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幼兒科學啟蒙互動環境創設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公共區域科學啟蒙互動環境創設
幼兒園公共環境作為一種重要的教育資源,對促進幼兒發展,提高教育質量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幼兒園公共環境是指幼兒園建筑內部的門廳、走廊、樓梯間等公共部分。為了創設讓幼兒能夠互動科學啟蒙環境,我們幼兒園從大廳環境、科技走廊、樓層公共區域、科學版面等多個方面進行創設。1、大廳環境:走進園所大廳,科學的氣息撲面而來,我們創設了“翰林科技節”的教育環境。在從大廳到時光隧道到科技大空間門口通過大班幼兒親子制作的形式制作了八大行星,通知按照八大行星的位置進行懸掛。同時各種各樣自制的太空人、星球、飛碟、流星、星星家長點綴懸掛。整個幼兒園的大廳徜徉在科技的海洋里。2、科技走廊:時光隧道里創設里幼兒可以自己操作對應的科學小百科,如:為什么人會曬黑?為什么會有白天和黑夜?等等。3、樓層公共區域:一樓大廳以年級組為單位創設了生活小百科系列,分為植物、動物、汽車、種子、水果五大主題,通過幼兒收集、親子制作等多種形式進行展示。每一個系列作品都加以圖文結合的介紹,豐富幼兒的科學知識。二樓走廊以年級組為單位創設了文化閱讀系列,分為精裝、簡裝、卷軸裝、蝴蝶裝、線裝五大主題,通過親子制作的形式進行展示;豐富幼兒的科學小知識。4、科學版面:創設了玩轉科學版面:每月根據年齡段進行一個主題系列活動。如:小班的水的秘密,中班的磁性世界,大班的黑夜密語等等。
科發室是幼兒進行科學活動的專業活動室,良好的環境創設能夠讓不同年齡的幼兒都能通過觀賞、傾聽、品嘗、觸摸、擺弄等各種方式,實現與環境的互動,從而去了解、感悟、認識周圍世界中自己感興趣的奧秘,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視野。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打造科發室環境。1、我們將園所的科技大空間門口創設了科學小實驗版面,將各班幼兒進行的具有年齡特點的科學小實驗按照一步步的實驗步驟通過照片與文字結合的形式進行展示。讓幼兒感受科學的奧秘。2、專業活動室按功能分為觀賞區、實驗區、操作區、探索區。每個區域做上醒目的圖文結合的標牌。3、專業活動室里懸掛各種教師自制的科學小掛飾,渲染科學發現室的氛圍。4、我們將幼兒可操作的科學材料分為幼兒可以人手一份的、小組一份的以及集體觀賞的,同時我們還按照幼兒的年齡段特點以及每種材料的難易程度將操作材料進行分類,便于幼兒在操作中進行選擇也便于老師在活動中進行記錄。
三、班級科學區科學啟蒙互動環境創設
區角活動時幼兒非常喜歡參與的一種活動形式,我們可以將科學區角按照功能分為觀賞區、實驗區、操作區、投放一些成品以及教室自制的科學小玩具將科學材料分類進行擺放,同時一一做上標記,讓幼兒在課間活動的時候進行操作和探索。中大班的幼兒可以同時增添科學觀察記錄表,讓幼兒及時記錄自己的探索和發現。1、我們積極為幼兒的自由探索活動配套充足的物質條件,隨時滿足幼兒求知欲的需要,其設置要體現趣味性、操作性、游戲性、安全性,內容要豐富,形成應多樣,使孩子一玩百思、百玩不厭。2、我們在班級科學區提供簡單的觀察、實驗、操作材料,如平面鏡、凹凸面鏡、在棱鏡、磁鐵、小斜坡、平衡杠桿、電池、小燈泡、小陀螺、小蘇打、醋、小湯勺、玻璃杯……。3、在游戲區里可以結合主題教學活動,創設各種問題情境,如“大自然的秘密”“、充氣小手”、“水往高處流”“、火箭發射”等等,幼兒可以自由進入,獨立或合作地進行觀察、操作、嘗試、實驗,自主地探究,讓幼兒在自主探索中感到學科學、做科學是一件輕松而愉快的事。
四、科學啟蒙互動自然教育環境創設
我們充分利用各班的自然角以及各班負責的種植園地為幼兒科學啟蒙教育提供良好的室外課堂。幼兒可以從室外的種植園地、飼養角中觀察植物的生長變化,了解動植物的活動和生活習性,了解天氣變化,學習簡單的勞動技能。1、通過幼兒嘗試播種、栽培、收獲的過程,在園地內種植西紅柿、黃瓜、蔥、蒜、蘿卜、青菜,學習簡單的田間勞動的快樂。2、通過建造飼養角,飼養兔、魚、烏龜、小蝌蚪、小鳥等幼兒喜歡的小動物,讓幼兒通過細心照料,學習科學喂養的方法,了解不同小動物的生活習性,培養對“小生命”的關心、愛心、責任心。隨著幼兒園科學課題的開展,我們不斷地為幼兒創設良好的科學啟蒙教育環境,同時我們知道單單這一些還不夠,我們要善于發現、善于利用幼兒身邊的環境,多途徑地進行科學啟蒙教育,這樣豐富幼兒對自然和社會的粗淺知識,培養幼兒對自然與社會的興趣和求知欲,使孩子得到全面的科學啟蒙教育。
作者:王莉莉單位:蘇州工業園區翰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