
模板分為外模板與內模板,對于模板的校正與安裝,首先將底模、側模與內模合理安裝,底模是放在掛籃底部的縱梁段與橫梁段上方的,側模則由外框架搭建而成,并且形成一個整體,而內模則與框架是分散的,不構成一個整體,因為在每一段梁段上兩者的高度都是不一致的,需要進行不斷修改,最后通過各部分的組裝,完成整個模板的安裝工作。模板的校正過程:首先,要依據箱梁搭的截面情況來確定下一步砼澆筑的澆筑次數,是一次還是分次。一次澆筑法,要求箱板底部要有留一個窗口,使砼(混凝土)由窗口流入箱內,分布至底模上。當箱梁比較高的時候,砼到達底模比較困難,應采用減速漏斗,以改變砼的方向,使其向下運動。而分次澆筑法,先進行底模、側模、側板、底板的預應力筋與普通鋼筋的安裝,并通過前一次砼澆筑完成后,再進行內模、項板的預應力筋與普通鋼筋的安裝。然后,每經過一次澆筑底模就要相應的提高一次,如果對于提高要求不多的時候,可以用支墊底模法來對底模加高,經過幾次提高之后,由于提高差距變大,則可以使用提升掛籃的方法來增高底模,這樣底模不斷增高調整的過程就是模板的校正過程。
1.5砼澆筑
在澆筑工作中,懸澆箱梁需要標號比較高的混凝土,故澆筑前對混凝土要嚴格配比,達到設計要求的規格與重量偏差范圍,并進行對稱的澆筑。其按照由前至后的順序進行澆筑,最后連接至已澆筑的梁段上。而且澆筑并不限于一次,如果是分次進行澆筑,要保證每次澆筑前,上一次澆筑的混凝土、上下梁段的各接觸面都經過鑿毛與清洗。砼澆筑成型之后,要進行覆蓋或者灑水等保護措施,進行維護以防止發生開裂。
1.6張拉與壓漿
在張拉之前,需要根據要求進行千斤頂與油泵的校正,將管道清洗并穿束以提供良好的張拉工作平臺。而且必須確保混凝土符合設計要求的張拉強度,才能進行分批的張拉工作,當然也要按照嚴格的要求執行,保持對稱。在張拉工作完成后,就開始進行管道的壓漿工作。
2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