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衛生局鄉鎮衛生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以農村衛生工作為重點,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衛生建設
總體工作要求是認真貫徹落實市政府全市衛生工作會議精神和《**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若干意見》,具體做好以下工作:
1、繼續夯實衛生院基礎。按照市政府提出的“三個確保”要求,即“確保公共衛生,確保基本醫療、確保院前急救”,強化鄉鎮衛生院的功能定位。認真落實省上“年百所鄉鎮衛生院改造提升工程”和市委、市政府的“十大工程”衛生院建設項目,完成15個鄉鎮衛生院的改造提升任務;繼續完善衛生院公共衛生職能科室建設,重點衛生院要全面完成急救室建設,完成20所衛生院產科規范化建設。
2、全面提升鄉、村衛生技術人員素質。繼續實施扶持農村衛生人才“123工程”,特別是組織實施省“千名醫生幫扶鄉鎮衛生院”為民辦實事項目;開展全市鄉村醫生、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規范培訓。積極推進鄉鎮衛生院重新核崗定編、財政全額保障試點工作。繼續實施鄉村醫生享受政府津貼補助的發放工作。
3、大力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延平、光澤、松溪、建甌**年元月1日啟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浦城、政和力爭7月1日前啟動,全市以縣為單位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達到100%。全面加強合作基金、合作醫療定點機構服務行為和醫療費用的監管,積極推進合作醫療管理信息化建設。建立以參合率、受益率、便捷度為標準的評價體系。
4、積極探索鄉鎮衛生院的社區衛生服務模式。鄉鎮衛生院要努力轉變經營理念,針對農村居民健康需求,按照社區衛生服務的運作模式,突出公益性質,強化預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復等公共衛生服務功能,增強服務意識,努力為農村居民提供“零距離”的衛生服務。
5、加快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制定《**市社區衛生服務發展規劃》,完成現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清理整頓工作,開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標準化建設,加快社區衛生服務人員規范化崗位培訓。
6、加強第二周期農村初級衛生保健工作。今年爭取有30%的縣(市、區)達到初保合格縣(市)要求。
二、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看病貴、看病難、看病繁的熱點問題
認真學習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總書記在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體學習上的講話,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的居民基本衛生保健制度,遵循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轉化機制、加強監管的原則,從解決群眾反映最突出的問題入手,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改善醫療衛生服務,加快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不斷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1、扎實推進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根據全市衛生工作會議要求,突出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在醫院內部引入競爭機制,推行全員聘任制,進一步激發干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改善服務態度,提高工作效率。
2、進一步加強醫院管理。繼續深入開展醫院管理年活動,全面開展醫院評價和新一輪等級醫院評審工作,研究制定、實施民辦醫院評價辦法,建立健全醫療質量管理長效機制。進一步規范醫療機構設置審批、執業登記和校驗工作,完善執業醫師、護士考試和注冊制度。開展臨床醫師、護理人員“三基”技能比賽,進一步提高醫務人員“三基”水平。規范采供血管理,確保臨床用血100%來自無償獻血,開展血血液集中化檢測試點。嚴格大型醫用設備配置管理。全面推行院務公開制度,重點抓好醫療服務收費的公開,嚴格執行醫療收費一日清單制度和查詢制度,提高收費透明度,自覺接受群眾監督。規范醫院收支管理,堅決取締科室承包、出租、開單提成等違規行為。
3、繼續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繼續以合理用藥、合理檢查、規范收費為重點,進一步規范醫院的服務行為;進一步規范醫療收費工作,今年全市人均醫藥費用增長幅度要控制在明顯低于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幅度。
4、開展創建“平安醫院”活動。建立由當地綜治部門牽頭,衛生行政部門為主,公安部門參與的創建工作機構,在縣及縣以上醫療機構開展創建“平安醫院”活動。各級醫療機構要建立和完善矛盾調處機制、內部管理機制及突發事件防控應急機制,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加強內部管理,加強安全保衛工作,切實維護醫院正常工作秩序。
三、加強公共衛生能力基礎建設,強化重大疾病防控工作
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以農村和城市社區為重點,提高疾病預防控制、公共衛生監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
1、加大對重大傳染病和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力度。實施重大疾病“專病專防”新策略,加強對重大傳染病的檢測工作,預防和控制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鼠疫、霍亂等傳染病發生和流行。加強預防接種管理,提高免疫規劃接種率和接種質量,加強對乙肝疫苗預防接種和傳播途徑的控制。認真做好結核病控制項目,以提高病人發現率為重點,保持全市現代結核病控制覆蓋率達100%。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繼續落實“四免一關懷”政策。評估并完善《縣及縣以上醫療機構公共衛生任務書》任用和內容,強化醫療機構公共衛生職責,建立公共衛生機構與醫療機構、農村衛生機構和社區衛生機構的合作機制,構建城鄉公共衛生安全網。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繼續完善各類重大疾病、事故、災害的單項衛生應急預案,加強多專業衛生應急隊伍建設,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資金和物資儲備機制,及時處置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2、強化疾病預防控制和衛生執法監督體系建設。開展疾控體系三年建設成效評估,加強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設,在完成硬件建設任務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提升人員素質,完成職業健康體檢資質認證工作。理順調整衛生監督職能,全面加強衛生監督機構的能力建設,提高我市衛生監督機構的綜合監督執法水平。堅持以醫療服務監督、食品衛生、職業衛生監督為重點,加大公共衛生執法力度,確保社會衛生安全。繼續推行餐飲業的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重點加強學校食堂及周邊流動攤點的食品衛生管理,確保食品衛生安全。加強對學校的衛生管理和健康指導,探索推行向全市各級各類學校派出專業的兼職衛生指導員的做法。加強農村衛生監督工作,開展縣向鄉派駐衛生監督員或聘任衛生助理監督員試點工作。加強職業衛生工作,加大對有害因素企業特別是礦山的監督監測力度,在有害因素廠礦監測覆蓋率和職業性健康體檢率上全面完成市政府下達的任務指標,切實防止重大職業危害事故的發生。加強公共場所衛生監督。繼續深入開展打擊非法行醫專項行動。
3、加強婦幼衛生工作。認真落實“兩綱”的各項衛生指標。繼續以控制孕產婦死亡率為工作重點,強化孕產婦、兒童系統保健管理,提高產前檢查率、市危孕產婦管理率、住院分娩率,10縣(市、區)全面建立貧困高危孕產婦救助資金,全年孕產婦死亡率控制在30/10萬以下。落實市政府免費婚檢惠民政策,免費婚前醫學檢查率要在**年的基礎上再提高10個百分點。加強母嬰保健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健全全市新生兒急救和聽力篩查網絡。
4、加強愛國衛生工作。結合“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和“相約健康社區行動”,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制定本地愛國衛生工作計劃,開展衛生效果評價。以農村改水改廁、創建衛生村(鎮)等為重點,帶動農村環境衛生的綜合整治。繼續開展城鄉除四害活動。繼續鞏固創建省級衛生城市成果。
四、提高衛生服務效能,樹立衛生隊伍良好形象
扎實開展衛生系統行業作風建設,強化服務意識,切實改善服務態度,簡化服務環節,開展便民服務,提高衛生服務效能。
1、服務發展。落實**市衛生局“提高服務意識,優化發展環境”十項服務承諾,在簡化程序、減免收費、檢查告知、醫療保健等方面,為投資者和工業企業提供優質、便捷、高效的服務。
2、服務群眾。落實各項惠民服務措施,簡化就醫流程,降低藥品、檢查和治療費用,實施單病種限價收費,推行醫學檢驗、醫學影像學檢查互認;積極探索建立農民工醫療救助與衛生保健機制,探索以居住地為主的婦幼保健管理模式,并將農民工孕產婦納入我市貧困高危孕產婦專項資金的救助范疇。
3、服務農村。繼續深入開展城市支援農村衛生工作,重點是加快落實幫扶協議中承諾的項目,確保幫扶的人員和資金、設備及時到位。同時做好掛村服務工作。
4、服務基層。要進一步增強機關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效能,主動、熱情地為基層單位和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服務,為我市經濟建設服務。
五、加強黨建和精神文明建設,為衛生改革發展提供保障
1、加強衛生系統思想教育。結合衛生隊伍的思想實際,以服務宗旨教育為核心,以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為基礎,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繼續深入開展“知榮辱、正醫風、促和諧、樹形象”活動,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表彰職業道德先進個人,維護衛生系統良好社會形象。
2、加強衛生隊伍的作風建設。緊緊圍繞貫徹落實《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嚴格按照***總書記提出的八個方面的要求加強作風建設。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切實抓好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和監督工作。繼續開展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扎實推進治理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工作,進一步改革完善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制度,大力推進藥品采購電子商務。
3、深入開展黨建工作“三級聯創”活動。針對衛生系統實際,積極開展黨建工作“三級聯創”活動,創新黨建工作載體,豐富黨建活動內容,切實加強和改進基層黨組織建設,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衛生行政部門黨組織要達到“六個好”標準,基層黨支部要達到“五好”標準,上下聯動,共同努力,形成一級帶一級,一級抓一級的工作局面。
4、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以“創文明行業,建和諧海西”競賽活動為載體,積極開展創文明單位、文明行業的各項活動,加強醫院文化建設,使全系統干部職工形成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切實提高衛生行業文明創建水平和創建成效。
六、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全面完成衛生各項工作任務
繼續推行績效考評制度。實施衛生重點工作項目化管理,建立項目目標管理責任制,采取日常檢查與年終考核、專項檢查與綜合評價相結合的辦法,進行千分制績效考評。
建立項目建設專項督查工作機制。明確項目的組織實施、年度目標、竣工驗收、獎懲辦法等,實行資金、質量、進度三項跟蹤,定期進行督導檢查通報,確保各項任務落實到位。制定項目資金管理辦法,特別是要對新農合基金、為民辦實事、公共衛生、救災、惠民政策等項目資金的使用及單位的津貼、獎金發放情況進行專項督查。
努力拓展新的服務領域和服務空間,按照市政府創業競賽任務要求,積極完成衛生招商引資項目,拓展衛生服務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