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療機構環境管理現狀及規范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中小型醫療機構環境管理是環保管理的薄弱環節,普遍存在著處理設施不完善、環境管理不規范的問題,這些問題困擾著諸多中小型醫療機構,也困擾著環境和衛生主管部門。本文通過對中小型醫療機構環境管理現狀的調查研究,總結出普遍存在的環境問題和經驗教訓,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為中小型醫療機構自身環保設施規范化建設和管理以及上級主管部門管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小型;環境管理;醫療機構
引言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眾對健康需求的不斷增長,醫療衛生事業近些年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來發展迅速,不同等級、不同性質、不同規模、不同服務對象的醫療機構在城市和農村地區快速增長。其中與廣大人民群眾接觸最為直接、最為廣泛的縣級、鄉鎮級、村社級等二級及以下中小型醫療機構成為服務廣大人民群眾日常健康的主體。醫療機構作為提供醫療救治活動的公眾場所,客觀上對內部環境衛生有著更高的要求。同時由于行業特殊性,其產生的含有機物、致病菌、重金屬、化學品等污染物的醫療廢水、醫療廢物、以及醫療設備電磁輻射等對外部環境、公眾等環境敏感目標有著較大的影響。醫療機構相對于工業企業而言污染具有一定的隱蔽性,而中小型醫院相對于大型醫療機構在規范化管理、資金、受關注度上的劣勢,造成目前普遍存在于街道、社區、村鎮的中小型醫療機構環境管理長期缺位,外環境污染長期被忽視,對環境和公眾的影響長期存在,中小型醫療機構環境污染問題亟待解決。
1中小型醫療機構環境管理現狀
(1)醫療機構雨污分流管網不完善雨污分流管網建設是項目設計建設的基本要求。若雨污管網未分流,雨水進入污水管網,會增加污水處理量和處理成本;污水進入雨水管網,會使雨水以及受納水體受到污染。早期醫療機構在設計及施工階段未考慮到雨污分流管網建設的必要性,導致雨污不分流,給運行期環境管理造成較大壓力。(2)生活污水、醫療廢水未實現分流分質處理已有市政污水處理廠服務的區域,一般醫療機構生活污水可經化糞池收集后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網,不需要進入醫療廢水處理站處理,若生活污水與醫療廢水未分流,生活污水進入醫療廢水處理站,會增加醫療廢水處理量和處理成本。早期醫療機構在設計及施工階段未考慮到生活污水、醫療廢水分流分質處理的必要性,導致醫療廢水處理站廢水處理量嚴重高于實際產生量,處理成本居高不下。(3)未建設醫療廢水處理設施由于醫療機構長期與病菌接觸,產生的檢驗廢水、沖洗廢水、血液制品、生物制劑含有致病菌、化學品等有毒有害物質,因此醫療機構根據規模不同均應建設對應處理工藝的醫療廢水處理設施,未建設醫療廢水處理設施的醫療機構廢水直排的會造成病菌滋生,排入市政污水管網的會影響市政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排入地表水體的造成地表水質受污染,易造成工農業用水以及人畜飲水受到影響。早期部分醫療機構未建設醫療廢水處理設施,造成時有醫療廢水污染地表水體的案例發生。(4)醫療廢水處理不能實現達標排放醫療污水處理設施從設計、建設到運行、維護均需要具備環保專業知識。部分醫療機構污水處理設施設計過于簡單、或者過于復雜,建成后沒有專業人員負責操作運行,導致醫療廢水處理設施不能達標排放或運行成本過高。(5)部分醫療機構污水直排入地表水體早期部分醫療機構由于區域缺乏污水管網等原因,污水直排,導致地表水體受到污染。(6)部分排水量較大的單位未按要求建設重點污染物排放自動在線監測系統部分日排水量較大的醫療機構,按規范應建設重點污染物排放在線監測系統,對COD、氨氮等污染物進行檢測。中小型醫療機構一般產生污水量較少,產生量的單位應從此要求。(7)未設置規范化排污口,缺乏標識、預留監測口等部分醫療機構未設置規范化排污口,排污口不止一個,排污口缺乏明顯的標識。按照要求一般情況下一個單位只能設置一個排污口,且排污口標識要明確產生的主要污染物的種類、排污單位。(8)醫療工作中產生的醫療廢物、非醫療廢物普遍未進行分類暫存、處置醫療工作中產生的廢物不全是醫療廢物。醫用廢物是指醫院所有需要丟棄、不能再利用的廢物。而醫療廢物特制在醫療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根據醫療廢物分類名錄,醫療廢物分為五大類:感染性廢物,包括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傳染病病人產生的垃圾等醫療廢物塑料制品;病理性廢物,包括手術中產生的廢棄人體組織、病理切片后廢棄的人體組織、病理臘塊等;損傷性廢物,包括醫用針、解剖刀、手術刀、玻璃試管等;藥物性廢物,包括廢棄的一般性藥品,廢棄的細胞毒性藥物和遺傳毒性藥物等;化學性廢物,如廢棄的化學試劑、化學消毒劑、汞血壓計、汞溫度計等。而未被污染的醫用廢物,如輸液瓶等,可作為一般廢物處理,不列入危險廢物。(9)醫療廢物日常管理不規范部分醫療機構未建設專用醫療廢物貯存室,未簽訂醫療廢物處置協議,不滿足專用包裝、容器與警示標志的相關規定,醫療廢物長期貯存,不能及時清運。醫療廢物的處理均需要委托專門的醫療廢物處理機構處置,且必須做到單獨醫療廢物暫存間內分類暫存,醫療廢物至少做到2日一清,目前部分醫療機構尚不能滿足要求。(10)環境管理制度不健全醫療機構普遍存在環保管理制度、醫療廢物管理制度不完善,環境管理分工不明確,責任不到位,問責不到位,導致環保工作無人負責,環境事故無人解決,問責機制無法發揮作用的情況。(11)應急預案缺位普遍不具備醫療廢物應急處理預案、環境風險應急預案,無明確的責任人、負責人,未安排演練。醫療機構應建立完善的醫療廢物應急處理預案、環境風險應急預案,并開展定期演練,一旦發生醫療廢物泄露事故或其他環境風險事故,能依托應急預案進行緊急處置,避免出現污染事故。(12)普遍未開展定期檢測按照要求醫療機構應定期開展廢水檢測,并將檢測結果向全社會公布,目前醫療機構普遍未制定完善的年度檢測計劃,未開展年度檢測。(13)部分醫療機構未及時完善環境影響評價、竣工環保驗收手續,未落實環保“三同時”要求環境影響評價和竣工環保驗收手續是企業環境準入的法律文件,也是企業完善環保治理設施,提高企業環境管理水平的指導性文件。目前部分企業不重視環評和竣工環保驗收手續,項目選址不恰當,環保措施落實不到位,可能面臨著環保違法處罰、按日計罰等法律風險。
2中小型醫療機構環境污染問題解析
2.1中小型醫療機構主要環境污染源及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
中小型醫療機構運營過程中產生污染主要包括廢水、固體廢物、醫療廢物、輻射污染等。醫療機構廢水主要分為醫療廢水、傳染性廢水以及生活污水。醫療廢物分為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藥物性廢物、化學性廢物。固體廢物包括污水處理站污泥、生活垃圾、輸液玻璃瓶、塑料管等。輻射污染主要包括射線裝置輻射污染以及放射性核素造成的核污染。醫療機構產生的污染對醫院就醫及相關人群和職工健康產生影響,對學校、居民區、養老院等敏感目標有一定影響,對環境空氣、地表水體、動植物產生一定影響,可能對依托的環境基礎設施如市政污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場、醫療廢物處置機構產生一定影響。隨著國家環保法律越來越完善,根據造成事實環境污染程度不同,環境違法行為會面臨著民事乃至刑事犯罪的法律風險。
2.2中小型醫療機構環境管理問題難以解決的原因
造成中小型醫療機構產生環境污染的原因很多,一些老舊醫院存在時間長,歷史包袱重,建設之初無環保相關要求,導致建設階段未配套建設污水處理等環保設施,造成環境污染積重難返。一些新建醫療機構醫療機構管理人員缺乏環保意識造成管理不規范、體量小缺乏足夠資金,無環保相關專業技術人員,缺乏長期有效環境管理機制、體制。還有一些中小型醫療機構受到環境基礎設施不完善的客觀制約,導致污染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
3關于中小型醫療機構環境問題的一些建議
3.1環境管理層面
(1)領導重視:建立醫療機構一把手為領導的環境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實行一把手責任制,明確小組成員分工、責任及問責機制,將責任層層壓實。領導小組各成員應熟悉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及違法風險,及時學習最新法律法規,以便更好地指導工作。(2)制度完善:根據醫療機構實際情況,按照行業規范要求,制定一整套完善的具有可操作環境管理規章制度、醫療廢物管理制度、醫療廢水處理設施操作規程。各項制度各環節應明確責任人、操作細則,確保制度滿足實際需求。(3)嚴格執行:要將制度的執行情況放在首位,定期開展培訓學習,嚴格按照環境管理制定、風險應急預案等制度要求開展環保工作,防止環境污染事件發生。
3.2硬件設施層面
按照環保主管部門驗收標準,中小型醫院須完成的主要環保設施包括醫療廢水處理設施、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有傳染病科還需要建設傳染性廢水預處理設施。環保設施應做到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廢水處理設施選址應位于遠離人群、方便運輸、相對隱蔽的位置,為防止惡臭污染,應盡量做到處理設施全密閉,有條件的可以建設獨立房間,盡量實現自動加藥。廢水根據醫療機構規模及環境基礎設施情況不同制定不同的處理措施及排放去向,20張床位以上醫療機構周邊無市政污水管網的可深度處理達到《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2005)排放標準后排入地表水體,有市政污水管網的可二級強化處理后執行《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2005)預處理標準后排入管網,20張床位以下的醫療機構簡單消毒處理后排放。醫療機構要求做到廢水分質分類處理、雨污分流,這樣可最大限度減少污水處理量,減少治污和醫療機構運營成本。固廢治理設施包括:醫療廢物暫存設施、一般固廢暫存設施以及生活垃圾暫存設施,醫療廢物暫存間選址應位于遠離人群、方便運輸、相對隱蔽的場所,暫存設施應具備防風、防雨、防滲漏等三防措施以及恒溫和通風設施,暫存設施應由專人管理,負責危險廢物進出登記及危險廢物轉移管理,管理醫療廢物人員應配備防毒外套及口罩等衛生設備防止感染,醫療廢物應做到分類存放,定期清理。輻射隔離設施主要包括輻射設備隔離房、防輻射外套、配備輻射檢測設備等。
3.3外部環境層面
外部環境層面主要現在區域基礎設施完善層度。區域環境基礎設施不完善也是制約中小型醫療機構治理污染,增加治污成本的重要因素。規劃階段,應在選址階段盡可能選址在環境基礎設施比較好的區域,選址已確定基礎設施缺乏的應積極向當地政府反映,請求其完善基礎設施。設計階段,應針對區域的環境基礎設施指定切合實際的排污方式。針對雨、污未分流,生活污水和醫療廢水未分流的,實行雨污分流、污污分流改造,做到污水分質分類處理,對于污水水量小,且用地確實緊張的,也可生活污水和醫療廢水共用一套系統。對于區域沒有污水管網的,20張床位以下的可以廢水采用簡單消毒處理后直接排入允許排污的地表水體。對于20張床位以上的應嚴格按照設計規范要求建設可達標的深度處理工藝的污水處理設施處理醫療廢水和生活污水。對于有市政污水管網的,醫療廢水采用二級強化處理工藝處理達標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網。
結語
中小型醫療機構是維護廣大人民群眾日常健康利益的主體,其數量最多、分布最廣泛,但力量最小、管理能力最薄弱,導致其對環境污染最大,最難以根除。通過針對中小型醫院的不同具體情況提出有針對性的環境管理和污染治理方案,讓中小型醫療機構能夠治的起污,治的好污,管的好污,實現環保綠色發展,對人民群眾以及生態環境來說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參考文獻
[1]石玉芹.醫院制劑發展的可行性探討[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35).
[2]陳斌,代躍榮,王淑清,王梅.關于醫院制劑的發展和建議[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0(10).
[3]王繁可,申俊龍.試析江蘇省醫院制劑的現狀與發展[J].中國藥事.2010(03).
作者:趙慧捷 馮威 單位:十堰市環境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