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区-在线观看国产欧美-在线观看国产免费高清不卡-在线观看国产久青草-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美章網 精品范文 康復護理特色范文

康復護理特色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yōu)質康復護理特色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fā),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康復護理特色

第1篇

關鍵詞:優(yōu)質護理;專科特色;健康教育模式

衛(wèi)生部“優(yōu)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開展以來,我科通過改變工作模式、轉變服務意識、優(yōu)化工作流程、開展專科特色健康教育等優(yōu)質護理措施,不斷改善護理服務,縮短了患者手術等待時間及平均住院床日,提高了患者及家屬滿意度,同時加強了護理質量和護理安全管理,提高了專科護理質量,并在落實各階段健康教育中逐步創(chuàng)建出了專科特色的健康教育模式,現介紹如下:

1 專科特色健康教育模式

1.1改進、優(yōu)化工作流程 結合我科白內障患者侯床、入院情況,改進了患者入院流程,對患者入院做到有計劃、有安排;針對伴有糖尿病、高血壓的白內障患者,入院前先進行血糖、血壓檢查,結果合格者再辦理入院。這樣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醫(yī)護合作度、縮短了白內障患者入院后等待檢查、等待手術時間,同時還縮短了白內障患者平均住院床日。

1.2入院流程多媒體視頻 為了指導患者及家屬順利地辦理入院手續(xù)及完成各項檢查,我們制作了白內障患者入院流程多媒體視頻,詳細介紹了入院手續(xù)辦理、術前檢查項目及各項檢查地點等相關項目,在患者進行入院前檢查時進行播放,為患者及家屬提供直觀、醒目、詳細的健康指導,體現了“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

1.3 完善、規(guī)范入院介紹 根據醫(yī)院入院患者須知,結合我科患者特點,制作了眼科患者入院須知、入院介紹質量評價標準,患者完成各項檢查回病房后由責任護士進行一對一的規(guī)范化的入院介紹,從病室環(huán)境、規(guī)章制度、作息時間到患者的“三知道”[1](責任護士、主管醫(yī)生、護士長)、患者的權利和義務、安全通道等全面、詳細的內容。

1.4 住院全程健康教育 修訂了眼科專科疾病護理常規(guī)及技術操作規(guī)程并組織學習,患者住院期間,認真落實各階段健康教育,入院時責任護士接待患者至床旁行入院宣教;手術前進行術前指導、術中配合要點指導;手術后回病房責任護士與手術室人員交接并進行術后指導;出院時辦公室護士辦理好出院手續(xù)后交給責任護士,由責任護士交給患者或家屬,進行一對一的出院指導,既規(guī)范了病房秩序、工作流程,又保證出院指導落實到每一位患者。

1.5專科疾病知識宣教 在病室走廊制作了白內障患者健康知識、高血壓與眼病、糖尿病與眼病、老年人眼保健等健康教育展板,既為患者及家屬提供專科疾病、相關疾病知識,又美化了病室環(huán)境,打造了科室文化;在病室內制作了眼科健康教育資料冊供患者及家屬翻閱;根據患者住院不同階段,制作了白內障患者入院須知、手術須知、出院須知等多種健康教育處方,為患者提供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具有專科特色的健康教育。

1.6 延續(xù)護理 為了拓展服務內涵,我們開展了出院患者的延續(xù)護理工作,每周對前一周的出院患者進行電話回訪,了解患者出院后情況、指導用藥、講解注意事項及提醒患者門診復查,同時征求患者對我們工作的意見或建議,構建和諧護患關系,使患者和家屬感受到了護士的關心、照顧,促進了護患關系。并根據患者的反饋改進工作,不斷提高專科護理水平。

2 體會

2.1 專科特色健康教育的開展對護士整體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護理人員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加強。護士不僅要有扎實的醫(yī)學知識和護理技能,還要具備豐富的心理、社會、文化等方面的知識,掌握溝通技巧,才能用自己的知識更好地開展健康教育,才能在健康教育中針對患者的需求和接受程度,因人而異的向患者及家屬傳授有關知識和護理技能,以滿足患者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

2.2 各階段健康教育的落實加強了護士與患者的溝通交流,護士、患者及家屬共同參與到健康教育中,使護患關系更符合人際關系的社會性,護士與患者地位平等,增強了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感,患者有問題主動詢問護士,護患關系得到良性發(fā)展。同時,在健康教育中護士與患者形成指導-參與-合作這種新型護患關系,調動患者積極參與護理活動,提高自我護理保健能力,達到恢復健康的目的

2.3 健康教育的開展既為患者及家屬提供了專業(yè)的健康知識,又提高了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有調查結果表明,健康教育滿意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患者對護士技術水平的滿意率。“尊重患者,關心患者”是患者對健康教育滿意的關鍵。同時將護士的良好服務態(tài)度、高度的責任心和豐富的專業(yè)知識較完美的展示給患者,讓患者產生良好的心理效應,增加了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感,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第2篇

1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月一2017年5月醫(yī)院收治的166例胃癌患者為研究對象,診斷標準符合《胃癌診斷標準》。依據國際TNM分期,所有患者胃癌臨床分期均為Ⅰ—Ⅱ期。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83例。對照組男13例,女20例;年齡12—73歲,平均(51. 71±6. 35)歲;胃癌工期32例,胃癌11期51例。觀察組男11例,女12例;年齡23—71歲,平均(52. 31±6. 38)歲;胃癌工期30例,胃癌11期53例。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等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P>0. 05)。本研究獲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支持,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年齡18—75歲;已確診為胃癌,并進行腹腔鏡胃癌根治術者;入院前未接受任何藥物或手術治療者;K arnofsky評分≥80分。排除標準:有手術禁忌證者;有針灸、藥熨禁忌證者;影像學顯示腫瘤有轉移跡象者;術后有胃穿孔、胃出血等并發(fā)癥者;有幽門梗阻、腸梗阻或慢性腸道疾病者;合并心、肝、腎、肺等重大臟器損傷疾病者;有神經系統(tǒng)性或代謝性疾病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

1.2方法

1.2.1常規(guī)護理    

所有胃癌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常規(guī)護理,包括體溫、心功能、肺功能、血氧飽和度等生命指征的監(jiān)測,如有異常及時告知醫(yī)生給予對癥處理;同時術中加強保溫措施,如使用保溫毯,盡量減少患者暴露。

1.2.2快速康復外科理念    

對照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采用快速康復外科理念進行圍術期護理。    

(1)術前護理:①健康知識宣教:向胃癌患者及家屬介紹術前準備、手術類型(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手術持續(xù)時間范圍、手術并發(fā)癥等。②心理引導:向患者介紹胃癌根治術的成功率,囑咐患者放松緊張情緒,保持良好心態(tài),消除恐懼、焦慮、煩躁等負面情緒,以利于手術的進行及術后恢復。    

(2)術中護理:采用胃癌根治術切除胃癌,術中加強保溫措施,使用保溫毯,盡量減少患者暴露;輸液保溫至37℃,補液體積鎮(zhèn)1500 mI。將無菌蒸餾水保溫至37℃,作為沖洗液沖洗腹腔。    

(3)術后護理:①鎮(zhèn)痛:術后采用鎮(zhèn)痛泵進行鎮(zhèn)痛;術后21 h停止補液。②用藥指導:術后給予吠喃氟尿嚓陡抗癌藥物輔助治療,10—20 mg/(kg.d),溶于500 mI的5%葡萄糖溶液中,靜脈滴注。③飲食指導:觀察患者的胃腸反應,囑術后6h可開始飲水,術后12h可給予腸內營養(yǎng)支持。術后第5d,恢復正常飲食,每日飲食少量多次,以清淡為主。④康復指導:術后1—2 d,指導家屬協(xié)助患者進行床上翻身、活動四肢、行半坐臥位或斜臥位等活動;術后第3d,鼓勵患者下床活動,活動量由小逐漸增大。以上護理均持續(xù)7d。

1.2.3中醫(yī)特色護理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根據“扶正祛邪、既病防變”的中醫(yī)護理精髓給予中醫(yī)特色護理。①整體護理:胃癌術后定時監(jiān)測患者的胃腸功能指標和并發(fā)癥發(fā)生等情況,如有異常,及時告知醫(yī)生給予對癥處理。②辨證施護:胃癌術后患者常表現出血疲氣滯癥狀,胃腸功能下降,此時給予營養(yǎng)補充,食物中適當添加黃蔑、山藥、山碴等,以助于健脾開胃,益氣生津,緩解血疲氣滯癥狀。③艾灸療法:在足三里、三陰交、關元等穴位進行艾灸,即在高于皮膚表面3 cm處用艾條給予溫和施灸,直至皮膚出現輕微紅暈,每次約20 min,每天1次,以助于康復。④按摩療法:在足三里、三陰交及兩穴中間位置進行按壓,力度以感覺酸脹為主,每次持續(xù)1 min,每天30次,以助于通絡經脈,健胃和脾。⑤敷臍療法:中醫(yī)學認為,“臍通百脈”,為神闕穴所居,臍部局部用藥易于吸收;將吳茱英放入微波爐加熱,以顏色呈咖啡色、外殼稍裂開、味道可聞到芳香藥氣為度,待溫度降至60℃--65℃,熨帖于臍部,以助于腸道功能恢復。以上護理持續(xù)7d。

1. 3觀察指標    

①胃腸功能評定:觀察并記錄兩組的腸鳴音恢復時間、首次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評定胃腸功能的恢復情況。②生存質量評定:采用歐洲癌癥研究中心制定的臨床量表評價其生存質量,內容包括軀體功能、情緒功能、認知功能、社會功能等項目,分值越高,表明生存質量越高;對食欲下降、便秘、睡眠障礙等癥狀,分值越低,表明生存質量越高。③并發(fā)癥發(fā)生:觀察并記錄兩組出現腸梗阻、腸出血、吻合日瘦、靜脈血栓等并發(fā)癥情況。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 SPSS 17. 0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士標準差)描述,組間或組內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 1兩組胃腸功能恢復情況比較    

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腸鳴音恢復時間、首次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 01)。

2. 2兩組生存質量評分比較    

結果顯示,觀察組的生活質量功能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生活質量癥狀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1)。

2. 3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6. 02%,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9. 28%(P<0.05)。

3討論    

胃癌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惡性腫瘤,發(fā)病率居于全球惡性腫瘤的第四位,死亡率占第一位,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健康困。目前,外科手術是治療胃癌的主要方式,其效果通常優(yōu)于傳統(tǒng)的藥物化療。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是一種微創(chuàng)外科手術,對早期胃癌患者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川,但手術依然會對胃部造成創(chuàng)傷,使胃腸功能受損,產生無腸鳴音、不排氣、不排便等癥狀,嚴重時會引發(fā)腸梗阻、腸出血、吻合日瘦等并發(fā)癥,進而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比。術后給予胃癌患者早期護理,能夠有效緩解疼痛,促進胃腸功能恢復,提高生存質量。    

快速外科康復理念是一種術后加強康復程序,圍術期通過采用有循證醫(yī)學證據的一系列優(yōu)化干預措施,以減少對患者心理及生理上的應激創(chuàng)傷,促進患者術后快速康復。有資料顯示,胃癌術后給予患者基于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的護理,可明顯改善其胃腸功能,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此外,利用外科康復理念還可減輕胃癌術后的炎性反應,緩解術后疼痛,縮短住院時間。    

中醫(yī)特色護理是基于“扶正祛邪、既病防變”的中醫(yī)辨證理論而采用的一系列護理措施,包括飲食療法、艾灸療法、按摩療法、敷臍療法等,以改善患者的胃腸動力紊亂現象,促進胃腸功能恢復。胃癌術后患者常表現血疲氣滯癥狀,胃腸功能下降,此時應給予營養(yǎng)補充,食物中適當添加黃蔑、山藥、山碴等,以助于健脾開胃,益氣生津,緩解血疲氣滯癥狀;在足三里、三陰交、關元等穴位給予艾灸療法,以通絡經脈,調理脾胃,益氣生津,促進血液循環(huán),調節(jié)激素分泌與神經系統(tǒng),進而調節(jié)胃腸運動;在足三里、三陰交及兩穴位中間位置施以按摩,有助于通絡經脈,健胃和脾。中醫(yī)學認為,“臍通百脈”,臍為神17穴所居,臍部局部用藥易于吸收,可條達臟腑;采用吳茱英敷臍法,可疏通臟腑經脈,暖腎溫脾,調節(jié)通氣,有助于促進胃腸蠕動,加快胃腸功能恢復。    

第3篇

【關鍵詞】康復護理學;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R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4-0742-02

近年來,對醫(yī)學教學模式的研究成為醫(yī)學教學領域的熱門話題。醫(yī)學教學模式作為教學理論和實踐的中介和橋梁,對其做進一步的探討不僅可以豐富和發(fā)展教學理論,而且有益于促進教師反思性地成長并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教學理論與實踐相脫離的狀況。教學模式實質上是一種教學結構,必須蘊含特定的教學理論或教學思想,要有利于達到教學目標,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要能提供可參考的有一定操作性的教學活動結構或程序,具有與之相配套的基本教學方法。康復護理學是一門新興的護理學科,康復護理是以提高人的整體功能及生活質量為目標,是整體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整體護理的推廣和發(fā)展,康復護理教學也成為整個護理教育體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目前我國的康復護理學教學體系正處于起步階段,沒有現成的模式,這就需要我們自己去探索、設計和建設。

1 康復護理學教學的現狀

1.1 康復護理教學的師資狀況

康復護理教學的師資隊伍基本都是由來自康復各個科室的康復醫(yī)師組建而成的。對康復護理的教學有一個重新認識學習的過程。如何組建康復護理教學專業(yè)的師資隊伍,如何將康復醫(yī)學與臨床護理有機的融合,如何將康復技術更好地應用于護理臨床,是康復護理教學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1.2 康復護理教學的課程內容

目前,《康復護理學》統(tǒng)編教材,其內容無論在康復護理理論方面還是在康復護理技術方面都遠遠不能滿足現代康復護理教學的需要,康復護理教學內容沒有從根本上擺脫康復醫(yī)學教學內容的束縛。

1.3 康復護理的教學方法

到目前為止,康復護理的教學仍以課堂教學為主,課堂教學形式多采用傳統(tǒng)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方式。此種方式

主要的弊端是單純強調傳授具體知識,忽視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隨著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fā)展,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在康復護理的教學中得以普遍應用,但在教學方法上對學生思維、分析、創(chuàng)新和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沒有更大的突破。

2 康復護理教學模式探討

2.1 建立、完善康復護理教師隊伍

應該按照美國康復護理學會定出的康復護師資格標準培養(yǎng)和選拔康復護師,充實康復護理教師隊伍。我們可以從畢業(yè)生中選拔優(yōu)秀的護師進行2―3年康復知識和技能的培訓,使之能滿足和適應康復護理教學的需要。建立康復護理自己的教師隊伍,徹底改變康復護理教學由康復醫(yī)師承擔的現狀。

2.2 教學內容上要體現康復護理的特色

康復護理是護理人員和其他康復專業(yè)人員通力合作,從護理角度幫助傷病殘者, 使他們在肉體、精神、情緒、社會和就業(yè)方面的能力,復原到可能達到的最大限度,以便他們在生活中盡可能地獨立,從被動地接受他人護理,轉變?yōu)樽晕易o理的動態(tài)過程。它與康復醫(yī)學以及其他臨床護理在工作對象、目的、內容和方法上有很大的區(qū)別,所以應從康復整體護理、康復護理評定、康復護理技術、常見疾病的康復護理和康復護理管理等方面組織教學,在教學內容上要充分體現康復護理的特色。其中,康復護理的基本技術(與轉移、關節(jié)攣縮及其預防和處理、壓瘡預防和處理和日常生活活動的獨立及其護理)和常見疾病的康復護理的過程在教學中應該占重要地位。康復護理學是一門應用性、技能性很強的學科,在康復護理學的教學上,除了要讓學生充分掌握有關理論原則外,更重要的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康復護理過程中的康復護理評定是貫穿整個學科的基礎與核心。不僅如此,康復護理評定中的一些基本技能,如ROM 的測定、肌力測定、步態(tài)分析等肢體功能的評定在骨科、神經科也運用廣泛。因此搞好康復護理學的教學工作,不僅是本學科發(fā)展的需要,也是全面康復的要求。康復護士應能通過功能評定和功能預后的預測, 了解殘疾者在某階段的最佳健康狀況,制訂出切合實際的康復護理目標,并使殘疾者亦充分了解此目標,共同為達到此目標而努力。

2.3 課程設置及學時的安排

康復護理學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它和臨床各科都有很大的聯(lián)系,涉及的面很廣。鑒于康復護理學的廣泛性、多科性特點,康復護理學的課程可適當安排在臨床護理課的較后期進行。此時學生已接受了較多的各科臨床醫(yī)學及護理知識,這樣對學習和掌握康復護理會有很大的幫助。在學時的安排上,康復護理學的教學總時數一般多為30余學時,課程安排太緊,有些內容只能壓縮或刪除,影響了整個內容的連貫性,也對教學效果造成一些不利的影響。同時,也與康復護理在整個護理教學中的重要地位不相符。根據現行的實施情況來看,以6O學時左右較為適宜。其中,康復護理概論(4學時)、康復護理評定(16學時)、康復護理技術(10學時)、常見疾病的康復護理(10學時),除了課堂理論教學外,可適當增加實習或見習課(2O學時),兩者的比例可為2:1。這樣可使教學安排更為科學、合理,也便于學生學習、掌握這門知識。

2.4 建立現代教育觀念,改良現有的康復護理教學方法

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必須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迅速樹立現代的教育觀念,知識教育現代化的核心。應樹立現代的教育觀念,更新教育觀念是教育“軟件”建設,是教育科學化、現代化的關鍵,也是培養(yǎng)跨世紀的、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人才的保證。現代教育觀念的內涵和外延十分豐富和廣闊。它包括:全面的質量觀;科學的人才觀;教育創(chuàng)新觀;現代教育價值觀;現代學生觀。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培養(yǎng),需要現代教育觀念的指導和現代教育技術的支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的訓練和培養(yǎng),與教師的現代教育觀念,現代教育技術能力的運用密切相關。國外醫(yī)學教育重視強調:綜合性(基礎與臨床的綜合)、實踐性(重在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的主動性(在啟發(fā)式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學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可持續(xù)發(fā)展(注重基本素質和獲取信息的能力)。所以在康復護理教學過程中,應根據不同的內容,使用不同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可以采用課堂教學與導學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導學是教師指導、引導學生學習。導學的根本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學習是終身學習的需要,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前提。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激發(fā)和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同時,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多媒體輔助教學,能根據教材的內容和教學需要,化靜為動,動靜結合,使靜態(tài)的知識動態(tài)化;能直觀生動展示變化,有效地激發(fā)學生探究新知識的興趣,使教與學充滿了生機,使學生學得主動,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并逐步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

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為學生建立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和認知工具(如:參考書、期刊雜志、網絡課堂)。充分利用校園網采用E-mail、BBS或QQ群等進行問題討論,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使學生的綜合性、實踐性、主動性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卓大宏.中國康復醫(yī)學.華夏出版社.第1版[M].北京.1990

[2] 李樹貞.康復護理學.人民軍醫(yī)出版社.第1版[M].北京.2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欧美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区 | 2017亚洲男人天堂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 亚洲精品福利在线 | 午夜亚洲国产成人不卡在线 | 久电影 | 久久这里精品青草免费 | 欧美激情性色生活片免费观看 | 四虎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 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 | 国产羞羞的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 | 久久生活片 | 四虎精品免费久久 |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男女视频免费网站 | 男人av的天堂 | 亚洲视频国产视频 | 最近中文字幕 | 欧美在线免费看 | 久久久网站亚洲第一 | 亚洲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欧美日本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视 |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看 | 香蕉久久精品 | 欧美日韩在线播放 | 色爱影院 | 日本午夜高清视频 | 九九视频免费精品视频免费 | 日本男人天堂 | 99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 | 七月丁香八月婷婷综合激情 | 五月丁婷婷 | 性做久久久久久蜜桃花 | 国产成人毛片精品不卡在线 | 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免费色视频 | 亲热网站| 亚洲mm水蜜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