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土雞管理成果技術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土雞的飼養過程中,常常出現疫病的流行,給養雞者造成損失。介紹土雞的免疫防病技術,包括場地的選擇與布局、消毒、苗雞的選擇、免疫接種、飼養制度、控制應激等方面內容,以為土雞的養殖提供參考。
關鍵詞土雞;免疫;防病
AbstractInthecourseofnativechickenbreeding,theepidemicdiseaseoftenoccurs,itwillcauselossesforaquaculturist.Theimmuneandpreventiontechnologyofnativechickenwereintroduced,includingthesiteselectionandlayout,disinfection,selectionofchicken,immunization,feedingsystem,controlstressandsoon,itcouldprovidereferencesforcultureofchicken.
Keywordsnativechicken;immunization;diseaseprevention
在土雞的生長過程中,會有多種疾病影響其生長和生產性能的發揮。因此,在飼養中要做好土雞的免疫防病工作,以便能有效地控制疾病流行,降低雞群的死淘率,節約飼養成本,提高產品的質量。
1場地的選擇與布局
1.1選擇合適的場地
土雞養殖需要選擇利于防病的場地,應選擇在背風向陽、地勢高燥、易于排水通風、周圍無污染的砂地;水源充足、水質良好無污染、取用和防護方便;避開畜禽及其產品收購點、加工廠、獸醫站、集市;不沿江、沿河密布雞場,雞場間距不少于200m,防止雞場間相互成為傳染源。
1.2場地布局合理
在選定的場址上進行科學合理的布局,雞舍是養雞場的主體,應在主風的上方,并按育雛舍、育成舍和成雞舍的順序排列,各舍之間的距離應保持15~30m,以減少成雞對雛雞的影響,減少發病機會。
2雞舍場地消毒
2.1雞場消毒
消毒是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染途徑和改善環境的重要措施。雞場消毒的主要方法:①在雞場門前與主要通道口設消毒池,內放消毒液,常采用2%~4%的氫氧化鈉溶液,每周更換3次,對進入雞場的車輛和人員進行消毒[1];②每天對雞場清掃1次,每周用3%氫氧化鈉(即燒堿、火堿)噴灑雞場1次;③及時清除雞糞、垃圾,運至遠離雞場的地方進行發酵消毒。
2.2雞舍消毒
如果是新雞場,用5%~10%石灰水或1∶600百毒殺、2%燒堿等進行噴霧消毒;如果是老雞場,在對地面進行徹底清掃、沖洗、干燥和消毒的基礎上,需再干燥和二次消毒,二次消毒用高錳酸鉀14g/hm2加甲醛28mL/m2密閉熏蒸消毒1~2d,消毒時將飲水器、料桶等用具一齊放入,消毒后打開門窗通風1~2d。同時在雞舍門前設消毒池,可以防止外面的病菌被帶入雞舍,控制傳染病的傳播。
3苗雞的選擇
選擇健康的苗雞,可以減少傳染源,是雞場防病的有效措施之一。在選擇適合當地環境條件品種的基礎上,挑選體質健壯苗雞。具體標準:①絨毛整潔。絨毛要致密柔軟、干燥、有光澤,整個腹部有絨毛覆蓋;②臍肛完好。健雛卵黃吸收充分,臍部收縮良好,干燥無痕,腹部平坦柔軟,肛門清潔;③神態好。健康雛雞活潑好動,反應靈敏,眼大有神,腳趾和脛部光澤油亮,叫聲清脆響亮,手握時強力掙扎,手感溫暖。
4加強免疫接種
4.1選擇優質疫苗,并足量使用
在選購疫苗時,務必檢查疫苗的有效期、批次、生產廠家、生產日期,切忌使用潮解、失效的疫苗。
4.2合理的免疫程序
1日齡雞馬立克疫苗頸背皮下注射,6~7日齡雞新城疫Ⅳ系-傳支H120二聯苗滴鼻、點眼,8~10日齡法氏囊疫苗滴口腔,13~15日齡禽流感疫苗肌肉注射,25~26日齡法氏囊疫苗飲水,28~30日齡禽流感疫苗肌肉注射,32~34日齡H52疫苗飲水。飼養期超過80d的,建議60~65日齡注射1次雞新城疫I系疫苗。
5采用合理的飼養制度
5.1全進全出飼養制度
采用全進全出飼養制度。在一棟雞舍內,確保整批雞同時進雛和出欄。每批雞生產結束后,雞舍、籠具應經過徹底的清洗、消毒,空舍1~2周后再進下一批雛禽,這樣可以大大減少疫病的發生。
5.2一貫式飼養制度
一貫式飼養制度是育雛、育成直到出欄都在同一雞舍內完成,每批雞生產結束后對雞舍、籠具等進行徹底的清洗消毒后,再重新飼養下一批[2]。這樣可避免轉群時造成的應激,減少轉移雞舍的污染機會,節省轉群后的消毒工作。
6加強飼養管理,控制應激
應激是雞體受到一切內外不利刺激(如高溫、寒冷、轉群、驚嚇等)所引起的一系列生理活動亢進現象。土雞對外界不利刺激有一定的應變和適應能力,若刺激過強、持續時間過長等,超過雞體的耐受力,土雞的生長發育和抗病力都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因此,應加強飼養管理,控制不利刺激的出現,保證雞群的健康生長。
6.1供給平衡的營養
土雞的正常生長依賴于全價的營養,如果缺少某種營養或營養不平衡,雞的生長發育就會受到影響,甚至發生營養缺乏癥[3]。因此,必須合理地配制日糧,根據土雞在不同生長發育階段的營養需要,供給充足平衡的飼料營養和清潔充足的飲水。
6.2保證適宜的環境條件
適宜的環境條件有利于提高土雞的免疫力,減少雞群疾病的發生。要求土雞舍清潔衛生、通風良好,并保持適宜的溫濕度,不同日齡的雞分開飼養[4];土雞中后期放養階段,往往雞舍、設備比較簡陋,要因地制宜,創造適宜的放養條件。
6.3做好衛生管理工作
雞舍、設備、用具要清洗消毒,保持清潔干燥。要經常清除雞糞污物,在遠離雞舍的地方堆貯發酵殺滅病原,同時消滅環境中的鼠蟲害。
6.4適宜的飼養密度
飼養密度過大,雞舍內的有害氣體(氨氣、硫化氫、二氧化碳等)濃度高,濕度大,影響雞群的均勻度并容易發生啄癖。一般1周齡時平養50~60只/m2、籠養100只/m2,以后逐漸減少,到6周齡時平養13~15只/m2、籠養26只/m2。
7參考文獻
[1]王長康.土雞健康養殖[M].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
[2]尤明珍,王志躍.禽的生產與經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丁軍.種雞飼養過程中的病害防治[J].農村實用技術,2000(6):41.
[4]程佘文,李保山.肉種雞飼養管理的幾點體會[J].中國禽業導刊,2000(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