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鄉村垃圾處置規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切實加快推進農村清潔工程(垃圾處理)工作,全面提升我鎮新農村建設質量和水平,根據新字[]12號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規劃。
一、工作目標
按照縣里的要求,到年底,我鎮要全面完成年以來15個省級新農村建設點、18個新農村建設未升級的市縣共建點和集鎮的垃圾無害化處理工作,并在2011年前實現全覆蓋。
按照“清潔衛生、無害處理、簡便實用、群眾歡迎”的要求,以“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操作標準,落實清掃保潔、垃圾收集、集中處理制度,健全農村垃圾收集處理體系,形成農村衛生保潔長效管理機制,用三年的時間實現全覆蓋的工作目標,達到農村“六個基本沒有”:一是農民房前屋后基本沒有零星垃圾;二是農戶庭院沒有隨地流淌的污水;三是村間、集鎮沒有散放的垃圾;四是庫(塘)水面基本沒有漂浮的垃圾;五是村間道路基本沒有裸露的人畜糞便;六是公路沿線基本沒有散落的塑料垃圾。我鎮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工作按照城區的標準,必須要求更高,行動更快,力爭當年實施,當年即見成效。
二、具體要求
1、加強主體建設。一是加強保潔員隊伍建設。按40戶配備一名保潔員;保潔員由有勞動能力的五老和低保戶擔任;同時要統一配置服裝,并印有“縣清潔辦”字樣。建立健全保潔員隊伍的職責規定、管理制度,保潔員要做到每天到農戶家中收集一次垃圾,公共場所每周打掃兩次,垃圾池里的垃圾每周清運一次;加強保潔員的培訓,強化保潔員的垃圾收集、分揀分類意識及垃圾無害化規范化處理能力。二是加強鎮環衛所建設。鎮里成立中心環衛所,并做到“六有”,有固定的辦公場所,有一支環衛隊伍,有環衛工作職責和工作制度,有一整套清掃工具,有環衛清運車輛。結合新農村建設,環衛所要延伸職能,把新農村建設點保潔員的指導管理納入職責范圍,促進環境整治垃圾處理常態化長效化。三是提高農民垃圾處理的主體意識。農民群眾是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工作的主體,要著力強化農民群眾的自我保潔意識,制定村規民約,引導農民群眾建立衛生保潔等相關制度,開展多種形式的比文明、比整潔活動,使農民由客觀被動逐步轉變為主觀自愿,使“人人關心生態環境,時時注重環境保護”成為自覺行動。
2、突出分類減量。垃圾的分揀分類和減量是垃圾無害化處理的前提和基礎,堅決杜絕對垃圾不分揀、不減量、不回收即簡單填埋焚燒的做法。鎮里設立回收站,行政村設立回收點,村點回收員由保潔員兼任,做到“三公開”,即將回收員的姓名、電話和回收物品的價目公布到村,切實建立和健全垃圾回收網絡;鎮衛生院和村衛生所要建立專門的醫療回收站點形成回收網絡。可循環使用和資源利用的紙類、塑料、金屬、玻璃、織物及廢用家電等,由各戶分類收集出售,或由自然村統一分類收集出售;剩飯剩菜、果皮瓜殼、爛果菜葉、動物內臟等廚余垃圾可作沼氣投料;破磚碎石、破瓷磚、建筑渣土、棄料余泥及其他建筑廢棄物,就地作填鋪路原料;對廢電池等有害垃圾,由回收員收集交回收站,委托供銷部門封存,過期藥品及醫療垃圾由衛生部門統一進行無害化處理;除以上四種以外的不宜回收的垃圾,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焚燒或填埋處理。
3、強化設施建設。垃圾處理設施是做好農村垃圾處理工作的重要保證,一是設施建設要齊全。鎮集要切實做到“五有”,即有環衛所、有環衛設施(環衛工具、垃圾清運車)、有填埋場、有專項工作經費、有健全完善的長效運行機制。所有村莊必須做到“四有”,即戶戶有分類桶、村村有一個垃圾處理設施(垃圾池、垃圾屋)、保潔員有一套清掃工具,有一套完善的長效保潔機制。集鎮和各行政村所在地的街道旁要設置一定數量的果殼箱和垃圾箱。二是設施建設要規范。垃圾處理設施建設要遵循方便、節約、有用的原則,進行合理布局。垃圾填埋場、焚燒爐、垃圾晾曬池、建筑垃圾堆放場、垃圾儲存房和漚肥窖等設施的建設,要遠離江河湖泊、水源池、人居地和沿線路旁。建設垃圾填埋場的須按環保部門標準建設沉淀池、過濾池、雨污分流導排溝、導氣管、防雨天棚等,填埋場底部要進行防滲處理,避免造成新的污染;建設垃圾焚燒爐的,要綜合垃圾運送方便及環境保護等因素,杜絕建在村莊入風口和標準化農產品基地等處,焚燒爐煙囪要按要求達到一定高度,焚燒后的垃圾灰、渣和焚燒不完全的垃圾要進行填埋和處理。
三、實施步驟
按照縣里要求,農村垃圾處理以分類減量為前提,處理方式以填埋為主、焚燒為輔。集鎮及湖牛公路沿線的垃圾收集到鎮處理場進行集中處理,非主要通道的村莊垃圾集中到焚燒爐處理,切實做到垃圾無害化處理方便、快捷、實用、有效。
全鎮農村垃圾處理分三步走,第一步:到年12月中旬前,(1)按照環保標準,完善辰字垃圾填埋場,積極完成村點焚燒爐建設。(2)完成全鎮年至年新農村建設點垃圾無害化處理工作。第二步:到年底,完成主要通道的所有行政村和建設點的垃圾無害化處理工作。第三步:到2011年底,其他的自然村要全面完成垃圾無害化處理工作,實現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全覆蓋。鼓勵和提倡有條件的村落社區提前實現全覆蓋。
四、推進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工作是黨委、政府的重點工作,鎮里成立農村清潔工程領導小組、各村(場)社區,也要成立機構,落實工作人員、工作經費和責任制,主要領導要親自部署和督查,分管領導要具體抓落實、抓進度、抓實施。
2、加大宣傳力度。要提高認識,加大對農村環境整治(垃圾處理)工作的宣傳力度,動員全社會力量積極參與,不斷擴大效果和影響,切實把氛圍造濃、把聲勢做大,使垃圾無害化處理家喻戶曉、深入人心,激發農民群眾參與積極性和主動性。集鎮等湖牛線行政村所在地主要通道,要制作永久性宣傳牌,刷寫宣傳標語,營造全鎮上下積極參與農村垃圾處理的濃厚氛圍。同時,要積極搞好保潔員的培訓工作,大力宣傳農村垃圾分揀分類的基本常識和“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的操作標準。
3、明確部門職責。各部門要切實履行好各自職責,鎮清潔辦要加強對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指導和監督;做好可利用垃圾的回收處理及回收網點建設;中心完小要指導、督促各村小的垃圾無害化處理工作;鎮衛生院(所)要加強村衛生室醫療垃圾處理的指導和規范及垃圾無害化處理及管理工作;民政所要負責把保潔員納入低保對象;其他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要求,全面開展工作。各村(場)社區要負責轄區內垃圾處理的具體組織實施,負責本村范圍內垃圾屋設置建設,專業保潔隊伍的建設,明確農戶的垃圾收集清運及公共區域責任分包,制定村規民約,對農戶遵守保潔制度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4、加大資金投入。資金保障是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工作有序開展的保證,要按照“政府主導、多元投入”的原則,積極拓寬籌資渠道,探索市場化、社會化籌資的路子,鎮政府每年補助三萬元人民幣,駐地單位每年出資360元人民幣,每個門面每年出資120元人民幣,居民每戶每年出資60元人民幣,確保垃圾無害化處理工作順利推進。
5、強化督查考核。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工作是硬任務,既要看過程,更要看結果。將垃圾無害化處理納入新農村建設考核范圍,完善考證指標體系,嚴格量化考核。鎮新村辦每季度以村點為單位,組織一次大檢查,對工作查成效、查進度,凡農村垃圾處理不達標的村落,對年終評先實行一票否決,每次考查評出前1、2、3名,對前1、2、3名點和保潔員給予獎勵,每半年度各點自行進行一次檢查評比,每點評出最干凈戶2戶,對獲得最干凈戶的給予衛生費減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