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加強全區土地管理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進一步增強土地管理法律法規意識
加強土地管理,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保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各地、各部門要認真學習、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省土地管理條例》以及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進一步增強土地管理法律法規意識。今年6月25日是全國第十六個土地日,各地、各部門要抓住時機,廣泛利用各種形式,大力宣傳土地管理法律法規,進一步營造全社會依法管地、依法用地的良好氛圍。全區各級領導干部要充分認識保護耕地的重要性,正確處理加快經濟發展與保護土地資源的關系,堅持依法集約用地,堅決遏制土地違法行為,努力走出一條符合我區實際的,以較少的土地資源消耗,實現最大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新路子,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二、進一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一)實行項目用地雙控制度。工業項目用地,要嚴格按投資強度配置土地資源。省級開發區工業項目用地每畝投資不得低于320萬元人民幣;鎮級工業集中區工業項目用地每畝投資不得低于200萬元人民幣。一次性投資低于1000萬元人民幣的項目,一般不予獨立供地,鼓勵采取租賃土地使用權或租賃廠房方式取得生產經營場所。工業項目規劃指標必須符合國土資源部頒發的《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控制指標》標準,總體上建筑系數應大于0.5、容積率大于0.8。嚴禁在工業項目用地范圍內建造成套住宅、專家樓、賓館、招待所和培訓中心等非生產性配套設施。
(二)鼓勵建設多層標準廠房。凡工業性建設項目的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的征收標準按區政府辦政抄()字第2號精神執行。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工業用地不改變用途,允許工業廠房原地翻建提高容積率,并不再補繳土地出讓金。翻建至二層或二層以上的,原建筑面積免收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新增部分按政抄()字第2號規定標準收取。
(三)堅持集中開發原則。嚴格控制村級項目的開發,防止“村村點火、村村冒煙”,造成土地資源的浪費。經濟薄弱村的物業項目建設,由鎮(街道)統一規劃、統一建造、統一管理,標準廠房一律進工業規劃區。建成后的物業,產權歸村所有,其收益除物業管理費及其他配套服務費外,均歸村所有。項目用地由各鎮(街道)通過置換、調劑等辦法解決。
三、進一步嚴格土地審批程序
(一)切實加強土地規劃管理。各鎮(街道)編制的總體規劃、工業集中區規劃以及新農村建設試點規劃,必須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銜接,各類規劃經批準后方可實施。
(二)嚴格按照國家產業政策供地。從嚴控制開發區和城鎮規劃區以外的項目用地。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環保要求、科技含量高、有利于提升本地區產業升級項目和急需建設的配套基礎設施等項目,優先供地;對第三產業和農產品加工項目,實行政策傾斜;嚴格控制限制類、高能耗、高污染項目用地。
(三)嚴禁低價出讓土地。認真貫徹執行區委辦、區政府辦《轉發區國土局、監察局〈關于規范協議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議事規則的意見〉的通知》(委辦[]33號),各鎮(街道、區)協議出讓土地時,不得低于省政府規定的最低保護價。對投資數額大或科技含量高、上繳稅收多的特殊項目,必須堅持集體會審制度。
(四)嚴禁未批先用、邊批邊用。土地利用必須嚴格按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規規定的權限和程序進行審批,未經批準,一律不準提前開發建設;使用掛鉤指標的項目,必須經市國土管理部門現場踏勘并報經市政府批準后,方可開工建設。
(五)嚴禁擅自改變土地出讓合同約定的土地使用條件。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個人和單位必須嚴格按照土地出讓合同約定進行開發建設。確需改變土地用途、容積率的,必須經原出讓方和規劃部門同意,依法報經市政府批準,并按照規定補交土地差價。凡商業、旅游、娛樂、金融、辦公、房地產等經營性用地,必須以招標拍賣方式供應土地。
四、進一步加強土地執法檢查
(一)加強建設用地批后跟蹤監管。加大對閑置土地的處置力度,對土地出讓合同明確的交地時間起,滿1年未動工建設的,依法向土地使用者征收土地閑置費,工業用地每年按照土地出讓合同金額的15%收取土地閑置費,經營性用地和其他用地按照土地出讓合同金額的10%收取土地閑置費;對取得土地使用權超過2年未使用的土地,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權。
(二)完善動態監察制度。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土地監察網絡,落實管理責任,強化動態巡查,加大土地執法監察力度。對擅自擴大規模、未批先用、邊批邊用等違法用地行為,要認真查處,依法整改;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破壞基本農田等重大土地違法行為,尤其是對頂風違法的重大土地案件,按照“既查事又查人”的原則,該追究行政責任的,由土地部門提出行政處分建議書;該追究法律責任的,要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五、進一步加強對土地管理工作的領導
加強土地管理,提高集約用地水平是一項涉及全社會的系統工程,是各級政府和各部門的共同責任,需各方配合,形成合力。在建設項目立項、工程設計、用地選址、用地預審和規劃審查、供地審批等各個環節上,發改、國土、規劃、建設、交通、環保等部門要嚴格把關。監察部門要嚴肅查處土地使用和管理方面的違法違紀行為。各地、各部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加強領導,強化土地法制觀念,從保護干部、保護資源、保障發展的角度,依法用地、規范用地、集約用地,為全區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