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安全文化內涵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企業安全是行為安全,科技安全、生態安全的統一體。在一個企業里,行為文化、科技文化、生態文化相互制約又相互促進,三者集體表征著一個企業的安全水平,而企業的安全水平則是企業安全文化的物質表現。這其中既有我們最直觀的安全文化,也有內涵深刻的安全文化,總之,都反映著企業安全文化的核心內涵。
一、企業安全文化之人文文化內涵
人是一個企業最為寶貴的物質財富,離開人的發展,企業的發展無從談起,一個不能容納人的綜合發展的企業恐怕也不會有什么發展前途。在眾多的社會責任中,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對人的責任,包括最起碼的安全保障和一定的發展需要等,由此構成了企業安全文化的人文內涵。
企業安全文化之人文內涵是企業社會責任在人文領域的表現,它是尊重人的生命的文化,是注重人的全面發展的文化。生命只有一次,我們只能預防,避免事故的發生,從而保全我們的生命,由此可見,企業安全文化體現著強烈的人文關懷。企業安全文化能彌補安全管理的不足,因為安全文化注重人的觀念、道德、態度、情感等深層次的人文因素,通過教育,宣傳、獎懲、營造群體氛圍等手段,不斷提高企業職工的安全修養,改進其安全意識和行為從而使職工從不得不服從管理制度的被動執行狀態,轉變成主動自覺地按安全要求采取行動,即從“要我安全”轉變成“我要安全”。當然,由于安全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深層次的,因此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產生明顯的、根本性的效果。
另外,安全文化的推行,必須建立在完善的安全技術措施和良好的安全管理基礎上。
二、企業安全文化之科技文化內涵
企業安全文化是通過器物層向我們直觀地傳遞信息的,在企業內部,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機器設備、標牌標記等等,這其中無不凝聚著科技的因素。沒有先進的科學技術,就不會有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生產設備,就沒有安全科技;有了先進的科學技術,沒有用在恰當的地方,就喪失了科技安全,也不會為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添磚加瓦。因此,企業安全文化在科技視野中是以企業科技安全和企業安全科技來體現的。
其一,通過技術創新,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也提高企業科技安全水平。企業科技安全考察企業是否能夠抵御國內外同行企業以科技手段損害企業利益的行為或企圖,考察企業科技系統是否不受重大破壞和危害,考察科技能否發揮對企業安全的保障作用。
其二,通過發展科學技術,可以避免事故,實現本質安全化。企業安全科技主要是指通過科技的發展來解決企業的發展問題,依靠科技進步,推廣先進技術和成果,不斷改善勞動條件和作業環境,實現生產過程的本質安全化,不斷提高生產技術和安全技術水平。
因此,企業要健康持續地發展,要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處于不敗之地,企業的安全要得到保障必然要發展科技,要弘揚科技文化,由此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在某些方面就是要建設科技文化,科技文化是企業安全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
三、企業安全文化之生態文化內涵
1、組織保證
企業領導要高度重視,為班組安全文化建設創造條件;車間領導要大力支持,為班組安全文化建設出謀劃策;安全部門要具體指導,為班組安全文化建設提供幫助。要從組織上為班組安全文化建設順利進行提供可靠保證。
2、素材源泉
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是搞好班組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環節。班組不僅是完成任務的實體,也是孕育企業文化的細胞。班組成員在實際操作中的成功經驗、失敗教訓、親身感悟、點滴體會是形成班組安全文化的素材與源泉。
3、個性特征
班組安全文化建設具有廣泛的群眾性、普遍的實踐性、科學的指導性,樸素實在、可塑性大、前瞻性強,帶有良好的希望和祝愿,可具有較高的法律、學術、技術水準,能體現班組成員的文化、技術水平、安全意識,反映班組的工作性質、個性特征。
4、形成理念
班組安全文化建設是通過動員全班人人講、個個想、說身邊的人、寫身邊的事、開展安全評估、安全征文、安全演講、危險點排查、事故原因分析、生命價值研討等形式,讓班員認清安全源于警惕、事故出于麻痹,認識到發生事故對己、對人、對家庭、對企業、對國家不利的道理,不斷由淺入深形成安全文化理念。
5、豐富內涵
在班組安全文化建設中,班長要因勢利導、畫龍點晴、善于總結,從班員的發言、心得、演講、感慨、班組安全記錄、報刊、通報、上級指示精神、安全規章制度、安全法規中引摘核心內容,結合班組實際不斷豐富班組安全文化建設的內涵。
6、提煉結晶
班組安全文化是企業安全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安全文化是班組安全文化的集中體現。在班組開展的形式多樣的安全文化活動中,班長要注意把班員抒發的安全文化豪情、事故分析得出的原因、挖掘意識收到的成果、總結利弊得到的啟示和經驗,通過歸納提煉為班組安全文化理念的結晶。
7、強化意識
班長要在實際工作中細心觀察班員的動感激情,注意從動感上尋思、傷感上找源,緊緊抓住班員操作結束一回到班組就情不自禁所說的“吃一驚”、“嚇―跳”、“乖乖嚇死人”、“不是安全帽小命就送掉”等懺悔中查根追源,按照“三不放過”的原則,在引導班員吸取教訓、制定防范措施的基礎上,按照短、明、快的要求形成班組安全文化格言、警句、詩歌、順口溜,繪制班組安全標志、圖案強化班員的安全意識,形成安全文化理念,牢固構筑班員安全思想隊線,實現班組安全目標。
準確理解安全文化的內涵及作用
目前在安全文化的認識上有四個誤區:一是認為安全文化包羅萬象,涵蓋了安全工作所有要素,將安全文化當成個筐,沒有體現安全文化的特點;二是片面夸大安全文化作用,認為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最高階段,是萬能靈藥,有了安全文化不再需要安全規章制度,完全可依靠員工的自愿自覺實現安全;三是等同于一般的安全宣傳和教育培訓;四是東拼西湊任意拔高,故弄玄虛神秘化。
安全文化的內涵有哪些?“安全文化”由于沒有統一嚴格精確的定義,所以其具體內涵也不一致。國際核安全咨詢組界定的安全文化是指:組織及其成員的安全素質和對待安全的態度;我國AQ/T9004-2008《企業安全文化建設г頡飯賾詘踩文化的定義是:被企業組織的員工群體所共享的安全價值觀、態度、道德和行為規范組成的統一體。從以上兩種說法可看出,安全文化內涵主要指態度、素質及行為表現。
企業要做好安全工作,首先是設備設施的安全可靠;其次是一套系統全面的安全管理制度;再其次是良好的安全文化。將安全文化內容囊括安全工作所有相關要素,泛化了安全文化,看似全面,但實際抹殺了其本身的特征和意義,導致企業在安全文化建設中“胡子眉毛一把抓”,不利于有的放矢地推進安全文化建設。安全文化建設的核心是安全理念、安全氛圍和安全行為。
安全文化的意義是什么?一些咨詢機構和專家片面夸大安全文化的作用,貶低甚至否定安全管理體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錯誤理解杜邦布拉德利曲線(該曲線是一個指導企業通過安全文化改進以幫助持續提高安全業績的工具),認為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的最高階段,員工完全自覺自愿遵章守紀,安全文化取代制度管理,不再需要制度管理,這是一種極為有害的觀點。即使企業的安全文化建設達到了布拉德利曲線的最高階段,依然離不開制度管理,文化自覺和制度約束同時存在,并發揮著不同作用。以杜邦為例,杜邦在推進安全文化的同時也在推進杜邦HSE管理體系,其并未以安全文化取代安全管理體系。安全制度是企業的內部法規,是企業安全管理的基礎和根本,必要的制度約束是自覺自愿行動的前提,無安全制度為支撐,安全文化將是空中樓閣。
安全文化主要針對兩大難題:一是企業并沒有真正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理念,并不認同所有事故都是可預防的觀點,安全未成為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在安全與生產進度、成本、經濟效益發生沖突時往往犧牲安全;二是員工的不安全行為缺乏真正的解決辦法,需通過理念、氛圍和恰當的方法改變員工心理認知,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識和行為習慣,從要我安全變為我要安全我會安全。文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將安全變為企業從上到下的主動追求和自覺行動,這就是安全文化建設的意義。
安全文化的作用體現在,企業樹立良好的安全理念,營造安全氛圍,以人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每一個人的生命、價值、權利和尊嚴,建立主動關心、互相關懷、溝通順暢、關系和諧、朝氣蓬勃的企業氛圍,管理層為生產一線創造條件提供幫助和指導,員工在作業過程中遵章守紀避免不安全行為,從上到下更好地享受工作和生活的快樂與美好。
安全文化建設的對策建議
企業對于安全文化建設感到困惑,覺得老虎吃天無從下手,或按慣常的安全教育培訓模式推進,達不到預期效果。
安全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有哪些?一些企業在安全文化建設上停留在唱高調喊口號上,未理解安全理念的豐富和深刻,重形式輕效果,所請咨詢公司套用現成模式,照搬其他企業的安全理念,脫離企業的實際編撰安全愿景、安全使命和安全目標,甚至總結出一些虛無縹緲,玄而又玄的概念,凌空虛蹈,缺少具體內容。也有一些企業在提煉安全文化時過分注重包裝拔高,制造概念,堆砌詞藻,實際內容膚淺而空洞。
一些企業將安全文化建設等同于編寫安全理念和安全文化手冊等宣傳資料,安全文化建設無實質性效果。安全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不是寫和說,而是少說多做,通過領導層的行動產生示范效應。安全理念不能只在公司文件、宣傳欄和員工手冊體現,而需通過恰當方法讓全體員工發自內心認同并身體力行。
安全文化本身并不空洞,包括組織及個人的核心價值觀、態度、認識、能力和行為習慣,安全理念、安全氛圍和行為安全內容深刻豐富,而且都有具體細致各具特色的方法,如杜邦的安全理念、有感領導、直線責任、區域安全和安全行為觀察,日本企業的健康KY、危險預知訓練、安全體驗感知、安全確認、虛驚事件分享,以及國內一些企業的安全喊話、安全叮囑、領導帶班等。安全文化是貫穿企業各層級的安全價值觀,影響個人和群體對于安全的態度和認識;同時又體現在企業從最高領導到基層員工的一言一行當中,在杜邦、巴斯夫、康明斯、通用汽車等卓越安全文化企業中,能夠親身感受到領導層、管理層和一線員工對安全發自內心的關注及良好的安全素質與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