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工匠精神有效融入會計專業經濟法教學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 要:本文針對中職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征和行為模式,從會計職業特點、專業培養目標和課程教學性質等方面,就如何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工匠精神有效融入中職會計專業經濟法教學的路徑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立德樹人;工匠精神;會計專業經濟法;教學
黨的報告明確提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重要論斷,為中職學校全面堅持立德樹人教育理念,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做好專業教學工作,培養學生工匠精神提供了方向引領和重要遵循。把工匠精神有效融入中職會計專業經濟法教學過程,就是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自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始終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深入開展并科學滲透工匠精神,把工匠精神真正內化為學生的精神追求和職業信念,外化為學生的行動自覺和職業習慣。
一、根據會計職業特點,找準工匠精神教育與經濟法教學的切入點
會計的工匠精神是會計職業道德集中體現的社會思想基礎,經濟法律是促進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制度保障。因此,會計職業的工匠精神與經濟法律具有共同的指引目標。二者在作用上相互補充,在內容上相互滲透,在實施上相互促進。任課教師應深入挖掘經濟法教材中蘊含的工匠精神內容,找準工匠精神教育與經濟法教學的切入點。實踐表明,經濟法教學對會計專業學生“職業啟蒙”影響深遠。我國現行的經濟法律法規中關于培育會計工匠精神的相關法典有很多,如《稅法》中有關企業納稅申報、稅額計算、稅款繳納的規定,《公司法》中公司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管人員任職資格、法律義務、法律責任的規定,《合伙企業法》中合伙人權利義務、議事規則、經營管理的規定等。這些都涉及法律主體社會責任、企業精神、職業道德、法律義務、工匠精神、創新創業、知識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內容,為經濟法教學中有效融合立德樹人新理念、工匠精神的內涵和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提供了明確的路徑和有效的切入點。
二、根據會計職業要求,瞄準工匠精神教育與經濟法教學的契合點
由于現代企業會計崗位具有管理性、客觀性、公正性、法律性等職業特質,因此會計人員在生活中應展現出誠實守信、一絲不茍、崇尚細節的工匠品格,在工作中應弘揚謹慎、精準精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作風上應凸顯勤懇踏實、默默奉獻、追求卓越的匠心品質,在執業態度上應體現出嚴謹細致、實事求是、獨立的工匠特質。經濟法任課教師應以《會計職業道德》《工匠精神讀本》為藍本,結合經濟法課程體例、教學內容、教材教法、授課方式,科學選擇工匠精神教育與經濟法課程教學的融入點。這就要求任課教師要自覺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出發,從經濟法教學對會計專業學生道德素養、匠心品質、知識結構、學識能力、技術技能等方面的要求入手,深入研究如何在經濟法教學實踐中,強化教學的針對性和適應性,營造教學的情景性和趣味性,突出教學的訓練性和實踐性,增強經濟法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法律素養,使學生真正養成法律思維。同時,任課教師還要從會計職業特點、職業素養、職業道德,工匠精神內涵,著名工匠事跡等不同方面選擇契合點。以“模擬法庭”“案例鏈接”“法條探究”等為專題,在課堂中營造精益求精、認真學習鉆研的教學氛圍,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以大國工匠鍥而不舍革新技術和產業工人精益求精提升技能的事跡,激發學生努力學習,增強社會責任感,提高實踐能力。進而引導學生以大國工匠為榜樣,以優秀的品質、高尚的情操和優良的學習成績、超群的專業技能,投身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中。
三、根據會計業務內容,探究工匠精神教育與經濟法教學的著力點
會計工作具有繁雜、精細、時間性強和職業道德規范嚴格等崗位特征。因此,任課教師要以“知行合一”理論為指導,以中職學校會計專業培養目標為重點,多角度、多層次地教育學生理解工匠精神的內涵要素、本質要求,幫助學生端正思想和態度,以大國工匠的精神境界激發學生專心專注、勤學知識、苦練技能、不斷進取,將個人的工匠之夢融入中國夢的職業理想和家國情懷之中,讓工匠精神的種子在經濟法教學過程中落地生根。把握好工匠精神教育與經濟法教學的著力點,需要任課教師具備豐富的社會知識,一方面,要求任課教師經常深入企業調查研究,并通過校企合作平臺和深度合作的機制,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將企業文化、用工標準、工匠精神融入會計專業經濟法學科教學中。另一方面,要求任課教師從自身做起,自覺培養自身的工匠品格、理論素養、課堂管理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綜合考慮學生的個性特長、職業傾向、知識結構等因素,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努力培植工匠精神的“土壤”、涵養匠心品質的“水分”、豐富工匠文化的“底蘊”。運用學習型組織理論、終身教育理論、人才激勵理論,增強經濟法教學的科學性、創造性和預見性。探尋符合技術技能型人才成才規律、適應目前會計專業學生文化基礎的“工匠精神有效融入經濟法教學”的策略,讓學生近距離感受精于細節、嚴謹專注的職業素養的深刻內涵,深入體會和踐行追求卓越、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
四、小結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時代,會計專業的經濟法課程教學將面臨工匠精神深化、工匠文化擴展、法律規范修訂、會計準則變化以及會計職業道德約束更加嚴格、會計崗位對法律素養要求更高等考驗。在經濟法課程教學過程中,如何切實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新時代教育的根本任務,將工匠精神、工匠文化、工匠品格有效融入,并通過該課程的有效教學,探索出路徑廣闊、融會貫通、利于借鑒、具有推廣價值和示范引領功能的教學模式,更好地為學生走向社會、走向職業、走向成功服務,是廣大經濟法教師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討的課題。
作者:閆朝輝 張凡 楊會軍 單位:石家莊市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