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服務外包集群企業競爭力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以蕪湖市承接我國服務外包產業轉移為背景,蕪湖市服務外包產業集群企業的發展動態為研究動向,通過了解我國的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狀況,在已有的研究基礎上,提出競爭力因素模型圖.采用因子分析法,從資源投入與配置、企業管理、政策環境、創新能力、企業間合作和人才6個方面設置問卷調查,對調研獲得的數據進行SPSS統計分析,發現企業集群競爭力和資源投入與配置、企業間合作、創新能力、人才4個方面存在明顯的線性關系.針對研究結果對提升蕪湖市服務外包產業集群企業競爭力提出相應的策略支持,同時為政府制定服務外包產業集群政策提供參考.
關鍵詞:
服務外包;競爭力;五力模型
目前,全球的服務外包發展進入外包3.0時代[1-2].服務外包是迅速興起的又一輪新的國際產業轉移的重要載體形式,它已經逐漸成為衡量一個地區和國家綜合競爭力的標志之一[3].自2003年中國首次承接離岸服務外包,我國的服務外包一直保持高速發展.截至2010年,我國初步認定21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和更多服務外包示范園區[4].蕪湖市緊跟我國服務外包產業轉移的步伐,采取產業集群的發展方式加入服務外包企業的競爭中.眾多企業的集聚帶來資源信息的共享,從而提升產業競爭力與區域知名度.產業集群使得服務外包企業表現出強勁、持續的競爭優勢[5].目前,位于蕪湖高新區北部的服務外包園已經基本建成,根據服務外包發展的目標,截止2015年,全區服務外包企業數達到500家、吸納就業5萬人、外包業務收入15億美元.蕪湖市服務外包園以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建設為落腳點,錯位發展、良性互動的格局逐漸形成,金融、現代物流、軟件開發等新興發展的新業態正成為引領服務業轉型升級的強勁動力.同時為了進一步提升蕪湖市服務外包產業集群企業的競爭力,以蕪湖市作為研究案例,同時考慮產業集群與競爭力之間的關系,將企業、集群與競爭力作為同一系統加以研究,利用問卷調查與座談會的方法采集數據,采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企業集群與競爭力之間的影響因素.
1模型提出
蒂姆•帕德莫爾和埃爾韋•吉布森提出產業集群競爭力的帕—吉GEM模型.在此模型基礎上針對6個影響產業集群的因素(資源投入與配置、企業管理、政策環境、創新能力、企業間合作、人才環境)進行考量,提出6個假設:H1:資源投入與配置和競爭力有顯著關系;H2:政策環境與競爭力有顯著關系;H3:創新能力與競爭力有顯著關系;H4:人才環境與競爭力有顯著關系;H5:企業間的合作與競爭力有顯著關系;H6:企業管理與競爭力有顯著關系
2研究設計與計算
2.1量表設計調查問卷從資源投入與配置、企業管理、政策環境、創新能力、企業間合作、人才環境6個維度考察因變量與產業集群服務外包企業競爭力的關系.對6個維度設置相應的題項.
2.2樣本選擇與數據收集針對蕪湖的中軟、準信等近10家企業進行座談和20余家服務外包園中的企業進行問卷調查,發放問卷200份,收回177份,有效問卷164份,有效率為82%.描述性統計如表1所示.
2.3數據的質量分析首先對樣本數據質量加以檢驗,為了保證檢驗的科學性與合理性,采用驗證性因子分析(CFA)進行檢驗.檢驗的內容主要包含3個方面,即變量信度的檢驗、聚合效度的檢驗和區分效度的檢驗.信度采用建構信計算,聚合效度用變量提取平均方差抽取計算.依據Bagozzi[6]等的建議,CR值應大于0.600,AVE值應大于0.500.依據Fornell[7]等的要求,區分效度的檢驗采用其他相關變量間的系數與變量的AVE平方根加以比較,比較的結果顯示前者遠小于后者,表明不同變量之間具有明顯的區分度.
2.4數據分析各變量信度和聚合效度的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研究中6個變量中的資源投入與配置、企業管理、創新能力、人才環境4個變量的CR值介于0.758~0.914之間,均大于閾值0.600;各變量的Cronbach'sɑ值介于0.756~0.912之間,均大于閾值0.700.研究表明變量的信度較高,故剔除兩個影響較小的變量.與此同時,資源投入與配置、企業管理、創新能力、人才環境4個變量的AVE值均介于0.511~0.856之間,大于標準閾值0.500,表明各變量具有良好的聚合效度。在表2的研究基礎上,剔除兩個影響較小的變量.變量的效度與區分變量和相關性的檢驗結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資源投入與配置、企業管理、創新能力、人才環境4個變量的AVE的平方根數值均明顯大于其他變量相關性數值,說明這4個變量之間具有良好的區分效度,剔除影響較小的政策環境、企業間的合作兩個變量.各因素的數據具有良好的信度與效度,在特征值大于1,累計貢獻率大于75%的因子中,求出相應的因素的載荷矩陣,如表4所示.將表4的數據代入集群企業的競爭力數學模型中,求出各因素的權重分別為:資源投入與配置0.221、企業管理0.188、創新能力0.224、企業間的合作0.04、政策環境0.05、人才環境0.241.
2.5研究結論利用SPSS統計分析數據得到表5.由表5可知,資源投入與配置的權重為0.221、企業管理的權重為0.188、創新能力的權重為0.224、人才環境的權重為0.241.這4個因素占服務外包產業集群企業競爭力的權重較大,4個變量的改變與服務外包產業集群企業競爭力之間關系顯著,所提假設成立.針對此次研究結論,提升蕪湖市服務外包產業集群企業競爭力應該從資源投入與配置、企業管理、創新能力、人才環境這4個方面入手.
3對策
3.1充分認識發展服務外包的意義,明確服務外包發展的目標、思路和重點(1)蕪湖市應充分認識發展服務外包對經濟的拉動意義,積極承接產業轉移.服務外包園應自主加強與國內發展良好的服務外包產業的經濟合作,優化自身經濟結構,提升服務外包園的競爭力.服務外包園以產業群的聚集方式發展是進一步提高產業經濟的發展水平、提高服務外包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更是產業集群園區加快發展現代特色服務業、實施“服務業倍增計劃”的根本方法.(2)立足蕪湖服務外包產業環境,明確發展目標.蕪湖市應根據自身的優勢與強項確定服務外包發展的主要方向.服務外包園應積極承接不同地區和國家的服務外包發展項目,實行錯位發展,打造知名的城市服務外包品牌[8];應憑借自身良好的基礎設施硬件和服務外包軟件優勢,強化與合肥、上海等服務外包先進地區的合作交流,借鑒成熟經驗,推動蕪湖市服務外包業快速發展;利用產業集群園區積極承接其他區域的服務外包業務,不斷提升自身的外包能力,進而承接更高水平的離岸服務外包業務.同時,蕪湖市應積極營造有利于服務外包發展的大環境,以信息技術服務和高端業務流程服務為主攻方向,快速形成產業集群園區服務外包的特色和規模,爭取將蕪湖市產業集群園區打造成國內知名的服務外包示范區.(3)進一步創新思想,明確發展思路.伴隨著互聯網、云計算、商業智能以及移動技術的發展,IT產業已經逐漸成為全球的第一大產業經濟,特別是其中的IT服務外包產業,年增長率達到17.5%,成為繼制造業以來,推動全球產業經濟轉移的強勁拉力.大數據以及“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蕪湖市服務外包業在新一輪的產業升級中應該開創思想,以創新驅動力帶動蕪湖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4)基于蕪湖現狀,確定發展重點.以蕪湖市及周邊發達城市為主要目標市場,應對市場的需求,將軟件開發、動漫、遠程信息系統管理外包等作為蕪湖市服務外包重點發展方向.
3.2完善平臺服務,加強政策扶持力度和服務外包商業環境建設蕪湖市應為企業提供更加完備的平臺服務,如通信服務、融資平臺、基礎設施、政策支持等.在通信服務方面鼓勵電信運營商加快寬帶的運行速度,優化外包數據流向,為服務外包企業提供多元化和個性化服務,進一步提高互聯網服務的質量;在融資方面拓展融資渠道,簡化審批程序,降低貸款門檻,解決長期困擾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政府在制定政策時應更加傾向有利于服務外包企業發展的政策與規定,進一步加大對服務外包企業發展的工作配合與融入.政府還需要積極推進基礎環境方面的投入與建設,加快建設利于本市服務外包業發展要求的基礎環境,形成有利于吸引服務外包企業和服務外包業務的綜合環境優勢;服務外包企業應積極加入皖江城市帶的服務外包產業合作,抱團集群化發展,提高自身抗風險能力.實行差異化發展戰略,從而實現皖江城市帶服務外包企業的分工與聯動,避免惡性競爭.
3.3扶持服務外包企業做大做強,提高集群競爭能力(1)企業規模偏小,缺乏核心競爭力與科學管理.蕪湖市服務外包企業發展現狀調研報告顯示,企業規模以中小企業為主,普遍存在資金不足、人才隊伍缺乏、市場占有率低等問題.據調查報告顯示,目前研發機構人數占企業人數的24.34%,技術人員占企業人數的78.32%.大多企業主要以跟蹤和模仿為主,缺乏自身知識產權;企業人員穩定性差、流動性大,且多數處于地區性服務商和區域性服務商的階段,缺乏企業自身交付中心的能力.蕪湖市應進一步引進大型企業,以龍頭企業帶動中小企業發展,形成雙方互相促進,共同發展的格局.同時,服務外包企業應完善自身組織,充分發揮蕪湖市產業區服務業的服務智能,并結合蕪湖市產業區發展實際,研究、制定有利于服務外包發展的考評機制,并加以落實.(2)業務低端,服務品質待升級.目前,蕪湖服務外包企業承接的軟件外包大多屬于低端業務.如簡單的軟件編碼和測試、基礎網絡和系統集成服務工作等.調查顯示,14.55%企業與蕪湖服務外包產業園內其他企業之間存在合作關系,因此,鼓勵蕪湖市服務外包產業園內具有品牌和規模優勢的企業作為服務外包產業園內服務外包的總承包商.此外,蕪湖市應積極開拓市場,承攬服務外包業務并轉包、分包給開發區內其他企業;鼓勵產業園內企業進行專業合作、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組成各種服務外包集群,統一協作,對外開拓市場.蕪湖市政府應充分利用海外人才資源,努力構建蕪湖市與海外市場的接包網絡平臺.另外,對于通過權威機構認證的服務外包企業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鼓勵其提高服務質量,樹立優質服務的旗幟.
3.4加強專業人才建設與引進高端人才的力度《2014年蕪湖市服務外包人才報告》中指出“在未來3年,蕪湖市服務外包產業人才需求量平均每年約為1萬人,人才缺口5000人.”人才缺乏將是蕪湖未來發展的困境之一,應加快服務外包專業人才的培養,建立明確的服務外包人才考級制度,集成高校技術類和經濟管理類學科專業群,突破原有的學科專業壁壘.實行“特區化”管理,形成一體兩翼服務外包人才培養新模式[9].鼓勵安徽省內外相關外包服務培訓機構獨資或與蕪湖市高校、企業在高新技術開發區合作成立培訓學校與機構,依據市場的實際需要設置適用的技能培訓課程,開展不同層次、多種類型的服務外包專業性培訓.對蕪湖市已有的服務外包培訓企業與機構增加財政與政策方面的支持.多層次、多渠道地加大蕪湖市服務外包專業人才建設.調查報告顯示,蕪湖市在引入高端人才方面吸引力不夠,導致尖端人才缺乏,應健全高端人才的引入機制,在人才引進觀念、激勵手段以及引進方式、保障措施等方面突破傳統思維和體制性障礙,進一步構筑高端人才高地.
3.5鼓勵企業創新服務,提高市場競爭力創新能力強是服務外包企業生命力強的一種表現,企業對創新的投入與較高的創新成果產出是提升服務外包產業集群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10].政府應積極引導服務外包企業融入產業創新浪潮中,應制定引進人才、獎勵創新、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等一系列政策,加強對“善于冒險、敢于人先、允許失敗、不斷創新”的創新文化的弘揚,營造適合創新的良好氛圍.應大力引進創新型人才,鼓勵服務外包企業開展自主創新,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同時加強與發包方的合作與交流,讓客戶參與服務創新的過程.
作者:謝榮見 汪飛 曹安照 單位:安徽工程大學 管理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