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探討大學生科學研究與創業的實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構建完善的教學體系,加強創新平臺建設我校以實施大學生科學研究與創業行動計劃為契機,改革傳統的教育管理模式,堅持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素質教育全面協調發展的教學理念,積極推動大學生參與創新實踐,注重學生的個性化培養,把創新人才的培養貫穿于教學全過程。開展專業綜合改革,推進課程體系改革,優化專業結構,強化專業內涵,打破學科之間、專業之間課程設置的封閉性,按學科大類設計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教學,加大跨學科、跨專業綜合課程的設置,鼓勵學生跨學科、跨專業、跨校修讀課程,克服重專業教育、輕通識教育的現狀,統籌通修課、通識課等面向全校或跨院系課程,構建專業教育、通識教育平衡的課程體系。
強化實踐教學環節,使實踐教學由輔助地位變為創新素質培養的獨立環節。構建以平臺(大類基礎平臺和專業主干平臺)為背景、以層次(基礎實驗層、提高設計層、綜合應用層、創新研究層)為基礎,以結合(理論與實驗相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為方法的模塊化、多層次實踐教學體系。加強實踐教學平臺建設,開設電子工藝實習、電子技能訓練等實踐課,增加實驗中心的投入,建立創新實驗室,成立電子協會,加強校外實習基地建設,推進實驗室的全方位開放,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自主研究空間。開展大學生科學研究與創業行動計劃,加大大學生學科競賽支持力度,鼓勵學生積極開展課外科技、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業精神。
1.2興趣驅動自主實踐,注重過程淡化結果大學生科學研究與創業行動計劃的實施原則是:興趣驅動、自主實踐、重在過程。即:要求參與計劃的學生對科學研究、創業設計有濃厚興趣;在導師指導下,能夠自主進行研究性學習,自主完成項目設計、組織、實施、分析、總結等工作。為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科研興趣的培養,夯實基礎,為學生自主實踐提供條件。實施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自主式教學模式,倡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互動式等適合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仿真技術以及網絡技術等現代化教學手段輔助教學,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想象力,抓住一切機會培養學生的學習、科研興趣。
實行層次化梯度教學,循序漸進地開展創新教育。基礎實驗層采取教師授課指導的方式,側重于元器件的選用、測量儀器的使用、各種電參數測量、電路調試與故障檢測等基本實驗方法和技能的訓練。提高設計層、綜合應用層采取開放式自主實驗方式,側重于知識綜合、融會貫通和應用設計,掌握電子系統設計的基本方法。電子系統通常由一些常用單元電路組成,如電源電路、傳感器電路、放大器電路、信號調理電路、ADC/DAC電路、微控制器電路、微控制器外圍電路和電機控制電路等,對這些基本電路和功能模塊進行設計和制作,為今后自主實踐做好充分的準備。教師引導學生根據實驗目標自行擬訂實驗項目、設計實驗方案,并動手實施,培養學生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創新研究層采取研究性學習方式,主要針對創新性實驗、各類學科競賽、電子設計大賽和參與開放的科研項目等方式,強調對學生自主實踐能力、科研能力、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大學生科學研究與創業行動計劃的實施,強調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和個性發展,學生需要獨立完成組隊、選題、項目申報、性能指標和設計方案擬訂、項目實施和成果總結等工作;教師僅僅進行引導,引導學生學會思考、質疑,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強調項目實施過程中學生在創新思維和創新實踐方面的收獲,注重過程,淡化結果。
1.3加強項目過程管理,保證項目研究質量由教務處、科研處、財務處、學生處等職能部門構成校級組織協調機構,制定大學生科學研究與創業行動計劃的管理辦法和配套政策,對項目進行規范管理,指導項目的開展,為項目的實施提供支撐條件,從制度上保障項目的順利實施。教務處負責項目運行狀態的監督與管理,如定期檢查項目的開展情況,監督項目經費的使用情況,組織專家對項目立項評審、中期檢查和結題驗收等。完善院系對項目實施過程的督導,學院為每個項目配備指導教師,負責指導學生的創新性實驗和創業項目,保證項目的研究質量。學校的示范性實驗中心、各類實驗室全方位開放,促進優質實驗教學資源的整合與共享,在場地、實驗儀器等方面積極支持參與項目的學生,為學生開展科研創新訓練創造良好的硬件條件,從條件上保障項目的順利實施。定期組織項目學生開展學術交流,參加相關的學術會議,為學生創新研究提供交流經驗、展示成果的機會,營造創新文化氛圍,形成有利于大學生創新人才培養的基礎環境。對評價方式進行改革,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為參加項目學生制訂個性化培養方案和相關配套措施,包括學分認定、選課、考試和成果認定等。完成項目的學生,可獲得一定的創新學分;對參與項目表現突出的學生,在獎學金、優異生、免試研究生等評選中優先考慮,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研究的積極性。根據項目任務量和完成質量,對指導教師計教學工作量,激發教師主動開展創新教育的熱情。
2大學生科學研究與創業行動計劃在創新型人才培養中的作用
大學生科學研究與創業行動計劃是本科生人才培養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激發學生科研興趣,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行之有效的途徑。
2.1激發科研興趣,提高創新能力大學生科學研究與創業行動計劃可以讓更多的學生直接參與科研活動,吸引學生進入科研實驗室和項目組,鼓勵學生自主實踐,引導學生進入科學前沿,了解本學科最新研究動態,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開拓科學思維,培養創新意識,大大激發學生對科學研究的興趣,使學生通過科研活動認識自己,增強信心。通過參與項目的方案論證、課題設計、實驗操作、數據分析和研究報告撰寫等環節,使學生真實體驗科學研究構思、設計、實現和運作的全過程,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鞏固和拓展專業知識,得到科學研究的基礎訓練,逐步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實踐中遇到各種問題時,指導教師只給學生提供指導性的建議,引導、培養學生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充分挖掘學生的創新思維潛能,使學生逐漸擺脫對教師的依賴心理,養成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從了解問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到最終解決問題這樣一個創新過程,使學生感悟科學研究的精神,在實踐中逐步提高創新能力。
2.2培養團隊精神,提高綜合素質項目組成員之間有明確的任務分工,有負責硬件設計的,有負責軟件開發的,有負責印刷電路板設計制作的,等等;項目的研究工作需要項目組成員之間交流溝通、相互協作。通過參與計劃項目,鍛煉了學生的交際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形成了集體主義觀念、團隊合作精神,培養了社會責任感,加強了學生的素質拓展教育,培養了嚴謹的科學態度、求實創新的學風、吃苦耐勞的精神,促進了學生知識、智能、素質全面提高、協調發展。
3結束語
創新型人才培養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戰略任務。實施大學生科學研究與創業行動計劃是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要形式,是實施創新教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舉措,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才華和創造力的機會,對于進一步推動高校素質教育工作,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創新意識、科學素養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作者:梁麗陶光鈺聶志雄郭宇飛張琳琳單位:北京工商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