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畜牧業發展趨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畜牧業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個國家、地區農業發展程度的重要標志,如何能夠加快畜牧業生產現代化、標準化進程,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任務。結合現階段畜牧業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淺談一下對畜牧業發展的一些看法。
1存在的問題及制約因素
(1)動物疫病復雜,傳播途徑多,防控難度大。近年來,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的發病率不斷上升,給動物防疫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制約了畜牧業的快速發展。
(2)畜牧業生產成本不斷攀升,畜產品價格波動劇烈。飼料、勞動力價格的上升提高了畜牧業生產成本,加之畜產品市場價格波動較大,難以把握,攤低了畜牧業生產效益,影響了畜牧業生產者積極性。
(3)畜牧產業化經營水平不高。畜產品深加工企業與養殖業(戶)利益聯結機制不健全,產加銷難以形成有機結合的良性發展格局。
(4)土地資源緊缺,土地價格的上升,將制約畜牧養殖業總體規模的擴大。
(5)社會資金的投入不足,特別是信貸資金對畜牧業限制性投入,仍然成為畜牧業快速發展的瓶頸。
(6)畜牧養殖業(戶)組織化程度低,對畜產品缺乏應有的議價和定價能力,畜產品成本轉嫁能力較弱。
2對畜牧業經濟發展的幾點建議
(1)加強行政執法工作,促進和規范畜牧業經濟的健康發展。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規,加大執法力度,堅持宣傳和懲處并重的原則,重點打擊違法引種,不按規定程序引入、逃避檢疫、非法建設、非法生產、非法處置和經營病死動物、動物糞便違規排放等行為,為畜牧業經濟快速發展創建良好的環境。
(2)加強重大動物疫病預警和防控工作。要堅持“預防為主,防控結合”的工作方針,切實做好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加強疫病監測預警,及時評估風險,做到疫病防控有的放矢;認真履行防疫職責,堅持“計劃免疫和強制免疫”相結合的原則,確保免疫率和免疫效果;充分利用疫情測報網絡,準確掌握疫情動態;進一步加強動物防疫基礎設施建設和工作機制建設,構筑符合實際情況的現代動物防控體系。
(3)加強畜產品質量安全監控體系建設,確保畜產品質量安全。要通過法律政策、技術等各種手段,提高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水平。加快畜產品質量安全機構建設,為畜產品質量安全提供技術支撐;充分調動市、縣、鄉三級畜產品安全監管力量,從獸藥飼料等投入品的生產、經營到使用,對畜牧業生產的主要環節實施全程監督,確保不出現畜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為畜牧業發展提供強有力安全保障。
(4)加大科技攻關和創新力度,提高畜牧業的科學化水平。一是加強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建設。通過引進優良品種和品種改良,實現品種優化和科技轉化,提高畜禽綜合生產性能;強化重點種畜禽場建設,建立良種繁育生產基地,加快良種繁育速度,滿足良種要求。二是加快新技術、新養殖模式的推廣應用,建立科技示范區、示范戶,實施科技示范工程,促進科技盡快轉化為生產力。
(5)提高畜牧養殖業的規模化、標準化、清潔化水平。以規模經營為目標,提高單體和聯合規模效應。重點扶持規模場戶建設,建立市場競爭力強、成本優勢突出、科技含量高、管理水平高的大型規模養殖場,引導大規模場與小規模戶建立統一管理,合作經營的生產方式,淘汰管理水平低下、設施簡陋、環境污染嚴重的落后產能,加快養殖場基礎設施建設,實現糞污的集中處理、合理利用,發展綠色畜牧業,推動畜牧業向技術集約型、資源高效利用型、環境友好型轉變。
(6)科學規劃主導優勢產業區。做好“一鄉一品”產業建設,構建規模優勢區。以現有畜牧業生產基地為基礎,結合自然資源分布狀況和承載能力,構建打造主導產品優勢突出的區域化規模生產布局。
(7)大力發展壯大龍頭企業,提高畜牧業產業化經營水平。一是做強現有的龍頭企業,使其真正發揮龍頭牽動作用。支持企業開拓市場、開發新產品、創建名優品牌,增加屠宰量,提高市場競爭能力。二是積極做大龍頭企業整體規模,提高畜產品深加工能力。采取謀劃新項目、招商引資、爭取政策扶持等措施,引進資金向畜產品加工領域投入,增加畜產品加工企業的數量和能力。三是引導龍頭企業與養殖業戶建立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做好養殖與加工銜接工作,指導雙方通過訂單、合同以及參股、入股等多種方式建立牢固的合作關系,促進加工企業與養殖業戶之間建立互惠互利的利益聯結機制,確保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完善產、銷統一的產業鏈。
(8)加強合作經濟組織建設,提高畜牧養殖組織化水平。協助養殖業(戶)建立健全合作經濟組織章程和運行機制,規范行業協會和合作經濟組織的運作,切實培育一批能讓成員得實惠的示范合作經濟組織,從而提高畜牧業經濟的組織化程度,共同開拓市場,增強養殖環節抵御市場波動的能力。
作者:孫海巖 單位:遼寧省東港市畜牧技術推廣站