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西部水資源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系統規則控制設定
1.1供水范圍設定供水范圍規則主要是為了配置方便,事前確定好外調水或當地水供水覆蓋區域。邯鄲市西部水資源包括當地水和外調水。本次研究對自產地表水和地下水供水范圍是區域內就近利用。為提高外調漳河水的利用率,并考慮到受水區的經濟承受能力,確定本次引漳供水范圍規則為邯鄲市西部重點工業企業。上線供水范圍主要是城西供水片和固鎮片,中線供水范圍主要是涉縣片和固鎮片,下線供水范圍主要為武安城東供水片。
1.2方案設定考慮三條線路的可供水覆蓋范圍以及上線工程的實施難度,本次規劃采用兩種方案組合,即方案一:當地水+上線+中線+下線;方案二:當地水+中線+下線。
2水資源配置模型建立
2.1水資源系統概化根據邯鄲市西部地區水系、工程用水戶供水關系、擬定調水方案等建立水資源系統網絡關系圖(圖1)。以系統網絡關系圖為基礎構建水資源配置模型,并對相關參數以現狀數據信息資料進行校驗后開展規劃水平年的配置計算分析。
2.2模型構建通過建立以基本計算單元水資源供用水平衡方程、水利工程供水平衡方程以及各類約束方程,以供水系統總缺水量最小為目標函數構成數學規劃模型。(1)目標函數目標函數以區域供水系統總缺水量最小為目標。
3配置結果分析及方案選擇
3.1水資源配置結果分析利用所構建的水資源配置模型及系統控制規則,對邯鄲市西部山區各行政區計算單元進行長系列逐月調節計算,分別得到方案一和方案二2020年規劃水平年不同保證率情況下的水資源配置結果,詳見表1。豐水年(P=25%)邯鄲市西部山區降水豐沛且入境水量偏多,區域整體不缺水,只在個別山勢較高地區由于地下水埋藏較深、不便開發而缺水;但在枯水年(P=75%)、特枯水年(P=95%)伴隨降水和入境水量的減少,區域呈現缺水,其中武安市缺水量最大,缺水率超過30%。
3.2工程布局與供水總量控制(1)方案一。上線只涉及到方案一,規劃上線自山西左權建設中的澤城西安水利工程進行調水,新開挖隧洞自澤城西安水利工程水電站尾水渠出口處開始,向東南沿直線至青塔水庫上游河道末端的龍洞村,再折向東至車谷水庫,引水入青塔水庫和車谷水庫,其中青塔水庫做為備用的調蓄水源。根據澤城西安水利工程下瀉水量和下游用水現狀,上線工程引水規模為2.5m3/s。方案一中線以漳河上擬建的賈家莊水庫為水源地,采用泵站提水,經漳北渠干渠對涉縣進行供水,漳北渠引水規模為1.1m3/s。下線自躍峰渠渠首進行調水,首先經過躍峰渠干渠向峰峰礦區供水,然后再經二分干和躍峰渠入大洺遠水庫,經水庫調蓄后向武安市進行供水。躍峰渠入大洺遠水庫引水工程規模為3m3/s。(2)方案二。方案二中線以漳河上擬建的賈家莊水庫為水源地,采用泵站提水,先經漳北渠向涉縣供水,然后經十五里洞和規劃供水工程,引水入固鎮水庫和夏莊水庫,經兩水庫調蓄后,再向武安市進行供水,漳北渠引水規模為1.9m3/s,十五里洞引水規模為0.7m3/s。下線同方案一。
3.3工程投資估算針對受水區水資源配置方案,從蓄水工程、調水工程及配套工程等方面,根據工程現狀和現場調查,并參照已建同類工程投資指標,分別估算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工程總投資。經估算方案一、方案二工程總投資分別為23.99億元、22.77億元,投資估算詳見表2、表3。
3.4方案選擇對方案一、方案二水資源配置成果、工程布局與供水總量控制、工程投資估算對比分析。方案一供水范圍大,其中上線引水通過兩座中型水庫調節,供水范圍可以控制武安市主要工業用水戶,但方案一投資大,工程施工難度大,同時調水牽涉到山西省、河北省、海委漳河上游管理局等單位,協調難度大;方案二較方案一供水范圍偏小,可以滿足西部區域部分工業用水戶用水,但方案二較方案一投資省,調水全部在邯鄲市內完成,協調容易,利于工程盡早開工建設。綜合考慮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優劣,最終選擇方案二為邯鄲市西部水資源配置方案(見表4)。方案二在充分利用當地水的基礎上,通過中線和下線分別向邯鄲市西部地區調水,共需修建蓄、引、提、調水工程多處,包括興建賈家莊水庫、新建提水泵站、漳北渠渠道整治工程、十五里洞出口至南名河管道工程、躍峰渠渠道整治工程等,工程總投資為22.77億元。工程調水可以緩解西部缺水狀況,可以保證邯鄲市西部地區涉縣、峰峰、磁縣豐、平、枯水年不缺水,特枯水年缺水程度低于20%。但對于武安市,由于區域現狀用水缺口過大,方案二調水只是起到了緩解缺水的作用,武安市除了豐水年缺水率為9.2%,平、枯、特枯水年缺水率均超過20%。
4結論
在對邯鄲市西部水資源調查研究基礎上,通過系統規則控制分別設定自澤城西安水利工程進行調水,經新開挖隧洞引水入青塔和車谷水庫,向武安和涉縣供水(上線)、自清漳河上擬建的賈家莊水庫經漳北渠和十五里洞向武安調水(中線)、由躍峰渠向峰峰礦區及武安調水(下線)三條工程調水路線,并對各調水線路供水區域進行了嚴格限定,減少了配置模型約束條件數量和規模。結合以供水系統總缺水量最小為目標函數的數學規劃模型,分別對擬定的兩套方案進行了模擬計算,鑒于方案二(當地水+中線+下線)比方案一(當地水+上線+中線+下線)投資少且調水協調工作方便,最終選擇方案二為最優方案。方案二可以緩解西部缺水狀況,可以保證邯鄲市西部地區涉縣、峰峰、磁縣豐、平、枯水年不缺水,特枯水年缺水程度低于20%,但西部地區武安市由于鋼鐵工業發達,用水量大,各水平年均有不同程度缺水,武安市未來需通過大力節水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作者:單志學張亭亭劉彬沙金霞孫建偉單位:河北省承德水文水資源勘測局河北工程大學水電學院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資源研究所邯鄲市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