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籃球市場現狀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2808(2012)01-0014-04
職業籃球的優化運行需要一個健康、有序、穩定的市場環境,但由于職業籃球市場自身存在失靈現象,因此要克服這種缺陷就必須對其進行市場監管。長期以來受到我國職業體育管理制度供給不足的影響,在我國職業籃球市場的發展中就不可避免的存在—些不規范事件,這大大阻礙了我國職業籃球的進一步改革和發展。在這一背景下,籃管中心等有關部門應對其進行市場監管就顯得十分必要和緊迫。文章分析了我國職業籃球市場監管的概念、監管的現狀、內容以及應采取的監管措施等問題,深入剖析了加強我國職業籃球市場監管的必要性,以期為相關部門提供意見和建議。
1職業籃球市場監管的概念
楊鐵黎博士在《職業籃球市場論》一書中對職業籃球的定義是以職業籃球俱樂部為實體,以職業籃球運動員的競技能力和競賽為基本商品,為獲取最大利潤為目的的經營體系…。所謂職業籃球市場是指以職業籃球競賽的商品形式向消費者提供職業籃球競賽產品或對職業籃球物質產品和勞務而進行交換的場所與交換關系;而監管是指利用一定的手段對市場主、客體不規范行為的監督和管理,以達到合理配置市場資源的目的。由于職業籃球市場具有天然的缺陷和不足,比如在籃球市場中交易的投機和逐利性、市場買賣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以及為追求利潤的最大化而產生的職業道德和信譽的低下等現象,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職業籃球的正常發展,因此,必須對職業籃球市場進行監管,以實現職業籃球市場建設的有序化、健康化和持續化。文章對職業籃球市場監管的定義是指政府管理機構利用其職能對職業籃球市場運行的監督和管理;也就是對市場主體的活動和行為以及市場客體進行的監督和管理。
2我國職業籃球市場監管現狀及存在問題
中國籃球職業化改革的萌芽始于1995年,至今已舉辦了17個賽季。在品牌建設、賽制改革、外援引進、外教、賽事包裝與營銷、職業籃球文化建設等方面較專業隊體制下的中國籃球進步明顯,整體上看職業籃球市場要素體系基本搭建。但由于職業籃球市場自身存在失靈問題,因此,在這一期間中國籃球市場出現了一些比如假球、黑哨、賽制不穩定、球員轉會資格異化、薪金競爭無序以及俱樂部利己主義、部分人員道德素養不高等現象,部分現象見表1所示。而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源是過度相信了市場的力量,忽略了職業籃球管理職能部門的監管作用,進而造成了我國職業籃球的發展既失去了原有舉國體制的優勢,又未能充分按照職業籃球市場的規律力、賽,最終直接導致我國職業籃球長期處于這樣的畸形發展窘態。
目前從我國職業化籃球改革來看,市場監管現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我國職業籃球市場監管機構設置不完善、不清晰,導致其監管職能不能完全發揮,進而造成我國職業籃球市場在某些領域出現了市場秩序混亂的現象。其次,由于職業籃球市場監管政策不完善,在職業化改革中出現了投機、個人逐利行為,導致無法對其進行制裁和懲罰。再次,由于職業聯賽部分人員的道德和信譽機制失靈以及職業籃球市場信息交易的非對稱現象使我國職業籃球市場監管鏈條斷裂、缺失。最后,職業籃球市場監管者自身也存在執法中不公平的情況。因此,更要建立對市場監管機構和監管從業執法人員的再監管機制。
3我國職業籃球市場監管地位的闡釋
我國目前應當建立的是政府執法部門與行業協會雙軌支撐的市場監管模式。體育市場監管關系,即政府通過行業協會等機構對市場進行監察、引導和管理活動中產生的經濟管理關系。市場監管是我國職業籃球管理機構對職業籃球監管的重要組成體系之一,旨在構建基本的職業籃球市場要素體系,維護公平的籃球市場競爭秩序,充分發揮職業籃球市場機制的基礎性作用。我國職業籃球市場監管的主要領域包括職業籃球市場中競賽的不公平競爭、球員與外援的交易、俱樂部準入制條件、俱樂部發展不均衡調整以及其它投機和逐利等各種市場不良行為。因此,職業籃球市場監管在我國職業籃球改革和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一是有利于克服職業籃球市場自身失靈、規范職業籃球市場交易秩序和減少市場交換中的信息不對稱現象;二是能保障和促進我國職業籃球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整體水平的提高;三是我國職業籃球市場監管為充分發揮職業籃球市場機制的基礎性作用創造條件;四是加強我國職業籃球市場監管建設可以加快我國籃球職業化改革的進程和質量。
4加強我國職業籃球市場監管的必要性分析
我國職業籃球聯賽的健康運行必須依賴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職業籃球市場環境,而職業籃球市場監管的責任就是為贊助商、俱樂部、媒體、球迷、運動員等參與方營造這樣的環境和氛圍。職業籃球市場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劍,它不是萬能的,也有自身的缺陷和弱點,市場失靈隋況時有發生,而市場監管能有效克服這種失靈,糾正市場的錯誤以促進職業籃球市場的協調發展。
4.1有助于建立完善的市場秩序
由于職業籃球市場自身存在失靈的情況,也就無法形成穩定的職業籃球市場秩序,進而造成了職業籃球市場資源配置效率的損失,同樣,在我國職業籃球的改革中也存在這樣的情況。回顧我國職業籃球改革的歷程中其市場失靈的情形屢有發生,因此,造成了我國職業籃球市場主客體要素體系不能規范的進行,嚴重破壞了職業籃球市場秩序的建立。從當前我國職業籃球的改革現實看,政府職能部門介入和監管職業籃球市場是十分必要和緊迫的。對此,應采取有效的職業籃球市場改革路徑:首先,政府通過運用經濟性的政策和手段來建設、監管和促進我國職業市場的有序化和規范化程度;其次,職業籃球管理者堅決懲治、打擊破壞職業籃球市場秩序的行為,對其進行全方位的監管;最后,一旦發現違反游戲規則者實行“一票否決制”,為建立職業籃球市場秩序創造良好的環境。
4.2有利于制止假球、黑哨、投機和逐利等不規范行為
“假球、黑哨、官哨”等現象嚴重玷污了職業籃球聯賽的品牌形象。職業籃球市場監管鼓勵聯賽參與者通過合理、合法的手段追求自身或單位組織的利益最大化,但監管的重點是對機會主義投機和逐利行為進行監督和管理,堅決鏟除通過不正當手段來獲取名次或經濟利益的行為。龔正偉教授在《我們需要什么樣的體育一一當代中國體育倫理構建研究》一書對“黑哨”、“黑球”的概念、滋生和泛濫的 原因以及危害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遏制“黑哨”、“黑球”需要德法并舉的措施。要制止這些不規范的現象和行為,籃管中心監管部門要堅決實行“一票否決”的制度。對我國職業籃球市場監管的措施主要有以下五種:一是與公安、工商、稅務、司法等部門聯合成立對職業籃球市場的監管組織機構,成立中國職業籃球聯賽監管委員會;二是建立俱樂部行業的自律機構和監管機制;三是制定效率現實的懲罰政策;四是充分發揮媒體機構的監督作用;五是建立對監管者和監管機構再監管的激勵相容機制。
4.3有助于培育職業籃球市場的道德和信譽機制建設
道德和信譽機制的失靈會導致市場交易主體的道德和信用水平嚴重低下。在中國轉軌的背景下,我國籃球職業化改革中有部分參與籃球市場的主體道德和信用水平不高,造成了職業籃球市場道德和信譽機制失靈的情況。比如—些“黑色”事件、破壞規則的現象等等,這些都阻礙了我國籃球職業化改革的進一步發展。因此,道德、信譽水平的不高和自身運行機制的失靈是造成我國職業籃球市場秩序較為混亂的源生原因之一。良好的信譽機制可起到規制作用,說到底,建立信譽就是犧牲眼前利益換取長遠利益。因此,就必須依靠政府監管的力量強制性的建立規范的職業籃球市場秩序。
4.4最大限度的減少在職業籃球市場中信息交易的非對稱現象
我國籃球職業化改革中,在外援引進、國內球員流動、賽事招商、俱樂部準入等方面存在一些交易不對稱的現象,直接挑戰了我國職業籃球聯賽發展的公平與效率,嚴重破壞了正常的職業籃球市場交易制度。而這種交易信息不對稱通過3種方式影響職業籃球的市場交易秩序:一是增加了職業籃球市場交易的不確定性,阻礙了市場的交易存量,從而減少了市場的正常交易秩序;二是由于交易信息的不對稱,擁有信息多的一方就會欺詐另外一方,以獲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并施加不公平的行為,損害對方的利益,從而使對方做出與我國職業籃球市場發展相左的決定;三是職業籃球市場交易信息的非對稱增加了各個環節之間的交易成本,造成了我國職業籃球資源的流失和侵蝕。因此,為最大限度的減少職業籃球市場交易中信息非對稱現象,就必須借助政府監管的力量來維護主辦方、俱樂部、參與人、贊助商、球迷之間穩定的交易和規范的職業籃球市場交易秩序。
4.5我國職業籃球市場監管功能的實現路徑
為加強和實現我國職業籃球市場監管必要性的認識和操作,需建立我國職業籃球市場監管體系功能模型。從圖1中可以看出:首先,我國職業籃球市場主體與客體的有機統一、協調發展和相互融合是我國職業籃球市場監管的核心內容和最終目的;其次,職業籃球市場監管必須發揮遏制假球、黑哨、市場投機與逐利等不良現象的功能,同時我國職業籃球自身也要加強職業籃球市場道德與信譽建設、減少籃球市場交易中的非對稱問題,以體現我國職業籃球市場監管功能的整體性和統一性;最后,通過對我國職業籃球市場監管機制的正常運轉,維護職業籃球的市場秩序,實現我國職業籃球聯賽的健康、持續和有序發展。
5結語
我國職業籃球市場改革中出現的假球、黑哨、投機和逐利行為;市場道德和信譽建設氛圍不良以及交易中的信息非對稱現象是加強我國職業籃球市場監管的根源和必要條件,目前職業籃球市場監管機構存在設置不完善、監管執行不力、監管功能和效果不好等問題。對此,籃球主管部門首先應加強對我國職業籃球市場監管必要性的思想認識;其次以籃管中心為核心組織,聯合總局、公安、工商、稅務以及司法等部門建立獨立的中國職業籃球監管機構和執法隊伍;最后制定詳細的監管政策,以嚴格的懲罰措施制止我國職業籃球市場發展中的不規范活動或行為。
參考文獻:
[1]楊鐵黎,職業籃球市場論[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7.
[2]郭躍進,論市場監管的幾個基本理論問題[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4):26.
[3]王曉蕾,我國體育市場規制研究[J],法制與社會,2009(12):144.
[4]龔正偉,我們需要什么樣的體育——當代中國體育倫理構建研究[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9:45-51.
一 當前市場化運作現狀與不足
在國內高校體育市場進一步開發的背景下,河南省高校籃球市場化的發展前景也有了較大的提升,但是自身在開發市場的過程中也存在不足之處,體現在
以下幾個方面:
1.1 營銷氛圍差,缺乏專業營銷人才
河南省高校籃球市場化發展的步伐,由于缺乏更加活躍的氛圍,市場化程度仍舊不高。其自身籃球賽事商業化運營程度相對較低,市場化營運模式也是趨于不斷探索過程中,仍舊不穩定,而且高校籃球賽事的影響力相對較低,整個籃球賽事的營銷范圍和營銷氛圍差,不利于籃球賽事的商業化。
在河南省高校籃球賽事的營銷人員的現狀來看,一有的賽事的組織者缺少靈敏的市場化意識,沒有良好的市場經濟理論,籃球賽事的營銷人員主要以體育專業人員為主,既缺乏必備的經濟學常識,營銷理論功底差,也沒有足夠的實踐經驗,再加上受到專業的限制和學校內部課程的影響,全面額專業營銷人才欠缺。
1.2 籃球賽事競爭力不強,宣傳的力度不足
受限于河南省高校籃球競技水平實力較弱的原因,整個高校籃球比賽的精彩程度十分有限。這個問題的出現,很容易造成觀看籃球賽事的人員不足,籃球賽事的贊助商也就不愿意投入更多的錢進去,也造成了由于自身比賽精彩程度有限,高校籃球賽事的宣傳效果一般。
同時,賽事組織方在宣傳上也沒有進行更加大范圍的宣傳,缺乏敏銳的市場經濟意識,無法深層次的挖掘籃球比賽的商業潛能,社會大眾和媒體的關注度也就遠遠不夠,賽事也無法達到良好的而產品效應。
1.3管理體制不健全,缺乏法律法律法規支持
在我國,高校籃球的市場發展目前也沒有完備的法律法規,籃球賽事的管理模式的立法,都是低層次的。只是在籃協和監管中心有些比較籠統的管理辦法。籃球市場的運作在缺乏法律的保護下,會產生很多不利的影響和后果。即使出現了一些好的建議和政策,由于沒有法律的保障,也很難實施。
二 解決當前市場化運作弊端的對策
2.1營造良好的營銷氛圍,培養專業營銷人才
為了推進河南省高校籃球市場化,活躍籃球營銷氛圍是當務之急。可以通過培訓和招聘具備體育和營銷專業知識背景的專業人員,通過專業人員的營銷手段來改變河現在河南省高校籃球市場低迷的氛圍,帶動籃球賽事的比賽氛圍得到較大的提升,從而促進河南省高校籃球市場化的程度更高。
因此,吸收專業營銷人才,解決有關營銷人才知識欠缺是現階段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在這個問題上,可以采用直接招聘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對現有營銷人才進行培訓的模式,立足于推動賽事的組織者的營銷能力,可以將營銷人才到一些地方去考察學習,不斷的推進河南省高校籃球賽事的市場化程度得到全方位的發展。
2.2 提高籃球賽事的競技水平,提升廣告效應
要想在市場上具有一席之地,自身競技水平的高低和籃球比賽質量的好壞是極其重要的。因此,河南省高校要不斷的招納優秀的專業籃球生源,同時也要不斷的在籃球隊伍的訓練上不斷加強;籃球賽事的參與也要合理安排,通過不斷的比賽來提高自身的實力,也能夠從實戰中獲得經驗。只要自身的競技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自身的影響力才會得以體現。
在現在的籃球市場,廣告效應已經成為籃球賽事進行推廣過程中重要的宣傳手段。通過市場化的運作,可以提高籃球隊的整體實力,對于賽事的組織者也可以進行宣傳教育,改變過去僅僅靠行政撥款的老路,不斷的促進籃球賽事的商業化。通過不斷的宣傳,提高知名度,吸引和主動爭取贊助商來參與到籃球賽事中來。河南省高校籃球賽事組織者要積極跟上市場的步伐,提升廣告效應,利用現在的網路和社會媒體不斷去爭取商家的贊助
2.3完善法律法規,規范管理體制
市場完善的與否和法律法規的支撐密不可分,只有有了完善的法律法規,市場才能夠正規和穩定。因此,籃球賽事管理部門應該制定出更加完善的、科學合理的、符合市場規律的法律法規。只有這樣,才能夠讓河南省高校籃球市場得到有效、公平、健康的發展。另外,河南省地方教育部門也要進一步去制定出更加完善的規章制度,從政策制度上去推進河南省高校高校籃球市場化。在具備完善的行政措施和法律手段基礎上,應該在體育行政部門的國家宏觀調控下,放手對大學籃球隊的協會領導,完善法律法規,規范管理體制,促進高校籃球市場的多元化發展。
小結:
河南省高校籃球市場化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包括:缺乏體育賽事營銷專業人才:高校籃球競技水平較低;宣傳力度不夠;體育賽事營銷氛圍較差;缺乏一種運作典范以及法律法規支持力度不夠等。為了促進湖南省高校籃球市場化快速發展,針對現存問題,應當采取加強賽事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提高湖南省高校籃球競技水平;與媒體結合,加大宣傳力度,營造體育賽事營銷氛圍;以及加大法律法規支持力度,進一步規范管理體制等措施。
參考文獻:
[1]鐘秉樞.高等體育院運動訓練的歷史、現狀與未來[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2).
[2]劉玉林.現代籃球運動研究[M].第一版.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2
[3]彭云志.河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體育教師隊伍現狀及對策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 2007
【關鍵詞】青少年;籃球市場;運城市;運行現狀
中圖分類號:G8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78(2012)01-026-01
一、研究對象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根據地理位置和培訓機構的規模的不同,選擇運城市農業局,運城中學,康杰中學,運城學院等擁有體育鍛煉場所的5個培訓班為研究樣本。
(二)研究方法
通過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訪談法等,全面分析了籃球培訓市場的市場存在狀況及經營情況,并對參與訓練的學員進行了調查訪問。
二、研究結果與建議
(一)運城市青少年籃球培訓市場現狀調查與分析
1、籃球培訓班訓練形式及收費情況
培訓班的訓練形式主要是短期培訓班,以寒假培訓班,暑假培訓班,中考培訓班為主。運城市暑假籃球培訓班最受歡迎,因為學生會有將近兩個月的暑假,再加上暑期晝長夜短,早晚天氣相對舒適。寒假時間較短,且氣候寒冷,寒假培訓班參加人數比較少。而在運城市中考后,也會有若干針對中考的籃球特招生的籃球培訓班。短期培訓班的時間一般為一個月左右,暑假培訓班會在早上,下午各訓練一次,這樣每周的訓練時間甚至會達到10余次。各培訓班每次的訓練時間一般在1-3小時之間。
2、籃球培訓班硬件設施及教練員現狀
通過對籃球培訓班的實際訓練情況的觀察,和對管理者和教練員等有關人員進行了解,籃球培訓班的訓練場地多為室外場地,只有初高中校隊的訓練班是在室內場地,但場地都能滿足訓練班的需要。且只有初高中校隊的訓練班的訓練用球和場地屬于校方提供,其余培訓班基本都是租用和借用籃球場地,訓練用球都是學院自帶。
3、籃球培訓班授課內容
調查了解到,培訓班都注意到了青少年籃球的普及與提高的協調發展,一般會根據學員籃球技術水平狀況而分為初級班,中級班和高級班。初級班的學習內容主要有傳球,接球,運球,突破,偷懶和基本步法等,并經常以游戲及趣味聯系的訓練形式為主。中級班的學習內容是對傳球,接球,運球,突破,投籃等基本技術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且多在早上的班中增加跑圈等體能訓練,基礎技術鞏固后,會逐漸加入傳切,掩護等基礎配合,及人盯人,聯防等防守練習,并且在訓練期末尾通過比賽實踐所學知識。高級班的學員一般年紀較大,身體和心理發育較成熟,他們有比較扎實的籃球基本功,他們的訓練較有針對性,以比賽為主,以提高他們在實戰中的技術,戰術應用能力,當然,他們每次課也會有一定時間的基本技術訓練時間。
4、籃球培訓班學員性別,年齡現狀
在有效調查問卷的學員中,83%的學員年齡在10―18歲之間,并且幾乎都是中小學學生,這充分說明了中小學學生是參加業余籃球培訓班的主力軍。其中,13-15站32%,根據年齡判斷這部分學員為初中學生。初中學生興趣較廣,對業余愛好明顯的有了個人的觀點。在學校對籃球興趣的培養能促使他們參加籃球培訓班,還有部分學員是為了競爭高中體育特長生而參加籃球培訓班,有23%的學員年齡為10-12歲,他們一般是小學高年級學生,處在籃球興趣培養的啟蒙階段,這個年齡段學員參加籃球訓練多是受家長的影響。16-18歲學員占28%,他們大多數是高中學生,大部分為了興趣愛好參加籃球培訓班,少部分是高考體育生,為了提高籃球技術而參加籃球培訓班。
(二)建議
1、籃球培訓班加強宣傳,營造出籃球培訓市場良好的整體形象,提高學員和學員家長對培訓班的認可程度。當培訓班具有一定的規模后,可以聘請名氣更大的職業球員或教練來班內教學。
2、加強培訓班的內部管理。對培訓班各個負責具體訓練任務的教練員進行開班前的培訓,從各方面提升教練員的素質,尤其是注意面對年齡較小的學員時的心態。
3、加強培訓班的教學能力。促使培訓對象層次化,培訓內容多元化,充分滿足學員的需求,促進學員的全面發展。
4、配置相應的場地設施,提高訓練場地的條件。
參考文獻:
[1]周建梅.區域經濟發展與體育人才培養[D].北京體育大學:2004.
[2]陳麗娟,張晴.對我國籃球后備力量培養體制的探討[J].福州師專學報,2001(5).
[3]王一民.構建籃球后備人才資源庫的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