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水產養殖狀況及措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吉首市位于湖南省西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南部,境內溪河縱橫,有峒河、沱江、萬溶江、司馬河等80余條溪河經我市,自1998吉首市市在河溪庫區建立網箱養魚示范點以來,水產養殖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特別是網箱養殖,已經成為了部分庫區水產養殖戶主要的經濟來源,目前,全市放養水面1.1萬畝,網箱養殖3110口,其中名優特網箱720口,2010年,吉首市水產品養殖產量達2070噸,全市漁業生產取得快速發展的良好局面,水產養殖業在拉動吉首市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人、改善營養結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為繁榮農村經濟、致富農民、豐富農民菜籃子做出巨大的貢獻,促進水產養殖業持續穩定發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吉首市水產養殖業發展中的問題,并有針對性的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1、水產養殖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1.1、苗種供應不足經過多年的水產養殖業的發展,吉首市的水產養殖業已經進入了發展的瓶頸,苗種供應成為制約我市水產養殖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由于我市本地苗種差異較大、規格不一而且品種不全,我市大部分養殖戶的魚苗魚種大多從外地購買,由于本地苗種質量差,而外地苗種成本高,同時由于經過了運輸,增加了魚苗的成活率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增加了養殖戶的養殖風險。因此,本地優質魚苗魚種的稀缺制約了的我市水產養殖業的進一步發展。
1.2、魚病頻繁發生、養殖戶經濟損失嚴重近年來,在我市水產養殖中,魚類發病現象普遍、發病率高、死亡快,給漁業生產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前兩年,河溪水庫每年死亡斑點叉尾鮰10多萬斤,部分養殖戶損失慘重,甚至破產。魚病發生的多樣性和不確定性是近年我市魚病發生的主要特征,由于檢測手段的落后,魚病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和控制,使得我市部分水產養殖戶損失嚴重。
1.3、水產品養殖結構不合理近年來,我市在河溪水庫進行網箱試養鱖魚、鱘魚、翹嘴鲌等,但是總體上名優特水產品養殖少,如龜鱉類、蝦蟹類、黃鱔、泥鰍、蚌類、黃顙魚等其它水產品只有零星養殖,大部分還存在空白。水產養殖品種結構不合理制約了我市水產養殖業進一步發展。
1.4、傳統養殖方式穩步發展,設施漁業相對落后近年來,稻田、池塘、水庫養魚等傳統養殖在我市穩步提高,近3年來我市矮寨鎮稻田養魚每年都以1%的速度增長,池塘、山塘、水庫養魚穩都得到了一定的發展。隨著水域養殖生態環境的變化,水域環境生態環境的生產能力逐漸降低,這在我市河溪庫區表現的最為明顯;這就對我市以后水產養殖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水體生產力、發展設施漁業是是我市今后水產養殖業發展的趨勢,目前,我市在矮寨開始進行大鯢的工廠化養殖實踐,但是總的來說設施漁業相對來說比較落后。
1.5、漁業資源增殖緩慢,監管不到位,水產品供求矛盾顯著2008年末,我市總人口增加到29.12萬人,對水產品消費需求進一步加大,水產品供應根本滿足不了需求,再加上我市養殖的斑點叉尾鮰基本上是出口,這就加大了我市水產品需求與供給之間的矛盾,然而目前我市自然水域魚類資源衰退嚴重,水產品的增殖放流及改良方面投入不足,我市從1998年至今僅在峒河流域進行了三次人工放流,同時由于對魚類這一可更新生物資源的增殖規律缺乏正確認識,由于我市境內溪河縱橫,水環境條件特殊,漁業資源保護需投入大量的的人力物力,濫捕、電魚、炸魚、藥魚的現象時常發生,僅2009年我市動物衛生監督所就接到濫捕、電魚等舉報電話123起,漁業資源遭到嚴重的破壞,自然增殖漁獲水產品逐年降低,這使得我市漁業自然增殖的速度減緩。另外,由于市的水域生態環境的不穩定性,而我市對水庫水質、水庫水質的調查研究及水環境改良等方面的工作投入嚴重不足,水產養殖戶進行養殖沒有可靠的依據。對于水產品的養殖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如何合理規劃,有步驟有計劃的發展我市的水產養殖業,必須堅強水產養殖業監管方面的工作。總之,加強漁業資源增殖和水環境監管方面的工作對發展我市的水產養殖業意義深遠。
1.6、水產品加工及服務落后隨著網箱養殖的快速發展,我市水產品產量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水產品銷售促進了我市漁業二、三產業的快速發展,金鳳凰公司的片片魚年加工能力1200噸,達到了年產值4800萬元,有效的解決了我州斑點叉尾鮰的銷售問題,促進了我州漁業產業化的發展;石家沖農貿市場有水產品經營戶54家,年銷售各種水產品2300噸。但是其它水產品加工、銷售、服務業發展特別落后;其它類型的水產品大多是以鮮活產品進行銷售,或者個體戶自行加工,無證生產,技術含量低,在這對我市的加工水產品的質量也有一定的影響;另外,我市還沒有建立一個專門的水產品市場,沒有市場作為載體,水產品交易不暢,信息封閉,大量的漁貨只是進行簡單處理便進行銷售;再次,水產養殖技術方面的服務落后,特別是水產養殖技術指導、疫病防治等方面的服務還沒有發展起來。總之,要大力發展我市的水產養殖業務,必須解決我市水產品加工業及相關服務業的發展。
2、水產養殖發展對策
2.1、加大技術推廣力度,加快水產業的增長保持現代水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實現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必須把工作重點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一是進一步加強水產服務體系建設,加強水產養殖技術人員隊伍建設。二是加強實用技術的推廣,依靠科技進步,提高水產業的生產力和經濟效益。三是是加大科普力度,通過講課、宣傳、辦培訓班、印發資料、辦點示范等向廣大養殖戶傳授、推廣科學適用的養殖技術,提高養殖戶科學管理水平。
2.2、加強魚苗魚種繁育基地建設我市原有的魚苗魚種場沒有能有效地發揮作用,主要是由于受到自然條件的限制、經費投入嚴重不足、儀器設備欠缺、人員缺失等多方面的因素決定,因此做好魚苗魚種場的選址工作,改造或更新魚苗孵化設備設施,進行魚苗魚種場項目建設,加大中低魚苗魚種特別是優良品種的和外來品種的繁育能力,以滿足全市水產養殖戶對養殖魚類優良品種的需求對我市水產養殖業的發展尤為重要。
2.3、加強預防,搞好水環境保護如何解決好魚病頻繁發生這一難題是搞好今后我市水產養殖業的一個重要手段。魚類是變溫動物,由于魚類生活條件的特殊性,對于控制魚病的發生,應采取“以防為主,防重于治”的方針。在養殖的過程中在魚病防治的過程種要合理用藥、杜絕違禁藥物的使用,庫區周邊鄉鎮要搞好其轄區范圍內的水環境保護,禁止工業三廢、生活垃圾等有害物質排入水體,同時做好水質的監測工作,掌握好水體環境變化情況,搞好水環境保護和治理。
2.4、合理規劃,樹立典型目前,我市傳統漁業的發展面臨資源、市場、機制、觀念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發展速度逐漸減緩,另外由于水域養殖生態環境的變化,水域環境生態環境的自然增殖能力逐漸衰退;經濟的發展對水產養殖業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大力發展設施漁業才能適應新的發展要求,保障養殖戶增產、增收;針對我市水產養殖業的具體情況,首先,要合理規劃,有步驟有計劃的實施;加強設施漁業的投入力度,提高漁業生產力;其次,要樹立典型,穩定我市斑點叉尾鮰養殖業的同時加強養殖過程中最新科技手段的投入,加大虹鱒、大鯢、黃鱔、中華鱉名優特水產品養殖上的投入,特別是黃石洞水庫虹鱒的養殖和矮寨風景區大鯢的工廠化養殖,以點帶面,逐步調整水產品結構和實現水產養殖的現代化,促進我市水產養殖業的現代化進程。
2.5、提高認識,建立漁業資源保護機制為有效的增加漁業資源增值的力度,首先要加大宣傳力度,擴大社會影響。在放流的過程中通過新聞媒體參與報道,使峒河流域增殖放流通過電視、報刊、電臺等媒體進行宣傳,擴大了社會影響。增強市民對漁業資源環境的保護意識,同時打造吉首生態旅游城市,實現人在岸上走,魚在水中游的美景,讓漁業保護和增殖與古城旅游有機結合;其次,要完善漁業資源保護機制,制定漁業資源相關的分區、分段管理、環境影響評估等制度,各區、段建立“護漁小分隊”,做好禁漁期的漁業資源保護工作。要重視人工增殖放流,對放流的進行影響進行跟蹤和評估,形成魚苗魚種增殖的長效機制。
2.6、培育龍頭企業,構建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機制要加強水產養殖業的發展。就必須解決生產、加工和銷售等方面的問題,水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之間相互聯系的一個有機體。首先,要搞好水產品的加工服務方面的發展,要培育水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通過政策上的優惠和扶持,培育水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再次,通過企業與養殖戶之間簽訂購銷合同,由企業提供苗種,養殖戶按照企業的要求進行養殖,待達到商品規格,再以約定的價格賣給企業等形式發展我市的水產養殖業。逐步實現我市水產養殖的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機制發展我市水產養殖業。
3、結語
我市水產養殖業的發展要以我市近來實施品牌戰略,建立“旅游集散中心、商貿物流中心、工業加工中心、文化教育中心”的發展定位,努力打造成為武陵山區核心增長極為契機,加大科技推廣力度、加強魚苗魚種場項目、水產品交易市場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管理,培育水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大力發展設施漁業等方面來促進我市水產養殖業的持續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