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歐債危機原因舉措及啟發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歐洲債務問題的爆發不僅有外部原因,而且也有內部經濟結構不平衡,財政、貨幣政策二元結構,財政紀律松散等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國家競爭力下降。債務問題往往與一國競爭力緊密相關。根據歐盟委員會的報告,德國是歐元區中唯一出現競爭力上升的大國,其他國家如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和希臘等都出現了競爭力大幅下降和貿易收支不平衡的趨勢。例如,經常賬戶赤字占GDP比重這一指標,2009年希臘達到8.8%,西班牙5.4%、葡萄牙10.2%,德國卻是經常賬戶盈余4%,盧森堡盈余則高達11.6%。與此同時,歐元區大部分成員國遭受著勞動力成本的大幅度上升和新興國家的經濟沖擊。20世紀90年代以來,歐元區大部分成員國工資成本不斷上升。在此背景下,歐元區財政收入嚴重不足,只能依靠發國債來維持財政支出,隨著債務負擔的加重和金融危機的沖擊,債務危機的爆發成為必然。
2.福利過高。歐盟成員國大多數是高福利國家,巨大的社會福利,需要一國較高的國民收入作為保障。而歐洲多國長期卻是低增長、高支出的格局,于是過高的福利費用推高了財政赤字,提高了外債比例,且最終導致了歐洲債務問題的爆發。以希臘為例,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希臘政黨承諾高福利以爭取民眾選票,而無視本國經濟的實際發展狀況。希臘政府的財政赤字占GDP的比例在2003年底達到6.4%,在2009年底高達13.3%;總外債占GDP的比例在2003年達到104.92%,在2009年高達177.63%。長期過高的財政赤字和外債負擔勢必導致嚴重的債務危機。
3.財政、貨幣政策的二元結構。歐洲中央銀行體系的建立及歐元的誕生,使得歐元區的貨幣政策統一由歐洲中央銀行制定,歐元區各國央行喪失了獨立制定貨幣政策的權利,而財政政策的決策權仍掌握在各國手中。這種財政、貨幣政策的二元結構安排,一方面容易導致各成員國財政、貨幣政策的沖突和錯配,另一方面導致各國在遭受外來沖擊時,由于無法調整貨幣政策,只能更加倚重財政政策,從而造成巨額赤字和債務負擔。
4.各國利益博弈導致解決問題效率低。經過多年的擴張,歐盟共有成員國27個,但各成員國都有自己的政治經濟利益,且經濟結構、發展程度存在很大差異。當一個國家出現危機,其他國家或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或自身難保,從而不會對危機發生國進行及時有效的救助,導致危機擴散。
5.國際評級機構唱衰歐債。主權信用評級是對一國的綜合實力進行評定,體現將來的可能性。從冰島危機到現在,國際評級機構的聲音一直伴隨著歐洲債務問題。每當國際評級機構對某些國家主權債務進行評級后,都會帶來相應的股票下跌、經濟下滑等負面影響,使得面臨債務問題的歐洲國家雪上加霜。
二、解決歐債危機的措施
歐債危機發生后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其原因在于其深遠的影響。首先,它不僅威脅歐洲金融業,還向非金融領域傳導,進而波及到實體經濟。其次,它對歐元和歐盟一體化的未來影響重大。在危機發生后,歐盟的一些邊緣國家不一定會熱衷于加入歐元區。而由于歐元區是歐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成果和標志,因此在歐元區魅力不再的時候,歐盟的經濟一體化也會停止。最后,對全球經濟影響深遠。一方面,歐元區作為全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一旦出現問題,其他國家和經濟體勢必會受到牽連。另一方面,歐債危機打擊了全球經濟復蘇的信心,引發市場恐慌情緒,縮小了各國擴張性貨幣政策的運用空間,增加了世界經濟復蘇的不確定性。因此,必須積極尋求相應對策。從歐債危機產生原因來看,要想解決此次危機,除了發揮歐盟、IMF等援助外,還得靠債務國自己積極應對解決,具體措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削減財政赤字。歐債危機的原因之一在于過高的財政赤字,因此削減赤字是解決危機的必由之路。為此,各危機國必須實行財政緊縮政策,采取取消養老金、削減獎金和津貼等降低高福利的措施。
2.降低勞動力成本。全球化已經使經濟發展超越了國界,激烈的競爭使貿易壁壘變得越發脆弱。因此,要解決勞動力成本問題,首先,降低失業保險和補助等優厚政策;其次,增加對特殊崗位補助,主要對時間就業者進行補助;再次,取消影響勞動力工作時間的相關法律;最后,擴大老年人口就業來增加勞動力數量,這也是解決歐洲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有效途徑。
3.真正推動經濟一體化。要想解決歐元區財政、貨幣政策的二元結構問題,其根本措施在于實現經濟一體化而不僅僅是貨幣一體化,這意味著歐元區成為事實上的經濟聯邦制。雖然這一目標任重而道遠,但也是歐元區國家最終要面對的問題。
三、歐債危機對中國的啟示
雖然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對我國的影響總體上是有限的,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從歐洲債務危機中得到很多有益的啟示。
1.重視對金融業的監管。金融業始終處于金融風暴的中心,在危機中受到最大沖擊,加強金融監管也成為國際社會近年來各項改革的重中之重。雖然我國近年來未曾發生金融危機,但這也意味著我國應對危機的經驗不足。而金融危機的爆發往往難以預料,因此,我國在加強金融監管的同時,還應重視對金融危機預警機制及危機應對機制的研究。
2.規范和約束地方政府債務。近年來,我國地方政府債務擴張嚴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成為金融業面臨的主要風險。由于地方政府收入來源及融資渠道有限,必須對地方政府債務加以規范和約束,以防止債務危機的爆發。3.擴大出口貿易對象。歐洲債務危機使我國出口迅速下滑,暴露出我國對外貿易結構不合理。為了解決該問題,今后我國應積極尋求新的貿易對象,擴大貿易產品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