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文旅局工作總結及工作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十三五”以來,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的“文化強縣”“全域旅游”發展戰略,大力推動文化旅游建設發展,基本完成“十三五”的文化、旅游各項發展目標。
一、“十三五”文化旅游工作主要成績與特色亮點
1.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日趨完善
加強鎮綜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動中心建設,大劇院、縣文化藝術中心、名人館建成并運營;建成農民文化樂園40個;新建、改建6個城市閱讀空間;完成12個農村電影室外固定放映點和1個室內固定放映點建設;改造提升休閑公園36個。
2.群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
舉辦“4.23世界讀書日”“我是朗讀者”等系列主題讀書會,大力推廣全民閱讀。舉辦“之韻”“樂動青春”等主題活動;舉辦“美在鄉關·家園”“掌聲聚民心開啟新時代”“畫家畫”“美麗”等系列書畫攝影展;“送戲進萬村”、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完成率100%;春節期間推出系列經典黃梅戲演出。
3.文化產業持續協調發展
引進廬州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大劇院、崗灣文化娛樂城市綜合體。引進影尚院線電影進駐安德利綜合體。引進振江彩印包裝科技有限公司。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培育文創產品。
4.旅游經濟規模持續增長
全縣年游客接待量由2015年的402萬人次增長到2019年的772萬人次,年均增長17.7%;旅游總收入由2015年的33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63.8億元,年均增長17.9%。GDP旅游貢獻率達12.7%,財政收入旅游貢獻率達14%,旅游行業就業率達13.5%,逐漸成為全縣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
5.文旅發展環境持續優化
萬柯路、湯柯路、白馬嶺隧道、冶父山金塘大道、龍池大道等旅游道路建成通車,全縣開通城鄉旅游客運公交、環巢湖觀光巴士,同時配套生態停車位1024個。新建18個景點游客中心,3處旅游咨詢中心,設置全域全景圖5個,旅游交通標識200個,建設旅游廁所60個。基本建成云里安凹、湯池芭洼等主題民宿。打造特色餐飲街區和省餐飲名店2處,五星旅游餐館2處,三星以上農家樂36戶,家庭農場1100多家。開發白云春毫、潛川雪峰等20余種旅游商品。建成全縣旅游大數據中心。
6.文旅品牌體系初步建立
成功舉辦周瑜文化節、水果采摘節、風箏文化節、音樂帳篷節、人游、大美攝影大賽、導游大賽、全國垂釣挑戰賽、環冶父山毅行等活動。榮獲“全國十佳生態休閑旅游名縣”“中國最美鄉村休閑旅游名縣”省旅游強縣等稱號,躋身全省十大全域旅游目的地。
二、2020年文化和旅游工作開展情況
1.疫情防控與市場執法兩手抓
對全縣6個城市閱讀空間、89家網吧、55家歌舞娛樂場所、22家電子游樂場所、3家城市影院、126家實體書店、8家旅行社、9個A級景區、5家星級酒店、42家星級農家樂全實行常態化疫情防控管理和市場執法監管并重。查處網吧接納未成年人案件1起,收繳各類非法出版物205本。
2.全力保障公共文化服務
截止11月,圖書館接待讀者3萬余人次,舉辦讀者活動場次72場。6個閱讀空間接待讀者103萬余人次,打造六期電視欄目《讀書時間》。已建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229個,建成率100%。對盛橋鎮、白湖鎮金灣社區、樂橋鎮閱讀空間(書屋)配發獎補圖書2700余冊。
汛期赴災民安置點慰問演出15場。完成12個室外和1個室內放映點驗收工作。完成217場送戲進萬村演出任務。礬山鎮樂華村成功入選2020年“全省30臺優秀鄉村春晚”。
3.推動提升旅游項目發展
(1)推進全域旅游創建。湯池三沖巢湖源景區獲批國家3A級景區,黃山寨生態旅游區通過3A級景觀價值評定。湯池創建國家級度假區通過專家材料評審。更新全域旅游標牌標識,鄭家莊園等5處旅游廁所完成市級專家組質量等級評定驗收工作。完成全縣三星級農家樂評定驗收工作。
(2)突出抓好旅游扶貧項目。長沖村成功獲批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實施云里安凹二期等5個旅游扶貧項目。結合鄉村旅游實施六個一批扶貧工程,加強三個省級旅游扶貧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帶動3543人貧困人口增加收入。
4、合力營銷文旅品牌
(1)開展系列節慶營銷活動。先后舉辦“最美鄉遇,尋味年”縣首屆民俗年味節、“聞花香尋”、白云春毫“云上”茶文化旅游宣傳季、“挑戰離天最近的地方——牛王寨登山賽”活動、“游十里長沖繪千米畫卷”慶六一親子體驗活動暨“穿越白馬嶺,尋跡大美”白馬嶺趣味定向賽等。
(2)開展文旅資源推介活動。先后舉辦“四季游”文化旅游資源會、2020“·金寨”文旅資源聯合推介會、“鄉約果然很美”縣第二屆瓜果采摘嘉年華系列活動、“在希望的田野上”縣首屆鄉村音樂會、“2020·桐城·肥西·舒城文旅資源聯合推介會”
5、提升文化遺產傳承影響
完成省市縣三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矢量圖繪制工作。完成吳長慶故居修繕設計方案。完成第五批非遺項目調研與考察。新公布四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6.加強廣電安全播出工作
縣應急廣播建設技術方案通過省廣播電視局審批并掛網招標。開展集中整治行動,沒收非法銷售地面衛星接收設施29套。加強境外電視接收用戶特別是賓館酒店接收境外電視節目的管理。
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今年因疫情影響,文旅行業小微企業深受沖擊與影響,另受洪水影響,一些文旅企業、景區景點、酒店、農家樂損失嚴重,文旅市場有待振興。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緩慢,鎮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硬件建設投入有待加強。文旅專業人才隊伍、素質能力建設急需強化。
三“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工作謀劃
1.總體思路
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按照縣委、縣政府“文化強縣”“全域旅游”的戰略部署,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以文旅融合為理念,以項目建設為重點,不斷提高文化旅游事業和文化旅游產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努力建設為長三角生態休閑度假目的地。
2.發展目標
緊緊圍繞“建設文化旅游強縣和長三角生態休閑度假基地”的總目標,以“一核三廊四組團”的“134”空間格局,立足生態優勢,突出文旅融合和休閑理念,全面提升文旅的美譽度。將縣打造成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全國知名的生態文化旅游地、環巢湖國家旅游休閑核心區、國際品質的溫泉養生度假旅游地。考慮到疫情的中長期影響,接待旅游總量和旅游總收入增長速度設定為年均12%和15%,到2025年,接待旅游總量突破130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突破120億元。
3.重要任務
申報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1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啟動5A景區創建,新增1-2家4A景區;打造1臺文旅實景演出;設計2-3條精品文化旅游線路;推動建設文化藝術中心;完成3-5處省級及以上文物保護單位申報;完成1-2個省級及以上非遺項目申報;每年舉辦1-2次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節事活動。
四、2021年文化旅游工作安排
1.全力開展旅游宣傳推介工作。“走出去”“請進來”,重點宣傳縣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著力打造“這么近,那么美”旅游形象品牌,進一步提升旅游在省會周邊乃至長三角地區的影響力。
2.繼續推進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對照標準,結合實際,制定詳細的創建工作方案,細化各項創建任務,加大力度、扎實做好創建的各項工作。
3.深度開發文化旅游產品。深入挖掘我縣文化、旅游資源,以文化創意為依托,推動我縣更多資源轉化為旅游產品,推出一批具有文化內涵的旅游商品,扶持做大我縣文化旅游產業。
4.做好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積極做好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工作。依法保護文物并開發文物資源,加強各級文保單位的保護與利用。推動縣博物館建設。
5.持續加強市場監管和“掃黃打非”工作。抓好文化、旅游、廣播、影視等市場安全管理工作,確保市場秩序安全運行;全力做好“掃黃打非”的各項工作任務。
6.繼續抓好群眾文化活動開展。舉辦文化講座、論壇、沙龍、書畫活動各類講座;組織開展“送文化下鄉、進社區”等各類文化演出活動。加強民間文藝院團建設管理。
7.認真抓好黨建和紀檢監察工作,規范黨的建設,發揮黨員領導干部示范帶頭作用,狠抓機關管理,落實勤儉節約、勤政為民各項規定和案要求,塑造優良的文旅隊伍新形象。
8.做好縣委、縣府以及上級主管部門安排的各項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