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生物技術專業教學的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知識和技能的處理方法
1.1理論內容結合生物制品生產與檢測課程理論知識結構,其處理方法主要有三類。第一,采用搭檔拼圖法、旋轉木馬等新穎的方法,讓學生互為老師,教師在旁邊協助。第二,通過分析具體任務,發現并學習相關知識,并用學習到的知識指導具體任務的完成,最終強化沉淀知識。第三,借助任務的“失敗”使學生主動“求助”知識。
1.2生產過程性內容一般做法是發給學生相關材料(一般是幾篇論文),由學生總結出大致的生產流程,寫出實驗方案,并畫出思維導圖;然后各組進行宣講,最后結合所有組的觀點,總結出較為完善可行的生產方案,并最終獲得產品。這樣學生的學習能力、社會能力都得到提高,更關鍵的是提高了學習興趣。
1.3檢測過程性內容這部分內容多采用角色扮演的教學方法,把學生分成負責不同項目的檢測組,對各組的產品都進行檢測,然后進行檢測內容的循環,按照一定的評價方案評選出最佳者,并給予特殊的獎勵。
2課堂的把控
2.1課堂氣氛的營造(1)分組環節。對于不同的教學內容,為保持學生之間新鮮感,每次均重新分組。分組原則是靈活機動、參與性強,每次的分組方式都讓學生意想不到,比如:電話號碼、衣服顏色、剪刀石頭布等,只要教師能想到的方法都可以采用。只是這個過程教師一定要把控,因為學生很容易陶醉其中而忘了具體的學習任務,耽誤教學進程,影響教學效果。(2)學習結果的評判環節。對學習任務的學習結果的評判,是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良機。筆者的做法主要是讓學生集體去觀摩或學習項目完成效果最好的組別或個人,并給予當眾的表揚或獎勵。讓小組學生或個人感受到學習給他們帶來的榮耀和喜悅,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2出勤不出工學生的管理在具體的學習任務完成過程中,個別學生玩手機或聊天現象嚴重,不愿意動手操作,對此筆者通常的做法是讓學生給同組的其他成員拍攝或錄制他們的實驗操作過程,進而實現如下目的:一是不愿意動手操作練習的學生有事可做,不再影響教學秩序;二是這些學生拍攝或錄制實驗過程中,雖然沒有親自操作,但至少進行了觀摩,不至于對整個學習任務一無所知;第三,這些拍攝或錄制的材料可以用于后續的關于任務完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的分析和討論,以便查找問題并解決問題。
2.3遲到學生的管理進入冬季,學生的遲到現象比較嚴重。筆者原始的做法是采用考勤,并扣除平常成績等措施,但收效甚微。在一次教學工作會上,學習并采納了生物技術及應用系遲全勃副主任的做法:對于遲到的學生,先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如果回答上來的,自己找地方坐下聽課,回答不上來的,給他指定第一排的座位聽課,并在課堂中,時常提問他。試用后效果顯著。
2.4上課手機響及玩手機學生的管理上課手機響及玩手機現象是目前課堂上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是令教師頭疼的問題。筆者的做法是先給自己立“規矩”:只要在上課期間筆者的手機發出響聲,筆者當場摔毀之,說到做到。教師以身作則,大多學生都會自覺效仿,截至目前,效果良好。而對于偶爾的“違反者”,筆者多會以體力勞動的形式“懲罰”之。
3小結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風格和特點,只要心中有“愛”:愛職業、愛講臺、愛學生,以身作則,就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適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作者:楊新建遲全勃段素云王偉青田錦單位:北京農業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