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學環境教育實踐模式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結合本土,開展實踐活動
江蘇省常熟市歷史文化厚重,有江南生態明珠之稱。城市環境優美,曾榮獲“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全國生態示范區”等稱號。區內景色綺麗,十里虞山半麓入城,尚湖、昆承湖面山而臥,琴川河穿城而過。通過對周邊優美環境的認識,讓學生樹立起“常熟是我家,環境靠大家”的主人翁意識和“環境保護,從我做起;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環保意識。
另一個方面,要讓學生意識到,區內仍有不少環境保護的薄弱環節,如長江、望虞河沿線,昆承湖、尚湖周邊化工、機械、造紙類企業的污水排放,重金屬污染源、放射源管理、森林覆蓋率、生活污水集中處理、鄉鎮污水處理管網等。以筆者所在的辛莊為例,周邊有晨光化工、滬聯助劑、南湖化工等近20家化工企業,環境保護一刻都不能松懈。唯有讓學生認識到身邊刻不容緩的環保形勢,方能促使學生從積極的環保意識向環保行為邁進。
學生環保意識的形成和環保潛意識行為的成熟,需要的不僅僅是教師的說教,更需要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去體驗和積累。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開展類似活動。筆者曾多次組織學生在秋收季節,協助參與秸稈禁焚檢查;深入周邊農田種植戶了解農藥、化肥等使用情況;組織多名學生參加“保護琴川母親河專項活動”;走訪學前街—方塔街段、方塔街——引線街段以及二弦河、四弦河周邊居民,了解河道排污管道鋪設情況。此外,通過舉辦專題講座,開展“厄爾尼諾現象”“溫室效應”等主題的手抄報評比和“珍惜水資源”“節約糧食,從我做起”等主題演講,使學生從不同角度了解環保工作的迫切性、重要性,增強學生的環境意識。
二、借鑒先進,依法保護環境
一直以來,西方各國以及鄰國日本都處于環境教育的最前沿。英國規定環境教育從4歲抓起;美國“綠絲帶學校計劃”在學校環境、健康和教育方面提出的實施法制化、內容多元化、實施途徑多樣化、師資培訓規范化的高標準、嚴要求的評估引領整個環境教育的方向。
日本自1960四大公害危機爆發后,出于對環境的保護,日本先后出臺了《公害對策基本法》及《環境基本法》等多部法律法規,這些法律法規事無巨細,甚至包括垃圾分類和包裝容器回收規定,形成了既是法律、又是文化的獨特風景。保護環境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作為教育工作者,理應帶領學生走好環保之路,共建綠色家園,共創美好未來。
作者:朱恩 單位:江蘇省常熟市辛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