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課堂學習效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推動學生積極主動探求知識的動力,是加快教學節奏,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基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的方法,我總結如下:
1.教學方法應靈活多變
古人云:“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苯處煈鶕虒W內容靈活選用教學方法,不斷地給予學生新的刺激,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逐漸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2.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創設情境,使學生融入其中,積極參與,主動體驗。以問題為契機,激發學生探究意識,達到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而想要解決問題的目的。
3.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
單靠老師去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僅收效甚微,而且不能持續長久,要使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持續地繼續下去,就要轉變學生被動學習的角色,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其在課堂中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積極動手、動眼、動腦、動耳、調動學生的所有感覺器官。
4.鼓勵學生,注重賞識教育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贊賞學生的學習成果,讓學生從成功中增強自信,享受成功的快樂,教師對學生的回答應給予鼓勵式的肯定,盡量減少對學生思維的限制,要對學生加以引導,使學生在課堂上敢想會想,敢講會講。這樣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5.尊重學生的思維規律和學習習慣
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應該從學生實際出發,尊重學生的思維規律和習慣,教師站在學生學的角度來設計教學,使學生的學由被動轉為主動。教師還應該尊重學生之間存在的個性差異,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可提出不同的要求。讓優等的學生有發揮的余地,讓后進的學生也有自由選擇的機會。這既尊重了學生的個性特點,又從不同層面上培養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注重知識的同時,更注重方法的傳授
“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傳授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并且在課堂中適時指導學生運用方法,進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有些教師經常對學生說:“課堂上我們是師生關系,課后可以是朋友關系?!蔽艺J為這句話可以反過來說,即“課堂上我們是朋友關系,課后我們是師生關系”,在課堂上,師生平等,只有建立在平等的關系上,學生才能暢所欲言。通過精彩的課堂教學,教師在課后最終贏得學生的一份尊重和信任。
四、教師要注重教學反思
【關鍵詞】數學課堂 教學 學習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8-0136-01
數學課堂是學生獲取數學知識的首要條件,也是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主要陣地,擺在老師們面前的一個永恒話題――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提高課堂效率的方法有很多,下面結合教學實踐,談談我的一點看法。
一、用激情帶動學生情緒,提高學習效率。
我們都知道,情緒具有相融性,只有激情才能激發熱情,因此,富有激情的教學語言,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實現情感上的共鳴。數學教學內容本身是嚴謹的,如果教師的言語生動、形象、賦予情趣,像磁鐵一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聲情并茂、妙語連珠、妙趣橫生,試問這樣的數學課哪個學生不愛聽?
教師一旦走上講臺,就要純凈雜念,很快進入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用教學激情去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得體的運用手勢、動作、表情、神態等體態語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感染學生的情緒,與學生一道分享數學知識高尚的情趣。只有教師教得投入,學生才能學得專心,良好的課堂氣氛才能順利形成,從而使教學內容的吸引力大增,使學生在課堂上興趣大增,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二、用民主營造快樂課堂,提升學習效率。
“以學生為主體”這是現代教學的新理念。那如何在數學課堂中營造民主的教學氛圍呢?
首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傳統的居高臨下的教師地位在課堂教學中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師站在學生中間,與學生平等對話與交流。過去由教師控制教學活動的那種沉悶和嚴肅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師生交流互動、共同發展的真誠和激情。
其次,加強學生小組學習,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學生學習的靈感不是在靜如止水的深思中產生,而多是在積極發言,互相辯論中突然閃現。因此,在教學中,我會把握時機,大膽放手。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學習,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成為知識的主動探索者。比如,上習題課,我會針對學生的認知規律,精心設計基礎題組、深化題組等不同難度的題目組訓練,以適應學生技能鞏固和知識延伸等不同層次的需要。同時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學習,先獨立完成相關練習,再與小組里的其他同學交流討論,并對不同意見或方法的不同效果進行比較,總結方法和規律。讓學生動起來,所采用的方式很多??梢允且蝗酥髦v,眾人相幫,可以是四人分工合作學習,還可以是各自練習進行比賽。采取多樣的方式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三、用活動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提升學習效率。
大家都知道“一個人做他感興趣的工作,他的才能可能發揮80%以上,做他不感興趣的工作,他的才能只能發揮20%”。因此培養學生們對于數學科目的學習興趣非常重要。我在講課的過程中都在思考如何巧妙的設計情境,設置懸念,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及好奇心,讓學生們能夠積極的投入到解答探究的過程中,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數學源于日常生活,我這里要強調的是從學生的興趣點著手,而生活實例是數學課堂教學創設問題的最好最新的材料,讓學生動手操作探索,在活動中激發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可以把生活材料演變成數學問題,把比較抽象的數學概念變成學生能看得見,摸得著的現實。例如一些概念可以從生活的情境中引發出來。鮮活的情境,可激發學生強烈的情感體驗。在教“絕對值”時,我這樣引入新課:(1)從我校走200米到車站記作:+200米,那么從車站走到我校要記作___米。(-200米)(2)從我校乘出租車到車站5元,記作:+5元,那么從車站乘出租車到我校需5元,要記作_____。(學生討論)第一題的正、負號是區分走的方向不同,第二題如果也用正、負號來區分的話,那么+5元表示乘客拿5元給司機,-5元就要表示司機拿5元給乘客,顯然這是不符合生活實際,所以第二題的兩個“5”就是同學們要學習的新概念“絕對值”。這樣,同學們很自然地將生活中的“絕對值”與數學中的“絕對值”掛鉤起來。又如在講直角三角形時,我先向學生提出問題:“如何測量我們學校操場上旗桿的高度?能不能不過河就測出河寬?不接近敵人陣地就能測出敵我之間的距離?……”要想做到這些,就得認真學習今天所要講的課――解直角三角形。將生活實例引入數學課堂教學,使許多數學問題在學生眼中不再是簡單的數字,而是富有情感,貼近生活的東西。多年來的教學實踐中,我不斷地嘗試這種教學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有利于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看問題、用數字頭腦想問題的良好思維品質,增強了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用多媒體手段來增加學習直觀性,提升學習效率。
在這個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單一的教學手段很容易就會導致學生們出現視覺疲勞,注意力無法集中。數學教學中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直觀教具或者電化手段來輔助教學,調動學生同時運用多種感官,以強化對所學知識材料的感知,提高學習興趣,加深理解,強化記憶,從而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如在九年級下《圓與圓的位置關系》一節中,兩圓的半徑R、r與圓心距d在不同位置情況下的關系,可以在《幾何畫板》中做成可拖動圓心使圓移動,并在旁邊分別顯示兩圓的半徑R、r與圓心距d的動態變化值的課件演示,一方面學生可以動態觀察兩圓由遠到近的位置變化和公共點個數的多少,另一方面學生也能從顯示的數值中得出不同位置下R、r與圓心距d的關系。這樣通過演示動畫,使學生身臨其境,產生立體效應,同時通過啟發性提問,引導學生積極展開思維。運用多媒體教學方法,不但能徹底改變傳統教學中的憑空想象,似有非有,難以理解之苦,同時還能增加課堂教學容量,更直觀、更能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和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這一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好教學方法和手段,做到把課堂交給學生們,讓他們融入到課堂學習中去,做學習的主人,讓學生能夠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去實踐,讓同學們能夠在輕松的環境中,以主人翁的姿態去享受學有所得、學有所用、學有所樂。這樣才能真正的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代海濤等.論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品牌個性的創建[J].教育探索,2006
一、參與狀態
參與狀態是指課堂上學生是不是主動積極參加了探索、思考。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兩種不同的參與狀態,即“有效參與”和“低效參與或無效參與”。“有效參與”是指學生的參與是主動的、積極的,富有成效的,參與學習成了學生的一種自覺行為。這種狀態是我們所期盼的?!暗托⑴c或無效參與”是指學生沒有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之中,學習是低效的或無效的。教學中尤其要關心這些處于“低效參與或無效參與”狀態的學生,要創設問題情境,營造和諧的氛圍,提高學生參與的有效度。
如教學“圓柱的認識”時,我讓學生操作:把圓柱的側面展開,看看是什么圖形?大多數學生按書本要求沿高剪開得到一個長方形,而有幾個同學卻提出了質疑:“我的圓柱展開為什么得到一個平行四邊形?”“我的圓柱展開后為什么得到了一個正方形?”學生的不同剪法與書中結論產生了沖突。我及時抓住機會,引出另一個有挑戰性的問題:“哪樣的圓柱展開后,側面是一個正方形?”學生個個思維活躍,積極猜測、實踐、探索、發現,一個新的知識難點就這樣通過“引疑”提了出來。學生為自己的新發現而歡呼雀躍。
再如“20以內的退位減法”時,有一道例題:16-9=?,我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探求不同的計算方法。有的學生用破十法,先算16-10,再算6+1;有的拆減數,把9拆成6和3,先算16-6,再算10-3;還有的利用學具小棒,一根一根去數來減,方法多樣,人人參與。當學生得到各種不同的算法之后,我安排了學生間的交流活動,使學生有機會展示自我。
二、思維狀態
思維狀態是指學生在學習時是否獨立思考,思考的程度怎么樣。有了參與的前提,交往的形式,那么學生的思維狀態就是有基礎的。教學中必須重視兩點:第一,學生的思考是否獨立。第二,學生的思考是深層次的,還是淺層次的。為此,應該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思考,讓學生敢于提出有挑戰性與獨創性的問題與見解,不斷產生新設想、新方法、新成果,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在教學“有余數的除法時”,我設計了一個學生動手操作的實驗。
學生帶7個橘子,3個盤子,師要求將7個橘子平均放在3個盤里,一學生從裝有7個橘子的口袋里一個一個地分別放在3個盤里,放了兩次后,再拿出第7個,放在第一盤里,覺得不妥,放第二、三盤亦覺不妥,干脆放回口袋,少頃,又覺不妥,便拿出來放在桌上。如果我們關注該生的學習狀態,從他的動作就可清晰地看到他的思維狀態。首先,他在積極地思考,思維在參與;其次,思維過程是有條理、清晰的;最后,在新知識的學習中確定遇到了困難,并將疑惑擺在了桌面上。此時可從放在桌上的一個橘子入手,探討有關余數的知識了。這樣學生既有獨立思考,又有合作交流,思維不再停留于表面。
三、交往狀態
交往狀態是指課堂上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互動的情況?!稊祵W課程標準》提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教學實踐證明,小組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等等,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交往狀態。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進行各種交往,保持良好的交往狀態。
例如,學習“異分母的分數加減法”,學生運用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法則計算時,產生了問題:分數單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怎么辦?能將異分母轉化成同分母嗎?隨著疑問的產生,學生自主合作嘗試也就開始了,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通過新舊知識間的聯系對比,解決問題。不僅實現了新舊知識的融合,同時還獲得了在知識、技能、情感等方面的自主發展。
在統計初步知識教學中,我讓學生看錄像,統計公路上通過的四種車輛數。學生各自統計,由于車速太快,匯報時答案各不相同。如何解決車速太快,難于統計的問題?學生紛紛發言:“可以四人組成一個合作小組,每人統計一種車!”不等教師說話,學生們便自找伙伴,分工合作,很快解決了問題。
四、情緒狀態
情緒狀態是指從事活動時產生的興奮心理狀態。積極的情緒是認識活動的動力,它會提高學習效率。反之,它會降低學習效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若用知、情、新、趣、愛等方法引發和調節學生的積極情緒,則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聽不同老師上課,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種種表現,感受迥然不同。有的老師上課像是在唱催眠曲,使人懨懨欲睡;有的老師的課環環相扣,懸念疊生,引人入勝,使人有一種欲罷不能的感受。兩種課產生的教學效果大相徑庭??梢姡n堂教學中能否控制學生的情緒,使學生始終以積極的思維狀態投入學習,是課堂教學成敗的關鍵。教學語言必須做到風趣、幽默,是指教學語言的表達應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促進學生智力的開發,起到調節課堂氣氛的作用。
例如,在教學《射線》這一課時,我讓學生舉例說說生活現象中有哪些是射線?有一位學生說:“老師,我的頭發也是射線?!蔽绎L趣地說:“假如你的頭發一直不剪,而且還要筆直筆直地朝一個方向生長,那就是射線?!蓖瑢W們聽了嘩然而笑,在一片輕松的笑聲中理解了射線的意義。
比如,在教學《直線和線段》時,針對要求學生理解直線是無限長的這個難點,我在設計時除了應用多媒體進行演示外,還進行了形象、生動的語言描述:“這條直線可調皮了,它的兩邊延長至屏幕邊,還不停下來呢,左邊穿過黑板,穿過教室的門,穿過圍墻,穿過熙春公園,穿過……右邊也穿過黑板,穿過窗戶,穿過……”隨著悠揚的音樂,大家閉上眼睛想象,使得理解直線是無限長的這一難點迎刃而解。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斯維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數學教學中巧妙地運用幽默,可使教師的講課變得風趣、詼諧、睿智;有助于學生去理解,接受新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