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空氣污染的源頭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人們在購車時,除了對汽車的品牌、型號、外觀、特性等比較關注外,往往會忽視車內空氣污染。實際上,車內空氣有毒氣體的超標,對人體的損害遠甚于空氣污染及PM2.5超標。”3月2日,全國政協委員、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政協開幕前一天的媒體見面會上再次語出驚人,他今年帶來的提案是有關車內空氣污染的。
九成新車車內有害氣體問題嚴重
記者在李書福的提案中看到,“車內空氣污染問題與汽車生產工藝和材料密切相關,個別企業為了降低生產成本,采用了有污染的材料,成為車內空氣污染的主要問題。”
國家室內環境與室內環保產品質檢中心主任宋廣生對李書福的提案表示支持。宋廣生透露,早在2002年,他們就注意到車內空氣污染的情況就相當嚴重。2002年,一位消費者駕駛剛購買的轎車與同方向行駛的一輛豐田車相撞。中國車內環境監測委員會專家分析,后經調查發現,“肇事元兇”竟是新車內高濃度的有害氣體。
“這位車主購買新車正值隆冬,由于車窗緊閉,長時間吸入新車內的有毒氣體,最后導致他身體不適和大腦判斷、控制能力減弱,使車偏離方向,造成了車毀人傷的交通事故。”宋廣生說。
這起事故以后,2004年和2007年,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室內環境監測中心對北京地區共1225輛新車檢測發現,車內污染超標的高達93%。宋廣生坦言,由于當時沒有針對車內環境中的污染控制標準,這些調查基本上都是采用了室內環境的相關標準。
據調查統計,大約有65%的駕駛員在駕車時會由于車內環境污染問題出現頭暈、困倦和咳嗽等癥狀,車內空氣污染已成為導致駕駛員感到壓抑、煩躁和注意力無法集中的主要原因之一。
“國家標準”是考慮實際的折中結果
在李書福提交提案的前一天,3月1日,《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已正式實施。這是中國第一次就乘用車內空氣質量的國家標準,填補了國內車內空氣質量標準的空白。
對此,李書福認為,《指南》僅是推薦性國家標準,這應該是相關部門在考慮到當前國內的實際情況后做出的折中選擇。
這一說法得到了《指南》編制組組長、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學院葛蘊珊教授的肯定。“從2004年起就開始著手制定乘用車內空氣質量標準,到《指南》正式實施整整八年時間,可見其中的難點與博弈。”葛蘊珊透露說。
在宋廣生看來,車內空氣環境問題不僅在中國存在,在其他汽車發達國家也存在,近年來,日韓及歐美等國已經針對這一問題出臺多項標準。
“但是,國際上還沒有十分有效和成型的辦法可以供我們借鑒,當前出臺的《指南》僅是推薦性國家標準。”宋廣生說。
甲醛是車廂內“第一殺手”
美國有專業機構對車內進行檢測,新車車廂內有害氣體普遍達300多種,但是記者發現在《指南》中規定了8種污染氣體的檢測方法和標準。分別是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
“我們研究發現,在這8種污染物質中威脅最大的就是甲醛,在車內的座椅里面用的一些黏結劑會使用到含有甲醛的材料,所以我們第一要控制甲醛。”葛蘊珊說。
宋廣生告訴記者,新車車內空氣污染主要來源是車輛的內飾,如座椅、儀表盤、地膠、密封條等,或來自車輛生產所需的稀釋劑、膠水、油漆及涂料。
“越是豪華的汽車,車內空氣質量越是堪憂。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高級車輛的車內密封性越好,這樣有毒氣體不容易消散,給車主造成的危害很大。另外,好車內部采用的豪華裝修越多,就意味著產生車內空氣污染的源頭就越多。”宋廣生說。
宋廣生的說法被李書福的親身經歷所印證。“2002年的時候,媒體刊登了一項車內空氣質量標準監測顯示,吉利車內的空氣質量要比奔馳好。”李書福回憶說。他百思不得其解,后來他才明白這樣一個道理,由于當時吉利“豪情”很簡單的,沒有地毯、沒有頂篷,就是前面一個塑料儀表盤,車內污染源頭少了,車內空氣污染就少了。
治理車內有毒氣體要從源頭抓起
作為車主,如何減少車內的有毒氣體對身體的傷害呢?宋廣生認為,在目前還沒有對車輛使用材料和裝飾材料的有毒物質限值標準的情況下,作為消費者首先在選擇車輛的時候,應該盡量避免選擇車內裝飾豪華的,而是要選擇車內裝飾少一些的,從而減少污染源頭。
另外建議,開窗通風是最好辦法。不論在夏季還是冬季,新購買的車輛在行駛過程中最好保持通風,這對高級車輛尤為重要。
宋廣生說,有些車主在新買的車輛里放上活性炭,這樣能從一定程度上吸附有害氣體。但是,對于一些車主用芳香劑和香水來掩蓋新車內的味道,宋廣生極力反對。“這完全是自欺欺人的做法,味道雖然被掩蓋了,但是有害氣體一點也沒有減少。”宋廣生說。
葛蘊珊建議,車主不要把車放在太陽底下曝曬,否則車內材料會因此產生更多的污染物質。另外,進入車內之前,應該將車門打開幾分鐘,讓車內的空氣與外界的空氣對流交換一下,減少污染物質的濃度。
據悉,因為車內空氣質量檢測投資比較大,對檢測環境要求比較嚴格,目前國內可以按照《指南》規定對車內空氣質量進行委托檢測的單位還不多。“按照國家《計量法》的要求,只要按照國家標準進行了計量認證的實驗室都可以有資格進行車內空氣質量檢測。作為國家室內環境質檢中心我們已經投資建設了模擬實驗艙,正在申請國家認證擴項,可以為車主檢測車內空氣質量。”宋廣生說。
【關鍵詞】建筑裝飾材料 空氣污染 治理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自身的居住環境的裝修要求也不僅僅只停留在簡單舒適的層面,更多地追求高質量、高設計,要求居住環境美觀得體。因此在對房子的裝修過程中,會采用各種高科技材料,運用裝修先進技術。但是殊不知高科技材料里面含有大量有毒物質,人體吸入過多,容易產生呼吸道疾病、過敏性疾病,更嚴重的甚至會導致癌癥的并發,因此,如何控制好建筑裝飾材料對室內空氣的污染極為重要。
一、造成室內空氣污染的源頭
造成室內空氣污染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建筑裝飾材料自身附帶的有毒物質以及裝修過程中殘留的有害物質,人一旦長時間在室內環境中生活,極其容易損害人身健康。由高科技技術制造的建筑裝飾材料中容易附帶幾種有毒物質,其中最常見的包括:甲醛、苯等毒性較大的污染物,另外還有氡和氨等放射性物質。
首先是甲醛,甲醛是建筑裝飾材料中最常見的含量最多的有害物質。由于甲醛是聚合性非常強的物質,在現代裝飾材料中,為了充分縮小材料體積,增強材料硬度和韌度,要用到許多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在生產制造過程中,利用含有醛的高分子脈醛樹脂、胺基甲醛樹脂、三聚氰氨甲醛等高度粘合性來進行室內墻壁、天花板、地面等裝飾物的裝修。這些高分子聚合物在后期的使用過程中分解釋放出甲醛,給人們身體帶來很大的傷害。
其次是苯,苯的毒性非常大,是室內污染導致癌癥并發的主要源頭。在對室內裝修的過程中用到的塑料、合成纖維、膠黏劑、橡膠等材料中都含有一定量的苯。苯的揮發性很大,如果裝修完畢后,還沒等及室內殘留苯揮發就搬進去,則極容易造成苯吸收過量導致頭暈、惡心、四肢乏力等癥狀,嚴重者將出現昏迷現象。
此外,放射性物質氡和氨也是室內空氣污染的罪魁禍首。氡是一種天然放射性惰性氣體,在室內環境裝修中所用到的水泥、花崗巖、石膏等天然石材中含有氡,一旦釋放出來,氡是無色無味,無感覺的放射性物質,對人體傷害很大。另一種放射物質氨則剛好相反,它具有強烈的刺激性,釋放出來后吸附在人體皮膚和眼結膜上,使人體快速產生流淚、呼吸困難等反應。
二、控制裝飾材料對室內空氣污染的措施
(一)從源頭降低室內空氣污染
要控制建筑裝飾材料對室內空氣造成的污染,首先要做的就是減少使用含有有毒物質的裝飾材料進行裝修。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以及人們對自身健康安全的重視,人們在對室內進行裝修的過程中可以盡量采用環保健康的綠色材料,嚴格控制所使用的裝修材料,使用符合國家環保標準的裝飾材料。另外,裝修過程中可以盡量控制房間的通風、采光,并適當在房間內放上綠色植物,控制室內空氣保持清新。
(二)采取措施治理室內空氣污染
注意室內的通風換氣。對剛裝修完畢的房子不能馬上搬進去住,里面還殘存了大量沒有揮發完全的甲醛、苯等有害物質。一般離裝修完畢日期間隔時間至少在3個月以上搬進去住才比較安全。對于早期室內污染源濃度較高的情況,應該注意開窗通風,增加室內空氣的對流,采用通風對流的方式降低室內污染源濃度是較經濟的方法,也是人們治理室內空氣污染最普遍的方法之一。
采用空氣凈化器裝備。在對房間進行裝修過程中會用到不同的裝修材料,其中帶有的污染物質種類和污染源濃度也各不相同。現在市場上有很多種類不同的空氣污染凈化器,戶主可以根據臥室、衛生間、廚房等環境的異同進行對應的除污措施,可以分別測試各環境的空氣污染情況,再根據測試結果針對性的選擇相應功能的空氣凈化機,這也是一個比較經濟適用的治理室內環境污染的方法。
植物吸收法。眾所周知,綠色植物利用光合作用進行自身的呼吸系統運作,在呼吸過程中植物可以吸收空氣內殘存的一氧化碳、含有甲醛的氮氧化物等有毒氣體,同時釋放出氧氣,經過反復的呼吸,釋放,可以起到很好的空氣凈化效果。在盆栽植物中,常青藤,吊蘭等葉面較大的綠色植物對室內空氣中的有毒氣體吸收能力最強,而仙人球、牽牛花、丁香等氣味較濃的草本植物對空氣還能起到殺菌作用。
遮蓋縫隙法。造成室內空氣污染的源頭是從建筑裝飾材料中散發出來的,為避免材料中的有毒物質散發出來,戶主可以采取封閉裝修縫隙的方法減少污染物質的散發。一般建筑墻面和地面的縫隙會比較多,裝修過程中可以盡量減少裝修縫隙的出現或及時采取措施遮住裝修中出現的縫隙,以此來降低污染物質的析出。
三、結論
通過以上分析,幫助人們更清楚地是認識裝修材料造成的室內污染的嚴重性,以及給人們身體健康安全帶來的危害性,使人們在居住環境中提高健康指數,追求更美觀、更環保、更陽光的綠色環境,健康、幸福地生活。
參考文獻:
[1]常鳳艷.當心室內污染威脅兒童健康[J].養生大世界(B刊),2009.
[2]GB 50325-2009,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S].
關鍵詞:室空氣污染;總揮發性有機物;甲醛;苯;防治
前言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的辦公及居住空間越來越大辦公和居室的裝修也越來越頻繁。然而相當一部分居室和寫字經過無序的裝修、裝飾后或在建設過程中疏于環境衛生管理,處于嚴重的室內污染之中,家庭、辦公室等建筑物的環境質量已引起人們的廣泛重視,室內空氣污染已成為國內外研究的熱點。
1 主要的室內空氣污染物及其危害
室內空氣污染物主要是通過三條途徑侵入人體造成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即經呼吸道吸收、經皮膚吸收和經消化道吸收。室內污染物主要有:①總揮發有機物(TOVC)。據研究,揮發性有機物達到一定濃度時,短時間內人們會感到頭痛、惡心、嘔吐、乏力等,嚴重時會出現抽搐、昏迷,并會傷害到人的肝臟、腎臟、大腦和神經系統,造成記憶力減退等嚴重后果。②甲醛。甲醛是一種無色易溶的刺激姓氣體。可引起流淚、咽喉不適或疼痛,甚至引起惡心、嘔吐、咳嗽、胸悶、氣喘,長期接觸低劑量甲醛可導致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經紊亂、新生兒體質下降、染色體異常、肝功能異常、免疫功能異常等。③苯。室內苯濃度增高,可出現頭痛、胸悶、惡心、嘔吐等癥狀。苯還會引起血液病和心血管疾病等,中毒早期以白細胞持續降低為主,中期可發生皮膚紫癜、牙齦出血等,最終發生再生障礙性貧血。④氨,氨是無色、惡臭的刺激性氣體,釋放緩慢且時間較長,有些建筑物的氨污染需要20年才能揮發完,其污染對人體的損害主要是對眼和上呼吸道粘膜的刺激作用。可引起結膜炎、角膜炎、喉炎、支氣管炎癥。此外,內輻射還可造成人體細胞功能紊亂及遺傳畸變。導致罹患癌癥或白血病等。
2 室內空氣污染的防治措施
2.1從源頭控制,選擇環保建材和家具
“有裝修就有空氣污染”,室內空氣污染的源頭是始于裝修,因此,從源頭控制是防治的重頭戲。主要防治對策有:①從建筑設計和環境設計人手推行綠色監理,綠色環境設計,控制混凝土中防凍劑的使用員以保證建筑物內氨的濃度不超過國家標準。②購買環保型的家用電器。③使用清潔能源。在廚房盡量使用電能和氣態燃料,減少SO2、NOx、粉塵的產生,在烹飪的過程中要使用抽油煙機,使產生的污染物快速排出室外。
2.2裝修后治理
2.2.1通風換氣 通風是改善室內空氣質量的關鍵,主要涉及增加新風量、保證新風品質和送風效率,重視濕度控制;新居裝修后應該每天通風1~2h,經過至少兩個月之后再遷入;購買新家具后盡可能放在空房間中通風一段時間后再使用。
2.2.2物理吸附法凈化空氣
(1)過濾凈化方法:應用不同類型的過濾材料可濾去空氣中不同粒徑的微粒,用玻璃纖維制成的HEPA過濾材料是20世紀80年展起來的新型過濾材料。可有效地捕集0.3um以上的可吸入顆粒物、煙霧、灰塵、細菌等。(2)吸附凈化方法:該法是將污染空氣通過吸附劑層,使污染物被吸附而達到凈化空氣的目的,適合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放射性氣體氡、尼古丁、焦油等的凈化。吸附劑一般有活性炭、沸石、分子篩、硅膠等,目前使用較廣的是活性炭。對空氣中污染物種類多、污染程度重的室內場所,為實現最佳的凈化效果,可采用高效空氣過濾技術和浸漬活性炭吸附技術相結合的空氣凈化方法。
2.2.3靜電凈化技術
靜電技術最早用于工業除塵。用于室內空氣凈化的電吸塵與工業除塵的機理相同,即由強電場對進入的含塵氣流進行高壓電離,產生電子的雪崩效應,并使空氣中的部分組分離子化;電子、正離子向電極運動并與氣體中的塵粒碰撞而使塵粒荷電,或塵粒擴散與電子碰撞而荷電,荷電塵粒被電極吸引、吸附,從而使含塵濃度降低。
2.2.4負離子凈化技術
處于電中性狀態的氣體分子受到外力作用,失去或得到電子,得到電子的為負離子。負離子借助凝結和吸附作用,極易與空氣中微小污染顆粒相吸附成為帶電的大離子沉降下來。負離子還能使細菌蛋白質表層的電性顛倒。促使細菌死亡,達到消毒與滅菌的目的,但空氣負離子只是附著灰塵,不能清除污染物,其凈化功效有限。
2.3加強自我保護意識,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對于新建或裝修的住房,人住前如條件許可,可請當地環保部門對室內有害物質的濃度進行檢測是否達標。人住后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如盡量減少或禁止在室內吸煙,因為煙霧會加重有害氣體的危害;謹慎使用各種化學品,慎用清潔劑、消毒劑、殺蟲劑、滅鼠劑等,噴灑時要適量,噴灑后應長時間通風使室內無刺激性氣味后方可人內;增加戶外活動時間,減少人體自身對室內空氣污染。室內空間較小,空氣污染物比室外復雜,濃度更大,危害嚴重,所以應多到戶外活動,使人體通過呼吸道、皮膚、汗腺等排出大量污染物散發到戶外,減輕室內空氣的污染,同時可呼吸戶外新鮮空氣,有利于人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