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煤礦安全建設規范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煤礦 班組建設 安全管理
班組是煤礦安全生產中的最小基層組織,也是煤礦企業安全管理的最終落腳點。因為煤礦企業所有的安全規章制度的建立和實施以及安全預防措施最終都要落實在班組,因此班組安全建設的好壞直接影響煤礦企業各項經濟措施的完成。那么如何抓好區隊班組安全建設呢?我個人認為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選好、管好、用好班組長、提高班組長的素質及事業心和責任感
隨著煤礦企業用工制度的改革,以及煤礦企業生產的特殊環境,使區隊班組的員工尤其是一線班組員工隊伍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知識偏低,整體素質下降,很難選出高素質的班組長,加上多年來,煤礦企業的班組長普遍存在由區隊領導直接指定,造成了班組長隊伍整體素質低下,很難是適應新形勢下班組建設的需要,為抓好班組安全建設,必須在選好管好、用好班組長上下力氣。
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班組長在班組中起的作用就是車頭作用,如何來選好班組長呢?我認為應該采用:領導推薦、職工舉薦、個人自薦的方式選出班組長候選人,然后由所在班組全體職工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選舉產生,把那些有事業心和責任感的職工選拔倒班組長崗位上來,絕不能搞領導一言堂和任人唯親。在選好班組長后要管好用好班組長:一是要定期舉辦班組長培訓班,結合班組長的崗位定期充電,使其在安全、業務、管理方面不斷提高;二是要建立班組長的動態管理機制,形成優勝劣汰,充分調動班組長的積極性;三是要建立激勵機制,規定好班組長的待遇,讓那些想干事業有責任心的班組長勞有所得,從精神上和物質上得到獎勵和實惠。
二、規范班組長現場管理制度和執行力
班組安全管理的重點是現場管理,抓住作業現場的制度化管理,也就抓住了班組安全建設的重點。所以我們要把落實工作規范,操作規范現場制度化,形成一套用制度管人、管事,來提高班組長的執行力。為保證把班組安全管理落實到實處,我認為班組長應做好以下幾點:
1、堅持好班前會制度。把開好班前會作為現場管理的第一道程序,結合上一班作業現場存在的問題,針對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崗位,布置好班組安全生產及各崗位應協調處理的事項,明確工作中應注意的問題,識別不安全因素,向白國周班組一樣進行班前的安全宣誓,做到安全注意事項不講明不下井,責任不明確不下井。
2、堅持好班中動態檢查制度。對自己班組所施工范圍內作業場所,安全生產設備和系統,班中要不斷巡查,發現事故隱患要及時排查,把安全隱患設備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嚴格落實現場防范措施,遇到重大險情要及時報告,并有序組織人員及時撤離現場,避免事態擴大。
3、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班組長要把自己當班中相關的安全生產原始記錄一一交接清楚,并填寫好交接班日志,防止問題不明,措施不當,而危及安全生產。
4、抓好安全質量標準。班組長要根據班組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現場安全管理的標準和要求,推行作業現場精細化管理,不但要求制度全,而且要求標準高,每班要對作業現場工程質量,崗位工作質量進行驗收和評估,實現動態達標,積極創建安全精品工程。
5、落實班組安全生產權益,班組長是作業現場的第一責任者和組織者,對作業現場作業條件的變化情況,有安全生產決策權和組織指揮權;有檢查職工安全工作情況,抵制上級違章指揮權;有對作業現場工程質量,崗位工作質量進行安全評估驗收權;在安全隱患沒有排除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時,有拒絕開工或停止生產權。
三、加強班組建設,提高班組的整體素質,夯實安全基礎。
班組是煤礦安全生產的第一道防線,班組的安全工作是煤礦安全生產的核心工作,也是企業以一項長期的最基礎的日常管理工作,因為煤礦企業安全管理的所有規章制度的建立與實施,最終都要落實到班組,所有安全隱患的預防措施都要在班組實踐中實施,所以班組是企業安全管理的最終落腳點。
加強班組建設是強化安全基礎管理的關鍵環節,煤礦基礎薄弱,是影響與制約安全生產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搞好煤礦安全工作,必須抓好班組這個最基層最基礎的單元,完善好班組建設的規章制度和標準,實現班組規范化管理、標準化建設,是強基固本,夯實煤礦安全基礎,推動企業安全發展的關鍵環節。
加強班組建設是企業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企業的執行力是在班組中體現;企業的效益也是通過所有的班組來實現;企業的安全也是有班組來保證。員工安全素質的高低與安全管理者的方式方法有直接的聯系。過去管理者抓“三違’”更多依賴的是批評教育和經濟處罰,不可否認,批評加罰款能使違章職工的思想受到觸動,但是僅僅是通過經濟手段控制“三違”現象是不現實的。
四、搞好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訓,堅持以人為本,創建班組安全文化,營造濃厚的安全氛圍。
安全生產事關職工群眾安全健康權益。近年來,黑龍江省總工會按照全國總工會頒布的《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工作條例》等工作條例切實加強工會勞動保護組織建設,建立健全各級工會勞動保護網絡。
截至2015年8月,黑龍江省內共有全國總工會任命的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5名,省總工會任命的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44名,各市(地)總工會、各產業工會任命的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1 132名,各縣(區)總工會任命的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1萬7 192名;建立基層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5萬1 548個;任命工會小組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25萬1 683名。黑龍江省內形成了自下而上的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工作體系和組織網絡,成為保障職工安全健康,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力量。
群眾參與安全監督檢查
黑龍江省總工會探索在大型城市聘任工會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員(以下簡稱“監督檢查員”)的方法,防范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哈爾濱市由政府出資在下崗待業的“4050”人員(城鎮登記失業人員中,女性年滿40周歲、男性年滿50周歲,本人就業愿望迫切,但因自身就業條件較差、技能單一等原因,難以在勞動力市場競爭就業的勞動者)中選用監督檢查員近萬名,既解決了部分下崗職工再就業問題,又可以發揮他們的專業特長。這些監督檢查員經過工會組織的業務培訓,統一著裝上崗,遍布各個行業,還要根據季節變化到街道、鄉鎮及居民住戶家中宣傳防范火災、煤氣中毒等安全知識,緊盯隱患。
此外,在煤礦企業,黑龍江省總工會還聘任了8 600名煤礦群眾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員。他們來自煤礦生產第一線,具有豐富的現場生產經驗和較強的隱患排查能力。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外,煤礦監督檢查員們還要監督作業現場落實煤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情況,當好班組長安全參謀。對作業現場的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的行為及時制止,避免隱患發生。在日常工作中,煤礦監督檢查員們還要及時發現作業場所內有毒有害氣體、溫度、粉塵等不符合安全標準的情況,以及主要生產安全設施和環境是否異常,及時向帶班領導或值班領導匯報。當發現重大事故隱患,并可能危及職工生命安全時,要求所有人員停止作業,撤離現場,協助做好疏導工作。
黑龍江省四大礦區(鶴崗礦區、雞西礦區、七臺河礦區、雙鴨山礦區)礦工中有30多萬婦女家屬。為把她們有效地組織起來并充分發揮作用,黑龍江省總工會通過礦區工會設立了224個家屬安全協管站,聘任了1 321名協管員。她們的主要工作職責是組織開展工亡、工傷職工家屬現身說法報告會和安全協管員、好礦嫂巡回演講報告會;組織女職工和家屬到井區送安全勸告信、安全警示卡、安全鞋墊、平安果。作為礦工家屬,這些協管員對煤礦安全生產工作極其關注,礦工也高度認可她們所說的話。這成為了促進煤礦安全生產的特殊力量。
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企業是安全生產的主體,是第一責任者。班組作為企業生產的最基本單位,是安全生產的前沿陣地。有效控制事故的最基本環節是抓班組安全建設。為此,黑龍江省總工會充分發揮組織優勢,調動班組職工的安全積極性,把住生產一線的安全關。
多年來,黑龍江省總工會在開展工會勞動保護工作中始終注意把班組安全建設擺上重要位置,與黑龍江省經濟貿易委員會聯合制定下發了《黑龍江省工業企業班組安全建設的意見》,對全省班組安全建設進行統一規范。此外,黑龍江省總工會還與黑龍江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黑龍江煤礦安全監察局、黑龍江龍煤礦業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龍煤集團”)聯合組織評選“全省十佳采煤隊”和“全省十佳掘進隊”,并在生產一線中評選出“百名安全生產標兵”,促進了安全生產現場管理水平的提高,調動了一線員工的安全生產積極性。
自2010年雙鴨山班組安全建設現場會以來,班組安全建設納入到企業發展戰略,逐步確立了班組在安全生產中的基礎性地位,形成了班組安全建設一整套工作制度,使黑龍江省班組安全建設步入了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的軌道。
龍煤集團雙鴨山分公司新安煤礦佘宏海班組的“四五”工作法,被黑龍江省總工會選樹為班組安全建設的典型工作方法在全國推廣。這套工作法通過執行“五步驟”“五必做”“五掛鉤”“五舉措”引導班組員工建立安全理念、養成安全行為。執行“五步驟”,即確認精神狀態、灌輸安全知識、交待安全注意事項、誦讀安全理念、進行安全宣誓。堅持“五必做”,即堅持現場安全確認、堅持現場巡查、堅持現場兌規作業、堅持班中點評、堅持班后收工會。落實“五掛鉤”,即與安全質量達標掛鉤、與安全聯保聯責掛鉤、與安全風險抵押金掛鉤、與安全效果掛鉤、與安全培訓掛鉤。實施“五舉措”,即安全理念引導、團隊精神聚人、親情教育感染、素質技能提升、安全行為養成。
多部門聯合為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關鍵詞】煤礦建設;安全生產;技術措施
一直以來,我國對煤礦行業的生產建設十分的重視,并且近幾年在煤礦行業的投資不斷增加。雖然我國煤礦安全生產建設水平有所提升,安全建設工作取得了不錯的成效,然而,目前我國煤礦建設過程中仍然事故頻發,安全建設工作的薄弱環節日益凸顯,為國家和人民來帶來的損失不計其數。因此,為了促進我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必須結合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大力加強煤礦建設的安全管理工作。
1.我國煤礦建設的安全現狀
目前,我國的煤礦開采多以地下作業的形式進行,生產建設安全無法得到切實的保障。一直以來,煤礦安全事故的發生率居高不下,在我國工礦安全事故中占據了很高的比例,為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了很大的威脅。根據事故起因的不同,可以將煤礦安全事故分為八類,即:透水事故、瓦斯事故、頂板事故、提升運輸事故、放炮事故、高處墜落事故、中毒及窒息事故。其中發生率較高的是瓦斯事故和頂板事故。
煤礦建設事故不僅會對國家財產、人民生命安全造成不計其數的損失,還會嚴重阻礙我國煤礦行業的健康發展。此外,頻發的煤礦安全事故也會對我國的國際聲譽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面對煤礦安全事故頻發的現象,我們必須意識到這些安全事故并不是偶然發生的,要透過現象看其本質,及時發現隱藏在安全事故背后的各種安全問題。經過大量調查研究,我們可以將導致煤礦建設安全事故發生的原因歸結為以下幾點:人為因素、自然因素、設備因素以及科技因素等。只有明確導致安全事故發生的基本原因,才能對癥下藥,從根本解決問題,促進我國煤礦建設的安全發展。
2.目前存在于我國煤礦建設工程中的突出問題
前文中提到,導致我國煤礦建設安全事故發生的原因可以歸結為四點,分別為人為因素、自然因素、設備因素以及科技因素等。下面,我們就由這四點因素入手,對目前存在于我國煤礦建設工程中的突出問題進行簡要分析。
2.1工作人員專業技術水平不足
由于煤礦生產建設中不確定因素很多,并且存在著工作條件艱苦、環境惡劣、勞動強度大、待遇不高等問題,所以很難吸引具有一定技術水平、文化素養的專業人才。因此,導致我國煤礦行業出現了工作人員缺乏專業素養、整體技術水平不高、專門技術人員不足等現象。這類現象的出現直接影響了煤礦企業的工作進度,導致高危環境下的煤礦建設工作無法順利進行。
2.2自然環境的不利影響
我國的煤礦開采層大多是石炭――二疊紀大冰期的煤層,該煤層地質結構十分復雜,并且透氣性低、瓦斯含量大。因此在進行煤礦開采作業時,會有大量瓦斯散發。隨著開采工作的不斷進行、集約化程度不斷提高,極易導致應力場發生變化,進而瓦斯流動場、煤巖體裂隙場也會隨之變化。此時,原有的安全理論以及處理技術很難再發揮作用,便會導致瓦斯的大量涌出,引起瓦斯事故。目前,我國的煤礦都屬于瓦斯礦,煤層情況復雜,容易引發安全事故,然而由于我國正處于能源緊缺期,所以不能像歐美國家那樣采取叫停措施。
2.3欠缺先進的科技投入
傳統觀念中,煤礦行業屬于勞動型產業范疇,對于先進的生產建設技術要求并不高。因此,煤礦生產建設工程中的先進科技投入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久而久之,就造成了煤礦行業的整體技術水平不高、生產裝備落后、專業技術人員不足以及勞動生產效率低等現象的出現。由于我國煤礦建設性質特殊,并且機械化程度不高,因而井下作業時工作人員密集。在這種情況下,一旦礦井內發生火災或者出現瓦斯爆炸等災害安全事故時,人員的傷亡量就會很大,甚至會造成礦毀人亡的重大事故。
2.4開采設備落后
煤礦的開采年限一般都很長,一般為幾十年甚至是幾百年。在我國煤礦生產建設的起步時期,生產系統是比較完善、規范的。這些年來我國煤礦開采的規模正一步步擴大,開采深度正逐漸增加,與此同時,礦井中的應力以及瓦斯的涌出量也隨之增加,危險系數不斷上升。這些問題的出現導致原有的設備、技術很難再支持煤礦的后續建設,再加之資金投入不足,安全生產難以達到標準。我國有些地區的安全設備甚至仍處于煤礦產業起步時期的水平,在開采設備落后的情況下,一旦出現安全事故,將造成難以估計的損失。
3.促進煤礦建設安全管理的措施
3.1加強培訓力度
煤礦企業應定期組織員工進行安全建設培訓,使煤礦安全建設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口號,而是作為一種文化理念深入到每個工作人員的思想中去,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此外,還應積極提高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應急能力以及心理素質,以使其在面對不同的突況時能及時、冷靜地思考出有效的應對方案。
3.2重視技術創新
前文中提到,先進的科學技術在煤礦的安全生產建設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針對我國煤層自然條件差、地理環境不夠理想等問題,要積極加強新技術、新設備的研究力度。同時,還要加強高危礦井的資金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其生產環境,優化礦井中的通風設備,配制相應的檢測設備等。要促進煤礦企業與相關科研團體之間的合作,不斷引進新技術,提高建設水平。
3.3建立相關政策
為切實促進我國煤礦建設事業的健康持續發展,應針對高危礦井以及突出礦井,建立一定的優惠政策,比如減少其稅收額度。同時,還要撥出一定資金研究瓦斯的有效利用,以充分利用能源,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率。
4.總結
總而言之,若要在當前形勢下保障煤礦建設安全有序的進行,首先應采取科學合理的管理措施,并在此基礎上積極引導技術創新、大力促進技術進步,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此外,在煤礦的建設過程中,應將“以人為本”的理念作為根本出發點,積極采取有效措施調動技術人員的主觀能動性,不斷適應生產、建設的各項需要,及時引進先進的技術措施,全面促進煤礦生產建設的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曠才安.關于煤礦建設中的安全要點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3).
[2]馬德元,王秀蘭.基于煤礦建設項目本質安全的預評價研究[J].煤炭工程,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