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透析堅持生態立省推進生態文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新華網頻道月日電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年初公布的《年全國環境質量狀況》,省生態環境狀況總體評價為“優”。這樣的環境質量監測結果,已保持了多年。
以“十一五”時期為例,GDP的年均增幅達到11.8%,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企業數量不斷增加,而環境狀況卻能持續保持良好,這在世界環保史上都是罕見的。全國人大代表、省委書記趙同志說:“這得益于省多年來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重視。”
趙同志介紹,一些具體措施或可證明鐵腕整治環境、大力推進生態建設的決心:
從年起,省環保局對全省的重點排污企業實行事先不通知企業和所在地環保部門,隨機開展突擊和暗查的全省污染源“飛行監測”。實行5年來,達標率從最初的51.5%上升到了去年的85.7%。
利用現代手段對全省各地國控和省控的1452家重點排污企業實行污染源在線監測,只要輕點鼠標,各地的實時圖像就會清晰地顯示在監控屏幕上,排污口的各項監測數據也能實時讀取。
出臺《省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預警制度》,“區域減排項目執行率低于70%的;因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快速增長等因素引起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同比增長30%以上的;上半年減排任務完成比例不到全年度40%的各市、縣政府部門都可能收到‘紅牌’。”趙同志說。據了解,去年,主管部門曾對的印染化工行業和的造紙行業實行了區域限批,暫停上馬新的排污建設項目。這些均為省最終全面超額完成國家規定的“十一五”減排目標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省歷屆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視生態省建設,早在年,就正式提出了建設“綠色”的戰略目標,年又相繼出臺了《可持續發展規劃綱要》《省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中共省委關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決定》和全國第一個《關于進一步完善生態補償機制的若干意見》。近幾年,以“生態省”建設為抓手,先后啟動環境整治和發展循環經濟等多項行動計劃,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已形成上下共識。
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過去5年,全社會環境意識持續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下降,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趨勢得到有效控制,環境質量穩中趨好。據中國科學院公布的《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可持續發展能力列之后居省區市第5位。
“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把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到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并列的戰略高度,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趙同志說,這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的深刻認識,體現了社會主義社會全面發展的戰略構想,必將對推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他表示,未來5年,省將繼續堅持生態省建設方略,大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在發展生態經濟上取得新突破;建立完善生態標準體系和安全保障體系,在改善生態環境上取得新突破;加快新能源建設,推廣可再生能源,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上取得新突破;推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在強化社會生態文明理念上取得新突破;積極推進要素配置市場化,在生態文明建設模式創新上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