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同群眾血肉聯系是黨生命所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官方媒體《人民日報》今天在其第六版刊發北京軍區政治部主任符廷貴撰寫的專論指出,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黨的生命之所在。
文章指出,保持黨與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是同志建黨治黨的一貫思想。近幾年來,江總書記在多種時機和場合,對這個核心問題作了反復的強調和論述。僅在《論黨的建設》一書中,對這個問題的論述就有30處之多。這既充分體現了黨的第三代領導核心對廣大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也反映了他對黨內出現的一些脫離群眾現象的深深憂慮。
文章說,應當肯定,當前在維護人民群眾利益方面,黨的各級組織、政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老百姓是滿意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從根本上說,是沒有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擺在應有的位置,實質上是對人民群眾的態度問題、感情問題。因此,各級領導干部作決策、抓工作、辦事情首先要考慮人民群眾的利益,符合群眾利益的事多辦快辦,有損群眾利益的事堅決不辦。
文章指出,人民群眾的呼聲是其根本利益的綜合體現。認真傾聽群眾的呼聲,充分尊重群眾的意愿,是加強和改進政府作風建設,密切與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必然要求。如果對群眾的意見要求冷落旁置、敷衍塞責,黨的形象就會受到損害,政府的誠信度就會降低。
文章引述鄧小平的話說:“一個革命政黨,就怕聽不到人民的聲音。”如果聽不到群眾的呼聲,領導就會變成“瞎子”、“聾子”,掌握的情況就會“失真”,作出的決策就會走樣變調,群眾的利益就會落空。文章又引述鄧小平說,“領導就是服務。”領導干部有多種職責,服務群眾是第一職責。文章提出保持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幾個方面:切實把發展和維護好群眾利益擺在工作全局的第一位置;切實把群眾的呼聲和意愿作為指導工作的第一信號;切實把關心和服務群眾作為各級領導的第一職責;把群眾的評價作為衡量工作政績的第一尺度。在提到接受群眾的評價時,文章指出,要擴大知情權。要有讓人民知情的勇氣;要增加監督權,有讓人民監督的魄力;要強化評判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