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棉花的防病及促進生長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棉花是新疆兵團農三師主要經濟作物之一。近年來由于缺乏抗病品種、多年重茬種植和秸稈還田等原因,棉花黃萎病發生有逐年加重的趨勢,已成為制約本地區棉花生產的重要因素。因此,棉花黃萎病的防治工作已成為新疆兵團農三師棉花生產中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subtilis(Ehrenberg)Cohn能夠產生豐富的抗菌物質,如脂肽類、肽類、磷脂類、多烯類、氨基酸類和核酸類等,對真菌、細菌、病毒和病原體等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同時,它又能產生生長激素類物質,促進植物生長[1],因此,枯草芽孢桿菌已成為生物農藥中研究最多的一種微生物[2]。本研究選用對棉花黃萎病菌有抑制作用的枯草芽孢桿菌NCD-2菌株[3]粉劑,通過田間試驗,在南疆氣候、土壤條件下研究其對棉花的防病促生效果。
1材料和方法
1.1試驗材料供試棉花品系:C-9,為新疆自治區區試材料。供試藥劑:活芽孢含量為1.0×109g-1的枯草芽孢桿菌可濕性粉劑,由湖北大地豐歌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
1.2試驗地概況該試驗于2011年在農三師農業科學研究所試驗基地進行,土質為壤土,前茬作物為棉花,土壤肥力中等,地勢平坦,四周設保護區。試驗小區4月18日人工點播,播種密度為21.86萬株•hm-2,5月1日出苗,6月4日現蕾,7月2日開花,8月28日吐絮。試驗地基肥每公頃用量(實際量)為尿素225kg,二銨鉀525kg,鉀肥75kg。滴灌追肥每公頃用量(實際量)為尿素975kg,磷酸二氫鉀237kg。5月5日防薊馬每公頃用啶蟲脒1.125kg。6月29日防棉鈴蟲每公頃用綠丹750mL,硫丹750mL。
1.3試驗設計試驗共設4個處理,3次重復,共計12個小區,每小區面積63m2,隨機區組排列,周圍設有保護行。處理1:枯草芽孢桿菌粉劑配制500倍藥液對棉花進行灌根處理。每小區每次用藥液量為7kg,在苗期2片真葉期(5月12日)開始灌根,10d后(5月22日)再灌根1次,蕾期(6月7日)灌根1次,整個生育期共灌根3次。處理2:枯草芽孢桿菌粉劑藥液濃度及小區用藥量同處理1,在蕾期(6月7日)灌根1次,花期(7月6日和7月16日)灌根2次,整個生育期共灌根3次。處理3:藥劑對照。2%寧南霉素500倍液進行噴霧,每小區每次用藥液量為3.3kg。在苗期(5月12日)、蕾期(6月7日)和花期(7月6日)各噴1次。處理4:清水對照(CK)。在苗期(5月12日)、蕾期(6月7日)和花期(7月6日)各灌根1次,每小區每次用水量為7kg。
1.4調查內容及統計處理在棉花苗期(5月17日)、盛蕾期(6月25日)和花鈴期(9月5日)對枯、黃萎病發病程度進行調查,統計各處理的防治效果。在棉花生育后期(9月5日)對其主要農藝性狀進行調查,每小區取2個點,每點取中間兩行連續10株棉花。收獲前在各小區中間2行隨機選第3~5果枝第一果節正常吐絮且完整的棉鈴30個取樣帶回實驗室考種,每個樣品隨機取10粒棉子測定絨長。收獲時每個處理抽取1kg子棉軋花后計算衣分。并對各小區產量進行計產。試驗數據使用DPS軟件LSD多重比較法分析處理。防效計算公式:病情指數(%)=∑(病級株數×該病級)/(調查總株樹×最高級值)×100,相對防效(%)=(對照區病情指數-處理區病情指數)/對照區病情指數×100。
2結果與分析
2.1枯草芽孢桿菌粉劑對棉花枯黃萎病的防治效果從表1的數據可以看出,枯草芽孢桿菌粉劑處理1防效顯著高于處理2和藥劑對照,盛蕾期和花鈴期相對防效分別為65.65%和52.49%;藥劑對照防效較處理2高,盛蕾期和花鈴期相對防效分別為38.77%和33.33%;處理2盛蕾期和花鈴期相對防效均最低,為22.44%和24.90%。結果說明枯草芽孢桿菌對棉花枯、黃萎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苗期施藥預防效果好。
2.2枯草芽孢桿菌粉劑對棉花農藝性狀的影響從表2可以看出,枯草芽孢桿菌粉劑處理后棉花株高、主莖葉片數、株果枝數、單株結鈴數和鈴重均高于清水對照。處理1分別與清水對照和藥劑對照比:株高高2.4cm和3.7cm,差異均不顯著;主莖葉片多0.5片和0.3片,差異分別為顯著、不顯著;株果枝數多0.4和0.3個,均未達差異顯著水平;單株結鈴數多0.6個和0.9個,差異分別為不顯著、顯著;鈴重比清水對照高0.1g,比藥劑對照低0.2g,均未達差異顯著水平。處理2分別與清水對照和藥劑對照相比:株高高5.1cm和6.4cm,主莖葉片多0.3片和0.1片,單株結鈴多0.2個和0.5個,株果枝數比清水對照多0.3個,與藥劑對照相同,鈴重比清水對照高0.1g,比藥劑對照低0.2g;僅株高與兩對照差異達顯著水平。處理1與處理2之間各農藝性狀數據差異不顯著。
2.3枯草芽孢桿菌粉劑對子棉產量的影響由表3數據可知,處理1和處理2子棉單產分別比清水對照增加了380.97和216.94kg•hm-2,增產率分別為7.49%和4.27%,霜前花率分別比清水對照提高了3.47和2.38百分點。處理1與處理2相比,棉花產量增加了164.03kg•hm-2,霜前花率提高了1.09百分點;處理1與藥劑對照比,棉花產量增加了174.61kg•hm-2,霜前花率提高了1.3百分點;處理2較藥劑對照增產率和霜前花率相差不大。說明枯草芽孢桿菌處理對棉花有一定的增產作用,可提高霜前花率,苗期施藥增產效果更明顯。
2.4枯草芽孢桿菌粉劑對棉花品質的影響由表4可知,枯草芽孢桿菌粉劑處理的棉花衣分、絨長均高于清水對照。處理1衣分和絨長分別比清水對照高2.1百分點和0.4mm,比藥劑對照高0.8百分點和0.5mm,且絨長與兩對照均達差異顯著水平。處理2衣分和絨長分別比清水對照高1.1百分點和0.1mm。枯草芽孢桿菌處理的棉花不孕子率和子指均低于清水對照,但差異不顯著。說明枯草芽孢桿菌粉劑對提高棉花品質有一定的作用,苗期進行施藥效果更明顯。
3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苗期開始用枯草芽孢桿菌粉劑灌根對棉花枯、黃萎病的發生有一定的預防效果,可促進棉花生長,提高棉花產量和品質。蕾期開始用枯草芽孢桿菌灌根處理的防病增產效果明顯差于苗期開始灌根,這可能與枯草芽孢桿菌的防病機理和黃萎病的侵染時間有關系。枯草芽孢桿菌生防機制主要為競爭、拮抗和誘導抗性3個方面[4]。2~6片真葉期是棉花對黃萎病病原菌最敏感的時期[5],若枯草芽孢桿菌在此時施用,則可以在棉花根際、體內及土壤中定殖并占據位點,產生抗菌物質和生長激素類物質,抑制棉花黃萎病病原菌的侵染和危害,增強棉花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