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師范美術教育風格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任意性選修課程內容比較豐富,是為滿足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設計的,如簡筆畫、水彩、基礎圖案、美術字、美術欣賞、計算機美術、卡通畫等,選修課由學生和老師共同去完成,既要有學生的自主性還要有老師的忠實的指導,一個優秀的老師既是良師又是益友,要依據每個學生的個性幫助他們去擇課,不要步子邁的太大。選修課著重培養了中小學美術教師的綜合素質,主要用來拓寬他們的知識面和對美術的理解或者更上一層的對藝術的理解,對未來在美術發展上的道路鋪墊一定的基礎,一個優秀的美術工作者不是天生的,需要在這個路上鋪墊的不是單純的水泥,混進沙石才會更堅固。
其次,美術教育要在教學方法上轉變。目前的師范類美術教育教學方法仍然延續著美術院校的教學方法。所有教學內容均在畫室完成,完全喪失了美術教育的靈活性和延展性。對于師范類美術教育,教學方法應靈活多樣,不能完全套用高校美術專業的教學模式。由于師范類學校美術教學課時有限,學生年齡偏小,不宜采取強制性的盲目寫生臨摹學習,而應按照不同年級、不同年齡的學生安排課程內容,采用循序漸進,從簡到繁,從易到難的訓練方式,逐步達到不同時期各個階段的教學目標,為他們從不同方位、不同層次,順其自然地去繼續學習和自由發展創造條件。美術教育是一門學科,同時也是服務于其他學科的一門學科,這就是它的延展性。這一特性可以通過教學活動予以體現。美術的教學活動已不能只依靠課堂或畫室,可以走出去,與實習單位或兄弟單位共同完成一項教學任務。
對于一些實用性很強的課程如簡筆畫、實用美術、手工制作、場景布置等可以結合英語、語文等其他學科,通過組與組、班與班、年級與年級之間的教育活動去共同完成一項學習內容。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開闊了眼界,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團體協作能力和學生對學科的綜合運用能力。
最后,教師教育風格的轉變.教師要改變灌輸式教學模式,常言“給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美術教育也是如此,教師教授的繪畫方法,有時候并沒有通過自己努力結合老師講解得出來的畫法好上手。所以不要怕學生提問題,要給與認真耐心的解答并肯定其做法,努力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所以要積極引導學生提問題,同時可以組織以討論式、辯論式的教學方法解決問題。就美術的作品而言,本就可以集思廣益,以求得更完美的佳作。同時可以開展自學閱讀、調研、社會實踐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的意識。
教學風格不僅僅是教學形式上的轉變,其中也包括說話藝術,美術教師也要具備良好的語言組織能力,以講解所教授的內容。所以,教師的語言修養是教師充分表現自己的學識、才能、情操和意志的關鍵條件。同時,教師的人格魅力是教學中最寶貴的財富,它不僅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教師能否促使學生的人格健康發展,而且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促進學生的學習進步有著重要意義。
為了適應現代中小學教育,師范類教育需要在這歷史關頭做出新的改變,在塑造學生的藝術能力的同時,還要塑造一定的藝術底蘊,讓每個學生都有自己不同的藝術之路,每個人具有不同的個性和共同的特點,這就需要師范類教育教授扎實的基本功的同時培養自學能力,好要塑造他們的藝術之路,為社會創造“綜合型”人才做出貢獻。
作者:林微微單位:通化師范學院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