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共享經濟現展及優化路徑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我國共享經濟發展特征
1.1使用權和所有權分離
使用權和所有權分離是共享經濟最為明顯的特征。首先從共享經濟的定義來看,共享經濟主要是指將物品或者服務提供給他人使用,并由此而獲得收益。也就是說,共享物品的使用者只擁有物品的使用權,類似于租賃,而共享物品的最終所有權仍然歸相應的公司所有。但是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共享經濟中物品的使用權和所有權也很難實現真正的完全分開,因為許多共享物品在使用過程中會受到一定的損耗,這也就意味著,通常適合作為共享物品的,往往都是那些不易損耗且具有一定保值性的物品。例如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汽車等。
1.2使用狀況易于監控
在共享經濟中,共享物品或服務往往會在不同人之間傳遞使用,這讓物品帶有一定的公共性,而與此同時對于不同的使用者也需要進行單獨的收費,這也就意味著共享物品帶有一定的排他性。在這種特性之下,想要確保共享經濟模式的順利進行,就需要讓共享物品或服務的使用情況易于監控,從而更好的促進共享的實現。那么共享汽車又是怎樣來實現易于監控從而建立起共享物品的排他性呢?根據筆者的調查了解,共享汽車除了利用現代衛星技術進行定位之外,還通過互聯網搜尋附近共享汽車、網絡無人監管實時計費、現代智能技術開鎖上鎖等途徑來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監督控制機制,從而保障自身的所有權,確保共享經濟模式的順利運營。
1.3共享物品需求具有普遍性
共享物品需求的普遍性也是一個重要的特征。從經營者的角度來看,提供共享物品的企業想要通過人們廉價的使用獲得相應的利益,一個不可或缺的條件就是共享物品要具有較高的使用頻率,也就意味著共享物品具有普遍的需求,隨著每次用戶使用的完成,計費結束后相應的企業經營成本也會隨之減少,這樣才能夠確保企業能夠獲得相應的經濟利益。縱觀當前我國經濟市場上已經出現的多種共享模式,如共享雨傘、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共享充電寶等共享物品,都是人們日常需求比較高的物品,因此也成為了許多企業所投資、關注的重點所在。以共享汽車為例,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們日常出行需求的不斷增加,很多人雖然已經有了駕照,但是經濟實力不足以購買一輛車,而平時的出行也會有用車需求,這部分群體不在少數,基于這樣一種社會需求,共享汽車就應運而生了。這種共享汽車能夠讓使用者以低廉的價格來滿足自身隨時隨地用車的需求,在幫助人們降低出行成本的同時,也很好的便利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2我國共享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在短短一年多的發展過程中,共享經濟模式被越來越多的社會公眾所認可,同時市場上也有越來越多的共享物品出現,逐步深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是新事物的產生必然也會帶來一些相應的問題,尤其是像共享經濟這樣具有一定社會公共性的經濟模式,在其成長發展初期,由于社會各方面監管法制不健全也會導致許多社會問題。以共享汽車為例,當前這種共享經濟模式的發展主要面臨著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投資風險高、監控管理不嚴格、人為損壞嚴重等問題,制約了共享經濟的順利發展。以下筆者將對這些問題展開詳細的分析。
2.1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影響社會秩序
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影響正常的社會秩序是當前共享汽車發展所面臨的關鍵問題。共享經濟作為一種新興的經濟模式,我國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法律法規以及其他地方性管理制度,這也就使得共享汽車的發展缺乏相應的政策制度指導,許多使用者將共享汽車占為己有或者肆意破壞的行為難以得到有效的制止和懲罰,另外對于企業共享經濟運行過程中的一些行為缺乏合理有效的控制和監管,行業內部也缺乏統一明確的規定,這些制度政策方面的不足都影響了共享經濟的規范性發展,同時也影響了社會秩序的正常運營,給城市的公共管理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如何更好地完善共享經濟尤其是共享汽車、共享單車的管理制度,實現社會秩序的平穩運營也是相關的管理者所需要思考的關鍵所在。
2.2共享汽車企業投資風險高回收期較長
共享經濟企業投資風險高、投資金額大、資金回收期較長也是目前共享經濟發展面臨的一大問題。在2017年ofo共享單車在市場上興起之后,一大批投資者看中了共享經濟的前景,對這類經濟模式的企業展開大規模投資,而融資也成為了這些共享經濟企業資金來源的重要渠道之一。而對于共享汽車來說,與單車相比,其成本金額也更大,在前期的推廣過程中也需要用大量的資金、人力、物力來供應共享汽車,并進行相應的優惠讓利、廣告宣傳以及定點投放維護等工作,從而確保自身理想的市場占有率。而這也就意味著共享汽車的投資風險也會進一步增加,短期之內回收成本成了一件困難的事情,共享汽車企業的經營風險也會進一步增加。
2.3監控管理不嚴格維修不及時
監控管理不嚴格、維修不及時也是當前汽車管理過程中所面臨的關鍵問題。在上文的論述中我們提到過,雖然當前汽車采取了現代衛星技術進行定位、互聯網搜尋附近共享汽車、網絡無人監管實時計費、現代智能技術開鎖上鎖等多種措施來實現對共享汽車的監控,促進共享汽車的順利運營,但是平臺相關的運營制度仍然處于完善之中,也存在著許多缺陷,這也就進一步導致許多用戶的行為難以得到有效的控制,違規使用、亂停亂放等行為層出不窮,這也就進一步導致相關的經營企業難以準確、及時地找到需要維修、維護的車輛,給企業的共享汽車維護帶來了許多不便之處。據相關媒體報道,2017年5月,成都一名男性借朋友的駕照駕駛盼達共享汽車出車禍,導致一死兩傷,而對于本次事故中的責任歸責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妥善的解決,也備受爭議,這其實也是監控管理不到位的一種體現。
2.4使用者共享意識不足人為損壞嚴重
除了上述問題之外,使用者的共享意識不足,共享汽車在投放運營的過程中人為損壞嚴重也是常見的現象。當前我國市場上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興起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特有的便利性決定的。不過由于國民素質整體偏低,很多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存有一定的私心,想把共享汽車或者共享單車據為己有,無視城市管理的相關規定,這也就導致了一系列不文明的現象頻頻發生,輪胎扎破、二維碼刮花等不文明行為屢見不鮮,不僅影響了其他人對共享物品的正常使用,給企業帶來了損失,同時也影響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進一步加強市民素質,加強文明用車宣傳也是迫在眉睫的任務
3優化共享經濟發展的策略研究
3.1健全相應的管理制度促進政企合作
健全相應的共享經濟管理制度,促進政企合作是實現共享汽車平穩快速發展的必然之路。眾所周知,在我國任何事業的發展都不開政府政策作為重要的支持,沒有政府政策支持作為堅強的后盾,任何一種經濟模式都難以長期穩定的發展下去。因此,相關的共享汽車企業負責人要加強與當地政府部門的溝通,加強行業自律,利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來督促用戶文明共享、規范停放,從而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另外當地相關的政府部門也要及時結合本地共享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盡快制定并出臺相應的共享汽車管理規定,為當地共享經濟的發展提供統一化、規范化的標準,讓當地從事共享經濟模式的企業能夠規范發展,避免行業亂象的發生。
3.2完善資金管理體系保護用戶的合法權益
加強對共享經濟資金的管理,切實保護用戶的合法權益對于共享經濟的順利發展也是十分關鍵的。目前我國市場上不論是共享單車還是共享汽車等服務,都需要收取一定金額的押金作為保障,而由于用戶基礎數量的龐大,也會導致這筆押金數額巨大,如何實現資金的有效管理也是相關企業管理者所關注的重點問題。以共享汽車為例,想要注冊成為該品牌共享汽車的用戶,需要繳納1000元的保障金作為保障,而當地注冊用戶約為9500多名,押金總額高達950多萬元,確保資金的安全性也是十分必要的。筆者認為,相關的企業可以與存管銀行簽訂資金存管協議,確保資金管理的透明化。另外,企業相關的職能部門也需要對資金風險有合理的評估與判斷,及時采取措施降低風險,企業也需要通過完善用戶信息管理平臺來確保用戶合法的隱私權。
3.3健全相應的監管制度確保共享汽車的順利運營
建立健全相應的監督管理制度,確保共享汽車的順利運營也是共享汽車發展的必經之路。分享經濟之所以能夠順利進行的必要保證便是用戶的信用。如果用戶沒有良好的信用作為保障,那么這種共性經濟模式的安全性也難以得到保證。面對當前共享汽車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違規用車、亂停亂放、肆意破壞等情況,相關的企業管理者以及政府部門也需要進一步加強個人誠信檔案的建設,完善信用評價制度以及相關的問責制度,從而實現對用戶行為的有效監管和督促,另外對于信用欠佳的用戶及時采取相應的限制措施,同時也可以采取誠信黑名單以及實名注冊等方式,全方位對使用者進行管理。另外在共享汽車的運營過程中,建立起完善的用戶安全保險體系也是十分關鍵的,相關的共享汽車經營企業在進行共享汽車推廣的時候,也要對相關的保險業務進行具體、詳細的介紹,從而確保用戶能夠在用車的過程中自身的人身財產安全得到充分的保障。
3.4加強思想宣傳提高社會公眾的共享意識
加強思想道德宣傳,不斷提高社會公眾的共享意識對于提高共享汽車發展水平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步驟。在上文的論述中我們提到過,當前隨著共享汽車等共享經濟模式的出現,許多市民由于文明素質較低,在使用相應的共享物品時難以實現自律,破壞、占為己有、不遵守相應的規定現象層出不窮,制約了共享經濟的發展。因此,為了更好的促進共享經濟在我國社會范圍內的推廣,更好的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方便人們的出行,相關的政府部門以及共享企業也需要加強社會道德宣傳,加強對文明共享的宣傳力度,提高社會公眾的共享意識,努力營造出文明用車的社會氛圍,對實現共享汽車的可持續發展是十分有效果的。除此之外,對于社會上出現的不文明共享現象,相關部門也要及時采取措施加強監督和管理,減少不文明行為的發生。
4總結和建議
共享汽車的出現和發展有效地整合了分散在各處的閑置資源,極大提高了這些物品的使用頻率,降低了這些物品的無形或自然折舊,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了物品的功效,并增進了生產者剩余和消費者剩余,這顯然有利于經濟的環保健康和可持續發展。但共享經濟的發展也存在著潛在問題,處理不好則會造成部分嚴重后果,只有解決了共享經濟發展中存在的潛在問題,全面衡量新興共享經濟的真實經濟價值,進而才能更好地引導共享經濟的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和文超.共享廚房在共享經濟中的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江蘇商論,2017,(18):157-158.
[2]李源,李容,龔萍,等.共享經濟發展現狀、問題及治理研究——基于機構調查報告和行業實例分析視角[J].西南金融,2017,(9).25.
[3]陸首群.現代創新引擎“互聯網+創新2.0”推動分享經濟發展[J].辦公自動化,2016,(7).48.
[4]阮曉東.共享經濟時代來臨[U].新經濟導刊,2015(4):54—59.
[5]王新源.北京市發展共享汽車服務的運營策略研究[J].時代金融,2014,(1Z):123-124.
[5]張歡顏.淺析商業模式下的共享經濟在我國的發展[J].商場現代化,2017,(18),18.
作者:吳楠 單位:中國人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